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品种是半冬性、甘蓝型、中熟杂交油菜品种,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产性。针对该品种的自身特点并结合我省的耕作特点、栽培习惯,探索出一套该品种的水田免耕直播和旱地翻耕直播技术并已成体系,在我省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3.
中油杂6号(96-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双低优质杂交油菜,2003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湖南亚华种业种子种苗分公司独家开发.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品质优、抗病性好、杂种纯度高等多项优势,是我国波里马系统三系杂交种中丰产性、品质、抗性、安全性完美结合的优异双低杂交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4.
陇油2号是以里金特为母本,奥罗为父亲杂交,经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集优质与丰产于一体的双低(低芥酸,低硫甙)高产甘蓝春油菜新品种,含油率45.32%,芥酸含量0.35%,硫甙含量27.05μmol/g,每667m^2产200.81kg,最高每667m^2产量达到403.9kg,中晚熟,抗寒性强,较耐菌核病,适应范围广,在甘肃,内蒙及青海等省,区均表现十分突出,1995年种植面积已愈1.4万hm^2。陇  相似文献   

5.
稻茬机械直播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华 《作物杂志》2005,21(4):56-57
江苏省阜宁县位于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业带,传统的油菜种植方式是育苗移栽,用工多,劳动强度大,严重制约着油菜的规模种植。尤其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已向二、三产业转移之后,推行油菜机械化播种已成为发展油菜产业的迫切需要。为此,从2000年开始,我们开展了相关课题的专项研究。2004年集成研究成果,示范面积1026.7hm2获全面成功,2005年进入全面推广阶段。1增效优势明显1.1节本与板茬育苗移栽种植方式(对照、下同)相比,机械直播油菜不需要育苗和移栽,节省了苗床,减少了劳动投入,省工节本效果显著。节省用工45个/hm2,每工按15元计算,可节省675元/hm2;节省物化成本165元/hm2,合计84  相似文献   

6.
稻茬机械直播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阜宁县位于全国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业带.传统的油菜种植方式是育苗移栽,用工多,劳动强度大,严重制约着油菜的规模种植。尤其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已向二、三产业转移之后,实现油菜扩规模、增总量、保优质的难度愈来愈大,推行油菜机械化播种已成发展油菜产业的迫切需求。对此,从2000年开始,开展了相关课题的专项研究,2004年集成了研究成果,示范面积0.013万hm^2,获全面成功,2005年将进入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油杂2号是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与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联合开发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自2000年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年销售量突破60万千克,年种植面积达500万亩以上.截至2005年累计种植面积达到3300万亩,取得单个油菜品种在全国销量排名前二位的业绩.为此,中油杂2号2003年度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4年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油杂2号的推广应用,完成了由品种营销向品牌营销的转变,提升了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鄂丰"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张乃雄  张君岐 《种子科技》2004,22(5):302-302
秦优7号(原名杂油86)是陕西杂交油菜研究中心1998年选育的高产双低杂交油菜品种,2001年通过陕西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审定,具有产量高、品质优、含油量高、抗病性好、适应性广的特征,适宜黄淮和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中双6号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双6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以双低核不育系9328A作母本,用中油119、中油220、9548、9558、中油821等9个品种(系)作父本组配基础群体,通过群体改良,轮回选择三代后进行单株定向选择选育而成。2000年8月通过湖北省审定,从2000年起连续3年作为湖北省主推品种之一,并作为湖北省优质油菜区试对照品种;2003年9月通过国家审定。1特征特性1.1特征特性中双6号属半冬性、冬春双发、中早熟甘蓝型油菜,苗期叶色深绿,侧裂叶2或3对,株高170cm左右,分枝部位25cm左右。农业部油料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析,中双6号籽粒含油量42.29%,芥酸含量为0…  相似文献   

10.
浙双 72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低芥酸、低硫甙、高含油量的优质油菜新品种 ,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广等显著特点 ,2 0 0 1年 4月通过浙江省审定。1 产量表现经浙江省 1997年和 1999年两年区试 ,平均亩产分别为 132 .9kg和 141.7kg,比对照 92— 5 8系增产31.6 %和 12 .3% ,达极显著水平。2 特征特性2 .1 生育期适中。 1998、1999年油菜区试结果表明 ,浙双 72号育苗移栽全生育期 2 35 d左右 ,比对照品种92— 5 8系迟熟 2 d。常年 9月 2 5日前后播种 ,11月上旬移栽 ,来年 2月中下旬抽薹 ,3月中旬始花 ,4月中旬终花 ,5月…  相似文献   

