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外评论界不少作品致力于莫里森与福克纳作品相通之处的研究,从而引起对他/她作品的重新认识,然而在中国,这方面研究相对空白。本文尝试分析比较托尼·莫里森的成长小说《秀拉》以及威廉·福克纳的著名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从时间、空间、创作方法、创作思维来探讨两位作家的创作方式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
福克纳在他的小说作品中大量运用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神话原型和宗教典故,将所描述的美国南方的悲剧故事上升到神话的高度,既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又具有强烈的反讽效果,不仅展现了南方由胜而衰的历史,更使其成为整个人类命运和经历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3.
正很多人第一次知道"白鲸"这种动物,可能都是通过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在这本和福克纳的《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并称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三大动物史诗之作的作品中,白鲸莫比·迪克既聪明又凶残,它无时无刻不在带给水手们宿命般的恐惧与哀伤。然而,莫比·迪克并不是真正的白鲸,它只是一条白色的抹香鲸。  相似文献   

4.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相隔与环境"小说系列中伟大的作品。作为新旧交替时期的作家,哈代在《苔丝》的创作中已经显现出了某些现代主义的一因素。本文就该部小说中哈代与众不同的悲剧思想以及作品中的现代主义因素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代作家 DBC 彼埃尔以美国社会为背景, 获得 2003 年布克文学奖小说《弗农小上帝》, 是一部具有讽刺性意味的杰作。通过对文本叙述的弗农事件的分析,揭示其所蕴涵的借用耶稣督神话原形的叙事在后现代传媒文化中的狂欢化表现, 是具有强烈娱乐精神的后现代大众传媒及其文化对耶稣基督神话原型的讽刺性颠覆。  相似文献   

6.
村上春树是一位极富盛名和影响力的日本现代作家,近年来村上春树的作品备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与追捧。由于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现状的影响,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大多充满矛盾孤独的情感,其中《挪威的森林》为典型作品。本文将简要分析《挪威的森林》中孤独感的表现形式以及体现途径,旨在帮助读者更加深入的感受作者以及小说中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7.
对生态女性主义、劳伦斯以及《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通过对小说的人物分析,阐述了作品所表达的生态女性主义含义,并分析了在生态女性主义立场上的作品价值。  相似文献   

8.
《乱世佳人》是美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密切尔生前唯一出版的一部小说。小说再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人民所共有的生活观和价值观,深刻阐释了主人公与"那片红色土地"深深纠缠着的"故土情结",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美国社会变革的深刻忧患意识以及对南方命运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9.
清教徒将《圣经》看做唯一的权威。霍桑对《圣经》非常的了解,并且他身处于当时的西方文学背景之下,而当时很多传统文学作家的灵感都来自于《圣经》,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圣经》也在霍桑创作《红字》的时候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他的作品中"移植"了很多《圣经》原型。本文将从海斯特·白兰和亚瑟·丁梅斯德的人物塑造的角度上对照小说中的圣经原型。通过白兰和丁梅斯德这两个人物表现出来的矛盾与内部冲突,反映出作家霍桑的宗教理念。霍桑在指责清教无视于人情的同时,又无法控制的从清教的角度和指导思想来批判了自己笔下的人物,并且在文中也决定这些人物的命运和故事。  相似文献   

10.
《马贩子的女儿》是劳伦斯的一部有着明显写实框架和坚实生活内容的小说。作者用寥寥数笔道出了一家三兄弟和一个妹妹在马贩子父亲死后家道中衰,树倒猢狲散之前各自的心态,勾勒出了三个兄弟冷漠丑陋的小市民嘴脸,以及对那个孤立无援的小妹妹的同情。该小说取胜的主要原因是他在叙事中使用了两个重要的原型:北欧神话之命运三女神;《圣经》故事中夏娃的诞生与堕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