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虎皮病(烫伤病、晕皮病)是苹果贮藏中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该病一旦发生,轻者果实丧失商品价值,重者受微生物侵染而腐烂。虎皮病一般发生在贮藏期和贮藏后期。发病部位一般是果实阴面,严重的布满整个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现许多直径为1—2毫米的小圪瘩似麻状,3—5日后形成不规  相似文献   

2.
<正> 虎皮病是苹果贮藏后期发生的主要生理病害。对商品果危害很大。如何防止虎皮病发病是我国苹果贮藏中急待解决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国外商业上一般采用采后抗氧剂二苯胺、乙氧基喹处理来防止苹果虎皮病发生。但在我国则无乙氧基喹生产供应。而二苯胺鉴于毒性残留等问题,在生产上不能大量推广应用。为此,1980年在以往试验的基础上,我们重点对上海市农药研究所研制成的虎皮灵(乙氧基隆)防治虎皮病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对一些主要苹果品种虎皮病的不同发病症状规律也作了一定的观察和探讨。一、材料和方法供试苹果品种有元帅、青香蕉、倭锦、小  相似文献   

3.
贺亚丽 《果农之友》2003,(12):44-45
虎皮病是苹果在贮藏后期发生的严重生理病害,发病初期病部果皮呈浅黄褐色,以后颜色变至暗褐色,呈不规则的微凹陷状,似烫伤,发病严重时果皮病部都可成片撕下,病果肉质发绵,略带酒味。苹果品种中,以国光发病最重,偏施氮肥,树冠郁闭,采收过早,贮藏后期温度过高,都会使病情加重。此外,在贮藏环境中,空气不流通也易发病。防治虎皮病的发生,一是控制氮肥的用量,合理修剪,适量负载,使树冠通风透光,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品质量。二是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控制。①适当提高采收成熟度,选择着色好的果实贮藏。②利用气调贮藏,加强库内通风换气,保持贮藏…  相似文献   

4.
苹果在贮藏期间.容易发生多种病害,引起烂果。据笔者调查,一般土窑洞贮藏的苹果.到春季三四月间.烂果率在5%~8%.严重的在30%以上。造成烂果的原因很多:一是有生理性病害存在。如痘斑病、苦痘病、  相似文献   

5.
苹果贮藏期生理性病害 ,主要有虎皮病、红玉斑点病、苦痘病、水心病以及低温伤害等 ;真菌性病害主要有青霉病、炭疽病、褐腐病等。1 虎皮病、红玉斑点病 采收后立即用 4 %氯化钙液浸果 2~ 3min ;或用含 1 5~ 2mg二苯胺或 30 0 0mg/L的乙氧基喹溶液浸果 (但注意残留药量不超过4~ 5mg/L) ,能起到明显的防治作用。2 苦痘病、水心病 应在采果后用 2 %~ 4 %的硝酸钙或氯化钙液浸果 ,降低贮藏温度 ,注意通风。3 低温伤害 一般果库温度应保持在 0~ 2℃ ,温度过高会加重病害发生 ,但温度过低 ,由于果实细胞液的pH值降低 ,二氧化碳在细…  相似文献   

6.
<正> 由于红星、元帅、金冠、青香蕉、国光等苹果在冷藏期间虎皮病发病率均较高,严重影响贮藏后期苹果的商品质量。采用虎皮灵浸果处理虽可有效地防止苹果虎皮病的发生,但是,浸果处理增加了流通环节,在我国苹果生产单位规模小而分散的条件下,这种处理方法至今未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而采用特种保鲜纸包果处理可以获得与虎皮灵处理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1 修剪 苹果树修剪过重,来年就会旺长,叶/果比例增大,新梢与幼果对水分和养分的竞争加剧,不仅会造成严重的早期落果,而且果实中含蔗糖量也会提高,这样的果实在贮藏期发生苦痘病、虎皮病的机会增多;若修剪量不足,会使树冠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果实着色差,贮藏期易发生虎皮病。所以修剪时要根据品种特性、树龄、树势,调节各部分的平衡生长,使叶果比保持30~40:1或枝果比为4:1,这样保证果实获得足够的营养,以利于贮藏。  相似文献   

8.
出库时和在20℃下置放7天后对虎皮病和其它生理失调症进行了评估。可以明显地看出,第一期采取的果实其虎皮病发生率高,采用活性炭洗涤器气调贮藏的果实贮藏期间约55%的发生虎皮病。但在Clarksville园艺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 虎皮病是苹果贮藏后期常见的生理病害,对商品危害很大,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苹果虎皮病发生与品种、栽培、贮藏条件以及果实成熟度等有密切关系(Wilkinson,1973)。五十年代中期,自从斯莫克(Smock)发现抗氧剂二苯胺  相似文献   

10.
<正> 虎皮病是苹果贮藏后期发生的主要生理病害,对商品危害很大。我们曾报导采用“虎皮灵”处理采后苹果,可有效地防止虎皮病发生,在以往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和上海神州造纸厂等单位协作,研制成PS-1  相似文献   

