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晓轩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9(1):47-51
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多模态话语理论的产生和应用,这对外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多模态话语意义构建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入的背景下,读写能力的构念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分析多模态理论及多元读写能力概念的研究,进而提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多元读写能力的构念,根据该构念设计相应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2.
以多元识读教学的核心概念"设计学习"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多元识读教学模型,并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大学英语综合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实验班的多元识读能力自我评估表现学期末比学期初有显著提升,实验班问卷调查表明基于翻转课堂的"设计学习"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传统识读、信息识读、技术识读、模态识读等维度的多元识读能力,同时还发现基于翻转课堂的多元识读教学培养核心在于提高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最后建议多元识读教学评估宜采用形成性评估、项目评估、小组评估等多种评估方式。 相似文献
3.
陈俊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4):87-90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首先阐述了多模态概念以及国内外对多媒体、多模态教学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多模态化、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思路,实现了构建多模态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5.
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以词汇、句法和篇章三方面为切入点,探讨和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对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2(1)
计算机视觉是目前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手语识别因其在连续性、复杂场景干扰等问题上的困难,导致其研究不仅可以解决听障人对无障碍信息沟通的真实需要,还可极大的促进视频理解及分析领域的快速发展,从而在安防、智能监控等方面也有很好的落地应用。通过比较国内外多种基于视频描述和分析的手势识别方法,给出了视频手语识别和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描述的策略分析。对使用原始视频帧、视频光流和目前先进的姿态估计技术等方法进行了比较,进而提出适用于中国手语视频数据的多模态描述策略、训练模型架构及时空注意力模型。使用具有深度信息辅助的视频描述及训练方法,通过实验验证BLEU-4值可达52.3,较前期使用的基础方法提高约20%。但由于该方法所使用的深度信息在现实情况下并不容易获得,因此研究由手机或电脑摄像头获取的普通RGB视频的描述及识别方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9):20-22
本研究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消防工程专业73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口语测试为研究工具,时长16周。研究发现,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同时,该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能够增强其学习口语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宋霁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4):103-104
通过对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组织的一次多模态化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从语言、非语言两个层面充分展示了多模态化教学的优势,为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最后,从多模态调用、媒体系统使用等方面提出了多模态化英语视听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
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为词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见解。本文首先介绍了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然后从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实施过程以及案例分析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8):113-114
图片、颜色以及文字等各种符号模态组合在一起的多模态新闻语篇主要通过呈现图片语篇语境和文字语篇语境,共同协作实现和表达现实意义,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多模态新闻语篇的解读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读者可以从再现、互动与构图三方面来分析图片语篇得到预设信息,并以此结合文字语篇语境信息进行推理,来获得图片与文字之间的语境最佳关联,再整合相关信息,从而成功解读出语篇图文所传递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11.
姚阳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4):28-30
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出发,创设课内外和谐的多模态语言学习环境,开发确立层次化评价标准和多样性的评价方式,构建有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学多模态综合评价体系,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8):29-30
多模态话语理论已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本文以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为例,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可有效解决当前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陆维玲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2(1):173-174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我国高等教育为了谋求更好、更快地发展,开始积极与外国学校开展合作项目,旨在引进国外先进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外高校开办合作项目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识读能力,才能出色完成合作项目。那么,如何在中外高校合作项目中培养学生的识读能力?这是高校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探讨,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135-138
以多种模态展示体育知识和技能可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增强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本文基于认知心理学和多模态理论研究成果,构建多模态体育双语教学模式,提出体育双语教学模式由实物、语言、图像、动作、手势和声音等模态构成。 相似文献
15.
针对行人检测算法在复杂光照场景以及多尺度情况下检测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SD多模态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行人检测算法CMMSNet.该算法使用ResNet作为SSD算法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分别提取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两种模态的特征,在多尺度的特征层上使用注意力机制对两种模态的特征进行加权融合,使用多尺度特征融合层进... 相似文献
16.
17.
侯雁慧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5,(2):67-69
通过符号空间的拼接、叠加或整合,多模态隐喻得以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映射关系,构建整体意义,提供认知线索。理想化认知模型在两域映射关系建立及特征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理想化认知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多模态隐喻的特征及识解机制,阐释了在多模态隐喻的识解过程中理想化认知模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实际生活及工程应用中的诸多问题均可归结为多模态优化问题,研究多模态优化问题的目的在于找出问题的所有全局极值解或有意义的局部极值解。从算法的“完全收敛性”出发,探讨了目前生物启发式算法(如遗传算法、蚁群算法、萤火虫算法、鱼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等)求解多模态优化问题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得出其在求解多模态优化问题时必须满足的条件:种群的多样性及种群分布的均匀性。随后概括并总结了目前求解多模态优化问题而保持种群多样性及均匀性的若干策略,着重研究了通过生物启发式算法并结合改进小生境技术在多模态优化问题求解中的研究进展,最后评述了今后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利用多模态图像技术,以实现被葡萄水分胁迫水平的测定方法,通过检测获取葡萄植株表面图像的反射率和纹理信息与水分胁迫水平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植物缺水报警。试验将盆栽葡萄人为建立不同的水分胁迫水平,利用3CCD照相机(三通道的R,G和IR)、多光谱相机(在900,970 nm的光谱波段覆盖)和一个数字彩色摄像机(RGB)对叶片定期进行监测。试验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方法预测水含量的纹理特征和光谱特性,在葡萄生长的前期,RGB相机获得的纹理参量对含水量预测结果的rp,RMSEP和偏差值分别为0.77,1.15和-0.14,而利用3CCD相机获取的反射参量对含水量预测结果的rp,RMSEP和偏差值分别为0.77,1.22和-0.26;在葡萄生长后期,RGB相机获取的纹理参量对含水量预测结果的rp,RMSEP和偏差值分别为0.81,1.34和0.26,而利用3CCD相机获取的反射参量对含水量预测结果的rp,RMSEP和偏差值分别为0.74,1.46和0.15。通过监测植株覆盖率与不同水分灌溉植株的生长周期发现,植株覆盖率能对葡萄植株的水分胁迫检测做辅助参考变量。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传感器系统可用于支持葡萄水分胁迫检测的决策,有利于葡萄的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