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为比较盘山金钱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6a后的改造效果,对山体和沟谷2个不同立地类型金钱松人工林改造区和对照区的近自然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改造区山体和沟谷的金钱松人工林近自然度平均值分别为3.15和2.42,近自然度等级均为Ⅳ,属于近人工林,对照区的近自然度等级为Ⅴ,属于人工林.改造区的金钱松人工林近自然度极显著高于对...  相似文献   

2.
近自然林业理论在景观林营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恢复和重建地带性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森林景观为目的.应用近自然林业理论。遵循森林原生植被自然分布和天然演替规律,依据人工促进措施的差异,采取具有“野性,粗放,低耗,高效”经营特点的“近自然封育.近自然补植,近自然改造,近自然营造”等4种营建技术方法.于2005—2007年在05省道、杭千高速公路淳安段两侧森林生态退化区域进行了景观林营建试验,面积为1721.2hm^2。结果表明:与传统经营方法相比较,节省用工135。165个·hm^-2,节省苗木900~1200株·hm^-2,营建成本降低53.2%.67.7%,林地土壤侵蚀减少83.6%.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是未改造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的4.79和1.60倍。表1参10  相似文献   

3.
近自然改造对云南松人工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自然改造对于调整云南松人工林层次结构、改善林内物种组成和生境条件、促进林分向天然林群落结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对近自然改造4年的云南松人工林、对照林分及天然次生林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云南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初步结果和存在问题。结果表明:近自然改造后,林分密度降低,乔木层云南松的重要值下降,林分混交度提高;灌木层更新种类增多,多样性增加;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变化不大;近自然改造促进云南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增加,群落结构向天然次生林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4.
根据生态恢复理论和长白山近自然林经营理念,通过“封护、营造、改造、抚育”等“低效林”优化培育技术措施,探索了适合长白山区改善林分质量差、生长缓慢、效益低现状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借鉴近自然森林管理理念,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替代南亚热带大面积人工针叶纯林已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森林培育方式.1993年,在位于广西凭祥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伏波试验场营造了马尾松和杉木纯林.为了提高针叶纯林的生产力和维护生态平衡,2007-2008年间,运用近自然森林培育技术,分别在间伐后的马尾松和杉木纯林中套种等量混合的当地优质乡土树种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和香梓楠(Michelia gioii苗木,套种密度均为405株/hm2(以下简称“马尾松近自然林”、“杉木近自然林”).选择邻近地块相同林龄、相似立地条件的未经改造的马尾松、杉木人工纯林作为对照(以下简称“未改造纯林”),研究了马尾松和杉木人工针叶纯林近自然改造早期对群落特征和土壤性质的影响,以期为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近自然林中马尾松和杉木的密度、胸高断面积均显著低于各自未改造纯林(P<0.05),但其平均胸径均高于各自未改造纯林,其中马尾松达显著差异(P<0.05).(2)近自然林成年树(DBH≥10 cm)的林木株数少于未改造纯林,树种仍以马尾松和杉木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而近自然林小树(5 cm≤DBH<10 cm)和幼树(1 cm≤DBH<5 cm)的物种数、株数均多于未改造纯林,套种的红椎和香梓楠已经成为近自然林中重要值最大的幼树物种,红椎和香梓楠在马尾松近自然林中的生长状况优于杉木近自然林.(3)马尾松近自然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与其未改造纯林均无显著差异;杉木近自然林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和草本层的Pielou指数显著高于其未改造纯林(P<0.05),其他指数则没有显著差异.(4)马尾松和杉木近自然林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全磷、全氮、全钾和速效钾与各自未改造纯林没有显著差异,但马尾松近自然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pH值显著低于其未改造纯林(P<0.05),杉木近自然林的速效磷含量显著低于其未改造纯林(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文昌市岛东林场低效木麻黄纯林中开展近自然经营改造技术试验,对3种模式下的树种生长进行调查研究,选择出最佳的配置模式。[方法]采用方差统计、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0个树种的树高、地径、冠幅生长量生长情况进行整体比较。[结果]伊朗紫硬胶、非洲楝第1年和第2年均表现出树高、地径、冠幅生长速度较快,相反檀香紫檀、琼崖海棠和黄槿生长速度较慢,其他树种表现不一,并将树种分为3类,第1类为速生树种,有非洲楝和伊朗紫硬胶;第2类为中生树种,有麻楝、花梨,山竹、大叶相思、母生;第3类为慢生树种,有琼崖海棠、黄槿、檀香紫檀。