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滩地I-72杨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4年生I-72杨人工林生长特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生长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时期:14 a为幼林期,510 a为速生期,1114 a为近熟期.I-72杨树高速生期为38 a,胸径速生期为510 a,材积速生期为610 a.树高生长要早于胸径生长,林木的后期生长以胸径和材积生长为主.树高和胸径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比平均生长量最大值的到来时间要早,树高连年生长量大约在第7年生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大约在第9年生时相交,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14 a中未能相交,即没有达到数量成熟,其合理的轮伐期应在14年生以上.单株之间树高生长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第38年生时,胸径和材积生长竟争集中在生长后期.用Richards方程对I-72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拟合,拟合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中二者的树高、胸径、材积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以及树高/胸径比值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杉乳混交林中,杉木在树高、胸径、材积总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上,与乳源木莲相比优势始终较为明显,说明杉木在与乳源木莲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但在17a后,杉木树高、胸径、材积连年生长量低于乳源木莲,生长开始减缓,此时应适当进行抚育间伐。  相似文献   

3.
以利川市红椿林场17 a生鹅掌楸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对其生长状况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7 a生鹅掌楸树高15.50 m,胸径12.90 cm,单株材积0.09091 m3;树高、胸径的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均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生长规律。在15 a时,胸径与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交。因17 a时材积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并未出现相交,表明17 a生鹅掌楸处于生长旺盛期。因材积未达到数量成熟,故其主伐年龄暂无法确定。  相似文献   

4.
不同立地条件的水曲柳人工幼龄林生长指标的调查结果表明:缓坡造林,8 a生胸径最大值为6.0 cm,树高最大值为6.5 m;轻微水湿地造林,经2次施肥后,12 a生时平均胸径、平均枝下高生长量较缓坡造林的8 a生水曲柳仅具有微弱生长优势,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平均枝下高低于8 a生缓坡水曲柳幼龄林;农耕地10 a生水曲柳人工幼龄林平均树高为4.50 m,为其他立地的150%,最大值为6.8 m,胸径最大值为7.3 cm,单位面积立木蓄积为其他立地的158.3%。水曲柳造林后第四年开始,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较快,胸径连年生长量由0.65 cm增至0.80 cm以上;树高生长量在4~6 a增长最大,连年生长量达1.00 m,平均生长量也持续在0.60 m以上;材积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自第四年开始,增幅较大,第六年连年生长量为第五年的1.92倍。  相似文献   

5.
解析1株天然林中148年生伯乐树倒木树干,表明其树高连年生长量在65年生时达到最大值,和树高年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80年生时;胸径连年生长量在70年生时达到最大值,与胸径年平均生长量相交于95-100年生时;而材积连年生长量的最大值出现在80年生时,与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于135-140年间相交,此时可以认为是伯乐树的材积数量成熟年龄。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业局潮查林场境内的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和杜香–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对两种不同林型分级木(优势木、标准木、被压木)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分级木的胸径平均生长量、树高平均生长量、材积平均生长量的大小顺序均为:优势木标准木被压木;优势木、标准木的胸径连年生长量和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生长期内出现两次峰值且曲线波动较大,说明分级木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着优势木、标准木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优势木、标准木的材积连年生长量与材积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出现较树高和胸径的晚,且材积平均生长量与材积连年生长量没有出现相交点,说明兴安落叶松林还处于生长期,还没有到达成熟期。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湿地松在滇西地区的生长适应性,选择30余年生湿地松与乡土树种云南松人工林,基于样地调查,采用平均木法进行树干解析,分析比较其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在林分水平上,湿地松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明显大于云南松;湿地松和云南松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过程基本一致,其中胸径连年生长量随树龄增大呈逐渐降低趋势,树高连年和平均生长量随林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材积连年和平均生长量则呈递增趋势,仅造林26年后材积连年生长量稍有降低。相对于云南松而言,湿地松的胸径、树高、材积连年和平均生长量更大,速生期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更长;但30余年生时两个树种均未达数量成熟龄。由此可知,湿地松非常适宜在滇西地区推广种植。本研究为湿地松在滇西及相关地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楠木人工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四川农业大学实习林场50~58年生的楠木人工林实验样地数据和树干解析资料,研究楠木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4年生楠木人工林的树高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为0.63 m,20年生时树高的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为0.57 m,与树高的连年生长量曲线相交;16年生时胸径的连年生长量最大为0.64 cm,22年生时胸径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为0.56 cm,与胸径的连年生长量曲线相交;54年生时材积的平均生长量最大为0.008 9 m~3,与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曲线相交,此年龄可认为是楠木的数量成熟年龄;楠木人工林的树高、胸径、材积与树龄之间的生长关系可用三次多项式y=a_0+a_1t+a_2t~2+a_3t~3(y表示树高、胸径、材积,t表示树龄,a_0、a_1、a_2、a_3分别为模拟曲线的系数)描述,其适合优度99%.  相似文献   

