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1):F0002-F000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87人,其中,研究员17人、副研究员18人,博士7人、硕士19人,河北省突贡专家5人,省、院学科带头人9人。拥有固定资产1437万元,其中,仪器设备512台(套),价值597万元。目前,研究所与比利时、美国、澳大利亚和泰国等10多个国家保持着密切的业务联系,与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七五”和“八五”国家对全国农业科研院所综合实力评估中,均在百强之列。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农牧厅党委的总体部署,增强服务“三农”和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工作中按照“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健全制度、提高能力,狠抓重点、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狠抓“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切实加强行业指导与自身建设,提高科学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化农业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河南农业》2006,(2):9-11
一、2005年及“十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以两个。一号文件”为标志,中央连续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了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九个突破”。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12—14日,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议在湖北省襄樊市召开,来自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以及全国37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农业厅(局)分管植保的厅(局)长、种植业处长、植保站站长以及新闻单位近15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农业部范小建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湖北省政府刘友凡副省长陪同出席并致欢迎辞。会议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了植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研究了“十一五”期间植保工作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战略措施,安排部署了2006年生物灾害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产业支撑。因此,做大做强经济作物产业,事关农业全局,影响深远,前景广阔,意义重大。一、深化认识,发挥优势,更新观念1.要进一步深  相似文献   

6.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近几年,国家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小型公益设施农村能源项目和“六小工程”之一.加大支持力度.每年投入10亿元国债资金.由农业部牵头组织、协调、管理、指导的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中国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已列入国家2007年财政外资项目规划。省政府决定.将沼气富民生态工程列为“省长工程”在全省范围内推开。最近.省委书记张宝颐和于幼军省长指出:“应将发展沼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扶持内容”、“政府各相关部门在研究‘十一五’规划时要统筹考虑.逐步大面积推广”。目前.沼气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其曰趋成熟的技术和科学实用的模式.逐步成为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农业废物资源化、农村环境优良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业信息化是促进青海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服务“三农”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和扩大特色农产品产业的重要途径。就此问题我们深入到互助、乐都、循化三县就特色农产品信息化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的重点,也是各个部委的农村工作的核心,针对新农村建设,从中央到国务院都非常的重视,连续5年每年都印发了中央一号文件。2008年的中央财政安排三农的支撑经费已经达到了5625多亿,可见对于新农村建设,政府从政策到资金投入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27日,全国农业工作会农垦专业会在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五”时期农垦改革发展的成绩和经验,分析面临的形势,围绕发挥农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这个主题,研究“十一五”时期农垦改革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明确工作重点,探讨发展措施,全面开创农垦工作的新局面。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作了《努力建设现代农业,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全面开创农垦工作的新局面》的讲话(讲话摘要另发)。他在讲话中首先总结了“十五”时期农垦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基本经验。五  相似文献   

10.
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五”时期的调整和跨越,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三农”工作面临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前,“十一五”计划已经全面启动,这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1.
在总结"十五"环县农业取得成就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环县"十一五"农业发展从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具体措施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茶叶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贵州茶叶加工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发展前景,提出了贵州省茶叶加工业"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和规划布局,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发展项目和五个方面的主要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经营管理工作原本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交织的边缘科学,主要是以调查、研究农村社会经济的发生发展,为上层领域决策提供依据的一项工作.90年代后,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深化改革,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更加繁衍和丰富了农经工作的内涵."十五"期间它将是在围绕稳定农村双重基本经营制度,搞好农村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和集体财务资产三大管理的基础上,切实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三项指导工作.也即是今后几年内,农经工作的重心应该是强化三大管理,积极探索三项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十一五”江苏农业产业化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聚集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加快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构建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实施科学合理的安全策略是保证四川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对四川粮食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四川省"十一五"期间粮食安全的状况,据此提出应采取的策略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对国内外棉花遗传育种的发展动态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棉花生产及供求格局,提出了棉花育种对于促进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在对十一五育成品种与十五育成品种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了湖北省棉花育种现存的主要问题,并对湖北省十二五棉花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武汉市"十一五"规划战略环境评价为例,探讨了我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技术路线、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表明,对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以及城市交通的环境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是这类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重要特征;互动式的评价模式能使环境因素及时、有效地纳入到决策过程中;指标体系是预测评价的基础,指标的选择除考虑科学性、代表性外还应强调可获得性、可量化性及可考核性.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农科院“十一五”科研项目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级、市级支撑类项目、基础类研究项目和转化推广类项目中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在各类别科研项目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科研立项提出了加大对基础研究类项目的投入力度、争取在重点重大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上有所突破、提高主持国家级项目的能力和促进科研成果的及时高效转化等建议,以期为天津市农科院在"十二五"期间争取农业科研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人口预测和人力资源供给分析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提出的,它们未来的发展状况,对于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在对福建省“十五”期间人口与人力资源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对福建省“十一五”期间人口与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初步预测,旨在为福建省制定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人口统计上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20.
信阳农科所“十一五”科技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信阳市农科所为对象,分析了农业科研事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历史任务和发展基础,提出了“十一五”科研发展的战略定位、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