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选取中国入世以后2002年~2017年中国对欧盟食用菌贸易数据,并以金融危机、"一带一路"倡议等为贸易背景,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了动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对欧盟食用菌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欧盟市场需求,同时我国食用菌整体竞争力出现下降,在欧盟市场的竞争优势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2.
郭倩 《食药用菌》2020,28(1):6-8
提出在我国当前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木腐型食用菌生产企业走出国门将是我国食用菌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简论我国食用菌产业优势,提出木腐菌(食用菌)产业走出国门须思考的国际市场、劳动法规、宗教和文化影响,以及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等问题,指出苦练"内功",培养多品种、多技能的管理人才将是"走出去"企业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庆元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生态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品牌优势、集群优势和文化优势6个方面。劣势在对食用菌产业认识不足,食用菌产业大而不强,食用菌安全问题依然突出等,同时也面临着资源、资金、技术瓶颈,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等的挑战。指出当前应从消费需求、生态效益及政策环境方面寻找机遇,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庆元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策,为产业决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食用菌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近年来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布局,利用可获取的最新贸易数据,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3个方面深入分析我国食用菌国际贸易竞争力,并与日本、韩国、波兰、荷兰等食用菌进出口大国进行对标比较。中国食用菌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从2000年的27%增加到2016年的56.63%;贸易竞争力指数(TCI)在2001—2016年期间均保持在0.99左右;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RSCA)维持在0.85左右。总体来说,我国食用菌传统贸易指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国际竞争力在过去十年稳步提升。但受贸易壁垒限制和金融风险冲击,以及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市场销售渠道单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食用菌贸易竞争力面临巨大挑战,由此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国内食用菌产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陈泳  余运来 《食用菌》2004,26(3):47-47
去年12月华中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草店镇签订了“华中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实习基地”合作协议,这标志着草店食用菌产业向科技化方向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草店镇是随州市食用菌生产大镇,其香菇畅销香港、新加坡等国内外市场。由华中农业大学罗信昌、边银丙、王卓仁教授等3人组成的考察团,对香菇、木耳、天麻等食用菌产业进行了考察论证。考察团一致认为:草店镇具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前景广阔。罗教授表示,从2 0 0 4年开始,华中农业大学每年将选派一批研究生到草店实习。此外,他将联系更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食用菌的出口量虽然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增长的幅度却在不断的减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的食用菌在质量上并没有太强大的优势,同时其生产效率也不是很高,所以增幅的变化程度较小。但是食用菌的出口受到了来自国家政策的支持,同时在国际上也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一带一路一菇"的背景下,如何改变食用菌的发展现状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对"一带一路一菇"的背景下食用菌出口贸易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为其面对的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马龙县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领导重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充沛、气候适宜、市场前景广阔等是马龙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但通过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深入研究后得知,马龙县在发展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食用菌技术研发机构较少;食用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足,从业人员数量少且人才流失严重;研究和开发工作分散重复,科技队伍综合素质偏低,缺乏"尖子"人才。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继续加大食用菌科技投入,激活发展活力;优化服务体系,狠抓科技推广;整合教育资源,培育专业人才;新建菌种厂,解决菌种瓶颈;抓点不放面,全面推进产业发展;探索野生菌保育扩繁技术,助农增收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用菌》2021,(2):I0001-I0001
1《中国食用菌》简介《中国食用菌》是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为中国第一个对国内外发行的食用菌科技期刊。1982年创刊,期平均发行量超过5000册,并呈逐步上升趋势,具有稳定的读者和广告客户市场,国际上知名已逐渐扩大和提高,杂志面向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中国食用菌》已发展成为国内食用菌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期刊,为全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受到国内外食用菌学者,专家的认同,同时多次被新闻出版机构授予"改革创新奖"、"优秀栏目奖"、"优秀主编奖"、"优秀编辑奖"等。  相似文献   

9.
正1 《中国食用菌》简介《中国食用菌》是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为中国第一个对国内外发行的食用菌科技期刊。1982年创刊,期平均发行量超过5 000册,并呈逐步上升趋势,具有稳定的读者和广告客户市场,国际上知名已逐渐扩大和提高,杂志面向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中国食用菌》已发展成为国内食用菌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期刊,为全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受到国内外食用菌学者,专家的认同,同时多次被新闻出版机构授予"改革创新奖"、"优秀栏目奖"、"优秀主编奖"、"优秀编辑奖"等。  相似文献   

