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应用宫康宁对奶牛产后净化子宫来达到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奶牛来自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榆树屯个体户,共计85头.其中恶露不尽的奶牛35头、由胎衣不下引起感染的奶牛30头、慢性子宫内膜炎奶牛20头。1.2宫康宁是济南凯华生物工程公司兽药厂生产的治疗动物宫颈炎症的药物。1.3器械常规消毒.用金属输精枪采用宫颈把握法.将宫康宁1~2支注入子宫体内.然后再吸上生理盐水10~20ml注入子宫.一般患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每次1~2支即可。1.4治疗脓性子宫内膜炎,先用宫净灵液…  相似文献   

2.
乳酸环丙沙星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酸环丙沙星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好○黑龙江虎林市庆丰家畜繁育站(158421)冯殿学徐琴王佰军子宫内膜炎是造成奶牛难孕的主要因素,难妊牛中90%以上是由子宫内膜炎而引起。我们选用乳酸环丙沙星进行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试验,取得较好效果。1试验材料1.1...  相似文献   

3.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折慈绪,梁松林(兰化生活服务公司奶牛场兰州730060)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奶牛的正常繁殖。近年来笔者采用了不同的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炎,介绍如下:1药物和剂量1.1宫净灌西安奶业研究所研制生产,塑料针管包装,...  相似文献   

4.
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是提高产后受孕率的关键措施。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通常是在奶牛产后14~15d第1次向子宫内投药,以后根据阴道内流出的炎性分泌物的性质,继续治疗,直至痊愈。为了进一步提高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效果,笔者近期进行了奶牛产后早期使用不同药物,投入子宫内的防治试验。1材料和方法1.1供试奶牛及分组将1996年7~10月分娩的患有子宫内膜炎的母牛随机分为A、B、C、D4个组,每组30头,其中产后胎衣不下实施手术剥离的奶牛,随机均分搭配于各组。1.2药物及方法A组:0.5%黄色素40mL,用原料药…  相似文献   

5.
奶牛子宫内膜炎引起奶牛不孕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病之一,是引起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据报道,每年美国因奶牛不孕症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5亿美元;英国报导不孕牛中约95%是由于子宫内膜炎引起,慢性子宫内膜炎可占不孕牛的60.1%-92.0%。Barbu等(1980)报道,产后不孕的牛中约有70%患有慢性或隐性子宫内膜炎。在国内,瞿自明等1983-1985年对北京、上海、南宁、兰州等16个城市41个奶牛场调查了9754头适龄奶牛,有1684头发生子宫内膜炎(17.26%),占不孕牛的68.34%:东北地区奶牛场的奶牛子宫内膜炎占奶牛病的20%-30%。2006年笔者对青海某养殖小区产后不孕的91头奶牛进行调查,发现有74头是子宫内膜炎引起的,占不孕的81.31%。奶牛子宫内膜炎造成大量奶牛不孕,缩短了奶牛的使用寿命,不及时正确治疗,将延长奶牛的产犊间隔,甚至被淘汰,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经过多年临床治疗,就如何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谈谈自己的体会,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慢性子宫内膜炎致使奶牛产后配种时间拖延、延长产犊间隔、降低产奶量,延误治疗,可造成终身不孕。在治疗上,单纯依赖抗菌素或激素治疗对于不同生理状态(卵巢状态)的奶牛,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奶牛产后慢性子宫内膜炎按照卵巢所处生理状态可大体分为2种:具有卵巢周期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和带持久黄体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现将笔者在治疗实践中对上述2种子宫内膜炎的区别诊治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常见病.但很多有关奶牛疾病的书藉包括教科书.重点是介绍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而对急性子宫内膜炎只作概略介绍.尤其是有关奶牛急性粘液性子宫内膜炎的报道较少。从2000年至今,笔者共诊治或见到本型病例28例.现将其特点、症状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病之一,是引起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据报道,每年美国因奶牛不孕症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5亿美元;英国报导不孕牛中约95%是由于子宫内膜炎引起。根据报道,奶牛不孕症中,子宫内膜炎特别是慢性子宫内膜炎可占不孕牛的60.1%~92.0%。Barbu等(1980)报道,136头产后不孕的牛中约有70%患有慢性或隐性子宫内膜炎;在国内,  相似文献   

