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抗旱节水剂对果树生长及灌溉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保水剂和旱地龙这两种抗旱节水剂在苹果生长上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抗旱节水剂集成应用对土壤含水率、苹果产量、苹果品质(主要指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抗旱节水剂可增加土壤含水率和果实品质,增产达13365 06~19036 58kg/hm2,增加纯经济效益20570~34750元/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每1hm2节水892m3,同时对抗旱节水剂应用条件下的果树灌溉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降雨年型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2.
江淮丘陵地区玉米农业保水(抗旱)剂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允青  何传龙  许浒  刘英  况晶 《土壤通报》2005,36(2):277-279
通过几种农业保水(抗旱)剂对江淮丘陵地区玉米的节水及提高肥料利用率进行田间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土壤保水剂(苗乐宝)、抗旱保水剂(旱地龙)玉米增产7.6%、6.4%;氮吸收量提高7.6%、5.1%;磷吸收量提高13.2%、8.7%。节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日光温室中施用有机肥料BGA激活剂后土壤水分动态规律,试验结果表明:BGA激活剂作为一种有机肥料对于保持土壤水分有着明显的作用,施加BGA的土壤含水率要比对照处理高出17.7%;施加BGA后通过水分运移,在根系分布密集的20~60 cm之间的土壤含水率较高,其中20~40 cm的土壤含水率增加26%,40~60 cm的土壤含水率增加28%;试验研究发现,当BGA的施加标准为150 g/株,作物根系土层含水率增加最多。BGA作为一种有机肥料,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保水剂对混剂土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保水剂施入土壤后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促进保水剂在抗旱节水中的合理应用。在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对青海“绿宝”公司提供的3种剂型保水剂施入土壤后的混剂土进行土壤水分常数、密度、pH值、土壤膨胀率和土壤硬度等性能测定。结果表明:保水剂能显著提高土壤中的土壤水分常数和土壤孔隙度,但混剂土的土壤密度减小;保水剂能明显提高土壤的膨胀性能65%-170%;保水剂加入土壤后对土壤的pH值影响较小;在土壤大量失水后,保水剂能明显降低土壤坚实度,对照土壤的硬度是混剂土硬度的5.2—32.9倍。  相似文献   

5.
阐明保水剂在道地丹参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有助于保水剂在丹参节水抗旱种植中的合理应用.利用盆栽试验,比较不同保水剂用量下丹参物质形成、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能促进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增加根/冠比和丹参产量;保水剂施用降低了土壤容重,适度的土壤容重减小有助于丹参高产;不同保水剂用量下氯磷钾养分在丹参根系与地上部中的吸收分配与积累、农艺利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过高的剂量不利于丹参的生长与养分的吸收利用,适宜剂量能显著提高丹参产量和氮磷钾肥农艺利用效率.1.2~1.8 g/kg干土的保水剂用量可作为田间丹参节水抗旱种植的参考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在温室栽培条件下采用黄腐酸类抗旱节水剂FA早地龙对土壤含水率,甜瓜的生长速率,甜瓜产量、品质(主要指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结果表明FA早地龙中可以抗旱保墒,对促进甜瓜生长,提高甜瓜产量,改善甜瓜品质有着积极作用,通过试验给出了合理的施用方式和施用量。  相似文献   

