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灵菇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兵  姚璐晔  朱婧  冀宏 《北方园艺》2015,(6):147-151
以"白灵0号"、"白灵1号"、"白灵2号"3种白灵菇孢子为试材,采用杂交育种及紫外诱变育种技术,在致死率75%条件下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以其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两点法)进行单核菌丝体交配后,观测菌丝的"锁状联合"、拮抗试验(三点法)和酯酶同工酶谱鉴定杂交子。通过杂交子与亲本的菌丝体生长速度、色泽及菌丝体密度对比,筛选出优势菌株26株,选育白灵菇新品种。结果表明:经过诱变处理的白灵菇孢子具有较高杂交亲和性,且杂交子呈现正向变异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以白灵菇2个品种"中农1号"和"中农翅鲍"为亲本,采用镜检、拮抗、酯酶同工酶及原基诱导等方法,研究了150对杂交组合菌株特性。结果表明:150对杂交组合菌株中,99个菌株生长较快,有锁状联合,75个与2个亲本有明显拮抗线,且具与2个亲本菌株的典型酯酶同工酶条带,确定是杂交菌株,其中50个杂交子具有出菇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808和0517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获得了香菇新杂交菌株0912(辽抚4号)。通过拮抗试验和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对杂交菌株辽抚4号进行遗传特性研究。拮抗试验结果表明:亲本菌株808和0517之间、亲本菌株808和杂交菌株0912之间的拮抗线都明显,均为褐色拮抗线,但亲本菌株0517和杂交菌株0912之间拮抗线较弱。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个菌株分析表明:杂交菌株0912既含有亲本菌株808的一条特异性条带又含有0517的一条特异性条带,可以判定0912为亲本808和0517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4.
遗传距离测定在金针菇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RAPD技术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9个金针菇菌株的遗传距离测定及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根据RAPD分析结果所估算的遗传距离将供试菌株分为3大类,按照亲本的遗传距离对各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进行了预测。实际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产量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类内杂交组合大部分为低产组合,遗传距离较大的类间杂交组合杂种优势较强。因此,在分子水平上所估测的遗传距离不但能准确地反映亲本菌株间的遗传差异,并可以作为食用菌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遗传参数.  相似文献   

5.
以7个生产上常用的杏鲍菇菌株为试材,采用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技术、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杏鲍菇菌株进行鉴别分类;进而利用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育种技术,将不同种类、不同交配型菌株进行单单杂交,筛选出杂交成功且具有锁状联合的杂交菌株,对比杂交菌株与亲本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农艺性状等,以期为杏鲍菇的实际生产与栽培提供优良种质资源。结果表明:拮抗反应、酯酶同工酶、ISSR的研究结果一致,将7个杏鲍菇菌株分为3类,第1类为12、16、1208、1219、1287菌株;第2类为1283菌株;第3类为1284菌株。通过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技术,获得24个杂交菌株;与亲本对比,筛选出了5个菌丝生长速率、菇体质量显著优于亲本的菌株,分别为ZJ5、ZJ8、ZJ11、ZJ17、ZJ22菌株。  相似文献   

6.
白灵菇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白灵菇在我省试种面积逐年增加 ,使用的品种多头引进 ,菌株名称多而杂 ,为了避免因菌种选用失当造成损失 ,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搜集了我省引进的白灵菇菌株 11个 ,从中选出 5个菌株安排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 ,筛选出适宜我省推广的高产优质品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图 1 生长中的新疆 3号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 白玉 1号 (扶沟县食用菌菌种厂 ) ,白灵 2号(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中心 ) ,869(河南省科学院生物所 ) ,白灵 5号 (中科院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 ,新疆 3号 (新疆天山食用菌研究所 ,图 1)。母种用麦粒加 PDA培养基 ;原种培…  相似文献   

7.
提出蜜环菌单孢亲本菌株及杂交菌株的筛选标准,从114个高卢蜜环菌菌株中选出15个欧洲、北美及中国的单孢亲本菌株,通过杂交,筛选出6个具有杂交优势的组合(A3E3、A3C1、A3C3、A3C4、A3C3和A1C3)。  相似文献   

8.
采用拮抗反应和基因间隔区2(intergenic spacer 2,IGS2)分析方法对河南省32个白灵侧耳(Pleurotus tuoliensis)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除菌株Pt1、Pt5和Pt22外,绝大多数菌株间存在拮抗反应;应用Hpa Ⅱ、Rsa Ⅰ和Hae Ⅲ等3个限制性内切酶,对IGS2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和电泳分析,不同菌株电泳后产生多样性丰富的图谱。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所有菌株分为3个大类,3个大类遗传关系相对较远,最终将32个菌株鉴定为3组,可为今后白灵侧耳新品种杂交选育亲本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香菇优良杂交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5个优良栽培菌株为亲本,设计3对杂交组合,获得55个杂交菌株,其中19个杂交菌株出菇正常。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从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平均单菇重等8个性状对19个杂交菌株进行综合评价。在3对杂交组合中,QK-8、QK-15、W-2、W-13和Q6-12等5个杂交菌株的关联度排名较靠前,农艺性状和子实体性状也明显优于亲本和其它杂交菌株。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白灵1号为供试菌株,通过对菌丝萌发时间、颜色、密度、均匀度、平均生长速率和生长指数进行比较,探讨7种不同谷物(脱壳与不脱壳)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脱壳与否,白灵1号在供试的7种谷物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生长情况各不相同,其中最适合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是脱壳高粱培养基,长势评分最好,为5分,平均生长速率最大,达5.892 mm·d-1,菌丝生长指数为29.44,其次为不脱壳的小麦和高粱培养基,最不适合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是水稻培养基,长势评分为1分,菌丝生长指数为1.75。  相似文献   

