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梅再胜  陈惠  张蜜  王清 《长江蔬菜》2015,(19):47-49
双孢蘑菇生产过程中,除了杂菌感染和害虫为害之外,还存在菌种不萌发、菌种萌发后不吃料、菌丝消失、死菇等12种常见问题,现将其原因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菌种不萌发 1.1 症状 菌种块接种到培养料上,未见菌种萌发. 1.2 原因 ①播种时连续2~3天温度高于33℃,使菌种菌丝灼伤;②培养料内氨气浓度过大,导致菌种菌丝中毒;③菌种老化;④有螨虫为害.  相似文献   

2.
张东山 《食用菌》2021,(3):51-52
双孢蘑菇麦粒栽培种播种后具有菌丝萌发快、用种量少等诸多优点.通过优化麦粒培养基配方和操作程序,使塑料袋制作的双孢蘑菇麦粒栽培种的成品率得到大幅提高,还可以使用机械碎种,节省大量人工.  相似文献   

3.
朱正威 《食用菌》2017,(4):54-55
<正>在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双孢蘑菇的产量和品质,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双孢蘑菇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1菌丝生长期常见生理病害1.1播种后菌种不萌发1.1.1原因播种时温度过高,连续2~3d高于32℃,使菌丝灼伤;播种后温度高于30℃,且菇房通风不良,菌种因闷热而不萌发;料内氨气过重,菌丝中毒;菌种老化等。1.1.2解决方法如果播种后遇高温天气,菇房要在  相似文献   

4.
用棉籽壳培养料制蘑菇菌种,是近年来取得的新研究成果。它既集中了颗粒菌种的优点(菌丝量多,生命力强,播种面积大,播种后菌丝萌发、封面、吃料快),又避免了谷粒菌种的不足之处(操作较繁、易遭鼠害),是制作蘑菇菌种较理想的原料。  相似文献   

5.
一、生活史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 Ito et Imai.)为菌根菌,子实体单生或群生,在林下一般形成园形蘑菇圈或环形菌环。成熟子实体菌盖下面菌褶的两侧是子实层,子实层由栅状排列的担子构成,其顶端产生与其他担子菌相同的4个担孢子,但有单核担孢子和双核担孢子两种类型。单核孢子萌发成为单核菌丝(一次菌丝),与其他异性单核菌丝进行胞质融合而成为双核菌丝(二次菌丝)。另一种则是双核担孢子萌发后直接形成双核菌  相似文献   

6.
我队种植蘑菇虽有九年,但用羊粪作培养基生产三级蘑菇菌种还是个开头。1980年在洋中公社菌种站的指导下,采用羊粪菌种(上海农科院103号菌株)种植了1200尺~2蘑菇。实践表明,羊粪菌种制作简单,挖瓶省工,成本低,且菌丝萌发繁殖和返潮快,产量不亚于粪草种。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双孢蘑菇孢子在液体中萌发极其困难,故长期以来国内外对双孢蘑菇孢子萌发只停留在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的基础上.卢作仁等(1980年)曾采用液体静止培养和振荡培养的形式萌发双孢蘑菇孢子,但尝试未能成功.作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于1986年对双孢蘑菇孢子在液体中萌发的技术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将双孢蘑菇孢子在液体中萌发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阐明复硝酚钠对双孢蘑菇菌丝萌发、出菇时间、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实验设置了不同稀释倍数的1.8%复硝酚钠溶液加入栽培料中,结果表明:在培养料中添加浓度为3×10^-6g/mL的1.8%复硝酚钠溶液与未添加复硝酚钠溶液的处理相比,菌丝生长速度加快17%,出菇时间提前9d,且产量提高22.39%,双孢蘑菇子实体中粗蛋白含量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马瑞霞 《食用菌》2001,23(4):36
在蘑菇栽培中,经常会碰到菌丝萌发后不吃料、发黄而萎缩,菇农称之为“脱隔”,严重影响着蘑菇生产的发展。现将蘑菇萎缩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高温烧菌 播种期气温高,培养料过厚,后发酵后料温未稳定下降等原因,培养料内温度高于30℃,播种后料温高使菌丝萎缩。 防治方法:蘑菇的播种期要避开高温期,播种时料温应稳定在 25 ℃以下。播种后发现菌丝因高温而萎缩,应重新翻堆通凤.再调节好培养料的湿度,重新播种。2 料内有氨气 建堆时,氮肥添加量过多,或氮肥加入过晚(后期翻堆时才加入)。菌种播种后,培养料内存在氨…  相似文献   

10.
蘑菇软腐病(Clodobotryum dendroides Fries)在上海春菇后期的严重发病率可高达35.85%。其分生孢子在20℃时萌发率最高,光照对孢子萌发无明显影响,蘑菇子实体的浸出液有利孢子的萌发。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3.4。这两者的最适相对湿度均为100%。该菌能较好地利用碳源中的淀粉,氮源中以蛋白胨最适宜。孢子的萌发方式有多种多样,萌发初期以端细胞萌发为主,后期最多可长出6个芽管。产孢方式属内壁芽生倒缩式。另外还进行室内药效、药害试验和发病环境的调查,并对病菌的防治措施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的常规组织分离过程为:将子实体用水冲洗一升汞浸泡表面消毒→无菌水冲洗→吸水纸吸干→切块→接种。通过上述处理,组织块含水量已远远超出正常需求,将其接入试管后,表面注水,多数污染,1~2日开始腐烂,成功率仅20~60%,即使成活的少数试管其萌发的菌丝长势也细弱。为此,笔者介绍一种剥皮组织分离技术,连续五年实践证明成功率可达90%左右。此技术可用于香菇、蘑菇、平茹、金针菇等,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蘑菇麦粒菌种新工艺湖北省黄冈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陶佳喜蘑菇麦粒菌种制作简便,原料易得,省工、省料,菌种质量好,播种用量少,播种后菌丝萌发快,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因配制方法不同,效果差异极大,甚至导致失败。近二年我们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摸索出一种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蘑菇的不同生长期,对水份的要求不一样。水份管理得当,菌丝生长旺盛,产量高,菇质好;反之,菌丝萎缩,结菇少,菇质差。现根据我们的实践,谈谈菌丝生长期和子实体发育期的水份管理。 (一)菌丝生长期的水份管理分播种时、覆粗土和覆细土三个阶段进行管理。 1.播种时,培养料的湿度应掌握在50~60%(用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痕而不滴,松手料不散),这样菌种萌发快,一般播种  相似文献   

