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稻花序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花序的发育过程涉及花序形态结构建成、顶端与腋生分生组织间的平衡与协调等复杂而有序的过程。简要介绍了水稻花序发育的主要过程及基本形态,根据水稻花序发育的进程,结合不同发育阶段中分离到的相关基因,从调控水稻花序分生组织的起始与发育两个方面总结了这些基因调控花序发育的分子机理,以期为最终阐明水稻花序发育的机理和高产育种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RT-PCR分析,鉴定了一个在水稻茎、叶中特异表达的锌指基因OsZF153.利用PCR扩增了OsZF153基因上游约2 kb启动子区,构建了启动子与GUS的融合表达载体pCZF153P-GUS.pCZF153P-GUS转基因T0植株GUS活性分析显示:转基因植株的根、茎、叶、颖壳中检测到GUS活性,其中茎和叶GUS表达活性较强,而根和颖壳表达较弱,在雄蕊和雌蕊及种子不同发育阶段中没有检测到GUS活性,表明OsZF153启动子是一个水稻非生殖器官表达,且在茎、叶中优势表达的启动子.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水稻土的磁化率特征及其分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吉林省几种水稻土的磁化率变化规律及其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异特点,并据此论证了吉林省水稻土的发育阶段和提出其分类归属。  相似文献   

4.
水稻低温冷害的发生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喜温、短日照作物,寒地水稻生产中影响水稻产量最主要的是气温,水稻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每个发育阶段都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低于所需求的温度,就会造成低温冷害。低温冷害可分为延迟性冷害、障碍性冷害和混合性冷害3种。  相似文献   

5.
利用人工气候对黑龙江省早、中、晚熟的6个水稻品种在小孢子发育阶段进行低温处理,利用叶枕距和距抽穗期的天数作为标准评价水稻对低温的敏感期。结果表明,叶枕距在-5 cm以前、抽穗前14-18 d水稻就进入了对低温的敏感期。  相似文献   

6.
青鱼咽齿和角质垫发生和发育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系统地叙述了青鱼咽齿、角质垫发生和各发育阶段的组织结构特点,概要介绍了咽齿更换固着过程的组织学特征,并对青鱼咽齿发生、各发育阶段组织学划分以及咽齿和角质垫在发生和发育过程中组织学特点与食性转化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水稻转基因技术、花药培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组辅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了水稻产量性状、抗病虫性、抗逆性状、营养品质和特异种质的遗传研究及分子育种的最新进展、水稻基因设计育种数据库建设和水稻基因设计育种的展望,反映了在水稻分子育种方面获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云南稻种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类似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利用已知植物抗病基因和蛋白激酶序列中的保守区域设计的 3对引物对 137个水稻品种DNA进行PCR扩增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 ,水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类型丰富 ,以带型差异类似性 96 %为标准 ,这些品种可划分出籼粳差异较为明显的 3个类群 ;以带型差异类似性 6 0 %为标准 ,这些品种可划分为 2 0个类群。这些依分子标记划分的类群与品种的亲缘关系和抗瘟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刘斌 《广东农业科学》2020,47(12):12-23
水稻是我国超过60%人口的主粮,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可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表型鉴定和选择为基础的水稻常规育种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水稻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广泛的稻种资源中挖掘特异优良基因,开展高效准确的分子育种被认为是实现水稻育种第三次突破和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为了进一步提升广东省水稻育种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建立了“广东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广州分中心”,以此为依托平台,充分利用水稻所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和水稻常规育种的优势,开展了大规模的水稻重要性状基因的鉴定和分子育种,已取得显著成绩。对1992年以来水稻研究所水稻分子育种技术平台的构建、水稻重要性状基因鉴定,特别是对水稻稻瘟病抗性、耐冷性和收获指数的分子遗传研究、以及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基础的水稻分子育种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下一步水稻分子育种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利用昆明1994—2012年水稻发育期观测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计算各发育阶段综合气候适宜度,构建基于气候适宜度的水稻发育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各发育阶段间隔日数预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平均绝对误差均在3 d以内,其中拔节—孕穗期平均绝对误差为0;其次为三叶—返青、孕穗—抽穗、乳熟—成熟期平均绝对误差均为1 d;返青—分蘖、分蘖—拔节期平均绝对误差为2~3 d。全生育期预测值与实测值平均绝对误差为1 d。预报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可在水稻发育期预报业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粳稻品种中花11为材料,对其雌蕊、雄蕊发育的细胞学进程与其相应的小穗外部形态进行分析,获得了该品种雌雄蕊发育的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孢子形成和配子体发育等各个时期与颖花稃片长度的对应关系。随着稃片长度的不断增加,其颜色逐渐由白色转为嫩绿色,稃片最终长度达6.4mm时,雌蕊(胚囊)和雄蕊(花粉)发育成熟。同时还对中花11种子发育和颖果及稃片的形态学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胚胎和胚乳发育进程与颖果及稃片长度和形态的关联性。颖果和稃片的发育呈阶段性的变化,当胚囊授粉后9d时,颖果和稃片均发育伸长至6.71、7.34mm,达到最大值后颖果和稃片不再伸长,主要进行横向加宽发育,直至成熟。  相似文献   

