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对太湖产,天津产两个大银鱼生态群生态学特性比较结果:可数可量性状指标差异很小,属于同一品种;具有相似的生长规律,但太湖生态群的生长性能要优于天津生态群;从繁殖力指标分析,太湖生态群的繁殖力高于天津生态群,两种大银鱼生态种群具有相似的食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银鱼是我国的名贵水产品之一,长期以来被誉为席上珍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为了开发这一珍贵鱼种,我国水产科研部门在研究大水面移殖大银鱼成功的基础亡,又探索出大银鱼池塘养殖技术,为发展银鱼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一、大银鱼在池塘中的习性 1.栖息习性 大银鱼在池塘中多生活于中下层,除缺氧外,极少发现在上层活动,如池周、池底有水草,往往钻人其中,受惊扰时,甚至  相似文献   

3.
大银鱼是我国名贵的经济鱼类。其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适应范围广、食物链短、世代交替快、经济效益高,是湖库优良的移植增殖品种。内蒙古伊盟柒盖淖尔湖1994年从内蒙古乌盟岱海引进大银鱼受精卵130万粒,1995年又从河南陆浑水库引进大银色受精卵160万粒,当年12月22~30日,共捕获1250公斤大银鱼成鱼;人工采卵1.5亿粒,获受精卵6000万粒,平均受精率为40%(最高一批达50%)。笔者从1997年12月上  相似文献   

4.
银鱼是我国的名贵水产品之一,也是传统出口产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银鱼的自然扩散力弱,在国内仅产于洞庭湖、太湖等少数地域,产量极少,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为了开发银鱼这一珍贵鱼种,近年湖南、云南在各类型湖泊中移殖太湖新银鱼,移殖水面达10万公顷,均  相似文献   

5.
大银鱼属银鱼科,鲑形目银鱼种的种类,体长110~160mm,冬季产卵,成熟的卵晶莹饱满,卵膜丝分布致密,呈分枝状。幼鱼期以浮游动物为食,成体期转为以小型鱼虾类为食,属一年生小型凶猛鱼类,但个体小,生命周期短,对其它经济鱼类构不成威胁。反之因其相对生长系数高,可将生态系中低值的小杂鱼虾类转变成质优价高的银鱼产品。  相似文献   

6.
银鱼移植增殖及捕捞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银鱼的生长规律、繁殖规律,同时考虑出口规格的要求,银鱼体长达5.5厘米以上,可在9月中旬开捕,银鱼体长达8.5~15厘米,可在10月初开捕。 三、水库银鱼捕捞技术 (一)银鱼拉网 属于低位网,有翼无囊型渔具。适宜在水  相似文献   

7.
银鱼是名贵的小型经济鱼类,适合在较大水域生长,近几年北方的大中型水库养殖不少,它冬季产卵,适宜水温为0℃~8℃,其人工孵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2008-2012年巢湖银鱼的数量变化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其变化因素,有如下几种原因:竞争鱼类的数量及种类;巢湖水的质量(氮、磷等);寄生虫的感染;捕捞银鱼网具的规格。  相似文献   

9.
银鱼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其个体虽小,但整个鱼体均可食用,营养丰富、味美可口、烹调方便,受到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银鱼的寿命约1年左右,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国家的近海和内陆水域,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无需投喂,捕捞方便。从1979  相似文献   

10.
太湖银鱼     
我国的银鱼,大约有十多个品种,其中以太湖的银鱼最负盛名。太湖银鱼,体态优美,晶莹如玉。如果取一只盛满清水的白瓷碗,放入一尾银鱼,水色、瓷色和鱼色融为一体,幸喜一对黑眼乌珠在水中晃动,才能辨明它的存在。太湖银鱼的历史,与太湖的形成紧密相连。太湖银鱼的祖...  相似文献   