7.
有机肥料BGA激活剂对日光温室内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日光温室中施用有机肥料BGA激活剂后土壤水分动态规律,试验结果表明BGA激活剂作为一种有机肥料对于保持土壤水分有着明显的作用,施加BGA的土壤含水率要比对照处理高出17.7%;施加BGA后通过水分运移,在根系分布密集的20~60 cm之间的土壤含水率较高,其中20~40 cm的土壤含水率增加26%,40~60 cm的土壤含水率增加28%;试验研究发现,当BGA的施加标准为150 g/株,作物根系土层含水率增加最多.BGA作为一种有机肥料,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黄土丘陵区旱地果树抗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土丘陵区干旱少雨和果园灌溉困难的自然条件,提出了该区较为适用的旱地果对抗旱栽培新技术,内容包括提高载植成活率、果园水土保持、土壤保墒、节水栽培和减少树体蒸腾等五个方面。利用试验成果,分别评价了秋栽冬埋、栽后覆膜、漏斗坑栽植、先浇水后栽植、坐地苗栽植、修筑复式梯田、果园覆盖塑膜、果园覆草、夏季刨树盘、土壤施用高效保水剂、增墒剂和土壤改良剂、穴贮肥水、根外追肥及叶片喷洒蒸腾抑制剂等抗旱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同时还介绍了每项措施实际应用时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保水剂在改良土壤和作物抗旱节水中的效应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保水剂应用是一种化学节水技术。实验表明,土壤中保水剂含量在0.1%以下时,土壤团聚体增加,土面蒸发明显降低;模拟降雨实验证明,0.1%保水剂的土壤在15%坡度下,其水分入渗增加43%,土壤流失率减少54%。田间试验发现,土壤穴施保水剂使马铃薯增产52%;盆栽实验证明,土壤加入保水剂后的玉米和烤烟抗旱存活率增加,保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地区干旱严重,水保造林工程损失很大。在造林实践中,用ABT生根粉溶液喷根、树周地膜覆盖和根部土壤施用保水剂的抗旱节水造林综合配套技术,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较详细地介绍了ABT生根粉、地膜和抗旱保水剂的作用、选用及苗木栽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水分胁迫度及时期对设施延迟栽培葡萄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研究水分胁迫对葡萄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2012—2014年在甘肃省张掖市水务局灌溉试验站连续开展3 a设施栽培葡萄水分胁迫试验,将葡萄划分为萌芽、新梢生长、开花、果实膨大、着色成熟5个生育阶段,各生育期分别设1个土壤含水率下限为55%的田间持水率(field water holding capacity,FC)供水水平(中度水分胁迫)和1个土壤含水率下限为65%FC的供水水平(轻度胁迫),以下限为75%FC为对照,研究3种供水水平下葡萄日耗水强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3个试验年度设施栽培葡萄在果实膨大期日耗水强度均达到最高值,该阶段为设施葡萄需水临界期。2)水分胁迫对葡萄各生育期耗水强度有明显的影响,萌芽期中度水分胁迫降低该阶段耗水强度,但随后复水后耗水量迅速恢复并出现复水补偿增长效应;开花期时间较短,中度水分胁迫对耗水的影响在随后生育期(果实膨大期)才体现出来;着色成熟期中度水分胁迫也显著降低葡萄在胁迫时段的耗水强度;新梢生长期轻度水分胁迫显著影响葡萄日耗水强度。3)2012年萌芽期中度胁迫能提高葡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效应随胁迫年度持续逐渐减小,2013和2014年产量与充分供水处理差异不显著。研究可为深入理解设施栽培葡萄的耗水特性和设施葡萄节水高效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极端干旱条件下,以成龄无核白葡萄为研究材料,采用滴灌灌水技术,研究了施用不同剂量保水剂下各处理土壤含水量与葡萄生理特性和光合特征以及对葡萄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在0—100 cm土层中的土壤含水量对照处理明显低于保水剂处理;叶片水势在水前与水后的变化规律一致,均为B100最大,其次B200和B50,对照最小;各处理葡萄叶片蒸腾速率在葡萄果实膨大期逐渐升高,在果实成熟期快速下降,其中CK和B100蒸腾速率小而B200和B50略高;在光合速率上,B200明显高于其它3个处理,而B100最低,B50在颗粒成熟期高于B100和对照。对葡萄施用保水剂的经济评价中得出,B100处理虽然在葡萄产量上稍低于B200,但相比B200减少了一倍投资,使其最终获得了最大的收益。说明保水剂能明显提高土壤的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蓄水保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半湿润易旱区农业节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根据1991~1993年在河南“商丘节水农业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田间试验观测结果,研究分析了抗旱作物品种、农田秸秆覆盖和化学调控等农业节水技术与水分利用效率间的关系及其在节水农业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选用抗旱作物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54~0.56kg/mm;实施农田秸秆覆盖,1m土体内较对照多储水169.5m,节省灌溉用水2100mm/hm土壤储水有效利用率提高26.9%;应用抑蒸保墒化学药剂,麦田耕层土壤含水量增高4.7%,叶片含水率增加4.9%,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4.4%~25.5%。充分显示,实施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农业节水技术,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环境水资源和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本身用水效率,发展节水农业,是我国半湿润易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以津春四号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日光温室(G),遮雨棚(S)﹞及土壤水分条件﹝土壤含水率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W1)和90%~100%(W2)﹞对黄瓜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水条件下,植株根冠比较大,但生物量、产量较低。耗水量随土壤含水率上升而增加,含水率较低的土壤有利于WUE提高幅度较大;日光温室内植株根冠比较小,生物量和产量高于遮雨棚;(2)较低的土壤含水率利于果实品质提高,其维生素C(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遮雨棚内黄瓜营养品质优于日光温室内的黄瓜。  相似文献   

