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解决承德坝上地区亚麻品种种植结构单一、产量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承德坝上地区主栽品种坝亚7号为对照,对自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引进的5个油用亚麻品种(117、391、1075、白胡麻和陇亚10号)进行了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抗病性等多项指标的比较,并对参试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7、391、1075、白胡麻和陇亚10号均适宜在承德坝上地区种植。其中,117生育期最长,枯萎病发病率最低;株高最高,茎秆坚韧直立,田间长势整齐,工艺长度最长并且整齐度好,适合机械化操作;分枝数、单株果数、单株生产力和产量均为最高,且没有无效果,综合性状表现最好,最适宜在承德坝上地区种植。1075产量仅次于117,但高于坝亚7号;株高和工艺长适合机械化操作要求;枯萎病发病率低于坝亚7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以作为选用品种。  相似文献   

2.
胡麻是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为解决当地胡麻主栽品种老、旧、杂的问题,保障稳产、增产,选择了8个新品种:陇亚8号、陇亚13、陇亚14、陇亚杂2号、陇亚杂3号、坝选3号、2000-16、陇亚10号(对照),开展品种对比试验。通过调查发现,陇亚杂3号、陇亚13、陇亚14、坝选3号的综合性状较好,较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2.72%、10.40%、9.83%、6.94%,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适于冀北坝上地区种植的油用亚麻品种,丰富地区品种类型,笔者于2015—2016年对国内8个育种单位的12个油用亚麻新品种(系)在冀北坝上进行品种适应性试验,对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异系数、方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主要经济性状的稳定性存在差异,‘定亚25号’、‘伊亚6号’、‘天亚10号’、‘陇亚14号’和‘宁亚22号’的籽实产量对环境敏感,‘定亚25号’、‘内44’、‘晋亚13号’、‘伊亚6号’和‘391’的单株果数对环境敏感;品种间产量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天亚11号’、‘坝选三号’的丰产性好,稳定性很好,‘晋亚13号’丰产性和稳定性较好,3个品种田间抗病性强,抗旱中等,适宜在冀北地区种植;‘天亚10号’、‘391’丰产性好,‘陇亚10号’稳定性好,可作为育种亲本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苏玉20产量的影响,适应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需要。[方法]以苏玉20为供试品种,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开展种植密度和行距试验。采用裂区设计,2个种植密度6.0万株/hm2和7.5万株/hm2为主处理,5个行距配置50、60、70、80、80+40 cm为副处理。通过对10个处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调查分析,研究行距配置对产量的影响。[结果]7.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产量极显著高于6.0万株/hm2密度处理,7.5万株/hm2密度处理苏玉20的单产比6.0万株/hm2密度处理增产达1 404.9kg/hm2。60和70 cm行距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行距处理,密度和行距配置对产量的互作效应不明显。行距处理显著影响植株的倒伏率,极显著影响植株的空秆率;在等行距处理中,随着行距的增大,植株的空秆率和倒伏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增加苏玉20的种植密度到7.5万株/hm2,可获得较高的产量;采用60~70 cm等行距种植,既可实现该品种的高产,又能保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实现农机农艺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不同行距、不同密度及其互作模式对黄淮流域机械化直播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相关性状、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行距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与相关产量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密度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效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相同密度下,40 cm行距处理的产量高于30 cm行距处理。油菜的抗倒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在相同密度下,40 cm行距处理的倒伏指数小于30 cm处理。因此,在黄淮流域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最适宜的种植行距为40 cm、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白粒亚麻新品种张亚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粒亚麻新品种张亚2号是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白粒油用型亚麻品系8158-1为母本、红粒兼用型亚麻766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1997-1998年张掖地区亚麻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935.35 kg/hm^2,较对照品种7511、陇亚7号分别增产28.28%、17.94%。在2005-2006年甘肃省亚麻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1 956.1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8号减产3.71%。该品种籽粒白色,含油率42.32%,亚麻酸含量57.93%~60.48%,适宜河西走廊2 100 m以下的山川地,甘肃中东部水旱地,以及新疆、青海、宁夏等省(区)的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在会宁县柴家门乡进行了胡麻水地覆膜穴播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坝亚11号有效分茎数、分枝数较多,抗倒伏性较强,折合产量为2646.15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48.49%,可作为首选品种在不保灌区穴播种植..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6,(13):31-32
吉亚6号是以优质、抗性强的不列颠油用亚麻ARNY为母本,以抗逆性好油用亚麻-坝亚3号为父本经过杂交,然后用ARNY回交,通过系谱法选择,育成的亚麻新品种。主要特征是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成熟期一致,落黄好的特性。该品系在籽粒产量相对高产稳定。种子产量:三年区域平均籽粒产量1298.07kg/hm~2,比对照陇亚10号增产17.85%;三年生产示范平均籽粒产量1611.57kg/hm~2,比对照陇亚10号增产21.71%。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明了种植行距和播种量对胡麻生物产量、子粒产量和含油量、经济系数的影响。明确了雁杂l0号、内亚3号胡麻水浇地产量1725-2450kg/hm^2,旱作时产量1125-1500kg/hm^2的适宜的基本苗、成株数、播种量、种植行距。  相似文献   

10.
会宁县旱地大豆全膜覆土穴播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张豆1号为指示品种,在会宁县旱地进行了大豆全膜覆土穴播适宜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当行距为60 cm、穴距为14 cm时,大豆折合产量最高,为3 156.25 kg/hm~2;行距为50 cm、穴距为18 cm和20 cm时,大豆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 054.17、2 987.50 kg/hm~2。且这3个密度处理的大豆综合性状优良。因此认为,会宁县旱地大豆全膜覆土穴播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行距60 cm、穴距14 cm和行距50 cm、穴距18~20 cm。  相似文献   

