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强婚刺铃蟾     
正强婚刺铃蟾(学名:Bombina fortinuptialis),属无尾目、铃蟾科、铃蟾属物种,为广西特有种,是刘承钊等1978发表的新物种。形态特征雄蟾体长52—64毫米,雌蟾体长52—61毫米。头宽大于头长。吻部高,吻棱不显。鼻孔近吻端,颊部向外倾斜无凹陷。眼间距大于吻间距。无鼓膜,无耳柱骨。舌大而圆,周围与口腔黏膜相连。犁骨齿并列长在内鼻孔内侧后缘,相距较远。无声囊。前臂及手的长度小于体长的一半。指、趾略扁,指端圆,趾端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1948年,5月的那一天,和风习习,吹过滹沱流淌清波的河湾;暖阳融融,映照着峰峦绵延的太行山。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西柏坡村前的河滩,他走过绿中泛黄的麦田,他把疲惫的腰身舒展,深深呼吸着土地上弥漫的香甜。忽然,一阵"叮当、叮当"的耧铃吸引了他的目光,他看到一群农民在麦田里播种着什么。他走近,和人们打招呼。那位叫闫志亭的农民认出了他,停下手里的活计与他攀谈。闫志亭是共产党员,他粗略知道,这位大眼睛、宽额头的人是刚刚住进西柏坡的一位领袖。  相似文献   

3.
圆铃1号大枣绿枝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圆铃大枣是我国8个主栽枣品种之一。圆铃1号是山东省果树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从圆铃大枣中选出的优良品系^[1]。以往枣树苗的繁殖多采用酸枣核带壳培育再行嫁接,一般需要3a时间,或采用根孽苗归圃,费时费工,繁殖系数低,且易造成品种混杂。扦插育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杀铃脲对美国白蛾进行飞机防治试验,通过数据分析了杀铃脲飞机防治的效果,总结防治经验,以期为杀铃脲在美国白蛾飞机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适宜大棚栽培的枣树鲜食品种--早熟梨枣和铃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介绍了适宜大棚栽培的 2个枣树鲜食品种—早熟梨枣和铃枣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和果实经济性状 ,并提出了大棚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樟子松丛枝上小枝的韧皮部、病枝芽苞的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发现其筛管细胞中有大量圆形、椭圆形、亚铃形和鞋底形粒体。其大小在300—400×300—3000毫微米,有明显的双层膜和网状DNA 结构,膜厚约15毫微米。  相似文献   

7.
圆铃大枣绿枝扦插技术试验小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圆铃大枣绿枝扦插技术试验小结郭风昌朱宪震(阳谷县林业局252300)赵克(山东省林业厅)聊城地区特产的圆铃大枣良种繁育比较困难,而黄淮海开发计划,在近年内约需百万株枣树良种壮苗。因此,我们开展了圆铃大枣绿枝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以期为加速枣树良种繁育提...  相似文献   

8.
<正>铃蟾是蛙类中一个非常原始的类群,隶属于两栖纲无尾目铃蟾科铃蟾属,在分类上作为独立的铃蟾科,是介于原始蛙类和较高级蛙类之间的一个过渡类群。铃蟾一共有7种,其中2种分布于欧洲,5种分布在亚洲,而这5种在中国均有分布。铃蟾腹部颜色鲜艳,遇到危险时会分泌毒液,并将腹部朝上,露出腹部警戒色以恐吓敌人、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兜铃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采用色谱柱为C18(150mm×4.6mm,5μm);以甲醇-水-乙酸(70∶28∶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15nm;柱温25℃。结果表明,马兜铃中马兜铃酸A同其他成分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0.21~0.61μg。平均回收率为97.50%。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马兜铃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阿维菌素与杀铃脲对舞毒蛾幼虫的联合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舞毒蛾幼虫解毒酶活力、保护酶活力测定,研究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对舞毒蛾幼虫的联合作用机制,为上述2种农药的混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工饲料中添加不等量的9 000μg·mL~(-1)阿维菌素丙酮溶液和25 000μg·mL~(-1)杀铃脲丙酮溶液,分别配制成含有阿维菌素、杀铃脲的单剂和复合剂混毒饲料。饲料中药剂含量:低浓度处理组单剂阿维菌素0.50μg·g~(-1),单剂杀铃脲8.30μg·g~(-1),复合剂阿维菌素0.50μg·g~(-1)、杀铃脲8.30μg·g~(-1);高浓度处理组单剂阿维菌素1.10μg·g~(-1),单剂杀铃脲16.60μg·g~(-1),复合剂阿维菌素1.10μg·g~(-1)、杀铃脲16.60μg·g~(-1)。采用含毒饲料处理3龄舞毒蛾幼虫,24 h后统计幼虫死亡率,测定存活幼虫解毒酶CarE和GST活力以及保护酶SOD、POD、CAT和PPO活力。【结果】对照组、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时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0,低浓度复合剂处理的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1.15%,与对照组、单剂处理组无显著差异;高浓度复合剂处理的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4.11%,与对照组、单剂处理组有显著差异。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复合剂处理的幼虫CarE和GST活力均高于对照组;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时,幼虫CarE和GS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合剂处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及复合剂处理时,幼虫SOD、CAT和PPO活力均高于对照组,而POD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复合剂处理SOD、POD和CAT活力均高于单剂处理,而复合剂处理PPO活力则均低于单剂处理。【结论】阿维菌素和杀铃脲联合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舞毒蛾幼虫解毒酶CarE和GST活力,再辅以抑制保护酶PPO活力,从而提高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杨白潜叶蛾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南濮阳选用杀铃脲等4种不同浓度杀虫剂对杨白潜叶蛾幼虫进行了田间药剂防治对比试验,结果显示5%杀铃脲SC、10%吡虫啉WP和48%毒死蜱EC1000倍效果最好,喷药后11 d相对防效均为100%;其次为10%吡虫啉WP、1.8%阿维菌素EC、5%杀铃脲SC和48%毒死蜱EC 1500~2 000倍,相对防效在88%~98%。本着经济、有效、环保的原则,建议生产上在幼虫危害初期用5%杀铃脲SC 1 500~2 000倍树冠喷施或与其它3种杀虫剂2 000倍交替使用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2.
应用5%杀铃脲悬浮剂防治松毛虫幼虫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杀铃脲悬浮剂属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是一种高效无公害杀虫剂。为推广生物及仿生杀虫剂,找出最佳的使用剂量,利用杀铃脲悬浮剂与化学农药20%氰戊菊酯乳油进行防治松毛虫幼虫试验,结果表明:5%杀铃脲悬浮剂1 500倍液防治松毛虫幼虫72h杀虫效果达到96%以上,与20%氰戊菊酯乳油的防治效果基本相同;但其无公害,具有对害虫天敌、人畜更安全等特点,因此更具推广性。  相似文献   

