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蟹味菇,又名真姬菇、玉蕈、假松茸。主要出口日本等国际市场或国内菜市,颇受欢迎。 1.形态特征 子实体丛生,少散生,每丛10-20株不等,菌盖直径2-13厘米,幼时半球形,深褐色,后渐开展,色泽变淡;呈黄褐色;中部色深,茶褐色;另有一种是白色的菌株。  相似文献   

2.
金线莲白绢病病原菌分离及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组织块法对金线莲疑似白绢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用致病性试验、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收集的福建闽南地区金线莲疑似白绢病感染植株中分离得到菌株,菌丝白色,绒状,紧贴培养基,向四周呈辐射状扩展,有隔及分枝;菌落表面形成菌核,菌核初呈白色,后变黄色,最后呈茶褐色,球形或不规则球形,表面光滑有光泽;分离的菌株可使金线莲产生病害,对扩增得到的rDNA-ITS序列进行Blast对比分析,确定该金线莲病害为罗氏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 Sacc.引起的白绢病。  相似文献   

3.
正莫西菌素(Moxidectin),分子式是,是由蓝灰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半合成的抗生素,与伊维菌素具有相同的活性和安全范围。本品白色或类白色无定形粉末,几乎不溶于水,极易溶于乙醇(96%),微溶于己烷。水分≤1.3%,炽灼残渣≤0.2%。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如下[1-3]。1马莫西菌素2%凝胶(Quest Gel)口服给药(0.3 mg·kg-1)能有效驱除下列虫体:大型圆线虫中普通圆线虫的成虫和第  相似文献   

4.
农药中名称:依维菌素,英通用名称:ivermectin,农药登记名称:0.5%依维菌素乳油,理化性质:依维菌素属半合成大环内酯农用抗生素类杀虫剂,是以阿维菌素为先导化合物,在22,23双键经氢化选择性还原后的产物。与阿维菌素相比保留了其杀虫、杀螨活性,且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大大降低。依维菌素原药B1含量≥95%(依维菌素B1为B1a和B1b的混合物,其中依维菌素B1a≥80%),外观为白色结晶体粉末,熔点145—150℃;  相似文献   

5.
注意防治韭菜白绢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韭菜白绢病是由种子带菌传播的一种真菌病害。韭菜根部及假茎受菌丝侵染后软腐,失去吸收功能,导致地上部叶片从外向内萎蔫变黄逐渐枯死。病株及周围土表(表土下5-8cm深)可见白色绢丝状菌丝。田间形成中心病株后再借助灌溉水、雨水等向四周传播蔓延,后期菌丝集结成白菜籽大小的茶褐色小菌核。  相似文献   

6.
泰乐菌素,别名亦称泰农、太乐霉素。奏乐菌素是1959年自弗氏链霉菌的培养液中获得的。其理化特性是,奏乐菌素为一种白色板状结晶,微溶于水,呈碱性。产品为酒石酸盐、磷酸盐、盐酸盐、硫酸盐及乳酸盐等,易溶于水。水溶液在25℃,pH值5.5~7.5时可保存3个月,但是若水溶液中含有铁、铜等金属离子时,会使本品失效。奏乐菌素是一种天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都具有很高的杀灭作用。同时,还有明显的抗支原体作用,对畜禽支原体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是治疗支原体疾病的首选药物。奏乐菌素在临床上应用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拉菌素和伊维菌素对猪蛔虫病进行防治,结果表明:肌肉注射多拉菌素0.3 mg/kg.体重、多拉菌素0.4 mg/kg.体重、伊维菌素0.3 mg/kg.体重的剂量组,药后21 d的驱除率分别达83%、89%、82%,表明治疗时以多拉菌素0.4 mg/kg.体重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链霉菌SH-62的基因组中发现一个Ⅱ型聚酮合酶基因簇(ents),与已报道的来源于Streptomyces maritimus的肠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通过构建和筛选链霉菌SH-62的基因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克隆得到完整的ents基因簇。将ents基因簇导入白色链霉菌中进行异源表达,HPLC和LC-MS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簇负责肠菌素的生物合成,从而证实了ents基因簇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9.
<正>番茄筋腐病又称条腐病或带腐病,近两年来在冀南地区普遍发生,夏秋番茄尤为严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1主要症状根据症状不同分2种类型,一是褐变型,幼果期开始发病,危害1~2果穗,果面出现局部褐变,凸凹不平,个别果实呈茶褐色,变硬坏死。横切果实可见维管束呈茶褐色,  相似文献   

10.
<正>梨小食心虫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3~14毫米,暗褐至灰黑色,下唇须灰褐色向上翅,触角丝状,前翅灰黑色,前翅前缘有白色斜短纹8~10条,翅面散生灰白色鳞片而成许多小白点,近外缘有10个小黑点,中室端部有1明显的小白点,后缘有些条纹。后翅茶褐色,各跗节末端灰白色。腹部灰褐色。幼虫:体长10~13毫米,淡红至桃红色,头褐色,前胸盾片黄褐色,前胸侧毛组3毛,臀栉4~7齿,腹足趾钩单序环25~40个,臀足趾钩15~30个。小幼虫体白色,头和前胸盾片黑色。  相似文献   

