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甜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2个超甜玉米杂交种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甜玉米杂交种鲜穗产量与各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吐丝期〉穗行数〉穗长〉穗粗〉双穗率〉行粒数〉株高〉百粒重〉着粒深度。为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杂交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影响超甜玉米鲜穗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间的主次关系。对20个超甜玉米自交系的11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鲜穗产量与穗长、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穗行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出籽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秃尖长呈极显著负相关。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鲜穗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长、穗行数、百粒质量、穗粗、行粒数、出籽率和秃尖长。因此,增加穗长、穗行数,提高百粒质量和出籽率,并兼顾其他性状是提高超甜玉米自交系鲜穗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氮量对秋播超甜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要:田间试验、常规考种分析6种不同施氮水平对秋播“华珍”超甜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为超甜玉米种植过程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结果表明:6组不同施氮量对超甜玉米叶面积、穗长、穗粗、穗行粒数、百粒鲜重和百粒干重都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中有效增加促进叶片面积,穗长、穗粗、穗行粒数以及鲜苞产量的最佳氮肥施用量在225kg/hm2~300kg/hm2之间。不同氮肥水平对百粒鲜重和百粒干重也有显著增产效果,最佳施氮量在300kg/hm2~375kg/hm2之间,因此通过调控氮肥的施用量来增加超甜玉米产量是可行的,其中约300kg/hm2的氮肥施用量既能有效提高超甜玉米主要产量性状,降低生产成本,也能避免氮肥施用过多对玉米植株生长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超甜玉米新品种绿色先锋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我国缺乏超甜玉米品种,从国外引进的超甜玉米品种在我国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种植,表现产量低、抗病性抗倒性差,加上无法自主开发等商业原因,因此选育我国自己的超甜玉米品种已成为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课题.绿色先锋系北华玉米研究所于2000年育成的超甜玉米单交种.  相似文献   

5.
超甜玉米杂交种穗甜1号穗甜1号是广东省广州市农科所以自选自交系杂交组配而成的超甜玉米杂交种,基因型为shsh,1996年通过广州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高210cm,全株19片叶,穗位高90cm,株型较紧凑,叶色深绿,生长健壮,茎杆坚韧,根系发……  相似文献   

6.
黄白双色超甜玉米华耘202的母本自交系T09-100,是库普拉和鲜甜五号杂交择优自交而得纯黄超甜玉米自交系;父本自交系T09-108,是两个纯白超甜自交杂交,择优自交纯白超甜玉米自交系,2008年秋季鉴定圃鉴定,2009年春参加品比试验,因2009年秋季进行小面积生产试验表现稳定而定名华耘202.生育期85d,株高210cm左右,穗位高60cm左右.株型半紧凑、花粉量多、受隐性基因sh2控制,甜度16、风味好,属超甜玉米.籽粒黄白双色、色差明显且有光泽、穗长20cm左右,不秃顶,行数14,每行粒数在33粒左右,单穗去壳净重在300g左右,一般产量在1.5万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7.
超甜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及鲜穗产量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了研究影响超甜玉米鲜穗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间的主次关系,应用多元统计方法,以30个超甜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株高、穗位高、叶片数、茎粗、秃尖长、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鲜穗产量等12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大于85%,说明前7个主成分就可以基本表达原12个性状所代表的遗传特征。前7个主成分主要包括产量因子、穗行数因子、穗粗因子、粒重因子、株高因子、茎粗因子和秃尖长因子,这些因子大致代表了供试自交系的综合指标,为超甜玉米自交系的性状综合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多抗超甜玉米新品种石甜玉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石甜玉1号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2010年以TF01为母本、以TF02为父本选育的超甜玉米单交种,2015年5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审定编号:冀审玉2015023。该品种属于中熟型超甜玉米,2013-2014年参加河北省鲜食玉米区试甜玉米组,平均每hm2产鲜穗15441kg,比对照超甜2000减产2.2%,品尝评定总分平均为87.9,居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脆甜可口、抗性好,适合在河北省作为鲜食玉米种植推广。1品种来源石甜玉1号亲本组合为TF01×TF02,其中母本  相似文献   

