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EM原露是日本琉球大学教授比嘉照夫发明的.EM原露,由整个生态系统都存在的五大类微生物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其中有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生产方法是把仔细筛选出来的好气性和嫌气性的有益微生物采用适当比例混合培养,并进行独特的发酵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群落在生产中产生或分泌有益物质.各类微生物都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天意EM原露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质量承保江西省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EM这个符号是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该技术发明人为日本琉球大学教授比嘉照夫。EM原露是一个亲密和谐的大家庭,它是由整个生态系统都存在的五大类微生物中的80多位“优秀分子”组成EM原露通过采用适当的比例和独特的发酵工  相似文献   

3.
启事     
《农村百事通》2006,(8):81-81
EM这个符号是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该技术发明人为日本琉球大学教授比嘉照夫。EM京露是一个亲密和谐的大家庭,它是由整个生态系统都存在的五大类微生物中的80多位“优秀分子”组成。  相似文献   

4.
olytechnic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质量承保江西省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EM这个符号是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该技术发明人为日本琉球大学教授比嘉照夫。EM原露是一个亲密和谐的大家庭,它是由整全生态系统都存在的五大类微生物中的80多位“优秀分子”组成。EM原露通过采用适当的比例和独持的发酵  相似文献   

5.
邓厚群 《农家顾问》2008,(10):46-46
“EM”是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EM原露是使光合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丝状菌群和乳酸菌群等五科10属80余种有益微生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让它们共生共荣,协调发展。EM原露在养殖业中用秸秆资源发酵,调制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优质生物饲料,以加速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EM原露是由江西省天意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它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等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施用后能够改善土壤环境,抑制有害生物生存,促进农作物健身防病,并且能够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产量。黑龙江省红五月农场2004、2005年在大豆上应用EM原露,结果表明,EM原露能够降低化肥  相似文献   

7.
EM原露是一种生态制剂,它含有光合菌类、固氮菌类、乳酸茵类、酵母菌类和丝状菌类等80多种微生物,具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无环境污染等特点。在水产养殖中使用EM原露生态制剂,可使鱼类的生活环境和鱼体内(如肠道)的微生物达到菌种群平衡,人为地使有益微生物成为优势种群,减少有害菌对鱼类的侵袭机会,达到增加水体溶氧量和防病治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EM原露是世界著名生物学家、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一项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较大的生物工程技术EM”是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EM原露是使光合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丝状菌群和乳酸菌群等5科1属80余种有益微生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让它们共生共荣协调发展。与其它  相似文献   

9.
EM是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该技术发明人为日本琉球大学教授比嘉照夫于 80年代初研制而成的的微生态制剂,是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菌的丝状菌群等 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多功能真菌。这项技术在 9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应用于农村牧渔。 EM技术引进国内后,在农业尤其是畜牧业中的应用是全方位的,其明显功效: ( 1)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成本。经测算, EM原露发酵饲料中所含 17种氨基酸总量明显增加,不同饲料营养成分提高幅度在 10%- 20%之间。饲喂 EM原露饲料一般可使料肉比、料蛋比下降 10- 20%,用 EM原露不仅可发酵秸杆作饲料,还可发酵鸡粪喂猪、牛。用 EM原露,投入低,能大大减少饲养成本。 ( 2)对疫病有奇特防治效果。 ( 3)促进生长,提高日增重,缩短饲养时间。 ( 4)明显提高繁殖率,母猪产仔率可提高 30%- 50%。 (上海农业网)  相似文献   