11.
11个胡麻品种在平凉旱地引种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平凉市农业科学院高平实验站对11个胡麻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天亚10号和陇亚杂14号的综合性状优良,植株长势好、整齐度强,产量构成要素高。其中陇亚杂14号株高是供试胡麻品种中最低的,在抗倒伏上具有优势。折合产量以天亚10号最高,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9.55%;陇亚杂14号次之,较陇亚10号增产6.82%。天亚10号和陇亚杂14号可在平凉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两个胡麻杂交种生产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在景泰县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新育成的国内外首批胡麻杂交种陇亚杂1号、2号进行了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陇亚杂1号产量为3112.5 kg/hm2,较对照陇亚8号增产17.45%;陇亚杂2号产量为3375.0 kg/hm2.较对照增产27.36%.两个品种在成株数、单株产量、千粒重及单株果数上优势明显.在抗...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旱地胡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旱作条件下,研究了播种量和种植密度对胡麻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胡麻产量有较大影响,种植密度对胡麻产量的影响较小,旱地胡麻种植的最优组合为播种量900万粒/hm2,行距20 cm,株距20 cm。胡麻的分茎数和单株生产力随播种量的减少而增加,且有利于株高和工艺长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为了系统探索覆膜对胡麻植株的全面影响,完善地膜胡麻生长发育规律。以常规露地条播为对照(CK),研究陇东旱塬区普遍应用的两种覆膜方式(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条播)下胡麻根系生长情况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处理下0~10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盛花期)和胡麻籽粒产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21.71%和20.34%,膜侧条播与CK之间差异不显著;在胡麻现蕾期和盛花期,全膜覆土穴播和膜侧条播处理下胡麻0~10 cm主根直径较CK显著提高4.11%~103.39%,根干质量较CK提高21.76%~30.98%,根冠比较CK降低4.38%~29.46%,但在盛花期膜侧条播处理下胡麻主根直径、根干质量、根冠比与CK差异不显著;成熟期,覆膜处理对胡麻根系的影响效应逐渐减弱。综上所述,全膜覆土穴播和膜侧条播均能够促进胡麻根系生长,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和胡麻籽粒产量,且全膜覆土穴播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5.
在原州区大堡村川地进行旱地胡麻不同覆膜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5种种植方式中,膜侧栽培胡麻籽粒产量最高,折合单产2166.75kg/hm^2,比常规露地栽培增产29.4%。  相似文献   

16.
11个胡麻新品系在景泰县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胡麻品种陇亚10号为对照,在景泰县对11个胡麻新品系进行了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条播栽培条件下,籽粒产量以新品系97047-13最高,达2 642.18 kg/hm~2,比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22.61%;新品系2005×94301-14、陇亚10号(CK)含油率最高,均为39.72%;油产量也以新品系97047-13最高,达1 043.66 kg/hm~2,比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21.40%。初步认为胡麻新品系97047-13适宜在景泰县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株行配置对带状条播小麦群体光环境及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旨在筛选四川丘陵带状机播小麦高产抗倒的株行配置方式。【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品种,选用紧凑型川农27和半紧凑型绵麦367,副区为带宽2 m和种植密度150×104 hm-2固定情况下的7种行数和行距配置方式,即每带种植5行和行距20 cm + 20 cm + 20 cm + 20 cm(CK,传统“双三零”模式)、每带3行和行距30 cm + 30 cm(F3-1)、每带3行和行距35 cm + 35 cm(F3-2)、每带3行和行距40 cm + 40 cm(F3-3)、每带4行和行距20 cm + 20 cm + 20 cm(F4-1)、每带4行和行距20 cm + 30 cm + 20 cm(F4-2)以及每带4行和行距20 cm + 40 cm + 20 cm(F4-3),研究减少种植行数和扩大行距对带状条播小麦群体透光率、抗倒伏性能及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了透光率与抗倒伏性能间的关系。【结果】两品种表现一致,带状小麦边行抗倒伏性能显著高于内行,内行抗倒伏性能与群体透光率呈显著正相关。种植行数由5行减少为3或4行,再增大行距后,群体透光率显著提高,边行与内行的抗倒伏性能均得到改善,内行优化效果尤为显著,表现为株高和重心高度降低,单茎干物质积累量增多,基部第二节间缩短变粗,茎壁加厚,机械强度、节间充实度、节间干密度、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提高,倒伏指数减小,边行优势减弱,群体更为均衡,田间不易发生倒伏,且成穗数及产量增加。CK的边行茎秆质量最优,抗倒伏能力最强,但内部透光率最低,内行茎秆质量严重劣化,以中间行最为显著,边行优势最强,田间倒伏率高,且产量低于F3-3和F4-3,仅与F3-2和F4-2相当。【结论】四川丘区带状机播小麦高产抗倒最佳株行配置方式为种植3行行距40 cm+40 cm或种植4行行距20 cm+40 cm+20 cm,其次为种植3行行距35 cm+35 cm或种植4行行距20 cm+30 cm+20 cm,以上均可替代传统“双三零”模式。  相似文献   

18.
磷肥施用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磷肥施用量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磷素积累和分配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P2O5为150 kg/hm^2、200 kg/hm^2时,籽粒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2.37%、13.64%,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完熟期玉米植株各器官磷素积累量随施磷量增加而相应增加,但分配比例差异不显著,籽粒磷素积累量最大,占植株磷总量的61.7%-64.5%。磷肥农学利用率、磷肥偏生产力、磷肥表观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均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显著下降。综合各因素,P2O5用量为150 kg/hm^2时可达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