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作物病虫名称防治适期防  治  方  法小麦条锈病3~4月在病害扩散之前,每667m2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150g对水50kg喷雾,对中心病团及周围田块进行挑治;春季病害扩散后,对发病田块实行普遍防治,药剂及用量同前。赤霉病4月上中旬在齐穗期用药,常发区一般在齐穗期用第1次药,5~7d后用第2次,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100g,对水50kg喷施。油菜菌核病3月在油菜初花期至盛花期施药,5~7d1次,用药2~3次。药剂:25%扑海因悬浮剂每667m2用50g,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20~25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100g对水50kg喷…  相似文献   

2.
15%安打SC,通用名茚虫威,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已登记防治棉铃虫、小菜蛾等。我们用以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田间试验表明,每667m2用8ml在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期防治效果显著,对高龄幼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药剂对比试验试验设每667m2用15%安打SC8ml、35%纵卷清WP(有效成分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浙江平湖农药厂生产)80g、安打4ml+纵卷清40g、清水对照共4个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30m2,随机区组排列。1.2防治适期试验试验设每667m2用15%安打SC8ml分别在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期、3龄幼虫高峰期和4龄幼虫高峰期用药,每667…  相似文献   

3.
5%涕灭威颗粒剂防治棉花苗期蚜虫和红蜘蛛田间试验表明,5%涕灭威颗粒剂每667m2用量750g比3%呋喃丹颗粒剂每667m2用量750g对棉花苗期蚜虫和红蜘蛛的防效更好,2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4%和86.0%。5%涕灭威持效期长,可达到50d,在生产上,5%涕灭威颗粒剂每667m2的施用量以750~937.5g为佳。  相似文献   

4.
<正>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技术,是一种省工节本、增产增收的轻便型栽培技术。改翻耕栽培为免耕栽培,改种薯为摆薯,改挖薯为拣薯,经过吉水县2年三季的试验,该技术已经取得成功并得到逐步推广。每667 m2产鲜薯2 200 kg左右,比对照传统种植方法增产15%~20%,每667 m2节省人工费用5~6元,每667 m2增加效益420元左右,增产  相似文献   

5.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对蔬菜小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生产上,适宜用量为每667m2剂量4~6g,药后3~7d,防效达90%以上,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每667m2剂量30mL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爱米)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每667m2用量20g、15g和10g的3个处理防效分别为84.5%、75.4%和68.54%,对照药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爱苗)乳油每667m2用量20g和43%戊唑醇(好力克)悬浮剂每667m2用量15g的防效分别为83.4%和69.1%。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可作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水稻安全,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生产上推荐每667m2用量为15~20g。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25%吡蚜酮悬浮剂24mL防治早稻稻飞虱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用药每667m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g。在稻飞虱若虫孵化高峰期施药,可提高防治效果36.97%,每667m2减少施药人工20元,增加产量50.48kg,减少用药成本11元,每667m2增加总效益131.96元,且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白叶枯病发病初期,每667 m2用草木灰30 kg,石灰10 kg,主治白叶枯病,兼治稻瘟病或按667 m2用茶籽饼2.5~3 kg,对水5~7.5 kg,浸泡48 h,取过滤液加水50~75 kg喷雾.  相似文献   

9.
黄顶菊(Flaveriinae bidentis(L.) Kuntze)是一种恶性杂草,通过在黄顶菊2~6叶、株高约20cm和株高50cm以上3个不同时期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6叶用20%百草枯(100mL/667m2)防效较好;株高约20cm用20%百草枯(200mL/667m2)和62%2,4-D异辛酯乳油(120mL/667m2))防治效果较好;当植株高度达到50cm以上但尚未开花结实前用62%的2,4-D异辛酯乳油(180mL/667m2)、75%二甲四氯铵盐水剂(400mL/667m2)、38%阿特拉津胶悬剂(400mL/667m2)防效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试验于 1999年 8月 19日进行,此时正值稻纵卷叶螟二、三龄幼虫高峰期,二化螟处于卵孵高峰期。每 667 m2的药液量为 75 kg。药后 7 d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及保叶效果,每 667 m2用锐劲特 5%悬浮剂 20 ml分别为 92.7%和 95.4%,用 40 ml分别为 98.4%和 97.3%,用 60 ml分别为 100%和 99.2%;每 667 m2用 40%单·吡啉可湿性粉剂 100 g分别为 80.7%和 89.9%,用 120 g分别为 88.9%和 92.7%;每 667 m2用 25%辛·丙乳油 50 ml分别为 89.7%和 91.2%,用 75 ml分别为 95.5%和 96.4%;每 667 m2用 40%甲·敌乳油 100 ml分别为…  相似文献   

11.
灯光诱蛾是保护环境,综合治理棉铃虫的有效措施,着重研究了最佳设灯半径,灯光诱杀与其它诱杀技术效果比较。棉铃虫夜间活动规律,灯杀的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灯杀效果优于性诱剂、枝把诱蛾等技术;每667m~2施用农药次数可减少2次,降低防治成本11.4~15.4元/667~(m2);最佳设灯半径为80~130M。  相似文献   