9.
以材积生长量为主要指标,对27年生杂种落叶松进行优良家系初步选择,并初步探讨了树高、胸径、中央直径及其相互作用对材积生长量的影响,进而找出影响材积生长的主要因子。研究表明,中央直径是影响材积的主要性状,性状对材积的影响依次为中央直径〉胸径〉树高。胸径与中央直径的相关较紧密,而胸径与树高、中央直径与树高的相关不同家系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10.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红花尔基林业局沙地人工樟子松胸径、树高、胸高断面积、材积与胸径连年生长量、树高连年生长量、胸高断面积连年生长量、材积连年生长量的灰色预测模型.通过残差检验,发现胸径与树高灰色预测模型精度最高,井用此两模型预测了樟子松生长进程,得出人工樟子松林优势木在30年时即可达到中径木标准,进入工艺成熟,可以采伐利用.同时表明人工沙地樟子松林能够成林成材,具有发展远景.  相似文献   

11.
对一平浪煤矿林场大叶桉人工林标准地调查和树干解析的结果表明该地大叶桉人工林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量比低海拔热量充足地区小。其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分别以4~12年、2~8年和4~14年最快,总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78cm、1.03m和0.0029m3,连年生长量分别在5年、3年和8年左右达到高峰,平均生长量分别在7年、5年和10年左右达到最大值。材积的数量成熟龄为10年。大叶桉人工中幼林林木的直径、树高、断面积和材积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各因子间存在着相互对应关系,当自然径阶为1时,相对树高、相对断面积和相对材积也接近或等于1。大叶桉人工林的材积与断面积成直线相关关系,其形高可视为1个常数,占蓄积量95%左右的林木相对形高接近于1。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旱快柳的生长规律,为其保护、培育和指导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铁岭市昌图县24年生旱快柳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求出树高、胸径、材积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旱快柳胸径连年生长量高峰值出现在6a,平均生长量高峰值出现在10a左右,可依据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下降的时间和幅度,并根据培育目的适时间伐;树高连年生长量高峰值出现在4a,平均生长量高峰值出现在4~6a;材积连年生长量在16a前呈现快速增长,16~20a趋于平缓,材积平均生长量在20a后有所减缓.从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生长趋势来看,旱快柳的数量成熟龄在20a左右。  相似文献   

13.
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黑杨树高生长要早于胸径生长,生长中后期单株之间对资源的竞争增强;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与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几乎同步出现,胸径亦如此,而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比平均生长量最大值要早3年左右出现;树高连年生长量在接近第6年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第10年左右时相交,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接近第16年时相交;黑杨生长过程分为4个时期;第0~3年为幼林期,第4~14年为速生期,第15~16年为近熟期,第17~26年为成熟期;轮伐期在16年左右.  相似文献   