11.
用具有黄籽性状的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66-8A与优质自交品系H804测配,通过测交筛选鉴定出强优势组合6608,于200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蜀丰6608.该组合在2006~2008年的四川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70.19kg/667m2,较对照川油21增产8.01%,种子芥酸平均含量0.13%,商品菜籽硫苷平均含量19.65μmol/(g·饼),含油量43.4%.蜀丰6608是一个集优质、高产、稳产于一体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旱地高产麦田的高产潜力,在莱阳市冯格庄的旱地高产麦田研究了补充灌水对旱地小麦生育后期碳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补灌对旱地小麦旗叶碳代谢指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随着补灌次数的增加,叶片和茎部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变化。W4由于继续补灌导致灌浆前期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低。W2处理籽粒灌浆期间,营养器官糖含量供应稳定,为籽粒淀粉积累提供足量的合成底物。在W2水平下,旗叶的磷酸蔗糖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达到最高。表明通过一定农艺措施改造的旱地高产麦田有较强的蓄水保墒能力,一定程度上达到"旱地不旱"。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86 A与恢复系6958 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益油1号(原名NR 168,下同)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在贵州省区试中平均单产180.88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14.44%(极显著)分别居2008年B组第3位和2009年A组第5位,最低年份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18%,15点次试验,13点增产,2点减产,增产8%以上点次达80%;平均产油量77.34 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11.57%,最低年份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油7.41%.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61.89 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65%.全生育期区试平均219.5 d,比对照油研10号早2.5d,生产试验全生育期222.8 d,比对照油研10号早熟5d.植株紧凑,株高适中,在贵州省生态和耕作栽培条件下,株高167.7 cm,一次有效分枝位64.3 cm,一次有效分枝数8.6个,主序长58.1 cm,主序有效角80.2角,着果密度1.4个/cm,单株有效角434.0个,角粒数19.95粒,千粒重3.74 g.抗倒性强、抗寒性强,抗(耐)菌核病、病毒病能力与对照油研10号相当.含油率42.76%,芥酸平均0.3%,硫苷28.3 μmol/(g·饼),种子蛋白质24.82%.是一个既适宜育苗移栽,又适宜免耕或半免耕直播(密窝点播、条播、撒播)等轻简高效栽培典型的高效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也是目前油菜生产上最需要和受欢迎的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于2016—2017年以双低油菜‘青杂5号’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施硼处理,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硼量对双低春油菜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养分吸收、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阐明硼对双低春油菜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机理,提出适宜的硼肥施用量,为双低春油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试验结果表明:2016年在施硼量较小的情况下,油菜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籽粒产量及品质均随施硼量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2017年在增大施硼量的情况下,各指标均随施硼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都以施硼量为22.5 kg/hm2时最高,此处理下籽粒产量较不施硼增产28.68%,脂肪含量提高8.06个百分点,蛋白质及芥酸含量均较其他处理有不同程度降低。回归分析表明内蒙古中部旱作地区双低春油菜生产中获得较高产量和产油量的适宜施硼量(纯硼≥15%)为19.96~21.34 kg/hm2。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的推广油菜直播生产技术,对精选种子、种子处理、整地、田间管理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滕友仁  刘标  徐春奎  王献 《种子科技》2001,19(5):305-306
两优培九 (即培矮 64S× 9311)是江苏省农科院培育的两系杂交中籼高产组合 ,1999年 4月通过江苏省审定。 1997年我市引进试种 ,1998- 2 0 0 0年累计种植4 .9万亩 ,平均亩产 72 2 kg,比汕优 63增产 15 .2 %。生产实践表明 ,两优培九是一个生长优势显著、穗粒结构协调、生育期适中、抗逆性能理想、稻米品质优良、高产潜力巨大的杂交中籼品种。1 特征特性1.1 熟期适中 ,适应性广。两优培九属感温性较强、感光性较弱、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的迟熟中籼组合。在盐城气候条件下 ,5月 5日落谷 ,7月 2 1日拔节 ,8月 2 2日齐穗 ,10月 8日成熟 ,总叶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