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猕猴桃品种后熟期较长,达20天以上,影响鲜食。为此,我于1985年10月作了乙烯利喷果催熟试验。 10月19日采收洛阳8311一株果实,此时的可溶性固形物为6.25%,平均重85克。挑出125个果,分为5组,各25个,在常温条件下以400、500、800、1000倍的40%乙烯利水溶液喷全果,以喷清水作对照。每隔三天统计一次软果率,采后二周随机挑出10个  相似文献   

2.
1981~1985年,先后对鲜食桃早熟品种“钟山早露”、“雨花露”、“朝霞”和晚熟品种“白花”等喷布B9、乙烯利。试验结果表明,单喷乙烯利或B9,可提前果实成熟期约2~3天,并提高早期果实产量。混喷B9+乙烯利则有协同作用,果实成熟期可提前5~6天。B9的喷布浓度为1500~3000ppm,早熟品种以1500ppm为宜;乙烯利为30~60ppm,以30ppm较宜。喷布时期以5月上、中旬果实开始硬核前后为宜。一般早熟品种喷一次即可,晚熟品种宜喷两次。B9+乙烯利混用,对果实大小、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效应,但有降低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正> 在果实刚要转包前对果穗喷布300、400、500ppm的乙烯利,或25、50、75ppm的萘乙酸(NAA)。400ppm乙烯利处理显著增加果实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早8天成熟;25ppm的萘  相似文献   

4.
1979~1983年在大连市和泗水县对‘国光’、‘金冠’品种进行了化学疏花疏果试验。大连市‘国光’苹果较好的疏除方案是花蕾膨大期喷300ppm乙烯利,开始落瓣后10天喷或不喷20ppm萘乙酸,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人工补充疏果。泗水县适于‘国光’的疏除方案是花蕾膨大期喷300ppm乙烯利,开始落瓣后10天喷20ppm萘乙酸+300ppm乙烯利或单喷20ppm萘乙酸。两地区‘金冠’苹果较好的疏除方案是开始落瓣后10天喷750ppm西维因+10ppm萘乙酸。 本文阐述了这些处理对‘国光’、‘金冠’品种的疏除效应、疏除时间、果实等级、单果重和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巨峰葡萄喷布乙烯利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10、15、20、30ppm)的乙烯利均有防止落花落果的效果,喷布浓度愈大其效果亦愈显著。其顺序是乙烯利30ppm>20ppm≈B_(?)100倍>乙烯利15ppm>乙烯利10ppm。乙烯利30ppm 效果虽最好,但因对新梢多少有  相似文献   

6.
乙烯利催熟果实根据加工的需要,可以调节果品加工时问,既可赶前加工;还可以调节市场需求,提前上市,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催熟方法;当桃子长到预定大小,足够加工的大小时,一般约在桃子成熟前15—25天。对桃果实喷布250ppm的乙烯利,使其催熟。 催熟效果:凡是喷乙烯利的桃子比不喷的提前5-8天成熟。催熟规律是:喷药早的,催熟慢,效果低,喷药晚的(接近成熟期)催熟快,效果高。经过两年的试验,一般在果实成熟前20天左右喷药为宜。乙烯利的浓度不宜过高,高了易发生药害。如落叶,落果,甚者枝条死亡。一般以不超过625ppm为限,最好在250ppm上下.利用乙…  相似文献   

7.
杨梅的成熟季节高度集中,果实很不耐贮藏,使得供应期十分短促。但杨梅果实对生长调节剂和化学物质反应敏感,本试验所使用的几种生长调节剂和化学物质对杨梅成熟期都有影响。其中以喷布乙烯利促使果实早熟和喷布阿拉延缓果实成熟的效果最好。在果核硬化以后喷布250ppm乙烯利,可使杨梅提早6~8天成熟;在果核硬化前喷布2000ppm阿拉,可使杨梅延迟5~6天成熟,并能保持果实原有品质,且使次年开花和产量增加。因此有希望利用乙烯利和阿拉来延长杨梅供应期。  相似文献   