[结论]根据近自然化原则、树种生态特性和垂直结构理论,选择花梨、非洲楝和檀香紫檀混交模式作为低效木麻黄林下近自然改造的首选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近自然改造的马尾松林分竞争强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揭示马尾松人工近自然改造作业下树种间的关系,本文主要分析了近自然改造林分内马尾松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以期为营造近自然混交林和人工林近自然作业法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基于广西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人工马尾松近自然5种改造实验林20个固定样地的2014年复测数据(A1~A4:不同采伐强度补植树种的改造混交林,A5:未改造马尾松对照纯林,每种改造模式各4个固定样地),利用Voronoi图确定了林木的生长空间和竞争邻木,运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对改造混交林总体竞争强度、改造混交林和对照纯林中马尾松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了数量分析。结果表明:1)改造混交林中马尾松和主要补植树种竞争排序为:红锥灰木莲大叶栎马尾松香梓楠格木,不同改造模式平均竞争指数排序为:A1A3A4A2。2)改造混交林对象木马尾松共计212株,其他竞争木336株;对照纯林马尾松共计190株。对照马尾松纯林竞争指数为359.51,远大于改造混交林中马尾松竞争指数(166.98),适当强度的采伐有效地降低了林分内马尾松的竞争压力,马尾松纯林中只存在种内竞争,改造混交林中马尾松种内竞争指数大于种间,各占54.65%和45.35%。3)混交林与纯林中马尾松种内竞争差异显著,竞争指数随胸径增大而逐渐减小;各径级内平均竞争指数,改造混交林均小于对照纯林。4)速生树种对马尾松最先产生种间竞争压力,马尾松与主要竞争木竞争关系(CI1)排序为:大叶栎灰木莲红锥香梓楠鸭脚木山油麻安息香格木黄毛榕,改造混交林各模式间马尾松种间竞争差异不显著。5)马尾松竞争指数随胸径的增大不断变小,改造混交林总竞争指数、种内竞争指数以及对照纯林总竞争指数与马尾松胸径分别符合幂函数、双曲线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关系;当马尾松胸径大于25 cm时,混交林与纯林内马尾松受到的竞争压力均逐渐减小趋于平缓;小于25 cm时,马尾松受到的竞争压力较大。通过分析马尾松近自然改造林分内树种竞争关系可知,基于近自然经营理论的人工纯林改造利用有效的干扰木采伐和合理的树种补植,能够有效降低马尾松的竞争压力,同时促进补植树种的生长和天然更新,引导林分的正向演替,形成复层异龄混交林,证明了近自然改造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标树林分作业对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松人工林是黄土高原的重要森林类型,近自然经营是实现油松人工林多功能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可行性技术体系,以单株择伐为特征的目标树林分作业法是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技术体系中最实用和最有效的基本技术内容,而林下天然更新能力的促进和发展是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进程的基本林学指标之一。以实施目标树单株木林分作业的46年生油松人工示范林为对象,以6块面积为0.25 hm2的固定观测样地数据为基础,对近自然林分作业在油松人工林林下天然更新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在各样地中随机选取3块面积为25 m2的样方,把树种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先锋树种3类,采用常规调查与幼苗生长状况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观测数据,研究单株干扰树择伐4年后各树种类型幼苗天然更新的数量和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单株择伐后林分趋于稳定,林下更新除先锋树种外均呈聚集分布,单株择伐增加了林下天然更新的树种数量、树种株数密度,促进了林下主要树种和伴生树种的大量发育和生长,促进了林下苗木的健康生长。据此认为,近自然的目标树林分作业法适合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的近自然化改造目标。  相似文献   

9.
近自然林业的基本理念是接近自然、模仿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文阐述了近自然林业产生的原因和认识论基础,论述了近自然林业经营的理论原则和技术方法及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旨在为近自然林业的发展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也为森林的合理营造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促使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向发挥多功能目标的森林结构转变,在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指导下对西山地区51年生的油松人工林进行改造,并于2005年调查和设计,2006年初完成近自然森林改造的第1次作业.对固定观测样地的调查结果表明:经过近自然化改造,样地的Shannon-Wienner指数分别从0.121 7、0.940 4提高到0.917 4、1.492 1.油松林的林下更新层物种变化较大.大叶白蜡、栾树、构树等树种的天然更新,再通过播种补入栓皮栎,提高了林下更新的数量和质量.相对于未进行近自然化改造的林分,改造过的油松林,林木年生长量较高,林分结构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1.