10.
王丹  林玲玲  徐学荣 《北方园艺》2021,(18):148-154
食用菌产业是福建省的优势特色产业,其可持续发展是夯实福建省乡村振兴的基础.该研究在对福建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具有饱和增长趋势的若干"S"型曲线模型,对福建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阶段进行识别.结果 表明:2005、2013、2020年分别为产业发展"起飞点""鼎盛点""成熟点",2020年后的福建省食用菌产业处于"顶级期",以此探寻出福建省食用菌产业存在质量、科技、品牌和市场需求4个方面转型升级的困境,构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有针对性提出提升食用菌质量、深化科技引领、强化品牌战略、拓展市场需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平泉市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分析其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对河北省食用菌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平泉市食用菌起始优势在于木屑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农户种植经验丰富,种植积极性高;后发达到了产品结构优化、科学技术创新、市场体系完善和服务体系健全等比较优势的转化,转化的核心在于政府、"干中学"和创新机制的共同作用。从中得出了把握资源优势,优化生产结构;培养科学态度,坚持创新机制;加强政府引导,坚持市场导向;保证政策精准,坚持分类指导;推动规模经济,完善市场体系等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2.
1 《中国食用菌》简介《中国食用菌》是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为中国第一个对国内外发行的食用菌科技期刊。1982年创刊,期平均发行量超过5 000册,并呈逐步上升趋势,具有稳定的读者和广告客户市场,国际上知名已逐渐扩大和提高,杂志面向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中国食用菌》已发展成为国内食用菌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期刊,为全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受到国内外食用菌学者,专家的认同,同时多次被新闻出版机构授予"改革创新奖"、"优秀栏目奖"、"优秀主编奖"、"优秀编辑奖"等。《中国食用菌》栏目有:综述、资源开发、育种与驯化、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生理生化、贮运与加工、菇农之友、信息荟萃等。投稿邮箱:zgsyj2005@163.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871-65151099。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国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正在中国快速发展,因其相比传统的栽培方式具有诸多优势,将成为未来食用菌生产的主流趋势。叙述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现状,并对中国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做了客观的SWOT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2—2016年全国各省食用菌总产值的面板数据,利用分解的基尼系数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区域差距以及差距来源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以香菇、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为例,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各省食用菌生产结构进行研究。结果为:(1)全国各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总体差距较大,区域内差距主要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且均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而造成总体差距的主要原因为区域间差距,其贡献率一直维持在70%以上。(2)结合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将各省食用菌发展优势划分为四大类型,其中属于综合优势区的为河北、湖北、黑龙江,属于结构优势区的为北京、天津、辽宁,属于竞争优势区的为山东、上海、山西等6省,属于优势欠缺区的为江苏、浙江、福建等8省。至关重要的是正确认识食用菌产业发展区域差异,因地制宜调整食用菌产业结构,培育、激发地方食用菌产业活力。  相似文献   

15.
隋昆澎  黄亚东  刘自强  宋冰  李玉 《食药用菌》2020,28(5):289-294,305
从发展背景、受众用户、平台优势、运作模式及"变现"模式等方面介绍抖音短视频平台,并分析对该平台上包括吃播、宣传和做菜教程3大类食用菌美食视频进行热度和特色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食用菌行业在抖音短视频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运营建议,探索利用抖音平台促进食用菌产品消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陈青 《食用菌》2014,(3):1-3
总结了浙江省在食用菌品种结构优化、农作制度创新、菌棒场生产模式发展、"提质增效"技术示范点建设和食用菌品种第三方试验平台初步构建等方面成效,分析了当前食用菌推广在融合创新和技术支撑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食用菌技术推广发展策略,包括做优做强优势品种和差异化多样化发展特色品种,提升菌棒场技术服务层次和加大推广力度,丰富食用菌循环模式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创建"提质增效"技术示范平台,强化科技支撑,用好或争取政策扶持等。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属鲜活农产品,以鲜食为佳。在"一荤一素一菇"合理膳食结构的推动下,金针菇、杏鲍菇、鸡腿菇等部分食用菌已由田间大棚、房前屋后的季节性栽培逐渐转变为现代化、规模化、立体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的工厂化栽培。在不断满足市场周年均衡供应的同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提高。本文通过SWOT分析,剖析了现有工厂化栽培、传统大棚栽培等食用菌生产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借鉴高密惠德模式、东平利群模式、及莒县京华模式的发展经验,提出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引领传统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对策,以期为食用菌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产业属于"纽带性"产业,下游产业带动了秸秆等废料农作物的生产加工,变废为宝制作培养基,提高了农作物的利用效率,上游产业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规模,构建了食用菌产业基地、食用菌健康小镇、食用菌物流配送产业链等相关产业,实现了循环经济发展。因此,农业流域循环经济模式下发展食用菌产业意义重大,在研究分析食用菌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意义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循环经济模式下食用菌产业的优势,提出促进食用菌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绿色栽培示范基地、采用深加工方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等改善建议,以推动食用菌产业升级,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商丘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的同时,阐述了商丘市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自然优势、原材料优势、劳动力和市场优势,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商丘食用菌产业中所面临的品种单一、菌种混乱、生产技术落后、规模化企业少等突出问题;同时对商丘市食用菌产业规模化生产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系统分析了2006-2014年中国食用菌罐头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地区、主体和贸易方式的变化特征,并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份额和贸易竞争指数评价了中国食用菌罐头出口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证分析显示,总体上看,中国食用菌罐头出口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但变动趋势存在差异,虽然食用菌罐头出口的竞争优势保持相对稳定,但是比较优势的下降趋势明显,RCA指数从2006年的5.86下降至2014年的3.60,这与荷兰、波兰、西班牙等国食用菌罐头出口比较优势的快速提升形成了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