8.
<正> 早酥梨系早熟梨品种,在辽宁8月中旬成熟。在此之前正值梨短缺的酷暑盛夏,倘能使其再提早10天成熟登市,既可提高其商品价值,调节市场供应,又可拉长成熟期,减轻采收集中所带来的劳力紧张。为此,1981~1982年在所内六、七年生早酥梨上,进行了采前喷布乙烯利催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采前25天喷布各种浓度(800、300、150、50ppm)的乙烯利均有明显的催熟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 沙果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小型杂果,在我场栽植数量较多。但由于沙果着色不整齐,成熟期不一致,采收期长达半月之久,给生产和销售带来很大不便。为此,1984年以我场15年生沙果为试材进行了乙烯利催熟试验,初步结果表明;于采收前一周左右喷布400~900ppm 乙烯利,着色早、果实成熟一致,采收期可提前10~15天,一次采收即可收获90%以上的着色果;经处理的果实色泽鲜艳,可溶  相似文献   

10.
生长调节剂对枇杷成熟期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枇杞成熟期集中,果实不耐贮藏,供应期十分短促。本试验使用了几种生长调节物质对枇杷进行催熟试验,各处理对枇杷果实成熟期及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在果实自然成熟前两周喷布500~1000ppm乙烯利促进果实早熟效果最好,喷布B9可使果实延迟4天成熟,而且都能保持果实原有品质,因此可以用乙烯利和B9来加长枇杷供应期。  相似文献   

11.
供试树为日本京都府立大学农学部附属农场的富有甜柿。1986年10月23日对供试树果实分别喷布100ppmGA_3、100ppm乙烯利和水(对照),并用0.05%Tween200—100作展着剂。处理当天及每7天测定各区果色、果实硬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果肉细胞形状等。果色用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监制的柿果实色卡测定其果实顶部,硬度用日本木屋制作所制果实硬度计测定果实上、中部,可溶性固形物用手持折糖仪测定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在苹果生产上有些品种落果严重,尤其近成熟时更为明显。为此采用喷布防落素的方法,以快速的内吸传导作用促进座果,防止脱落,经试验效果显著。试验选用红星苹果为试材,设浓度20ppm、30ppm和对照等三个处理,于1987年8月27日(采收前23天)喷洒。防落素为山东济宁农药厂生产,为水溶性无色透明液体,性质稳定。1.对减少采前落果的效果:试验表明,喷布不同浓度的防落素对果实的落果率与对照比(?)有减少的趋势,其中以喷30ppm浓度效果最好,落果率为对照的65.4%,20ppm处理的落果率为对照的67.17%。2.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可提高红果率,尤其糖/酸比值有明显提高,喷防落素20ppm浓度处理的糖/酸比值比对照提高23.49%,30ppm浓度比对照提高21.47%,而硬度则处理略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3.
在夏津镇韩庄和高庄村两处果树,于1992年5月16日、6月20日和8月20日分别喷布B型高产素1000、1200、1500倍液各 3次,每次15株.结果表明:3种浓度高产素花序应果率分别比喷清水树提高16.7%、15.1%和9.6%,比对照叶片明显增厚,色泽浓绿;测产表明平均株产增加 14.3kg,其中以 1000倍液增产最明显,平均株产增加1 6.6kg,一、二、三级果率分别为89%、8%和3%。此外,果实可提前7~10天着色,采收时2/3着色面的果实增加 42%,可溶性固形含量提高1.3%。从喷施时间看.花后10天和6月中旬各喷1次有利于果个增大;8月中旬~9月中旬喷1次,有增进果实着色作用。还…  相似文献   

14.
以90%2,4-DP结晶体、2,4,5-TP粉剂、10.8%2,4-DPNa,29%2,4-DPN(C_2H_2OH)_3配平平加乳化剂,稀释成所需浓度(清水对照含有相同浓度的平平加乳化剂),在果实采收前对新红星和元帅苹果进行全树喷布。结果表明,新红星在采前12、20、27天喷布20ppm2,4-DP或20ppm2,4,5-TP对控制采前落果有显著效果,都能显著的推迟采前落果时间、明显的减轻采前落果强度,对采收单果重和果实贮藏品质无不良影响,对果实贮藏中的合计损耗率有减少趋势。元帅在采前21天喷布一次20ppm2,4-DP,也显著的控制了采前落果,不影响单果重和果实品质,但同期喷布一次相同浓度的2,4-DPN(C_2H_2OH)_3或2,4-DPNa,则对控制采前落果无显著效果。2,4-DP可以用来代替2,4,5-TP作为苹果树的控制采前落果剂使用。  相似文献   

