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以人工马尾松幼林为供试对象,采取完全随机区组方案设计不同的肥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马尾松幼林施肥应以磷肥为主,少量施肥钾肥,基本上不可施氮肥。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杉木人工幼林施肥效应初报刘宝财(江西省遂川县五指峰林场343909关键词:人工林施肥效应杉木马尾松马尾松、杉木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五指峰林场从80~90年代中期营造了大量人工杉木、马尾松林,两个树种造林保存面积占林场人工林面积的70%以...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人工幼林施肥肥效与增益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13a的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表明,红壤地区施P肥有利于马尾松幼林生长,但产生肥效迟(施肥7a后产生显著效果),施N、K肥对促进马尾松幼林生长显著影响,过量还会产生负效应。施N、K肥会促进林木分化,施P肥则能使林分结构均一,经偏相关分析表明,P元素是影响马尾松生长的主要因子,肥效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增闪持续性。施肥量佳处理组合为N1P3K2,即每公顷施N、P、K分别为0、30、30kg。  相似文献   

5.
贵州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台江县革东镇汪益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地连续8年的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施肥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土壤肥力状况为缺P、少K、N中等的地区,施有宜以P肥为主,再配合施以K肥及N肥,即可有明显效果,而单施N肥(尿素)对幼林生长反应有负效应。施肥时间以5~7月为宜。  相似文献   

6.
对鹅掌楸幼林进行N、P、K不同比例配合施肥试验,施肥处理的幼林高、径、冠幅生长差异极显著。初步说明,160g效果最佳。4年生结果表明:施肥能有效促进幼林生长,不同,以施N、P2O5、K2O配方量比最大的200g:100g:160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人工幼林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尾松(PinusmasonianaLamb.)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分布很广,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被誉为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马尾松耐瘠薄,所以对其施肥的重视和研究不够。耐瘠薄不等于喜欢瘠薄(周运超等,1997)。荒山绿化...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幼林计量施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立潮 《广西林业科学》1999,28(1):10-15,28
根据林木施肥的立地养分效应模型法,在测定土壤平衡解吸磷和土壤钾位缓冲容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马尾松幼林郁闭时林分的基础生物量、平均生物量和目标生物量等,产前提出了中等立地条件下马尾松幼林的施肥量,并布置了肥效校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中等立地条件下,单施氮肥对马尾松幼林的地径和树高生长都无显著影响,增大氮肥用量对生长无促进作用;施用磷肥有效,增产幅度在8%以上,增大磷肥的施用量对生长无促进作用;施用钾  相似文献   

9.
在二年生马尾松幼林(Ⅱ类地、黄红壤)中进行了三种不同比例的施肥试验,施肥后二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施肥对马尾松幼树树高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未达显著水平,而对幼树地径的生长则有显著的影响,在施肥量相同(150克/株)时,以N:P=1:2的施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我国进行马尾松无性繁殖,其成活率大都在10%以下,为了提高马尾松的扦插成活率,1991年我们进行了马尾松无性繁殖技术试验,现初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江西省分宜县亚热带林业试验中心(27°30′N,114°30′E)的温室中进行。1991年6月7日取贵州都匀种源的马尾松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人工林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马尾松人工林施肥试验,表明在Ⅲ类地,适量施尿素和过磷酸钙可促进幼林树高、胸径生长。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幼林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三年来的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幼林理想的施肥处理是磷肥处理,单施磷肥马尾松幼林树高增益20.5%~22.2%,地径生长增益19.8%~20.8%;理想的施肥总量是P2O50kg/hm2,即造林当年施基肥P2O525kg/hm2,造林后第3年再追施P2O525kg/hm2;立地低下的地方可适当配合施些氮肥;马尾松幼林不必施钾肥。  相似文献   