11.
莫西菌素是一种半合成的单一成分的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与药效密切相关.通常莫西菌素药代动力学会因制剂、动物品种、机体状态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发生改变.综述了莫西菌素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为莫西菌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作者检测了 Eimeria tenella 对4种抗球虫药的交叉抗药性情况。4种抗球虫药(拉沙里菌素、盐霉素、克球粉和地克珠利)对4株 E.tenella 抗药性虫株(拉沙里菌素抗性株、盐霉素抗性株克球粉抗性株和地克利抗性株)的药效结果显示,E.tenella 对以下三组药物不存在交抗药性:地克珠利与拉沙里菌素、地克珠利与盐霉素、地克珠利与克球粉.另外,盐霉素抗性株对拉沙里菌素表现敏感,而拉沙里菌素抗性株对盐霉素则缺乏敏感性.拉沙里菌素抗性株和盐霉素抗性株对克球粉表现为部分抗药,克球粉抗性珠对拉沙里菌素和盐霉素则表现敏感.  相似文献   

13.
泰乐菌素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发酵法生产泰乐菌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药渣,因残留抗生素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其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采用微生物法降解药渣中残留泰乐菌素.结果表明:从堆放泰乐菌素药渣附近土壤中分离筛选到l株高效降解药渣泰乐菌素的菌株,经16SrDNA 鉴定为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amalonaticus).该菌株适宜生长pH值为6.0~7.0、温度为30~35℃.在30℃、pH6.5条件下,将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按质量比为10%的量接种于含50 mg·L-1泰乐菌素培养基中,经48 h发酵处理后,95.2%的泰乐菌素被降解.提示利用微生物法可有效降解药渣中残留泰乐菌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拉菌素对哈萨克羊体外寄生虫的驱杀效果.[方法]将120只哈萨克羊随机分为多拉菌素低、中、高剂量组、伊维菌素组、杀虫油剂组和对照组等6组,每组20只,给药后1、3、7d观察绵羊血虱、颚虱、蜱蝇、痒螨、草原革蜱等蜘蛛昆虫的存活情况.[结果]多拉菌素中、高剂量组对哈萨克羊绵羊血虱、颚虱,羊蜱蝇、痒螨病的驱杀率均为100%,低剂量组杀灭效果为95%.伊维菌素剂量组的杀灭效果略低于多拉菌素剂量组,为90%.杀虫油剂组的杀灭效果最低,为85%.[结论]多拉菌素对哈萨克羊各种体外寄生虫的驱杀效率为100%,比伊维菌素强,比伊维菌素更安全,最佳剂量为0.2 mg/kg.应在养殖哈萨克羊的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通过测试中生菌素对芒果细菌性角斑病田间药效,验证5%中生菌素水剂和5%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芒果细菌性角斑病的田间效果及其对芒果植株的安全性,为该药剂防治芒果细菌性角斑病提供技术支撑.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与5%中生菌素水剂对芒果细菌性角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存在差异;其中,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业》2001,(12):16-17
蚜虫 自幼苗至花期终了,时有发生,种类很多.危害菊花的主要是茶褐色、有光泽、体型很小的长管蚜虫和青绿色蚜虫等.长营蚜虫多在芽心嫩尖为害.被害菊株发黄变形,最可恶的是危害花芽,使花容减色憔悴.青绿色蚜虫潜藏下部叶背,夏秋季为害最多,致下部叶片枯黄凋零.  相似文献   

17.
花菇在香菇之中,质量最佳,经济价值最高,由于它具有菌盖肥厚,外观美丽,有白色辐射状或菊花状的裂纹,肉质细嫩,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等特点,因此,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香菇同类产品中颇有竞争力的一种。(一)花菇的特性根据菌盖裂纹的深浅、大小和颜色的不同,花菇可分为粗花、细花、明花、暗花、大花、中花和小花等。市场上按质量档次分为三大等级,一级白花菇,裂纹深而大,白色,质量最优;二级茶花菇花边菇,在花菇形成过程中,如果受到雨淋,则初期裂开的花纹会逐渐愈合而变得不明显,呈现茶褐色,故称茶花菇或雨花菇,如果后期空气相对湿…  相似文献   

18.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为茶科茶属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油茶树。油茶树高达4-6m,一般2-3m。树皮淡褐色,光滑。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长3—10cm、宽1.5~4.5cm。花顶生或腋生,两性花,白色,直径6-9cm,花瓣倒卵形,顶端常二裂。蒴果球形、扁圆形、橄榄形,直径3-4cm,果瓣厚而木质化,内含种子。种子茶褐色或黑色,三角状,有光泽。  相似文献   

19.
固体培养条件对蛹虫草产子实体和虫草菌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营养液不同pH值和米粒大小两个培养条件对蛹虫草固体发酵产子实体和虫草菌素的影响.当营养液pH值为5.5~6.0时子实体的产量最大,营养液pH值为6.5时,虫草菌素总的产量最大,达48.44 g/瓶.较大的米粒有利于蛹虫草子实体的生长,较小的米粒有利于蛹虫草虫草菌素的积累.子实体的产量随着米粒的变小而减少;子实体中虫草菌素的含量随着米粒的变小而增加.当采用整米作为培养基基质时,蛹虫草子实体产量最大,达1.67 g/瓶,当采用40目米 10目米(1∶1,M/M)作为培养基基质时,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菌素含量最大,达1.87%,虫草菌素总的产量也最大,达52.46 mg/瓶.  相似文献   

20.
研究新型长效伊维菌素注射液在山羊体内的动力学特征.按照0.2 mg/kg的剂量给山羊单次皮下注射药物,使用3p97软件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长效伊维菌素注射液比普通伊维菌素注射液吸收更加充分,半衰期更长,毒副作用更小,作用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