11.
苹果虎皮病的防治苹果虎皮病是贮藏期易发生的生理性病害,品种中以国光、青香蕉、印度等发病较严重,也与采收时间和贮藏环境有密切关系。1992~1994年我们的实践证明,采用大窑贮藏,以下措施对防治虎皮病有良好的效果。①适时采收,在采果前喷布2500×10...  相似文献   

12.
5 虎皮病(又名褐烫病或贮期烫伤) 5.1 发生情况 苹果贮藏和商业化销售期间,虎皮病一直困扰着苹果经营者。此病害的侵染性因苹果品种、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不同而不同。元帅系、澳州青苹极易感病,嘎拉和富士中度感病。采前天气干热、采收未熟果、果实内高氮低钙、贮藏室或包装袋通风不足都会增加此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气调贮藏是控制虎皮病发生的有效非化学防治方法之一[1].尽管二苯胺和乙氧基喹是商业上应用的、有效的虎皮病抑制剂,但它们的前景不容乐观[2].近年来消费者越来越不接受化学药剂的使用,二苯胺在某些欧洲国家已被禁用,在美国也是前途未卜[3].  相似文献   

14.
我国每年贮藏的苹果约占当年总产量的15%,苹果在贮藏期间常发生多种病害,发病率一般10.6%~20%,严重的可达30%~50%。苹果在贮藏期间常发生霉心病、青霉病、轮纹病多种侵染性病害,以及水痘病,痘斑病、缩果病、密果病等生理性病害。其中许多病害通过采收前加强田间管理,完全可以预防或减轻发病。  相似文献   

15.
影响苹果虎皮病发生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虎皮病是贮藏后期果实发生的一种生理病害,发生轻重与果实的成熟度、气候因素及贮藏环境条件有关。在生长季最后几周天气干热的年份要特别注意虎皮病的防治。采用低氧气调、超低氧气调防治虎皮病的效果好,其处理条件一般是0℃左右的温度、1%-2.5%O2和0.5%-3%CO2。适期采收果实、采后及时入库冷藏、使用乙烯吸收剂去除或减少贮藏环境中的乙烯等措施,也有助于防治虎皮病。  相似文献   

16.
<正> 虎皮病是苹果贮藏后期发生的一种生理病害.其症状是在果实表面出现褐色的、不规则的微凹陷状斑痕,形如烫伤,国外称为“表皮烫伤”(Superficial Scald).发病严重的果实褐斑连成大片,可占果实表面的1/2~2/3.不仅影响果实外观,降低商品价值,而且容易感染病菌,进一步腐烂变质,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过去曾报导采用虎皮灵原油处理采后苹果,可明显防止苹果贮藏后期虎皮病的发生。鉴于原试验中,虎皮灵原油需加酒精溶解,再用水稀释,在操作方法或应用成本上对虎皮灵大量推广应用均造成一定困难。为此我们将虎皮灵配制成50%乳剂,它可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澳洲青苹苹果果实贮藏过程中虎皮病发生前的关键表达基因,为澳洲青苹苹果虎皮病发生预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澳洲青苹苹果果实为试材,于商业采收期采收并于低温(0±0.5℃)下长期贮藏,监测果实色泽和乙烯释放量,同时统计冷库贮藏期及冷藏后货架期的虎皮病发病情况,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与澳洲青苹苹果虎皮病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澳洲青苹苹果低温贮藏50 d时,果实在冷库中未发病,置于货架期2 d时,果实出现轻微的虎皮病症状;低温贮藏70 d时,果实在冷库中开始发病。基于前人研究及转录组数据,鉴定到MdACO、MdAFS、MdCAT1、MdCAT2、MdPAL1、MdPAL2、MdC3H、MdPPO、MdPOD1、MdPOD2与澳洲青苹苹果虎皮病相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一步分析,确定MdAFS、MdC3H和MdCAT1的表达量在虎皮病发生前10 d,即贮藏第40天急剧上升,随后呈现下降的趋势,可作为虎皮病发生的预警基因。【结论】MdAFS、MdC3H和MdCAT1可作为澳洲青苹苹果贮藏期虎皮病发生的关键预警基因。  相似文献   

19.
苹果冷藏期间虎皮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虎皮病是采后冷藏期间常见的生理性病害。该研究从采前采后2个方面对虎皮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虎皮病致病机理,并系统研究了虎皮病防治方法,以期为降低苹果贮藏期间虎皮病发生、提高商品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虎皮病是苹果贮藏后期发生的最严重的生 理病害,病症在初期果皮变淡黄褐色,表面平或 略有起伏,呈不规则的凹陷斑,多发生在不着色 的阴面,严重时病斑连成大片,呈褐至暗褐色, 如烫伤状,影响外观。病变只发生于靠近果皮 的6—7层细胞,一般对果肉无大影响。严重时 病部果皮能够成片撕下,危及果肉细胞,果肉发 绵,会促进果实微生物繁衍而产生腐败。如此 严重的生理病害,给广大果农及果品贮藏者造 成极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