15.
乙烯利是一种植物激索。施(喷)在作物(植物)上能很快被吸收,并起调节代谢、生长和发育的作用。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系试验站1972年11月18日应用200~400ppm乙烯利处理蕉柑、晚熟甜橙树冠和浙农大园艺系、石浦柑桔场1972年9月30日、11月3日分别用500~2000ppm乙烯利处理早桔和尾张温州蜜柑树冠,对柑桔果实的着色均有较好的作用。他们的试  相似文献   

16.
国光苹果在果实成熟期干旱、采收前多雨或暴雨情况下,果实裂果严重,降低果品质量,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根据陕西省果树所的试验介绍及我省青岛园艺总场、泗水县城关公社西洼大队和长清县万德公社万南大队1975年都进行了试验,在果实裂果之前30天左右,喷布2000~4000ppmB9,对减轻和防止国光裂果有明显的效果。同时,还有促进果实着色的某些作用。 青岛国艺总场一分场, 1975年7月 16日喷布B9, 2000ppm裂果率仅0.3%, 4000ppm则无裂果发生,而对照裂果率达25%;泗水县西洼大队在1975年5月7日和7月7日喷两次各3000ppmB9,裂果率4.8%(裂果主要在树冠顶…  相似文献   

17.
吲熟酯对本地早柑桔疏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三玉  何如宾 《园艺学报》1990,17(3):191-196
在6年生枳砧本地早盛花后30天,树冠喷布50~400ppm吲熟酯(5-氯代吲唑-8-醋酸乙酯)的疏果率达6.2~30.6%,疏果程度与使用浓度呈线性正相关,果实提早9天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增加0.6~1.0%,含酸量提高0.01~0.12%,增进了果实风味,同时果皮减薄 1~4 mm,可食率增加1~4%,其中以100ppm的效果最佳,200ppm次之。据100ppm处理果果汁测定还能增加氨基酸种类及与果实成熟密切相关的赖氨酸、脯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盛花后60、80天喷布吲熟酯100ppm均有疏果的作用,但盛花后80天喷布疏果作用较低,两者的果实转色期仅提早5天左右,果实品质不及盛花后30天的各处理。从疏果程度与果实品质两方面考虑,生产上应选盛花后30天喷布吲熟酯100~200ppm为宜。  相似文献   

18.
据我们在四川万县、开县等地6年的观察及试验,橙类宜在10月中旬果实色泽由深绿变为浅绿时喷布2,4-D 20—30ppm(胺盐、钠盐、丁酯均可),60天后喷第二次,如从12月11日算起,可留树80天左右;红桔宜用2,4-D20ppm或2,4-D10ppm+赤霉素10ppm+尿素0.5%+磷酸二氢钾0.3%,10月上旬喷第一次药,60天后喷第二次,如  相似文献   

19.
以山西省运城地区3个采收期红香酥梨果实为试材,将其在20℃条件下贮藏10、20、30天,以及在0℃条件下贮藏180、240天,之后在20℃放置24 h和7天,调查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9月1日采收(果实发育期152天,种子2/3左右浅褐色)的果实果心褐变指数、腐烂率较低,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好,有利于延长贮藏期;8月23日采收(果实发育期143天,种子1/2左右浅褐色)的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着色差,食用品质欠佳;9月10日采收(果实发育期161天,种子全部浅褐色)的果实单果重没有明显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外观颜色亮、着色好,风味佳,但果实硬度下降明显,贮藏期间果心褐变指数和腐烂率均较高,耐贮性降低。综合分析认为,9月1日为山西省运城地区红香酥梨长期贮藏的适宜采收期,可适当提早或延迟2~3天采收。  相似文献   

20.
1激素增色法①喷施乙烯利。在苹果正常采收前10~30天,喷施750~1000倍液的乙烯利溶液,并加入40~60毫克/升的萘乙酸钠,既可防止采前落果,同时药后全红或半红果可达80%~90%,而且提高含糖量。但应注意只能喷施健壮树,同时使果面充分着药。②喷施稀土。在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喷2次500~600毫克/升的稀土溶液。③喷布比久(B9)。于采果前45~60天喷1次1000倍的比久溶液。2叶面喷肥在果实生长的中后期,喷施2~3次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间隔10~15天喷1次,能明显促进果实着色;另外,在着色前和着色期喷施2~3次叶面宝、喷施宝、美果露、惠满丰等叶面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