13.
闽粤栲马尾松混交林造林施肥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标志 《浙江林业科技》2002,22(3):92-93,99
通过对闽粤栲与马尾松纯林、混交林的造林施肥试验及10年的观察,闽粤栲与马尾松混交,能促进林分生长,形成合理的林分结构,造林前施基肥,初期对闽粤栲幼林(当年)树高、胸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后期 对闽粤栲生长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幼林施肥效应综合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991- 2 0 0 2年在广西凭祥市热林中心伏波实验场花岗岩发育的山地红壤上 ,对马尾松幼林进行了不同施肥配比和不同施肥时间试验 ,结果表明 :施肥对马尾松的造林成活率影响十分明显 ,方差分析显示 ,处理之间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 ,经多重比较 ,施NP、PK、NPK等复混肥做基肥的处理 ,其造林成活率都很低 ,与CK比都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对试验林进行连续 12a的生长量观测 ,从其生长曲线图可以看出 ,施肥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是长期的 ,初期肥效优的处理能连续保持其优势 ,反之亦然。对两试验第 11年生的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 ,除不同时间施肥试验处理之间的蓄积量达到显著差异外 ,其余项目差异都不显著 ,但对生长的影响有所不同。在配比试验中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最好的处理为P2 (P2 O5用量 10 0kg·hm- 2 ) ,其树高、胸径、蓄积量与CK比分别增加了 3 75 %、14 17%、33 6 0 % ;在不同时间施肥试验中以Pe处理为最优 ,马尾松幼林的树高、胸径、蓄积量与CK比分别增加了3 98%、2 7.5 7%、4 5 .76 % ,多重比较还表明 :Pe处理的蓄积量与CK比达到了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不同家系扦插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尾松不同家系插穗的生根能力有较大的差异,其生根率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扦插繁殖的母株年龄效应明显,其生根率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产地家系间的插穗生根率有一定差异,但未达显著水平;马尾松扦插繁殖用“全光喷雾”装置和ABT生根粉处理是可行的,其生根率平均达74.5%。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华山松容器育苗施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容器苗施肥方案,其结果是马尾松速生期肥料比例,N、P、K为3∶2∶1,即Co(NH2)21 600 mg/L、Ca(H2PO4)24 000 mg/L、K2SO4800 mg/L,生长后期以3∶2∶2为佳,在苗龄40 d开始施肥。华山松生长期肥料比例以N、P、K为3∶2∶2,即Co(NH2)21 600 mg/L、Ca(H2PO4)24 000 mg/L、K2SO41 660 mg/L,在苗龄40 d开始施肥。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马尾松飞播林林地土壤肥力低下是制约其林分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通过土壤养分主成分分析,对马尾松飞播林土壤肥力级别进行了排序和分类,在此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肥力水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将湖南省马尾松飞播林地土壤肥力分为Ⅰ、Ⅱ、Ⅲ类,全K、全N,微量元素Zn、Fe,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各肥力级别土壤中均存在显著差异,Ca、Mg、全P在各类土壤中的含量相差不大,全P在土壤中的含量极低,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林分所处立地条件越好,土壤肥力水平就越高,这为马尾松飞播林林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试验表明:不同挖穴规格的幼林生长达到概率保证为95%的统计学上显著与极显著差异水平,以40cm×30cm×25cm的穴规格为最好。种源差异及主副处理的交互作用由于试验林尚小,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松针褐斑病是马尾松的一种新的病害。调查发现在发病严重的湿地松林下及林缘的马尾松幼树已普遍感染松针褐斑病,发病率达67.1%,个别发病严重的植株已濒临死亡。而在马尾松纯林调查中未发现马尾松褐斑病。马尾松褐斑病发生规律是春季为发病盛期,秋季为新叶发病期;病菌潜育期比湿地松上长一个月以上,病菌子实体产生的数量也比湿地松上产生的数量少的多。可见,马尾松是抗褐斑病较强的树种。  相似文献   

20.
对16年生马尾松生长性状研究表明:不同种源马尾松林分子代生长量差异均极显著。马尾松优良林分4年生与16年生生长情况有较大变化。通过对各参试林分的多重比较,根据材积的遗传增益排名,选出了DLSD检验显著的7个优良林分作为林分—单株二层次选择的育种材料。对参试林分的单株生长情况进行了遗传参数分析,根据材积增益排名选出排在前100位的单株进入基因库作为第2代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