9.
美甜3号是广东穗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以自选自交系7832为母本、自选自交系48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超甜玉米单交种。2007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育成,实现了超甜玉米高产与优质的结合。目前,美甜3号在粤、桂、滇等南方超甜玉米主栽区示范推广面积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0.
超甜水果玉米甜蜜 (612B)是苏州市种子站2000年从台湾鲜美农产有限公司引进的玉米新品种,经过3年试验示范和推广,逐渐成为苏州市甜玉米主要推广品种。产量表现  2000年和2001年苏州市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中,甜密 (612B)鲜穗平均产量11086.05kg/hm2,比对照甜玉6号增产44.9%,比超甜102增产6.9%。2002年常熟市福山镇20hm2 甜玉米生产基地平均产量9750kg/hm2 以上,最高达12000kg/hm2 。特征特性   甜蜜 (612B)为一代杂交种,生育强健,特别耐热、……  相似文献   

11.
以8个超甜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m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配制组合,分析了超甜玉米果穗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鲜稳重、秃顶长、穗行数、穗粗主要表现为加性遗传效应,行粒数和穗长主要表现为非加性遗传效应;(2)同一性状不同材料间,同一材料不同性状间其配合力效应表现复杂。存在不同效应大小和正负作用方向的差异。育种实践上必须重视配合力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2.
作为鲜食型的超甜玉米更应该关注果穗形态特征、含糖量、果皮厚度、适口性等与商品外观和货架期相关的性状。目前国内超甜玉米新品种(或组合)选育十分重视鲜穗产量、株型等方面的研究,培育出了—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但对超甜玉米果穗形态和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和遗传特性等方面研究的报道还是比较少见,尤其是果皮厚度。  相似文献   

13.
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发的SCH系列甜玉米剥皮机,借鉴了国外最新的甜玉米剥皮技术——二步剥皮工艺,采用橡胶辊对搓的工作原理,将包叶层层剥离,具有高剥净率和低伤籽率的特点。该机橡胶辊硬度适中,转速平稳,花纹独特,加工能力为600穗/h-2000穗/h,  相似文献   

14.
赵正海 《种子科技》2010,28(1):46-47
甜玉米具有独特的香、甜风味和营养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甜玉米品种因所带隐性基因种类不同,分为普甜型和超甜型两种类型。在乳熟期籽粒含糖量为12%~18%,成熟时由于糖分未能及时转化为淀粉,故干燥后籽粒皱缩。甜玉米一般用于嫩穗鲜食。  相似文献   

15.
<正>1.品种来源晶甜5号由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以403325-4×326B452-2配组,于2006年育成,属中熟半紧凑型超甜玉米。2007~2008年参加江苏省甜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亩产鲜穗745.6千克,比对照晶甜3号增  相似文献   

16.
粤甜9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黄粒甜质玉米杂交种.2002~2003年在生产试验中表现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广及抗逆性强等特点.介绍了配套的栽培措施.该品种属大穗型超甜玉米.  相似文献   

17.
抗寒剂包膜对超甜玉米幼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甜玉米既可采笋深加工,也可采穗鲜食或制成蜜饯、饮料及各类罐头和速冻产品,其花丝、苞叶、茎秆是上等的家畜饲料.由于超甜玉米转化增值的潜力巨大,因而得到广泛种植,但由于遗传特性造成的胚乳淀粉积累不足和含糖量高等原因,其种子活力低下,田间出苗率一般仅为50%左右,成为目前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1,2].  相似文献   

18.
超甜玉米作为一种新型果蔬型作物,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我县超甜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平均亩产鲜果穗700~800千克,市场零售价每千克3~4元,批发价每千克1.5~1.8元,扣除成本,每亩获纯利650~1000元。  相似文献   

19.
日本甜玉米──超甜2号超甜2号玉米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引自日本的果、饲兼用的超甜玉米新品种。其果穗可加工各种食品,茎叶是优质饲料,尤其是奶牛的好饲料。该品种全国均可种植,生育期(指收种子)120天,采笋期在授粉后5天左右,采穗速冻在授粉后20天左右。株...  相似文献   

20.
以2014年四川省鲜食甜玉米区试9个甜玉米新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水溶性总糖与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甜玉米水溶性总糖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穗行数穗粗百粒重穗长出苗-采收期穗位高株高行粒数出籽率秃尖,穗行数是影响甜玉米水溶性总糖含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穗粗、百粒重,秃尖对甜玉米水溶性总糖含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