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岷江上游林区地处益地西缘山地、高山峡谷向高原丘陵过渡的地带,海拔高差悬殊,地形复杂多变,切割强烈,生态条件差异很大,是我省西部原始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处江河上游,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十分突出,素有川西平原“天然屏障”之称.在采伐利用森林的同时,狠抓更新工作,早日建立新的生态平衡,是林业建设的迫切任务.自1955年开始森林更新以来,已形成一支较强的营林队伍,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关于岷江上游地区地质稳定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岷江上游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秦岭纬向构造带、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华夏系)与马尔康北西向构造带间的三角形地块内.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相应的构造地域内发育了各自不同特色的岩相建造,历经晋宁——澄江运动、印支运动、喜山运动等多次构造变动,形成了不同特征的构造型式,包括秦岭纬向构造、较场山字型构造、知木林山字型构造、热务沟旋卷构造、薛城“S”形构造、石大关弧形构造、龙门山华夏构造、马尔康北西向构造及青城——青霞新华夏构造.在他们毗邻的范围内,发生相互干扰、穿插或结持,形成各种构造的复合现象.同时伴以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使之更加复杂化,造成了目前错综复杂而又井然有序的构造图景.  相似文献   

3.
岷江上游,系指灌县以上的汶川、理县、茂汶、黑水、松潘等五县所属地区.由于本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无论自然的或人为的强烈活动,都将对下游的川西平原产生影响.为保护上游的“绿色长城”,避免严重的生态失调,笔者参加岷江上游综合考察时作了植被路线调查,草成此文,供研究这一区域的问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岷江上游森林生态问题综合考察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岷江上游的自然条件及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二、值得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一)农林牧结合问题(二)干旱河谷问题(三)森林采伐问题(四)绿化造林问题(五)生态失调问题三、几点建议与设想(一)明确山区生产建设方针 (二)林业应当实行以县为单位的统一经营(三)调整森林采伐量,提高利用率(四)加速绿化造林,提高森林复被率(五)开展综合性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翱幼D钾:磷大兀V井甲),。蚌x时甲。。。为l。<。。。千。。。分。-桩块主。发貂戳回匿缀圈缨缀圈圈图囵困回回回回口回攒缀回图口回回回 凶 羹鞠滋缀谈;#梆拨》钛靳。””A)/)以图橙翻回回口蹦髓圈髓回回回回口回回回圈圈冈回口回口回 这 溯攒缀碾躲 锥瀚”谷个一::诊络汐蔗缀回回囹圈图匹缀圃口回口回回回回圈函回口回回回口 捌 囹骡圈骤戮嗲豁》j):W;i;d板刀:时。j。jV;:W:v:搂j综猫攒圈蹈缀缀图因骡圈口回回回回回回图回回回回回回回 散 移邯禽主人甲。,*./L迎饼。。体祥X掐攒膳困辙圈圈髓蹬圈翻翻圃回回回…  相似文献   

6.
岷江是长江的支流之一,也是长江上游水量较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岷山南麓,河源分为东、西两源;东源起于弓杠岭;西源起干郎架岭,汇流于松潘县红桥关后,南经松潘、茂汶至灌县都江堰江口.导岷济沱,分内外两江,纵贯川西平原江口汇合,绕盆地西南边缘,然后南流乐山至宜宾流入长江,全长711公里,流域面积1335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岷江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地调查,发现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岷江柏木幼林地经过连续4 a利用雨季种植绿肥压青,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分利用率,促进幼树生长研究。结果表明:(1)种植红豆草的土壤0~40 cm含水量旱季增加3.68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7 g·cm-3;种植草木樨土壤0~40 cm含水量旱季增加4.18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5 g·cm-3;种植沙打旺土壤0~40 cm含水量增加2.46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18 g·cm-3。(2)种植绿肥压青,土壤有机质增加0.37 g·kg-1~0.55 g·kg-1,土壤CaCO3含量下降0.66 g·kg-1~1.36 g·kg-1,有效氮增加4.5 mg·kg-1~18.5 mg·kg-1,有效磷含量增加1.0~3.46 mg·kg-1,CEC比对照增加0.54~0.58mg.100g-1。(3)种植红豆草、草木樨、沙打旺绿肥压青对岷江柏木树高、地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种植红豆草的岷江柏木幼树生长最好,高、径生长为对照的1.7倍和1.6倍。  相似文献   

