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磊 《内陆水产》2007,32(3):12-12
池塘施肥可促进水中细菌、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繁殖。不仅为鲢、鳙等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而且通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池塘溶解氧的重要来源。一般来讲,施传统肥料(这里指有机肥料),首先引起细菌的大量繁殖。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和营养盐类,然后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进而使细菌和浮游植物为食的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也得到繁殖。从而,满足各种鱼类所需。  相似文献   

2.
主养鲢、鳙的池塘,要使池鱼得到充足的食料并较快地生长,必须施肥繁殖天然饵料。池塘春季施肥应注意以下事项:1.池塘施用的有机肥料,如大粪、畜禽粪等,必须充分发酵分解。肥料经过发酵腐熟,有机物分解,放入池塘后能较快地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减少池中氧的消耗。2.施肥时间选在晴天的上午,以2~3天内为晴朗天气较好,严禁在阴天、雨天施肥。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繁殖生长,连续晴天的上午施肥能最快最好地促进微生物繁殖,最大程度地降低有机肥料对水质的污染败坏,保证池塘物质的良性循环。3.本着“少施、施匀、勤施”的施…  相似文献   

3.
肖培弘 《内陆水产》2003,28(1):16-16
越冬池塘越冬池塘面积3300米2左右,池塘深度必须达2.0~2.5米,有效水深达1.2~1.8米、浮游植物生物量在25~50毫克/升的范围内较合适。只要渗漏不严重,有效水深1米以上的池塘均可作为生物增氧越冬池。越冬前要清塘,清除池底污泥,或将池水排干,晾晒3~7天,用生石灰浆全池泼洒。放鱼密度最大冰厚时,冰下平均水深超过2米的越冬池,放鱼密度为0.5~0.6公斤/米3,冰下平均水深不足1.5米的越冬池,放鱼密度为0.3~0.4公斤/米3。成鱼越冬池塘的密度不宜过大。施肥冬季施用无机肥可加快浮游植物的繁殖,浮游藻类是池塘生物增氧的源泉,在它们的生长繁殖过…  相似文献   

4.
谢骏 《科学养鱼》2000,(6):15-15
一池塘施肥的意义池塘施肥技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渔民很早就应用畜禽粪肥和利用绿肥(大草)饲养鱼种和成鱼。近几十年来随着化学工业发展,也普遍施用无机肥料(化学肥料)。实践证明采用施肥方法能增加池塘中营养物质,促进饵料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池塘生产力,从而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二、国内外对鱼地施肥的研究l.施肥原理施肥增加池塘中营养成分的数量,提高鱼池初级生产力,为鱼类提供更多的饵料。此外,促进池塘的分解者细菌的繁殖。细菌和有机碎屑除本身被鱼类所利用外,加速了鱼池的…  相似文献   

5.
<正>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是一种新型养殖模式。在同一池塘中进行海蜇、鱼、虾、贝混养,通过施肥繁殖浮游生物,为海蜇和贝类提供饵料,鱼、虾的残饵及养殖生物排泄物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贝类在滤食浮游植物的同时,也滤食水中的细菌和有机碎屑,有效净化了水质,改善了池塘的生态环境,在养殖环境内形成了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驯化养鱼是一种以吃食性鱼为主体鱼,利用鱼的条件反射,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的池塘养鱼形式。驯化养鱼因其技术简单实用,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目前,驯化养鱼已成为北方地区池塘高产养鱼的主要形式。由于吃食性鱼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铵氮,而我国池塘大多缺磷。因此,池水的氮磷比例不适宜,出现氮多磷少的状态,磷成为制约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因子,进而限制滤食性鱼的生长;同时,铵氮含量过高会恶化水质,影响各种养殖鱼的生长。为了改善水质,挖掘池塘生产潜力,为驯化养鱼池塘寻找新的增产途径,我们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搞好科学管理,处理好水产养殖的各个生产环节,是提高池塘生产力的保证,生产实践中我们做到以下几点:1 合理投饵施肥 根据草、鲢、鳙、鲤、鲫等鱼的特点,结合各季节不同的气候条件。将全年饵、肥需要量做到合理的安排:3—5月份气温比较低,(一般为12—22℃),此时鱼的个体小摄食量少,生长缓慢,应集中投施有机肥(如猪粪,大草等),应占全年有机肥料总量的40—45%,配合饲料占全年配合饲料总量的15—20%,草料占全年投草总量的5—10%,同时蓄水到1.5米左右,促使池水增温和浮游植物的繁殖。此时的水温是鲢、鳙鱼适口性的饵料生物大量繁殖的季节。  相似文献   

8.
池塘施肥可促进水中细菌、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繁殖,不仅为鲢、鳙等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而且通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池塘溶解氧.  相似文献   