12.
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30%戊唑·多菌灵SC125ml、100ml和75m13个不同浓度分别在水稻拔节期、孕穗期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对水稻纹枯病的总体防效理想,防效达84.88%~100%,且对禾苗安全。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使用剂量为75~100ml/667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玉米套作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监测试验表明,玉米套作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抗性效果达71.43%,套作地发病高峰期比净作地推迟12d,每667m2平均产量1576.7kg,比对照每667m2产量1327.4kg增产249.3kg,每667m2增收373.9元,投入产出比为1∶3.5。  相似文献   

14.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亿活芽孢/克)和常规药剂40%稻瘟灵乳油对稻瘟病进行药效防治对比试验,评价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10g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迭95.28%.比对照药剂40%稻瘟灵乳油每667mz用60mL的防治效果81.15%提高14.13个百分点:每667rn2产量385.76kg,比40%稻瘟灵乳油对照区每667m2产量345.69kg,增产40.07kg,增产11.59%。每667m2减少施药用工10元.增加经济效益94.14元。建议在生产中每667m2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亿活芽孢/曲10g对水50奴于稻瘟病发病初期对水稻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5.
选用满洲里先锋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茂勃艾米乐微生物菌剂,在小麦、油菜生育前期进行喷施。结果表明:每667 m2应用磷酸二氢钾100 g+液态氮50 g+麦黄金30 g+茂勃艾米乐菌剂100 mL喷施小麦后,每667 m2产量237.3 kg,较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100 g+液态氮50 g+麦黄金30 g处理增产8.6 kg,增产3.8%;用菌剂单独喷施后,每667 m2产量比清水对照高19 kg,增产6.9%。油菜应用该菌剂处理后,产量比清水对照高19 kg,增幅6.9%。小麦应用微生物菌剂与叶面肥混施处理后,穗粒数增加16%,用微生物菌剂单独喷施后,较对照穗粒数增加4.17%。施用该菌剂后,油菜苗期长势旺盛,叶片肥大,有效角果数较对照增加10.67%。该微生物菌剂可在小麦、油菜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初冬用15%麦极WP 13.3~20 g/667m2、早春用15%麦极WP 20~26.7 g/667m2,对水30~40kg/667m2.可有效防除小麦田看麦娘.  相似文献   

17.
控氮增钾控制小麦病害发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宜城市和枣阳市开展控氮增钾控制小麦病害发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控施氮肥和增施钾肥,可控制小麦病害的发生,收到增产、增收的效果。田间所施氮肥量与病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当所施纯氮在0~20kg/667m2之间时,随着施用量的增加,病害发生和为害呈上升加重趋势。根据收益分析,在小麦生长的全生育期内,田间每667m2施纯氮10~12.5kg较适宜。增施钾肥不仅能延迟小麦条锈病的始见期,还能明显降低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等的发生程度,减轻其为害。同时,适量增施钾肥还能增加小麦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在每667m2施10kg纯氮和5kg纯磷的情况下,以施纯钾肥11kg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单季晚稻飞虱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种药剂防治稻飞虱试验结果表明,吡蚜酮25%可湿性粉剂20g/667m2、噻嗪酮25%可湿性粉剂50g/667m2、噻嗪酮25%可湿性粉剂50g/667m2 有机硅16.7g/667m2、阿维菌素4%乳油30mL/667m2 噻嗪酮25%可湿性粉50g/667m2、毒·噻40%可湿性粉剂50g/667m2、氟虫腈5%悬浮剂50mL/667m2对单季晚稻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15d校正防效分别为53.0%~75.8%、60.7%~83.0%、65.7%~85.1%、63.4%~83.4%、28.2%~86.0%、39.8%~70.8%,并且以吡蚜酮、噻嗪酮 有机硅、噻嗪酮处理区蜘蛛量相对较高.对以褐飞虱虫量为主的中等至偏重发生稻田,以选用吡蚜酮、噻嗪酮 有机硅、噻嗪酮为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进行了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稻飞虱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噻虫胺EC 50 ml/667m2、30%噻虫嗪SC 4g/667m2、50%丙威·噻虫胺WP 24 g/667m2、25%吡蚜酮WP 24 g/667m2、11.5%吡·噻EC 100 ml/667m2施药后1 d,5种药的防效均在84%以上,速效性都较好;药后3~10 d,防效都在94%以上,7 d达到高峰,防效在97%以上;药后15 d,几种药剂的防效均保持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稻鱼共生农业系统"2005年5月16日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4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08年湄潭县从浙江大学引进该技术,在永兴、复兴、湄江、黄家坝和抄乐等乡镇进行"青田鱼"示范推广试验,面积200hm2,2009年达667hm2。经测产验收,每667m2产"青田鱼"40~75kg,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