王旭  周光益  李家湘  邱治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93-15295
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在科学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已逐渐得到了重视。研究以深圳为例,通过对生态风景林和近自然经营概念与原则的表述,结合深圳生态风景林构建的实际情况,具体阐述了深圳生态风景林构建中的立地划分、树种选择、采伐作业、群落构建、抚育管理、效益监测等各方面的要求、原则以及实施办法,对近自然经营理论在生态风景林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强调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利用自然,尊重自然,将人工林改造为结构丰富稳定和生态防护功能更高的近自然状态风景林。以期为生态风景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促使生态风景林在深圳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德国近自然经营理论为指导,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为基本经营模式,以流域经营为主要措施,阐述了木兰林区近自然经营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该林区在近自然经营理念的指导下,森林质量、价值量、生态和社会效益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其近自然育林理念的成功运用对我国的森林经营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黄龙山林业局森林经营的现状和森林资源特点,利用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提出森林经营的基本思路,制定经营的策略和措施,对各种经营措施模式进行细化和分解,以探索黄土高原地区近自然森林经营的解决方案,旨在对本地的森林近自然经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近自然林业理论的概念、发展概况以及基本的经营原则,分析了在我国发展近自然林业经营的多方面有利条件,提出了应将欧洲近自然林业理论和我国的生态林业理论结合,走一条新的林业发展道路,旨在为中国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近3年对河北省木兰林管局五道沟风景区道路两侧的景观林进行改造技术的研究,探索生态景观林培育与经营技术。以近自然经营理念为指导,运用森林美学、森林旅游学、森林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采取生态疏伐、修枝整形、割灌、人工补植、清理病腐木和枯枝等措施,对景观林进行经营和改造,提出了单株景观、景观带、景观林经营调控技术。通过改造,生态景观林结构得到了优化、形成了树干通直、林分通透、色彩丰富、结构稳定、景观优美的生态景观林,增加了森林的景观度和游憩功能。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工林现状与近自然经营途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工林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但由于长期沿用传统粗放的管理方式,使得我国人工林质量低下,生态功能较差.通过深入分析了我国人工林经营中存在的诸如病虫害严重、地力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借鉴欧洲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重视生境评价和演替规律研究,对现有人工林,按照不同类型,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如团状采伐、带状采伐、单株采伐等创造林窗,进而通过人工造林或天然更新的方式促其形成复层异龄混交林而实现近自然化改造;以合理的收获作业恢复地力、通过法律和政策体系规范人类经营活动等我国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近自然林是实现我国人工林经营由数量上的扩张转向生态系统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婺源县生态林场人工林更新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阔叶树特别是乡土珍贵阔叶树造林成活率低是影响当前社会营造阔叶树特别是乡土珍贵阔叶树积极性的根本原因。介绍了人工林炼山更新、不炼山更新及近自然林业、近自然恢复、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结果。在借鉴婺源县天然阔叶林天然更新、刨花楠天然更新的基础上,提出人工栽植阔叶树近自然恢复人工林采伐迹地的更新方法,并以婺源县生态林场人工栽植刨花楠近自然恢复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为例,指出了人工栽植阔叶树近自然恢复人工林采伐迹地为人工纯林向乡土珍贵阔叶树近自然林的转变提供了简易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南京珍珠泉风景区林相改造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裔琪  刘兴剑  郭忠仁  刘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92-4693,4831
针对南京珍珠泉风景区主景点自生杂木林结构混乱、林相单一、缺乏层次和季相变化、观赏效果差的林相现状,提出了4种林相改造模式:景区道路两侧的改造,改造行道树及其道路两侧配置的观赏灌木和地被植物;近水区域林地植物配置,在近水面区域种植耐水湿、观赏性较高的树木、耐水湿乡土树种、开花或观叶地被植物及蕨类植物;离岸区域林相改造,保留原有骨干树种,根据景观需求和树种特性进行适当修整;远景的林相改造,即以现有自然植物群落为基础,加以人工辅助措施,加速其自然演替进程。最后对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多功能目标下的近自然森林经营作业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海南省热带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实例,介绍在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可持续经营目标指导下的近自然森林作业法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技术。作业级是一个自然性质、动态特征和经营目标基本一致的经营空间类型,而立地条件和功能类型是用于界定和划分作业级的技术指标。森林发展类型是在作业级层次上应用的长期稳定的目标森林设计模式;林分抚育作业方法是在发展类型目标导向下规定本经理期内对当前林分执行具体抚育、采伐或补植(造林)等具体作业技术的模式方法;垂直结构导向的经营周期计划给出了从森林发生发展到最终利用全过程的经营规划,这些技术要素的有机组合构成多功能目标的森林作业法的基本内容。期望通过这个在"作业级"层面的近自然森林作业法实例介绍,为多功能经营目标下的新型森林作业法研究提供启发和案例。  相似文献   

20.
袁梦  卢山  陈波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844-1848
自然认知是改造自然的前提,自然观是指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通过对中外文献的查阅,梳理了园林领域内各学者在实践中所持的自然观,并合并归纳出当前经济文化环境下,自然改造者的自然认知——自然不再单纯地指代自然环境,而是原始自然、改造自然、园林自然、新兴自然等多种自然的集合体,从而指出从不同学科的视角看待自然可丰富自然的含义,形成风景园林领域的“立体自然观”,指导未来近自然园林的营造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