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取长春科技学院外语学院2013级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定性研究方法结合非正式观察和半结构化访谈两种研究手段,对英日和英韩两个双语专业的学生,就内容依托教学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的实践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并指出了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中的生词问题;语言技能与内容知识的教学比例问题;内容依托课程的教学方法问题;内容依托课程的教学评估问题,希望可以为探索内容依托教学法在英语基础阶段内容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以内容依托式教学理论和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作为理论基础,以高职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为内容依托,构建了话题辩论教学模式。本教学模式将英语语言知识讲解、语言技能训练与思辨能力培养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好奇、开放、独立、自信、质疑等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3.
吴钰  胡璇璇 《河南农业》2014,(12):17-17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法,是一种以内容为依托,综合了学科内容与语言知识的教学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基于CBI教学法的理论和应用领域,结合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的特点,探讨了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CBI教学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以网络语言实验室为辅助、以学科内容为基础的改革是一项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有益尝试。本文作者通过对三组学生的对比研究论证了以网络语言实验室为辅助的内容依托法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英语能力提升有较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单纯的技能训练不利于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英语技能的提高。根据CBI理念,语言是表达和内容的统一体,学习者通过学习内容而不是单纯学习语言来获得语言能力。河北农业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方向课程设置中存在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比重过大;专业知识课程开设学期晚,学时比重及课程种类偏少;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落后及缺乏统一性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依据CBI理念建议压缩和改革单纯英语技能训练课程,在低年级引入专业知识课程并贯穿始终,以及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课程的比重,最终达到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专业知识以及思辨能力互相融合、共同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无法实现大学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市场需求导向的有机结合。我院将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定位为专业服务课程,尝试在高职类非专业英语学生中进行以计算机网络为辅助教学工具,依托良好的英语教学软件和相关英语教学材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学英语项目化情境教学。设置课内课外两大项目情境,以课内总项目情境为线索,下设三个分项目情境。在完成了一年的计算机网络项目化情境教学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取得喜人效果。证明在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开展计算机网络辅助的项目化情境教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CBI是一种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CBI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6T教学法是CBI理念下的一种灵活的教学方法,由主题、课文、话题、线索、任务和过渡六部分组成.本论文试图探讨CBI理念下6T教学法在商务交流技能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CBI教学理念的视角,以《商务交流(双语)》课程为例,探讨了高职英语选修课程构建与实施策略。通过《商务交流(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发现CBI教学理念对高职英语选修课程的发展有很好的指导和应用意义。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注重培养学生基于工作情境的英语应用能力,充分实践"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英语写作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笔者相信许多从事高职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的教师都面临着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难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在2000年3月制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阶段写作能力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在3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120~150个单词的短文,内容切题,条理清楚,语言正确;能改写或缩写课文内容;能正确书写便条和通知等应用文".然而,英文写作向来被认为是英语专业学生四项基本技能中最弱的一项.因此,怎样改进教学、迅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是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共同面对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以不同的语言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为指导,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