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要与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  相似文献   

2.
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当下,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传承与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湖州荻港村落文化积淀深厚,从早期的渔猎文化发展到农耕文化及所带来的名人文化在村落中仍清晰可辨。该文选取荻港村这一案例村,通过探析其传统村落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传承的现状,分析其当前面临的困境,并尝试从协调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恢复文化生态3个方面提出在城镇化进程中传承和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思路,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传统村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乾  李玲  刘鹏凌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452-8454
尽管目前我国乡土文化传承和城镇化建设单方推进的态势良好,但这仅是相对孤立的单线发展,而未能实现有效的深度融合.在深入开展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乡土文化失真以及商业化气息过浓、城乡文化冲突等问题.笔者认为无论是在土地城镇化还是人口城镇化中,都要充分发挥乡土文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性作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应高度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强调"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与以往的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要求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快、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九团东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就其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发生了跨越性的变化。文章以新型城镇化的视角揭示兵团第二师二十九团东区在城镇化进程中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落建设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热点。以山西泽州县石淙头村为例,从村落形态格局、传统建筑特色、历史文化环境等方面分析石淙头村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在"乡村旅游+"的发展理念下,从文化传承、环境宜居、功能更新3个方面促进石淙头村文化、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历史文化名村的振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传统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当前传统农耕文化主要面临小农经营者缺乏保护与传承意识、传承主体存在"结构性缺失"、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传统农耕文化的生存基础发生巨大变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从小农经营者、新型经营主体、政府三方主体考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注重挖掘、保护和发扬这些宝贵的财富,突出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传承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7):201-202
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并因其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创造就业、提升地区形象等方面的综合效应,必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分析了旅游产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对旅游产业驱动的新型城镇化的途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传统文化是原生态文化,其承载的主体是农民,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提炼出的精华,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农村社区建设和城镇化改造导致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重视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保护、传承,培养传统文化传承的接班人,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了科学系统的阐述,强调“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真正做到“乡村融入城镇”.云南省作为拥有25个少数民族的省份,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独特民风民俗文化,并使之与城市化生活融合,是云南省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古村镇是人类共同的记忆,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古村镇及其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遭受破坏的威胁,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地方政府的核心管理在实现古村镇可持续发展保护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郑有贵 《农业考古》2017,(4):243-246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能片面追求所谓的现代文明,应把乡村文化的根留住。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浙江省通过《千村故事》"五个一"行动计划促进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村落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推进的实践表明,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讲好乡村故事,可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使美丽乡村有深厚的文化之蕴,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动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还应对如何构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价值取向、形成基于共享发展成果的共同体传承发展机制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探索形成讲好乡村故事、传承好乡村文化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新型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着根本区别,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过去一阶段,我国城乡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政府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刻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发展质量和整体发展格局。但是,政府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缺位"、"越位"、"移位"等不良现象,导致了城市环境出现许多不安全、不舒适的问题。着重从政府定位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索新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政府角色定位规范,规正前期行为偏差。  相似文献   

14.
<正>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公共文化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和服务的对象中要考虑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由农民转化为城市市民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比如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要注重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与古村落文明的保护和传承相统一。在保护原则上应坚持分类保护、因村制宜原则;应充分发挥古村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转化,并将其融入到现代乡村文化建设中;在保护、利用古村落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基础上,建构现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充分利用古村落传统文化资源,突出文化创意,打造乡村农业文化综合体新形态。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研究农业文化的价值、以及如何保护农业文化的优秀成分,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农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物质实体文化、非物质文化和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的观念体系三个方面,论述了农业文化的内容,以及农业文化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探讨了农业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途径,认为在中国发展社区农业,是实现农业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各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欧洲后工业化时期的"再城镇化"其主体在乡村,为中国乡村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分析欧洲主要国家城乡规划历程及近年来的"再城镇化"进程,与中国乡村城镇化进程作对比,并归纳总结欧洲经验,指出中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以期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特色小镇的形成,乃至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郭选昌  高麟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02-16904,16932
阐述了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现状,指出乡土文化作为地域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的大融合过程中逐渐被消解和淡化,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依靠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作为基垫,因此,强调了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校园的功能性、文化性、生态性特点,指出校园作为知识和意识的集散地,对社会意识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对乡土文化起到传承与保护作用,因此校园景观的营造意义重大。以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景观设计为例,突出其对乡土"物"的表现、"事"的表达、"意"的传达,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视角,结合文化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对乡土文化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与保护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校园景观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校园景观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思路与实践引导。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大数据的特征更加显现出来,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地被稀释.如何在众多繁杂无序的大数据中,保护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建立一个有效的传承体系,显得十分迫切.图书馆与古代的藏书的机构一脉相承,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一直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而高校图书馆在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更具有一定的优势.高校图书馆利用科研、地理优势,创建一个数字化传承体系,适应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传统文化在大数据环境下的稀释,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主要建成者和保护主体.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农耕文化遗产逐渐地消失,为了更好地发挥集体作用保护传承农耕文化,以安顺市鲍家屯水利遗产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分析在水利在修建、保护传承过程中是什么样的驱动力推动集体采取行动,研究发现有效的组织制度管理、集体-个人利益联结、旅游开发可以有效驱动集体进行水利保护传承,因此提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集体保护传承意识,集体活态传承发展水利,建立完善相关集体保护传承机制等来推动集体积极保护传承水利遗产,将农耕文化遗产逐代地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