11.
白灵菇15号杂交菌株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白灵菇4号菌株和10号菌株为亲本,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白灵菇15号杂交新菌株。白灵菇15号杂交新菌株的子实体呈手掌形,柄较短,产量较高,平均生物学效率达48.26%。  相似文献   

12.
在瓶栽工艺工厂化生产条件下,从20个白灵菇(Pleurotus eryngii var.tuoliensis)菌株中筛选出2个长柄型、2个马蹄型、16个贝壳型子实体菌株。其中长柄型品种具有发菌快、后熟时间短、出菇早的特点。综合评价表现优良的是白灵2号、白灵9号、白灵18号和中农1号共4个菌株。  相似文献   

13.
李昕霖 《中国食用菌》2022,(2):10-14,18
针对工厂化周年栽培香菇的迫切需求,选育适合工厂化栽培的香菇新品种.以香菇101、L18、L19和SK11为亲本,采用多孢杂交技术选育新品种,并运用拮抗、ISSR、SRAP分子标记对杂交子进行鉴定.通过4种组合多孢杂交或自交共获得223个杂交子,经出菇试验,有97个杂交子能正常出菇,其中编号为Le0152杂交子的第一潮菇...  相似文献   

14.
平菇杂交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采用杂交方法进行平菇育种的研究,通过单核菌丝的特性观察,配对杂交,拮抗试验,同工酶分析,出菇试验和品比试验,筛选出了2个高温型的高产杂交组合13—8×8—54和26—11×8—54。在品比试验中,13—8×8—54的生物转化率为107.2%,单产比优势亲本和对照增产22.6%;26—11×8—54单的生物转化率为103.2%,单产比优势亲本和时照分别增产24.0%和17.7%。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遗传类型的亲本进行杂交,这是选育平菇新品种的一条快速、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前期试验获得的4株斑玉蕈(Hypsizigus marmoreus)杂交菌株为试材,利用亮蓝-PDA平板显色试验、苯胺蓝-PDA平板脱色试验、体细胞不相容试验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斑玉蕈木质素降解酶高活性菌株,并鉴定其生物学和遗传学特性,以期丰富斑玉蕈优良品种.结果 表明:杂交菌株JZB2124031的木质素降解酶活性最高,亮蓝-PDA平板和苯胺蓝-PDA平板可分别出现明显的变色圈和脱色圈,与其它菌株均可产生拮抗反应.15条ISSR分子标记引物具有扩增稳定性,当相似系数为0.75时,22株菌可以划分为九大类,其中杂交菌株JZB2124031独为一类.综上,杂交菌株JZB2124031具有较高的木质素降解酶活性,与其它供试菌株的亲缘关系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白灵菇三个菌株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之玉  王文治 《蔬菜》2003,(5):14-14
近年来白灵菇在我市发展迅速,面积逐年增加,由于使用的品种多头引进,菌株的名称多而杂,为了避免因菌种选用失当造成损失,天津市林果所食用菌研究室从外地引进了3个菌株,对其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我市推广的高产优质品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供试菌株白灵菇-1:引自华中农大菌种保藏中心;白灵菇-2:引自新疆天山菌业研究所;白灵菇-3:引自北京金信食用菌公司。(2)培养基母种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木屑50g、琼脂20g、水1L。栽培袋料配方:棉子皮60%、木屑20%、麸皮19%、石膏1%。2.方法先将白灵菇的3个菌…  相似文献   

17.
灵芝原生质体融合子的SRAP分子标记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新型SRAP分子标记技术用于灵芝(Ganoderma lucidum)原生质体融合子鉴定的可行性,通过亲本菌株赤芝05、06对153个SRAP引物组合进行筛选,应用经过初筛和复筛得到的4个清晰稳定、且含有两个亲本各自特异扩增条带的SRAP引物组合,对2个亲本菌株、2个只与亲本05有拮抗的融合子、2个只与亲本06有拮抗的融合子、30个与双亲均有拮抗的融合子进行SRAP扩增.结果表明,2个只与亲本05有拮抗的融合子仅扩增出06的特异条带,2个只与亲本06有拮抗的融合子仅扩增出05的特异条带,30个与双亲均有拮抗的融合子中,有7个融合子同时扩增出05和06的特异条带,证明此7个融合子应是05和06融合产生的菌株,也证明SRAP标记可以用于灵芝原生质体融合子的鉴定.  相似文献   

18.
以生产收集的24个黑木耳栽培菌株为试材,采用拮抗、酯酶同工酶及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酶谱显示24个黑木耳菌株共扩增出11条迁移率不同的酶带,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系数为0.74时,将24个黑木耳菌株分为两大类;通过ISSR分子标记共扩增出67条清晰的DNA多态片段,大小介于0.2~2.0 kb,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系数为0.85时,将24个菌株分为两大类,聚类分析结果与拮抗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为黑木耳的菌株选择及遗传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香菇L808单孢杂交技术路线:亲本选择→单孢分离→单核体菌丝确认→配对杂交组合→移植扩大繁殖→初筛→复筛→区别性鉴定→中间试验→示范栽培。选育出的香菇L16菌株主要栽培特性及产量与亲本相当;菌丝耐高温能力优于亲本。新菌株与亲本间有拮抗反应。新菌株与亲本在生理特性、遗传特性上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同核体单孢杂交育种技术,以低温高产的双1菌株和高温低产的双5菌株为亲本,选育双孢蘑菇优良新品种.通过担孢子分离和同核体的鉴别,获得同核体菌株共20个,同核体间配对杂交组合99个,获得10个杂交异核体菌株;经过菇房、出菇地棚栽培和出菇大棚生产性试验,筛选出高产优质杂交菌株Z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