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军进行了下列实验:将数根火柴捆在一起,伸入到一集气瓶中.用另一根火柴点燃,等火柴头燃烧完后取出。迅速将集气瓶口与另一装有酸性KMnO4溶液的集气瓶瓶口对接,振荡,发现红色KMnO4溶液颜色消失。  相似文献   

2.
<正>小军进行了下列实验:将数根火柴捆在一起,伸入到一集气瓶中,用另一根火柴点燃,等火柴头燃烧完后取出。迅速将集气瓶口与另一装有酸性KMnO4溶液的集气瓶瓶口对接,振荡,发现红色KMnO4溶液颜色消失。【提出问题】问题1:火柴头的成分是什么?问题2:什么气体使KMnO4溶液褪色?【查找资料】小军从网上查到:火柴头的主要成分为氯酸钾(KClO3)、硫磺粉(S)、三硫化二锑  相似文献   

3.
氢氧化钠溶液预处理提高胶结强度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和讨论了椴木单板经氢氧化钠溶液预处理后其胶合板的胶结强度提高的机理。本试验采用了浸液高度法测定了经氢氧化钠溶液预处理或未经预处理的椴木单板表面润湿性;利用研究用万能显微镜观察了预处理前后椴木导管分子和木纤维细胞壁的形态变化;借助于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仪(ESCA)、红外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和FTIR)探查了单板表面化学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经氢氧化钠溶液预处理后椴木单板表面的润湿性提高;木材细胞壁厚度明显增大;单板表面的疏水性抽提物迁移,氧碳比率增加。这些表面物理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变化,均有利于改善胶合环境和提高界面胶结强度。  相似文献   

4.
正一、实验改进目的在碱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中,教材安排的是学生探究活动,先通过回忆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推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最后通过讨论两反应的共同点,得出碱溶液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这条性质。但在探究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学生理解起来并不会很容易,再加上对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是否变质和变质程度的探究,学  相似文献   

5.
【实验目的和要求】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器材和药品】试管(20 mm×200 mm)2支,试管架,胶头滴管2支(分别贴有盐酸、氢氧化钠标签),酚酞试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装于烧杯中,洗涤仪器用),放滴管用的烧杯(200 m L),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试管刷1个,抹布。  相似文献   

6.
<正>在化学课上,老师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振荡,没有发现明显现象,可是摸烧杯外壁有热的感觉。难道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了吗?现在有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铁、碳酸钠、硫酸铜溶液、pH试纸、玻璃棒,我们就来看看它们能发生反应吗?  相似文献   

7.
A、B试剂瓶中盛有两种不同的待测液,分别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要求用p H试纸和石蕊试剂两种方法对二者进行鉴别。进行本实验的操作时,很多细节容易被忽视。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实验的基本操作要规范。1.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塞要倒放,试剂瓶标签要对着手心。倾倒时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取用药品后要及时盖好瓶塞,将试剂瓶标签朝外放回原处。  相似文献   

8.
一、试题简介实验过程:1.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倒入少量A、B待测液:倾倒时要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略斜持试管、瓶口紧挨试管口(如图1),缓缓倒入不超过2 m L待测液;2.用p H试纸鉴别两种溶液:首先用洁净的纸擦拭玻璃片和玻璃棒,然后取两条p 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两根洁净干燥的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待测液A、B滴在两条p H试纸上(如图2),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尿素强化碱溶液浸泡秸秆饲喂肉牛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注:本文的试验方法实际是氨化处理,只是用强碱加尿素产氨,较之直接用液氨处理增加成本也无必要。但在没有液氨供应时,不失为一种方法,但损失较大。1材料与方法1.1秸秆处理方法在水泥池或大缸中兑好1.5%的NaOH碱溶液,然后再加入1%的尿素,即制成尿...  相似文献   