9.
盐碱地池塘浮游植物的定向培育盐碱地池塘中,由于水质的盐度、pH等偏高,其浮游植物种群多以蓝藻、绿藻为主,抑制了其他藻类的繁生,直接影响了养殖鱼类的生长。为了摸索出一套适合盐碱池塘调节和控制水质、定向培育浮游植物的有效方法,我们在朝邑镇渔业基地村,进行...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鱼长三伏,猪长秋”。目前正值鱼类生长的旺季,为保证鱼类迅速生长,满足鱼类大量摄食的需要,池塘必须施肥。池塘施肥,能促进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繁殖生长,为鱼类提供足够的饵料。但由于目前水温较高,如果施肥不当,肥料中的有机质迅速分解,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引起鱼类泛塘而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1.
马旭洲  常顺 《内陆水产》1997,22(9):11-12
磷在生物体内可以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据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在高产池塘中增施磷肥,不仅可以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改善池塘水质,而且可以促进各种养殖鱼的生长发育、改善代谢状况和提高鱼产量。但关于在集约化程度较高的驯化养鱼高产池塘中增施磷肥的试验还未见报道。为了改善驯化养鱼高产池塘的水质,挖掘池塘生产潜力,为驯化养鱼寻找新的增产途径,我们于1993年5—9月进行了驯化养鲤高产池塘增施磷肥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亚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与放养量1.1.l试验池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池塘,面积1…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封闭型养殖池塘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故池塘应保持一定的浮游植物产量。但是浮游植物量过大时,死亡细胞的分解会大大消耗氧气。在饮用水中,对健康无害的浮游植物过多,也会引起水质味道不佳。白鲢通常被认为是浮游植物食性的,因此白鲢常被用来控制湖泊和养殖池塘的水质,调节浮游植物丰盛度和周转率。然而对于这种做法也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3.
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是依据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在同一池塘中进行多品种、立体化养殖的一种先进养殖模式。海蜇和鱼、虾、贝立体生态养殖的优点:一是充分利用了池塘的上、中、下层水体空间,可以有效提高单位水体生产能力和池塘使用效率,避免单一品种养殖减产和绝产所带来的风险;二是海蜇和贝类以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为饵料,使水中的天然饵料生物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三是鱼、虾的残饵、粪便是很好的肥料,可以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反过来又为海蜇和缢蛏提供了饵料;四是贝类在滤食浮游植物的同时,也滤食水中的细菌和有机碎屑,有效净化了水质。因此立体生态养殖具有成本低、病害少、风险小、效益高的特点,是一种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循环利用的新型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4.
北方地区冰封期时间比较长 ,特别是东北、西北等地区 ,冰封期最长的可达150天以上 ,冰下水温低(约为1~3℃) ,对鱼类的安全越冬影响很大。影响鱼类安全越冬的最主要外因就是越冬池塘的溶氧量。越冬池塘封冰后 ,水中溶氧在自然状况下 ,同时存在耗氧和产氧两个方面的因素。耗氧主要是由于水中的生物呼吸和有机物的氧化等原因造成的。而产氧主要是由于水生维管束植物(某些沉水植物)及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结果。生物增氧 ,简单地说 ,就是根据具体情况 ,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促进冰下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 ,作为越…  相似文献   

15.
詹姆地区研究室于1977年5月首次引进厚唇鱼巴鱼苗,在本地区的内陆水域饲养。将100尾有标志的和250尾无标志的鱼种放到一口面积为2.5公项、水深幅度1.50~3.25米、有部分污水流入的望天的静水池塘里进行饲养,还混养有印度大型鲤及中国鲤科鱼类。于1978年7月用抛网捕捉。有标志的厚唇鱼巴经过14个月的饲养,平均体重达到4750克,平均体长达到58.6厘米。最大个体重为7500克,体长为63.0厘米;最小个体重为4000克,体长为55.0厘米。该塘全年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保持旺盛的自然繁殖,不投饲料,也不施肥。  相似文献   

16.
生物调控防治池塘蓝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蓝藻对水体的危害 1.蓝藻“水华”中以微囊藻占绝对优势,微囊藻的大量繁殖抑制了其他浮游植物的正常生长,对鱼类有利的浮游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就受到很大的影响。2。池塘中出现蓝藻“水华”时,水体表面形成一层“绿色浮渣”,水体的水质开始恶化,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增加浊度,水面被藻类遮盖,  相似文献   

17.
养鱼池塘施肥的目的在于繁殖池塘中鱼类所需的各种饵料生物,从而提高池塘鱼产量。然而,池塘养鱼由于长年施肥、投饵而没有充分分解的有机肥料、残饵以及鱼类的排泄物不断沉积池底,加上泥沙混合,使池底逐渐形成一层淤泥。淤泥中含  相似文献   

18.
<正> 鲢鱼作为养鱼池塘人工生态系中的一员,由于它能直接利用原初生产者——浮游植物以及细菌、有机碎屑,且有较高的转化率,加之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因此,历来是池塘成鱼饲养的主要对象和池塘鱼产量的重要占有者。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池塘精养技术的推广,鱼池的单产越来越高。一些随之而来的水质问题也不断出现。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便是水体过肥,甚致老化现象。其形成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养殖鱼密度大,排出的大量粪便促进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一但换水不及时,就易造成池水老化,一些鲢鱼不喜摄食的兰绿藻,如泥污颤藻、颗粒直链藻等的过度繁殖,使整个鱼塘的水质条件恶化,影响鱼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0.
施肥对多盐水池塘浮游植物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辽宁盘锦光合水产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为试验场所,于2002年春季4~5月进行试验。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土池作为试验池,同时另选一土池作为对照池。研究相同N/P比值下不同施肥量对室外土池多盐水体的水化学和浮游植物群落、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以及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下行效应。共检出浮游生物42种。其中,浮游植物33种,浮游动物9种。浮游植物生物量高达288.2 mg.L-1,优势种为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esa)。叶绿素a含量为5.89~325.44μg.L-1。各池在第2次施肥后5~6天,叶绿素a含量达到高值,之后开始下降,8~9 d后恢复到原来水平。初级生产力均值为4.40 g(O2).m-2.d-1,呈低-高-低的变化,极值为1.25 g(O2).m-2.d-1和10.92 g(O2).m-2.d-1。以施N 2.0 mg.L-1、P 0.3 mg.L-1的4#池高峰期维持最长,施肥量的不同对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种类数和种类组成影响较大。在北方地区的多盐水池塘,施氮磷混合肥能有效促进小球藻等藻类增长,达到定向培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