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遗产旅游有能够为资源衰退型城市提供就业岗位、推动结构调整、打造城市文化、完善城市布局的作用,东北地区转型资源衰退型城市又拥有开展工业遗产旅游的优越条件,依托城市工业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是保护工业遗产、弘扬工业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实现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途径。从开展工业遗产普查、整合多重旅游资源、联动发展生产游和遗产游、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四个方面提出开展工业遗产旅游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徽州是传统的产茶区,徽州茶文化历史悠久,名茶资源众多,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彩,具备发展茶文化遗产旅游的资源基础、市场基础和产业基础,可以从以保护为前提、制定开发规划、完善产品体系、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推动徽州茶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3.
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逐渐受到社会多方面关注,经过对工业遗产旅游利用四种模式内容及实施条件的比较分析,深入挖掘工业遗产旅游利用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利用提供更好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进步的基石,是城市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载体。哈大齐工业走廊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见证了新中国工业的砥砺崛起,是老工业城市发展的历史名片,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精神动能。新时代,要从推动哈大齐走廊工业遗产保护机制构建、推动哈大齐工业走廊工业遗产与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深度耦合、推动哈大齐工业走廊工业遗产有机融入黑龙江旅游发展、推动哈大齐工业走廊工业遗产资源数字化转换等方面,探索其保护与利用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旅游业对资源枯竭城市向低碳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理论基础上,以云南省个旧市为例,论述了个旧市作为资源枯竭城市应当积极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工业遗产旅游,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资源枯竭城市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和动力源,走出一条旅游促进经济低碳发展的独特道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入手,分析非物质文化体育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认为,非物质文化体育遗产旅游开发具有经济、传承和社会价值,因此,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体育遗产保护的最佳途径;但非物质文化体育遗产旅游开发要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要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体育遗产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关系,遵循非物质文化体育遗产的真实性、参与性和趣味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7.
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作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之一,传统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蕴含多种旅游资源:山水景观旅游资源,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田鱼文化旅游资源,华侨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传统村落旅游资源。依托这些资源,可以开发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农业遗产地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注意遗产保护至上、环境保护优先、注重社区参与、提升农民收入4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工程以后,随着汉江襄阳段崔家营水利枢纽的兴建,汉江水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特色各异的乡村旅游资源沿汉江轴线组合形成一个大尺度的线性风光带,使分散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成为一个集生态与遗产保护、休闲游憩为一体的运河遗产廊道。基于此,借助统计分析软件,在遗产廊道视野进行了汉江乡村旅游开发的适宜性影响因素分析。分析表明,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适宜性的影响因素主要由廊道资源条件、区域社会条件、廊道生境条件和旅游保障条件及发展潜力四个因子构成。  相似文献   

9.
万婷  王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5,(36):259-261
资源型工业城市由于自身地理资源条件的优势在城市初得以发展,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第三产业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通常遗留下大量具有多重研究价值的工业遗产.饿罗斯幅员辽阔,工业发达,苏联时期重工业、航天业的辉煌工业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迹.俄罗斯乌拉尔地区地处亚欧分界线,以矿藏资源丰富而工业经济发达,成为俄罗斯著名工业基地.地处相同维度的大庆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典型的依托石油、天然气而迅速发展的资源型城市,如今也面临着城市转型背景下工业遗产发展方向问题.笔者将两个国家具有相同性质的城市进行对比,基于两个城市工业遗产过去的保护方式和保护程度的分析,探讨未来资源型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道路.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基于淮南旅游发展的现状,以游客问卷调查和网络搜索两种方式得出游客对淮南市旅游认知的调查结果,并且从旅游地和旅游者的角度分别提出了提升其旅游形象的策略,以期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旅游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是实现遗产廊道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借鉴RPM分析方法,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为例,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发现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廊道的廊道遗产资源丰富,旅游价值潜力巨大但是未能得到重视;产品形式较为单一,游客体验缺乏,游客满意度较低,市场细分不足,仍未形成区域主要旅游目的地。因此,从遗产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品等三方面提出旅游开发路径及机制,以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遗产廊道理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从旅游发展角度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2.
对三清山进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遗产资源整合,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1个总目标层、3个综合评价层、8个项目评价层、24个评价因子层的三清山遗产资源评价体系,从遗产资源、遗产价值及遗产地开发条件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三清山遗产资源原始风貌保存完好,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尤以本底价值中的科研价值、美学价值突出,而遗产地的管理体制、交通可进入性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其潜在价值发挥。据此,笔者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保护策略:继续严格保护遗产完整性和原真性,通过优化管理体制,重点建设三清山所依托城市,健全各类服务体系,从而促进三清山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玮  沙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61-10163
民俗博物馆作为遗产类博物馆,其旅游开发的成功与否对当代遗产管理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从遗产经济学视角出发,依据其原理,对目前国内多数民俗博物馆旅游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并为中国民俗博物馆的旅游开发提出了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阂浙木拱廊桥研究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阖浙22处木拱廊桥共同“中遗”使木拱廊桥的开发和保护迎来一个新的契机。闽浙木拱廊桥可以基于遗产旅游视角开发成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节庆旅游产品等5类旅游产品。在廊桥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廊桥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保护,注重旅游景观和产品体验性开发,形成良好的保护与开发机制,协调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加强遗产文化教育和宣传,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咸宁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咸宁市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三角)中的中心城市。本文分析了咸宁自然遗产资源保护现状,探讨了该市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发展对策,并提出了7点建议:(1)加强自然遗产资源的生态保护;(2)实现岳九咸"小三角"生态环境对接融合;(3)申报各种世界自然遗产;(4)申报各种国家级自然遗产;(5)开发与自然遗产相关的地理标志特产;(6)保护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和谐;(7)开发自然遗产的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6.
日本静冈茶文化生态式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以及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文化遗产在地方旅游开发下的生态应用及保护受到更多的重视。由于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文化、生态等突出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研究十分必要。以日本静冈茶文化遗产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日本静冈茶文化遗产、茶道、茶艺、旅游开发等,并以此为鉴,分析中国茶文化遗产资源及利用现状,寻找适用于中国茶文化遗产旅游保护开发的方法,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宇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36-2837,2853
以提高遗产型旅游景区的管理水平,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从旅游景区的管理基础、管理对象、管理资源3方面对中外遗产型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在思想意识、监督合作机制等方面提出提高思想意识、优化管理体制、完善监督机制、采用国际化管理模式的建议。特别指出因不同的遗产型景区所处国家的社会经济背景不同,在管理中应因地制宜,寻找最优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武陵山片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及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重点探讨了国家自然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遗产中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尤其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的自然文化双遗产和文化景观保护,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武陵山片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及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重点探讨了国家自然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遗产中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尤其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的自然文化双遗产和文化景观保护,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工业的衰落,大量的工业遗产在城市中逐渐产生。运用景观设计的思想、手法,分析城市工业遗产的价值,说明对城市工业遗产景观进行改造再利用的必要性,同时总结了目前国内在城市工业遗产景观改造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我国城市工业遗产景观改造现状提出了建议性指导思想和设计方法。为以后的城市工业遗产景观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