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高产示范方的机插水稻群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考查了机插常规粳稻超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以及氮素积累等群体特征。2008年对江苏武进区邹区(品种为武香粳9号)、漕桥和前黄镇(品种均为武运粳7号)等3个百亩连片超高产示范方,2009年对江苏省如东县(品种为宁粳3号)的百亩连片超高产示范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机插稻产量与颖花量的相关达极显著,要达到10.5 t/hm2以上的产量,每1m2颖花量需≥ 45 000;籽粒产量10.5 t/hm2以上高产机插水稻的花后干物质积累占籽粒产量的70%~80%;高产机插稻氮素积累的优势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和抽穗后两个阶段。足够的颖花量是机插粳稻高产群体的基本特征;保证后期氮素供应、发挥后期干物质积累优势、促进大穗的形成是提高机插水稻产量的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粒两优8022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小粒不育系粒68S(千粒重13.8 g)与恢复系R8022选配而成的强优势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稻米品质好,株叶形态好,冠层较高而穗层相对较低,根系发达,具有优异的抗倒伏能力和较大的高产潜力。2023年,粒两优8022参加四川省德昌县百亩片超高产攻关示范,平均单产达18.77 t/hm2。详细阐述了其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赵春凤 《北方水稻》2011,41(6):56-57
旱育壮秧是水稻高产栽培的基础。实现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不仅要通过科学选种、种子处理、播种、通风炼苗来培育壮秧,更应采用中苗移栽,合理确定施肥量及施肥方法,科学管水,主攻大穗。对水稻超高产栽培过程中的以上诸方面进行了总结与探讨,为从事寒地水稻生产工作者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2017,(6):37-38
Q6优28是强优势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为了展示其在重庆高温伏旱地区的丰产性和适应性,2016年在重庆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进行了"百亩连片"高产示范,表现出有效穗多、穗大粒多,经专家验收,平均产量达13.50 t/hm~2。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外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的株型分析,针对弯曲穗型和直立穗型存在的问题,确定了半弯曲重穗大粒型粳稻的育种技术路线,以此为指导培育出优质抗逆超高产品种津原89。其根系发达、光能利用率高,同时具备了直立穗型品种叶片直立、抗倒伏、高产和弯曲穗型品种穗大、灌浆快、品质优等优异性状,较好解决了水稻优质、抗逆、超高产难以兼顾的技术难题。生产田普遍产量达800 kg/667 m~2左右、百亩片产量达930 kg/667 m~2、盐碱较重稻田产量达700~760 kg/667 m~2。半弯曲重穗大粒型粳稻品种后代具有遗传力强、育种稳定快的特点,创新了粳稻育种技术体系和优异性状连锁的种质资源,实现了粳稻理想株型育种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湘两优900(超优千号)是袁隆平院士团队最新培育的两系超级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叶形态理想,根系发达,熟期适中,具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高产稳产等特点。2019年湘两优900在四川省德昌县进行百亩片超高产攻关示范,平均单产达16.35 t/hm~2。本文介绍了湘两优900的特征特性,单产16.35 t/hm~2的超高产栽培技术,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盘锦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包括:一要完善田间工程,培肥地力;二要选择具有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群体光合生产率高、源库协调、耐肥抗病、偏大穗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三要通过稀播育壮秧、合理密植、完善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等措施培育水稻超高产株型,形成合理的冠层结构,提高高效叶面积率、群体光合生产率、粒叶比,从而提高群体质量。  相似文献   

8.
湘两优900是由湖南年丰种业有限公司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利用不育系广湘24S和恢复系R900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穗大粒多、耐肥抗倒、产量高等特点。2019年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百亩连片种植,单产达12.39t/hm~2。介绍了其在荆州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盘锦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包括:一要完善田间工程,培肥地力;二要选择具有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群体光合生产率高、源库协调、耐肥抗病、偏大穗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三要通过稀播育壮秧、合理密植、完善肥水管理、综舍防治病虫害技术等措施培育水稻超高产株型,形成合理的冠层结构,提高高效叶面积率、群体光合生产率、粒叶比,从而提高群体质量。  相似文献   