12.
水稻物质生产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研 究水稻 物质生产 对稻田 甲烷排 放影响为 目的的 大田与 盆栽 试验于1994 —1995 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进行。对同期观测的稻田甲烷排放量与水稻干物质积累资料的分析表明, 在类似的气候、土壤及水稻栽培管理条件下, 稻田甲烷排放的季节总量随水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甲烷日排放通量与水稻干物质积累呈正相关;水稻生长中、后期的物质生产对甲烷排放的贡献大于前期。  相似文献   

13.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3份水稻材料的雌配子体的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鉴定。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试验材料中都存在着2种雌配子体的发育现象,即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和在异常的发育过程中,各种试验材料均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对于正常的发育过程而言,所有的试验材料均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在2份同源四倍体水稻品系中,双胚苗品系ASDOR05-01比其亲本99-01(4)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特异性。成熟胚囊的结构状态与其育性表现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经过离子束注入后筛选到的双胚苗水稻材料,在生殖发育特性上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特异性,即表现出更弱的有性生殖能力。  相似文献   

14.
Rice(Oryza sativa L.) is highly susceptible to the rhizosphere salinity than other cereals.High sensitivity has been observed,mainly at vegetative and reproductive stages in rice.It is the du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 to comprehend the growth,development,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of rice plants under stress.This paper includes the overview of rice growth and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influenced by salt stress and the regulation pathways involved in these processes.It also includes the promising salt tolerance strategies,i.e.,genetic modification techniques,agronomic practices to improve rice growth,yield,and role of phytohormones and their management,especially inhibition of ethylene biosynthesis by using inhibitors 1-methylcyclopropene(1-MCP).Rice cultivation may be a first choice for improvement of salt tolerance through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and improv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This study will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toward low rice grain yield and poor rice resistance under salt stress and will also stream scientific knowledge for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salt affected soils by using different regulating ways.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水稻转基因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水稻转基因研究的重点方向,并对其食品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客观地分析了其利弊关系,并针对某些潜在的危害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手性农药毒性评价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手性农药都被当作单一化合物进行环境行为和生态毒性研究,但是由于手性农药对映体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立体选择性,手性农药对动物及人类的毒性作用可能具有对映体选择性.本文介绍了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苯基吡唑等手性农药对内分泌、神经、免疫、生殖、发育等毒性作用的对映体选择性,分析了对映体选择性产生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国内外观赏植物和大宗农作物室内栽培及展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从可行性角度简要介绍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水稻活体展示的案例,分析了大宗农作物室内展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及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一些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抗性基因的应用、发展前景与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印楝质植物源农药在无公害水稻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楝制剂能防治多种水稻病虫害,并对稻田天敌安全。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印楝制剂对水稻病虫害生物活性的研究情况,介绍了印楝制剂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并展望了印楝质生物农药在我国无公害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稻育种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回顾了我国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水稻育种技术成就:水稻的矮秆化形成产量首次飞跃,杂交水稻的成功选育促成产量进一步提升,超级稻育种技术则使产量上升到更高水平。目前,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除了重视产量的提高外,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则更加注重稻米品质、营养、抗病虫害、抗寒、耐热等方面潜力的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