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茂林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6,10(3):13-21
移民迁出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不仅会使迁出区脱贫致富的步伐加快,其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环境基础。本文以《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的移民迁出区11个县95个乡为例,探讨了其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 1.生态环境的特点1.1 内陆封闭干旱新疆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海洋气流难以到达,所以气候十分干旱,年平均降雨量只有150毫米。1.2垂直高差显著最高乔戈里峰与最低艾丁湖高差达8765米,为世界所独有。这种地形巨大高差,影 相似文献
3.
疏勒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与沙漠化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疏勒河流域地处极度干旱的河西走廓西部,是正在兴建的农业灌溉区,随着流域新一轮水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必然引起与地表水-地下水循环转化系统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条件的恶化,已出现了类似石羊河,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出现的植被衰亡,草场退化,泉水衰减,土地盐渍化,沙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依据20世纪90年代对疏勒河流域的实地调查资料,在对流域生态环境特点,环境变迁历史进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着重研究生态环境与地下水的关系,并提出了流域地下水影响带内植被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4.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及主导因素确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在自然和人文因素中究竟那些因素是该区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机理和演变强度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确立了影响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因素体系,建立了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主导因素确定指标体系;全国范围内选择了40位在生态环境演变研究方面具有一定造诣的科学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权重打分,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温度、降水为主的自然因素和畜牧业为主的人文因素为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并确定了各因素之间的排列顺序. 相似文献
5.
6.
半干旱地区霍林河流域径流演变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霍林河流经内蒙古东部和吉林西部 ,处于生态环境脆弱带上 ,是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具有典型意义的内流河 ,其径流特征及演变规律对区域环境演化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霍林河近半个世纪以来径流资料的分析 ,采用 Kendall趋势分析及关联度分析定量研究了径流演变的规律 ,分析了径流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候干旱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 ,霍林河径流演化具有阶段性、突变性和非线性的特点 ,流域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是导致水文情势变化、水域功能消退的主要驱动力。探讨内流河径流演变的规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积极现实的意义 ,为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城市有了新的发展契机。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城市的方方面面,从整体上促使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文首先阐述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机制,继而论述了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的集聚与扩散、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以及居住、交通、工业等功能的转变趋势。 相似文献
8.
过去50年西安气候演变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利用1951-2000年西安市气候观测数据,分析了过去50年来西安市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百分率、晴空指数以及直接散射辐射比等参数的多年和季节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50年中,西安市年平均和各季节平均气温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降水量尤其是年平均值和冬季平均值下降明显;相对湿度、日照百分率和晴空指数年平均值和季节平均值也都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直接散射辐射比的增加间接证明了西安市云量在过去31年里呈减少的趋势。过去50年西安市的气候演变趋势表明,人类活动的加剧已经对西安市局地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演变对两岸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干流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腹地,文中在分析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演变对两岸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得出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演变中的洪水漫溢、河岸崩塌侵蚀与洲滩淤长、河势变化与改道、河势游荡与分汉等变化对两岸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河流域灌溉绿洲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绿洲到灌溉绿洲的演变是人类对绿洲可调控性增强的过程。人类对水源的控制方式以"以人就水"—引水导水工程—引、导、蓄、输水系统工程为必然趋势。乌鲁木齐河流域灌溉绿洲的形成分三个阶段:18世纪中叶到1911年奠定基础阶段;1912年至1949年发展阶段;1949年之后形成与继续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傅伯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4,(1)
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是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中综合开发重点地区之一。本文分析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指出了目前面临的城市大气污染、局部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盐渍化、矿产资源的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边发展经济,边治理环境”的生态环境战略和搞好环境规划,合理工业布局;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治理污染源,净化水环境;发展生态农、林业、保护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等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青海湖水位下降与湖区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武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7,11(2):75-80
研究了青海湖水位的变化情况,并对湖水位升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青海湖萎缩是由于气候暖干化所致,再加上近几十年人类活动的影响,致使湖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这些研究有助于掌握青海湖水位的升降和湖区生态环境状况,为防治青海湖萎缩和综合治理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大规模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袁生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1,5(3):44-52
干旱荒漠地区水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开发利用不当,极易造成绿洲沙漠化。在甘肃、新疆内陆诸河的下游,缺水呼声日渐高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民勤绿洲尤以为甚。本文以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为实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了“大数量地牵制上游的河、泉水,就等于毁灭下游的绿洲和生态环境”的结论,提出按“流域生态经济区划”优化调度水资源等论点,作为挽救绿洲生态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渭南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89,(4)
根据野外考察和1/50,000地形图上等密度取样量测统计,表明研究区内平均沟谷密度为5.5km/km~2,3~7km/km~2的地区占84%。相对高差150~250m的地区占60%以上。区域平均坡度15°~30°的地区占68%。地貌曝露面3.1~6km~2/km~2的地区占64.54%。给出了相对高差、地貌曝露面及土壤侵蚀模数区域分布的趋势面分析模型。通过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二大类型组合区、八个亚区和十三个小区。论述了区内类型组合、环带镶嵌的地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岱海湖盆未来10年环境演变趋势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岱海湖心作了介形类、化学元素分析,并采用统计分析手段,探讨了环境变化的准周期和未来10年演变趋势。本区短尺度环境演变以气候为主导因素,其变化主要与地球的天体运动准周期有关,不同尺度周期的叠加干扰和影响使气候变化将向凉干方向发展,但是干燥化的趋势将有比较明显的缓解。未来10年气候变化的自然趋势将受到温室效应的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孙金铸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0,4(4):45-51
鄂尔多斯高原,干旱多风,水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由于不合理的利用, 全区沙漠化及东部的水土流失,西部的草场退化都很严重。整治措施:牧林为 主,种草种树;综合治理沙漠与水土流失;合理利用草原;粮草轮作;解决群 众的能源,煤矿的开采要与草原的恢复相结合。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宁夏平原之东,河套平原之南,东北至黄河,东与南至长城。在行政区划上基本属于伊克昭盟。 相似文献
17.
矿区开发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根据内蒙古准格尔煤田黑岱沟露天煤矿的开采提出了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人工生态系统建设的系统方案,以及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对生态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天骧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87,(1)
乌鲁木齐河流域是水资源利用程度较高的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其中包括上游水利工程的实施、地表水利用率的提高,改变了乌河的来水过程,并使下游地表水明显减少,河流的断流导致土地沙化,水库的修筑造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地下水利用的急剧增长使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井灌井排改良了盐碱化土壤,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9.
人类活动对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苏志珠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8,12(4):127-132
晋西北地处我国北方生态环境脆弱的农牧交错带,同时又是资源富集,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了该区以土壤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为主的环境退化问题。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