14.
于鄂东北红安县吴家湾的枫香槲栎混交林内设置标准地,选取枫香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和测定,对枫香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枫香的胸径、树高生长快速期都出现在早期;胸径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第21年生时相交,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5年和16年生时相交;15年以后胸径生长逐渐减弱,树高生长还在继续。枫香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5~30年时一直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而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一直表现为平稳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青阳县栎类阔叶林树木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46年生栎类解析木为基础,运用DP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分别采用Logistic、Richards、Compertz、Mitscherlich、Gauss、Log-modified、Density7种理论方程与二次曲线对栎类进行拟合,建立栎类树高、胸径、材积的最优数学模型,对其生长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生长模型中Richards方程拟合效果最好、精度最高。故选择Richards方程为栎类树高、胸径、带皮材积、去皮材积生长模型。栎类树高的平均生长量在20年时达到最大值,而树高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4年,在20年时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相等。栎类胸径的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在24年时相交。栎类材积生长量在14年前生长较缓慢,在46年内还未出现材积平均生长量的最大值。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46年内还未相交,说明其未达到成熟龄。探讨了安徽省青阳县天然次生栎类阔叶林的生长规律,为栎类阔叶林合理利用和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一平粮煤矿林场大叶桉人工林标准地调查和树干解析的结果表明:该地大叶桉人工林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量比低海拔热量充足地区小。其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分别以4-12年、2- 8年和4-14年最快,总平均年生长量分别为0.78cm、1.03cm和0.0029m^3,连年生长量分别在5年、3年和8年左右达到高峰 ,平均生长量分别在7年、5年和10年左右达到最大值。材积的数量成熟龄为10年。大叶桉人工中幼林林木的直径、树高、断面积和材积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各因子间存在着相互对应关系,当自然径阶为1时,相对树高、相对断面积和相对材积也接近或等于1。大叶桉人工林的材积与断面积成直线相关关系,其形高可高为1个常数,占蓄积量95%左右的林木相对形高接近于1。  相似文献   

17.
对11年生枫香(Liquidamba formosana)人工林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枫香树高在11年生前处于速生期,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维持在1.1 m左右;胸径在6年生前生长迅速,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大于1.0 cm,6年生后连年生长量有较大降幅,适宜在6年生和7年生之间进行适当间伐;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随林龄增加呈逐步加快的趋势,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逐年增大,单株材积生长率在11年生前均大于10%,具有很大的生长潜力。林分树高与胸径分布均为正偏、尖顶峰,相对直径、相对树高变幅较大。林分干形与树高、胸径、冠幅间显著正相关,表明生长较快的植株干形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福建茫荡山天然小叶青冈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福建省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天然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Bl.)Oerst)林设置标准地,选取小叶青冈平均木做树干解析,利用理查兹方程、逻辑斯蒂方程、对数方程、Korf方程以及二次曲线方程等方程模拟胸径、树高、材积与年龄的相关关系,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理查兹方程模拟效果最好,小叶青冈胸径与树高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值的年龄分别为25 a和22 a,而材积连年生长量在15 a时达到最大,平均生长量在25 a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太岳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动态,为华北落叶松的科学经营管理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笔者对太岳林局七里峪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解析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华北落叶松的生长过程,建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适合胸径生长过程的最优模型为Korf方程,适合树高、材积生长过程的最优模型为Richards方程,决定系数R2值均大于0.99.华北落叶松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在第9 a达到最大值0.95 cm,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在第17 a.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第9年达到了最大值,9 a~12 a连年高生长量相同,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在第16 a.材积在9 a~15 a时连年生长量快速增长,15 a~21 a时连年生长量逐渐减缓;此后,在21 a~27 a时,连年生长量又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直到第27 a,华北落叶松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没有相交,说明七里峪林场的华北落叶松林分还没有达到成熟期,正处于生长期。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洪雅县柳杉林木生长过程规律,在洪雅林场设置9个样地,共采集9株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结果表明:柳杉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年平均生长量均在10a时达到最大值;胸径连年生长量在第10 a和30 a时两次达到峰值,胸径的速生期出现两个阶段,分别在5~12 a和24~31 a间;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30 a时达到最大值0.04408 m3,而平均生长量一直处于增长阶段,表明材积生长仍未达到数量成熟。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了柳杉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与林龄的生长方程,拟合精度均在0.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