9.
地塞米松配合抗生素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子宫粘膜的慢性炎症,发病率较高,常造成奶牛屡配不妊。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应用抗菌素类药物,其疗程长,效果不理想。一年来我们试验用地塞米松配合杭菌素药物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试验材料1.1试验药物:地塞米松磷酸钠,每支1ml(2mg...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可引起奶牛不孕,给奶牛养殖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子宫内膜炎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前者是产后子宫内膜的急性炎症,多有全身症状;后者多为缺乏全身症状的局部感染,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综合治疗*李长安(西北农业大学兽医院陕西杨陵712100)奶牛不孕症绝大多数是由于慢性子宫内膜炎所致。据我院门诊统计,慢性子宫内膜炎约占不孕牛的92%。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尽管很多,但由于该病的病因较复杂,单一疗法治愈率低,或临床治...  相似文献   

12.
牛子宫内膜炎是子宫黏膜的黏液性或化脓性炎症。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病之一,是引起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据报道,每年美国因奶牛不孕症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5亿美元;英国报导不孕牛中约95%是由于子宫内膜炎引起。根据报道,奶牛不孕症中,子宫内膜炎特别是慢性子宫内膜炎可占不孕牛的60.1%~92.O%。Barbu等(1980)报道,  相似文献   

13.
科苑采撷     
用溶菌酶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好经临床136例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试验观察,溶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总治愈率、治疗后各组子宫恢复的程度均较抗生素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好,对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为82.35%~88.24%,明显好于金霉素的治愈率56.25%。溶菌酶试验组平均受胎率为75.38%,明显高于抗生素对照组的56.25%,空白对照组的15.63%。治愈牛产后至初配平均天数也较短。纤维素酶在蛋鸡料中的作用在蛋鸡常规饲料中添加0.1%复合纤维素酶,试验组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10.8%,蛋重提…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理想药物,本试验选用了我所自行研制的宫炎净对对从21例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内容物中分离出的26株细菌均有抑菌作用。试验治疗的21例子宫内膜炎奶牛,有效率为95.2%。预防治疗试验的20头奶牛全部在1 ̄2个情期排卵而怀孕,其中第一个情期怀孕16头,占预防试验牛的80%,第二个情期排卵怀孕的有4头,总受胎率为100%。区域试验的治疗奶牛1086头,有效率为92.9%。  相似文献   

15.
奶牛子宫内膜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在难产、子宫脱、胎衣不下时感染病原菌后继发。慢性子宫内膜炎多数由急性转来,或经配利,感染。慢性子宫内膜炎是母牛不孕的重要原因之,奶牛的空怀期均会延长。因此,有效预防和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成为减少损失并使奶牛保持合理胎间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慢性子宫内膜炎致使奶牛产后配种时间拖延、延长产犊问隔、降低产奶量,延误治疗,可造成终身不孕.在治疗上,单纯依赖抗菌素或激素治疗对于不同生理状态(卵巢状态)的奶牛,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奶牛产后慢性子宫内膜炎按照卵巢所处生理状态可大体分为2种:具有卵巢周期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和带持久黄体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  相似文献   

17.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科慢性、脓性、常发性疾病,是导致奶牛不孕症的生殖系统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牛群扩大,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子宫内膜炎除造成奶牛不孕外,还影响产奶量,增加饲养成本,提高淘汰率,给养牛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奶牛业的发展。自2011年以来,在临床上应用复方中草药制剂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体会贵州省遵义市乳品公司奶牛场(563002)钱家富1990年以来,笔者对我场患子宫内膜炎的254头奶牛用不同的药物进行了分类治疗,并分别进行了记录、总结和分析。1奶牛子富内膜炎的分类与主要特征子宫内膜炎的分类较多,笔者根据我场...  相似文献   

19.
蜂胶治疗奶牛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疗效观察丁翠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密山·158308)邢茂文,刘加明,马洪图,付贵才(红五月农场,八五五农场,尖山农场)奶牛子官内膜炎是常发病,也是奶牛不孕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方法和药品很多,但是...  相似文献   

20.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临床产科中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较难治疗。近5年来,笔者在兽医临床治疗实践中,对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采取巾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