10.
EM是英文Effective Micro-Organinms的缩写,意思是有效微生物群.它是由多种功能不同的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等人于1983年研制成功的.这种微生物群体主要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发酵型丝状菌等组成.原液是呈棕色半透明的液体,每毫升有一亿个活菌,pH值在3.5左右.EM中的各种微生物共生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复杂而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它可以抑制许多有害微生物,特别是抑制一些病原生物和腐败细菌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速盛力(EM)饮品是众多特定有益微生物的混合物培养液。它是在日本EM公司和美国生物工程公司开发生产的EM原露的基础上,经我国科学家的研制开发而成的,由天意公司生产的高级菌品饮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土壤微生物区系是表征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角度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对热区农田土壤健康的影响,为优化槟榔林下间作香露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槟榔单作(DB)、香露兜单作(DX)和槟榔间作香露兜(JZ)3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等指标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探究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驱动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因子。【结果】槟榔间作香露兜对真菌群落的影响较小,却显著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指数。槟榔间作香露兜显著提高土壤细菌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所有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群落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相对多度分别为22.59%、19.60%、16.66%和16.11%。尽管间作模式不改变细菌群落多度,却相比于槟榔单作显著提高酸杆菌门细菌多度75.09%,同时降低厚壁菌门细菌多度75.42%。相关性分析与RDA分析结果共同表明土壤细...  相似文献   

13.
高山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氮素动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环境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严酷的气候条件,限制着高山植物的生长和物候节律。探究高山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及土壤氮素循环特征,有助于了解高山生态系统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养分供应状况。该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高山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氮素动态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探究高山环境土壤微生物活动及氮素循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沃野EM原露     
《农村科学实验》2006,(10):44-46
沃野EM原露推广两年来,证明EM原露在养殖业上效果明显,现提供一批使用过EM原露的农户,让他们自己说说使用效果,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相似文献   

15.
活野EM原露     
《农村科学实验》2006,(9):44-46
沃野EM原露推广两年来,证明EM原露在养殖业上效果明显,现提供一批使用过EM原露的农户,让他们自己说说使用效果,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相似文献   

16.
EM发酵饲料的制作及在肉牛饲养中的应用与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M是有效微生物群(Effctive Microorgan-isms)的英文缩写,主要是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革兰氏阳放线菌群、发酵型丝状菌群等5大类10属80余种有益菌组成,具有不同性质和作用的有效微生物复合在同一种液体中以活性状态共同存在,在培养过程中,还会产生多种多样微生物群落。利用EM菌发酵饲料饲养肉牛,对畜牧业的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1制作方法1.1原料准备EM原液1~2kg,秸秆1000kg,糖蜜或红(白)糖1~2kg,清水若干千克。1.2 EM发酵饲料的制作a.秸秆的处理将秸秆切成2~3cm,同时准备好容器,可以采用水泥窖池、塑料袋、水缸等。b.菌液的…  相似文献   

17.
沃野EM原露     
《农村科学实验》2007,(4):43-45
沃野EM原露推广两年来,证明EM原露在养殖业上效果明显,现提供一批使用过EM原露的农户,让他们自己说说使用效果,大家可以借鉴一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土壤微生物是构成自然、管理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在养分循环、土壤肥力维持和土壤固碳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季节更替具有密切关系,通过季节性降水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作用于微生物群落,而植被季节性凋落物通过改变土壤pH和碳、氮、磷等元素使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呈现明显季节动态。基于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生境中土壤微生物研究成果,围绕土壤湿度、温度和植被凋落物3个季节性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明确季节性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重要性,为深入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EM原露处理秸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玉米秸、稻秸、小麦秸室内EM原露发酵处理后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EM原露在提高秸秆资源营养价值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而EM原露菌群利用非蛋白氮(尿素)方面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是研究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重要工具.通过监测模拟气候变化的施氮增雨试验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改变,预测我国北方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在未来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为了更好地衡量微生物群落的响应,进行了连续3年的气候模拟试验,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图谱分析法追踪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增雨对微生物群落中的革兰氏阳性菌(GP)、革兰氏阴性菌(GN)以及总细菌和总真菌的PLF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真菌/细菌比(F/B)和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之比(GN/GP)有显著影响,并显著降低了总PLFA含量.施氮显著降低了微生物群落中的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总细菌和总真菌的PLFA含量,并显著降低了微生物群落的总PLFA含量.施氮和增雨两个环境变化因子对总PLFA、GN/GP、以及真菌对细菌之比(F/B)有显著的交互影响.在半干旱草原地区,施氮和增雨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交互影响.这预示着未来降雨量增加和氮沉降条件下,我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将导致微生物群落生态功能改变,从而引发整个生态系统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