10.
黄芳  郑甜甜  刘燕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607-19609
[目的]探讨用二甲基黄褪色光度法测定酱类食品中微量碘的方法。[方法]将待测的酱类样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灰化,碘被还原后与碱金属结合生成碘化物,再用溴水将碘化物定量氧化物碘酸钾,然后在酸性条件下,以溴化钾为催化剂,利用IO3-的氧化性使二甲基黄褪色,从而测定酱类食品中微量碘。[结果]在硫酸介质中,碘酸根对二甲基黄有褪色作用,且褪色程度与碘酸根的量在一定范围成正比关系。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试剂的用量:硫酸为3.50 ml,二甲基黄溶液为6.00 ml,溴化钾为3.00 ml;确定了最佳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 min。标准曲线表明,在最大吸收波长510 nm处,碘测定的线性范围在0~1μg/ml。[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用于酱类食品中碘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介休市宋古乡洪善村距离介休市区仅7千米,108国道横穿过境,多少年来洪善村承载着老一辈人“洪福齐天,行善积德”的美好愿望蹒跚走过了悠悠岁月。如今在村主任温守华为首的新一任村委班子的带领下,它已茁壮成长成一个有特色、可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相似文献   

12.
花样的孩子,草样的年华,他们枯荣由天,像一丛逢生而起又自生自灭的野草.  相似文献   

13.
白灵菇菌丝多糖碱溶液浸提法提取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碱溶液浸提法提取白灵菇菌丝多糖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改进,发现液氮研磨对菌丝多糖有较强的破坏作用,不利于菌丝多糖的提取,菌丝多糖的含量降低50%以上;菌丝多糖含量与菌丝的成熟程度有关,培养时间影响着菌丝多糖含量,在马铃薯-麦麸培养基中培养8-16 d时,可以提取到较多的菌丝多糖;供试的7个菌株的菌丝多糖含量在9.1-4.3 mg/g之间,菌株间差异显著,因此筛选具有较高多糖含量的白灵菇品种是进行白灵菇多糖产业化生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超痕量钒的催化褪色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在硫酸介质中,抗坏血酸存在下,钒对溴酸钾氧化结晶紫的催化褪色作用,建立了催化褪色法测定超痕量钒的新方法。该法线性范围5~80ng/25mL,灵敏度为20×10-10g/mL。方法用于水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正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教材上是通过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来认识的。但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在反应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那怎样才能证明中和反应确实发生了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方法一:借助酸碱指示剂在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相似文献   

16.
变色瓶子实验是常见的有机物氧化还原反应,根据亚甲基蓝以及臧红T这两种有机物其氧化态及还原态不同颜色变化而设计的变色实验称为变色瓶子实验.文章主要探究上述两个变色实验过程中碱溶液浓度、反应温度、搅拌速度以及连续变色实验反应时间对于变色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肉制品颜色的形成包括发色、助色、增色、护色。发色是内因,助色、增色(赋色、染色)、护色是外因。1.发色发色主要是原料肉中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与发色剂在一定条件下起反应产生的结果。这里面包括分解和化合反  相似文献   

18.
探究活动进行得是否顺利,探究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实验方案是否需要优化,所有这些都有必要进行反思与交流。通过反思与交流,可以发现实验方案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可以延伸和拓展探究空间,进一步锻炼和提高我们的探究能力。单就对实验的评价而言,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与  相似文献   

19.
变色康乃馨     
<正>在酸和碱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一类重要的物质,那就是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指示剂滴入酸性或碱性的溶液中,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能作酸碱指示剂的物质有很多种,其中,石蕊和酚酞是初中化学中最常用的指示剂。在课堂上测定指示剂变色情况的演示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酚酞溶液遇到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变成漂亮的红色;石蕊溶液遇到酸性溶  相似文献   

20.
酸性茜素兰褪色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占铃  曾凌  施鑫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3871-3871
[目的]介绍加碘盐中碘含量测定的新方法。[方法]根据碘酸银氧化酸性茜素兰使其褪色,且褪色前后溶液的吸光度差ΔA与碘含量成正比的原理,在最佳褪色条件下测定食盐样品A、B中的碘含量 在样品液中加入碘酸钾标准溶液,测定碘的回收率。[结果]酸性茜素兰在517 nm处有最大吸光度,其最佳褪色条件为温度40℃,时间10 min,0.5 mol/L溴化钾用量4.00 ml,硫酸用量2.00 ml,0.50 g/L酸性茜素兰用量5.0 ml 10.029 0 g样品A和10.030 2 g样品B中碘的含量分别为26.52和32.83 mg 样品液A、B中碘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0%和104.2%。[结论]酸性茜素兰褪色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的碘含量具有稳定性好,准确度、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