15.
当前设施葡萄栽培中水肥盲目投入问题严重,因为缺乏灌溉决策标准导致农户实际生产中难以合理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利用基于NB-IoT网络传输的固态电阻传感器设备对设施葡萄根系土壤水分进行实时监测,建立了基于土壤水分张力的设施葡萄灌溉决策指标,并依托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自动灌溉.研究结果表明:智能灌溉与施肥结合的综合管理比农户常...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response of grape (Hutai No.8) quality and soil respiration (Rs) to different soil relative water contents (SRWC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with three soil moisture levels (A: 80–95%, B: 60–75%, and C: 40–55% of SRWC) for grape cultivation. Meanwhil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air temperature (Ta), air relative humidity, and light intensity, were also recorde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following: (1)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fruit quality by the method of subordinate function, we concluded that the optimum soil moisture treatment was 60–75% SRWC, and the soluble sugars, proanthocyanidin, and resveratrol were most abundant. In addition, vitamin C (Vc) content was the largest under C treatment. (2)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 under high soil moisture was better than those under low soil moisture condition during grape coloring periods, and it was largest under A treatment in 2015. Rs rate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end of grape photosynthesis. High soil moisture could accelerate the photosynthetic rate of grape leaves and increase Rs. (3)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higher soil moisture and air humidity and lower soil temperature (Ts) and Ta could promote the accumulation of more nutrients in grape berries; it also could increase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Rs during grape coloring periods. In conclusion, 60–75% SRWC was the optimum soil moisture condition, which could improve the nutrient contents and accumulate more bioactive substances. Of course, keeping a lower Ts and Ta, as well as higher air humidity, was also necessary.

Abbreviations: SRWC: soil relative water content; A, 90-95% SRWC; B, 70-75% SRWC; C, 40-55% SRWC; Rs: soil respiration; Ta: air temperature; Ts: soil temperature; OPC: proanthocyanidin; TSS: total soluble solids.  相似文献   

17.
极端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葡萄生长发育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不同滴灌布设方式下,土壤含水率不尽相同,作物的长势和产量也因此受到影响。为探究滴灌管道布置方式和系统技术参数对葡萄植株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并优选出适合吐哈盆地的葡萄滴灌技术参数,该文对不同滴灌技术下土壤含水率以及成熟期葡萄植株生理指标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滴灌3管布置、滴头流量2.7 L/h、滴头间距30 cm的处理达到了最优效果,该处理下的土壤含水率、葡萄水分生理指标和产量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不同土壤水分供应与施锌对玉米水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及施锌对玉米植株水分状况、水分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含水量和水势降低,植株体内自由水分的含量减少,而束缚水含量略有增加,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小;叶片气孔阻力增加,导度下降,蒸腾作用和光合速率受到抑制。施锌后玉米叶片的水势和鲜重含水量没有明显变化,但玉米叶片气孔阻力降低,气孔导度增加,叶片蒸腾速率和光合作用速率加大。干旱胁迫下,施锌对玉米植株体内水分生理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在土壤水分供应充足时,施锌更能增强玉米水分生理代谢,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通过比较保水剂、抗旱剂(FA旱地龙)和钙赤霉素3种化学制剂对半湿润灌区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生育后期耕层土壤水分状况和冬小麦水分关系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保水剂和旱地龙处理对提高花后生育期内耕层土壤水分含量、冬小麦的旗叶水势以及叶片WUE的效果更明显,尤其是保水剂处理,在灌2水条件下,花后生育期内耕层土壤水分含量和叶水势的平均值比对照CK2提高9.7%和10.8%;灌。水条件下,则比CK0提高5.3%和7.4%。钙赤霉素处理则显著减小了叶水势和WUE的日变化幅度。回归分析显示,土壤水势决定叶片水势的高低,而叶片水势与叶片WUE显著正相关。试验结果还表明,3种化学制剂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冬小麦的产量,但是在本试验条件下,水分条件是产量的决定因素。同一灌溉水平下,4个处理的产量和穗数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灌水处理下,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红壤干旱过程中剖面水分特征与土层干旱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水分管理以及产量评估都需要对土壤作物受旱状况定量化和指标化。干旱强度和干旱程度结合才能完整地描述土壤作物干旱状况,土壤干旱强度I是土壤剖面失水速率的函数,干旱影响逐渐累积并增强就构成干旱程度D,据此提出了包含ID二个指数的土层干旱指标表达模式。通过红壤小区种植玉米并在抽穗期开始设置连续干旱12~36 d等6个不同的处理,研究了红壤干旱过程中剖面水分特征和干旱指标。结果表明:供试红壤干旱过程中剖面40 cm以下含水率下降幅度很小,玉米主要利用了0~40 cm土层的水分,监测30~40 cm土层含水率的变化情况可以指示玉米受到干旱胁迫的程度。连续干旱25 d后40 cm以下土层含水率明显降低,玉米产量也显著下降,此时0~60 cm土层和30~40 cm土层的干旱程度D均为0.55,可用此指标作为灌溉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