14.
蘑菇麦粒菌种制作简便,原料易得,省工、省料,菌种质量好,播种用量少,播种后菌丝萌发快,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因配制方法不同,效果差异极大,甚至也有导致失败的。近两年来我们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摸索出一种较为合适的制作方法,目前已在我地区推广,现简  相似文献   

15.
蘑菇菌丝对游离氨很敏感,环境中有超过20PPM的氨,蘑菇菌丝便不能正常生长.我市是全国最大的蘑菇生产基地之一,近几年全面推广应用了二次发酵技术,蘑菇单产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由于对发酵过程中物质转化机理不清,发酵管理不当,氨害(当地俗称“氨烧菌“)问题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6.
优良纯化的菌种,是食用菌栽培成功的根本保证。如何对常见食用菌试管母种外观进行鉴别,是每个制种工作者应该掌握的技术,现就这个问题作一简介:(一)双孢蘑菇菌丝在PDA 培养基上,菌丝纤细、稀疏,灰白色绒毛状或银白色绒毛状。根据菌丝着生方式可分三种类型:①气生型(绒毛型)菌株,孢子萌发7—9天出现星芒状菌落,菌丝健壮、细密、尖端粗直清晰,整齐一致,呈扇形伸展,气生菌丝似绒  相似文献   

17.
试验了几种激素及杀菌剂对茶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菌清杀菌作用最强,即使使用的浓度很低,茶树菇菌丝萌发也迟缓或不萌发.抑制率范围达60%~100%;甲基托布津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大生M45抑制作用相对较小,但它们对菌落色泽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2,4-二氯草氧乙酸能使茶树菇菌丝长得更健壮、浓密,但对菌丝生长所起的作用随其浓度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在0.02~0.10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主要起促进作用;α-萘乙酸对茶树菇菌丝生长起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8.
水分不仅是蘑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蘑菇新陈代谢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蘑菇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必须溶于水中,才能被菌丝细胞吸收和利用,而菌丝细胞内的一切营养物质也只有溶于水,才能在蘑菇机体的各个部位运转。蘑菇菌丝体含有70%~75%的水分,子实体含水量高达90%左右,在蘑菇子实体发育时期更需要大量水分。蘑菇所需要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培养料和覆土,其次是空气中的水分。但在蘑菇栽培管理中又不是水分越多越好,其实蘑菇既需水又怕水,所以在栽培管理中,要获得优质高产,就必须根据蘑菇的生物学特性灵活进行水分管理。如何对蘑菇实行科学管水,笔者经验是要围绕“十一看”、“十忌”。1蘑菇科学管水“十一看”(1)看菌株喷水。蘑菇菌株的贴生型菌株较普遍,耐湿性强,出菇密,需水量大,同等条件下喷水量可比气生型菌株多,所以喷水要看菇床菌株类型。(2)看天气喷水。晴朗天气或气候干燥季节,菇房水分蒸发量大,菇床需水量也大,喷水量就要多;相反,阴雨天气或气候潮湿的季节,菇房水分蒸发量小,菇床需水量也少,喷水量就要少,甚至可停喷。(3)看生长期喷水。主要视菌丝所处的生长期而定,如菌丝从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转变,绒毛状菌丝变粗并形成线状菌索...  相似文献   

19.
覆土对双孢蘑菇菌丝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栽培中,以传统蘑菇砻糠田泥覆土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泥炭比例覆土配方的理化性状、细菌生长量、双孢蘑菇菌丝生物量及其产量。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泥炭比例覆土的空隙度、持水率,以及在-2.16 ~ -17.28 kPa水柱牵力下的水份释放量,都随着覆土中泥炭含量的增大而增大。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结果表明,100%、50%和30%泥炭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传统砻糠田泥覆土(P<0.05),并随着泥炭比例的增大而增高;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均于第2潮菇原基形成期达最大值。覆土中的细菌数量随着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而增多,不同覆土的细菌数量与其中的蘑菇菌丝生物量正相关,覆土中的细菌与蘑菇菌丝存在营养共生关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蘑菇子实体形成量与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密切正相关,与覆土持水率(含水量)正相关;覆土层蘑菇菌丝生物量和持水率,是蘑菇覆土基质优化的重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0.
蘑菇健壮剂原名蘑菇健壮素,是一种增产增值效果十分明显的蘑菇增产剂。根据其作用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中,一号健壮剂以促进菌丝生长为主,有复壮菌丝、提高菌丝抗逆性的显著功能;二号健壮剂则具有促进蘑菇子实体粗壮肥大,促使蘑菇形成快,结菇多(一般可增产20%以上)、提高蘑菇品质等效果。此外,蘑菇健壮剂对平菇、凤尾菇等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