9.
岷江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潜在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定量分析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变化,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一系列数学方法对其评估,为更好的管理生态系统提供合理化建议.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转换主要发生在森林,农田和草地之间.从1986年到1994年,农田面积增加了60801hm^2,比1986年增长了477%;林地面积减少了89012.17hm^2,占原有面积的4.97%.人口增长和森林砍伐降低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应地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升高.生态系统总的服务价值从1986年到2000年减少了771.11亿元.本文还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力,其中国家政策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岷江上游,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但解放前,在历代反动统治下,长期处于农奴社会状态,人口增长缓慢,资源也未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经济十分落后,无论少数民族和汉族都受反动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平等,经过民主改革和合作化运动,各族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经济、文化的落后面貌基本改善.  相似文献   

11.
岷江上游森林生态问题综合考察报告(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三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岷江上游森林资源破坏后果严重》一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岷江上游自然资源的情况,特别是森林资源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地规划和指导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大小兴安岭的森林更新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我国东北林区,尤其是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的主伐与更新问题,一向是国内外林学家所关切的事情。去年十月,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宣读了有关这一问题的论文,曾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这里发表的刘慎谔先生的这一篇论文及下一篇王战先生“对于小兴安岭红松林更新和主伐方式的意见”,对红松的主伐方式与更新方针的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欢迎各地读者——林学家、生态地植物学家、林业或森林工业工作者,广泛地,热烈地参加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通过设置不同海拔梯度,对土壤水分、岷江柏生理生化及生长指标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干旱河谷区主要造林树种对逆境的响应,为这一地区岷江柏人工林的营造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随海拔的升高,岷江柏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苗高和地径年生长量的蒸腾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则是随着海拔的升高呈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从其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来看,岷江柏在海拔2 200 m~2 300 m之间生长最好。因此,在该区营造人工岷江柏林的时候,应该优先选择这一地段。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岷江上游植被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GIS技术,探索岷江上游植被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坡向等)之间的关系,得出不同地形地貌区的植被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不同地形地貌区植被的分布状况不同,各种植被因受地形、水份等因素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分布特征,GIS技术在植被空间分异研究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岷江上游林区是成都平原的天然屏障.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十分复杂,山高坡陡,河谷深切,森林的防护作用显著.解放以来,本林区进行了大规模的采伐利用,该林区能否采伐;采用何种采伐方式;采伐后生态环境的变化如何等,曾开展了多次讨论.特别是一九七九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岷江上游森林资源破坏后果严重”一文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议论.为此,本人依据在高山的试验研究和各方面的资料,提出一些看法,以期与有关同志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16.
自于光远等同志提出,长江有变成第二个黄河的危险的文章,和中国林学会讨论“四川岷江上游森林资源破坏后果严重”的报导后,引起广大林业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注意.今年五月,我省林学会,组织多学科的综合考察队,对岷江上游林区进行考察.十一月中国林学会对川西、马尔康、小金林业局、卧龙自然保护区和大渡河木材水运局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7.
海拔1000米以上的浙江高山区,绝大部分都分布着茂密的天然杂木林。这些林木大约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以黄山松、栲树、木荷、(木包)树混生为主的杂木林(分布在1700米以下),一般构成单层林,有较好的林相。另一类是以檫树、木荷、黄山松占优势,构成上层林冠,下层是生长着矮小的(在岩石裸露坡度大的地方甚至是匍匐性的)杜鹃、马醉木、槭树、栲树。这类森林分布在海拔较  相似文献   

18.
在林业生产中,处理好采伐与更新之间关系至关重要。要本着为更新造林创造条件的原则,做好伐区生产作业。 1.严格遵照调查设计组织生产。择伐、抚育伐生产要严格控制树倒方向,保护好保留木和幼苗幼树。皆伐作业时,应在迎风方位适当保留小径珍贵树种备作母树种源,以补充人工更新的不足,形成高生产力、高抗病力的针阔人天混交林。  相似文献   

19.
一、冻拔灾害。冻拔灾害是我国东北内蒙等天然林区在人工更新作业中较普遍而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据吉林省临江县调查报告:"54——55年迹地更新的被害面积达1166公顷,其中落叶松93.3公顷,成活率仅10%;红松400公顷,成活率10%;胡桃125公顷,成活率24%;黄波罗263.38公顷,成活率17%"。从更新迹地类型来看,无论是荒山荒地,林  相似文献   

20.
我省翁达、壤塘、炉霍、毛尔盖林区的大部分地区,新龙、道孚、松潘、红卫等林区的部份地区,因接近草原,在海拔3200米至4200米的地带,属高山山原区,气候变化无常,温度低,寒冷期长,年平均气温约在0—8℃之间,年极端最低温大部份地区在—20℃以下,如炉霍林区,年平均温度6.4℃,年降雨量646毫米,年蒸发量达1731.1毫米,为年降雨量的两倍多,绝对无霜期仅有11天。因此,成为整个川西滇北地区的一个特殊的低温地带。 本区森林只呈不连续的块状出现在窄谷及丘陵的阴坡与草甸及灌丛交错分布。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