11.
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生理遗传学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崔为正 《蚕业科学》2003,29(2):107-113
从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影响因素,摄食性的个体差异及其生理原因,摄食性的遗传模式及人工饲料育适应性蚕品种的选育等方面,总结了有关家蚕食性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近进展,探讨了家蚕食性研究在人工饲料育实用化和广食性蚕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家蚕摄食反应的个体差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从同一蚕品种中通过人工饲料育选拔出摄食性高的个体与低的个体,探讨了其摄食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是对摄食刺激物质还是抑制物质,低食性蚕均比高食性蚕敏感,对无机盐、酸和水的感受性以及环境因子对摄食性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但这种差异随着龄期增进而减小。据此,分析了提高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和发育整齐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促食物质和阻食物质相互作用对家蚕摄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 4龄起蚕取食饲料一定时间后的排粪量为指标 ,探讨了促食性物质和阻食性物质对家蚕摄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将桑叶粉、蔗糖、肌醇等促食物质同时添加到饲料中 ,对家蚕的取食有协同促进作用。脱脂大豆粉、柠檬酸等摄食抑制物质的阻食作用也具有累加性。而将促食物质和阻食物质混合添加时 ,二者表现为相互抑制效应。添加促食剂是减弱或消除阻食性物质的摄食抑制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草原毛虫幼虫的食性及其空间格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禾草及嵩草在高寒草甸中的优势度为指标,研究草原毛虫(Gynaephora alpherakii)的食性、空间格局及其与植物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草原毛虫的食性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其喜食程度排序为莎草科(Cyp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杂类草,特别对嵩草属(Kobresia Willd.)植物表现出强烈的偏好和倾向性;草原毛虫的分布型受制于其喜食植物的空间格局,在总体上呈聚集分布,但在小尺度下则常呈均匀分布;虫口密度依赖于喜食植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随着喜食植物的增加而显著上升,随着植物多样性的减少而显著下降;草原毛虫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具有平衡物种关系、调控群落结构的功能;采用定向改变草地植物组成的农艺措施实现对草原毛虫数量的人工调控是实施虫害生态防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家蚕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及若干物质添加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程安玮  崔为正 《蚕业科学》2002,28(2):134-137
研究结果表明 :家蚕对颗粒人工饲料的嗅觉反应和摄食反应与蒸煮切片饲料无明显差异 ,具有良好的适口性 ;饲料含水量和光照条件对摄食性有显著的影响 ;颗粒人工饲料中添加适量肌醇可提高小蚕的摄食性 ,促进生长发育 ,但添加VC、VB混合物和蔗糖 ,均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现有低成本人工饲料饲养本所家蚕资源品种,研究其摄食性,结果杂交种优于日系与中系,在收蚁与1龄期间是日系明显优于中系,至3龄起蚕日系的存活率也是明显高于中系,而在2龄期间存活下来的中系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优于日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灌木类饲用植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灌木类饲用植物特性,分析了灌木类饲用植物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的开发前景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当前我国灌木类饲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灌木类饲用植物的饲用价值和生产加工技术,针对我国资源的状况,提出了挖掘资源、综合开发、加强科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灌木类饲用植物特性,分析了灌木类饲用植物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的开发前景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当前我国灌木类饲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灌木类饲用植物的饲用价值和生产加工技术,针对我国资源的状况,提出了挖掘资源、综合开发、加强科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桑蚕摘除部分感觉器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蚕摘除了触角,下颚须或下颚瘤状体后,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均显著提高,摄食性个体差异减小,对桑叶或人工饲料正趋性强的个体,其摄食性较高,人工饲料中不仅存在蚕的味觉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物质,也存在对嗅觉有忌避作用的成分,嗅觉在决定对人工饲料摄食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15年秋季,在哈尔滨针对圈养条件下的枣北松鼠对松子、核桃、橡子、玉米和瓜子等9种植物种子的进食和贮藏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松鼠对各种植物种子的进食选择和贮藏选择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松鼠的饥饿状况、食物的适口性、营养成分、可保存性都会影响松鼠对种子的进食和贮藏,特别是进食所需时间和贮藏所需时间是影响到其进食选择和贮藏选择的主要因素。松鼠对各种植物种子进食与贮藏的选择体现了其高效合理的觅食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