10.
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方法的辩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研究现状,并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辩证的分析,阐述了超高产新株型创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等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实践探索,提出未来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的方向。冠层结构、光合作用、物质积累、分配与调运的综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充分利用遗传资源和高光效育种以及传统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协调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的关系,协调穗数、穗粒数与粒重的关系,建立合理的产量结构,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实现超高产育种。生态设计育种和分子育种是未来超高产育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1273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明恢1273是由多系1号/明恢869杂交选育而成的恢复系.尤溪县2002年在西城镇麻洋村(海拔280m)作再生稻对比试验,2003年进行再生稻百亩连片高产示范,表现产量高、抗性强、米质较优.现将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塑盘抛秧超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定点追踪观察大穗型品种武运粳7号的塑盘抛秧超高产栽培特点,确定了武运粳7号等大穗型品种超高产栽培技术:采取麦秸全量还田、培肥土壤的稻作技术,密度控制在105万/hm^2左右、N肥用量326kg/h秆左右(其中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4:2.5:2:1.5),合理配比N、P、K的肥料运筹技术,促进水稻早发,形成水稻超高产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13.
两个杂交粳稻组合超高产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 将两个杂交粳稻组合(陵香优18和常优1号)于大田条件下种植,对超高产(产量>12.0 t/hm2)田块的水稻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高产栽培(CK, 10.5~11.0 t/hm2)水稻相比,超高产栽培水稻穗数、每穗粒数显著高于CK,结实率和千粒重略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超高产栽培水稻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总粒数显著高于CK;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之前,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生长比CK快,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茎蘖数达到预期的穗数,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较CK大;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至拔节期,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生长平稳,无效分蘖发生少,高峰苗低,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较CK小;拔节以后,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茎蘖数下降平缓,成穗率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较CK高,尤其是抽穗以后,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均极显著高于CK。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2015,(1):58-63
比较研究了超高产杂交水稻超优1000与对照Y两优1号、9311的产量构成、物质生产特性和抗倒性差异。结果表明:超优1000较对照增产显著,实际产量分别较Y两优1号、9311增产25.5%和39.3%;库容量大和生物量高是超优1000具超高产潜力的关键原因,大库容量主要靠培育大穗,物质生产优势集中在后期。超优1000还具有其它显著的生物学特点:叶面积指数及粒叶比大,叶片功能期较长,株高适中、节间配置合理,穗下节间长,基部节间短、粗、厚,高度抗倒。  相似文献   

15.
小麦大穗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种质资源是进行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基础,小麦大穗材料是培育大穗型品种、实现超高产育种的重要资源。本文综述了小麦大穗种质的创新途径和遗传研究进展,并针对大穗种质存在问题以及改良的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云南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百亩连片亩产吨粮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2008年云南省永胜县水稻百亩连片单产达1003.28k/667m^2。本文分析了精确定量栽培的水稻产量及产量结构,介绍了关键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重庆丘陵和山区的气候特点,将水稻“强化栽培”的小苗移栽、超稀植和干湿交替灌溉改为中苗移栽、宽窄行合理密植、深水与浅水交替灌溉,在高温伏旱区对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Q优6号进行了超高产栽培示范。通过旱育秧提早播期,使扬花和灌浆期避开极端高温,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提早控蘖,提高成穗率和穗着粒数;大宽窄行栽插,在增加基本苗和容穗量的同时,改善后期通风透光条件,实现了6.87 hm2连片示范平均单产12.02 t/hm2。  相似文献   

18.
Y两优2号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2011年创造了世界较大面积产量最高纪录13.9 t/hm2。该组合根系发达,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具有株叶形态理想、熟期适中、适应性广、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点。2011~2012年在海南省三亚市种植,实际产量为11.74 t/ hm2,达到了该生态条件下产量的超高产水平。本文基于水稻叶龄模式和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从精确定量施肥、科学湿润灌溉等方面对高产栽培技术作了阐述。从播栽期、培育壮秧、合理基本苗、行株距、施肥、水分管理等方面进行了Y两优2号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提出Y两优2号超高产栽培应在协调穗、粒、重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该品种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的优势,采取前期尽早攻穗,中后期增粒、保重的栽培策略。  相似文献   

19.
超级稻高产栽培株型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0世纪中期 ,日本的Tsunoda就提出高产水稻株型应该是茎秆矮壮挺立 ,叶片短且直立。松岛省三认为多穗、矮秆、短穗是高产株型。在我国自杨守仁提出水稻高产理想株型以来 ,许多水稻专家也相继提出各自的高产理想株型模式 ,如袁隆平提出高产水稻功能叶为“长、直、窄、凹、厚”的株型模式 ,黄耀祥提出“半矮秆丛生快”超高产株型模式 ,周开达提出“重穗型”株型。近年来 ,随着超级稻集成技术的形成与示范推广 ,对水稻超高产株型模式又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通过对协优9308高产栽培株型模式的研究 ,对于超高产栽培和育种具有深远…  相似文献   

20.
<正> 据国际水稻所著名水稻育种家库西(Khush)博士介绍,目前国际水稻所在水稻育种上的主要目标是培育比现在种植的改良半矮杆品种增产20%到30%的超高产品种。理想株型将有新的结构,它的分蘖将大大少于目前的栽培品种,但几乎每个分蘖都能成穗。这种新株型水稻不但适合直播,而且适合育秧移栽。目前虽然不能肯定将来培育成功的理想株型水稻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