13.
北京,清华东路。夜色拥抱着全国最高绿色学府。白色的办公楼二层有扇窗户里透出的灯光,一直亮到深夜。熟悉的人们都知道,这是尹伟伦教授在挑灯夜战。 除非出差,否则这间办公室的灯光百分之百会在这个时段闪烁。总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在等着他。需要处理的公务,需要撰写的文章,需要审阅的书稿,需要发送的“伊妹儿”,使得他争分夺秒,总也停不下来。 一个“忙”字难以形容和概括他的白天。身为北京林业大学的常务副校长,他主管多项工作。白天,他常常感到有些身不由己。只有夜幕降临之后,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开始放松紧绷着的神经,看看电…  相似文献   

14.
闪光的足迹     
塞外。正镶白旗星耀乡前造林湾村一片绿色。田成方,树成行,人们赞美这绿色的海洋,更赞美这绿色生命的创造者—前造林湾村原任党支部副书记、七十九岁的任发同志。他不声不响地与风沙鏖战了三十二年,岁月使他脸上短短的硬胡茬变成了长长的花白飘须,留下他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印记。他身材并不高大,但他那结实的双肩总是能给人以完全信托于他的力量。看:他手拿一根长长的捅树铲,为一棵棵  相似文献   

15.
2004年4月29日,随着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在大连金州落入法网,发生在和龙市八家子林业局运材线上的“4·18”特大抢劫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至此,八家子森林公安局的刑警们仅用了短短11天的时间就将这起特大抢劫杀人案件胜利告破。交友不慎埋祸根手机铃成催命铃2004年2月11日上午8时53分,随着一声清脆的汽笛声,由图门开往长春方向的K656次列车准时从延吉市火车站驶出,载着探亲旅行的人们奔向目的地。甲申农历新年还没有出正月,列车车厢里的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年味。卧铺车厢里的乘客不多,人们三三两两地坐在窗边的座位上,天南海…  相似文献   

16.
氟铃脲是灭蚁灵被禁用后诱饵剂中的取代药品,它是昆虫几丁质合成的抑制剂.2002~2003年室内试验表明,以松锯木粉为基本原料的饵料中,氟铃脲与饵料的质量分数为0.50%时,对家白蚁均无拒食作用;野外试验质量分数为0.25%时,无拒食作用,0.50%时有拒食作用;野外试验还显示家白蚁对该药的敏感程度远高于黑翅土白蚁及黄翅大白蚁对药剂的敏感性.据此建议在生产中用诱饵法防治家白蚁时,氟铃脲与饵料的质量分数以0.25%为宜.  相似文献   

17.
银杏引种丹东地区以后,经长期栽培驯化,已经能完全适应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且生长稳定。在丹东地区栽培的银杏品种有10个。调查表明,生长表现的排序依次为大梅核、小梅核、佛指、大园铃、大金坠、大马铃、大白果、龙眼、卵果佛手、洞庭皇。  相似文献   

18.
杀铃脲防治松毛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级工程项目“辽西地区松毛虫持续控灾工程”的要求,筛选仿生农药和生物制剂等无公害的农药,以取代传统的化学逐药大面积林间喷雾。为此,选择杀铃脲进行飞机喷雾和人工机械喷雾防治松毛虫,结果表明,飞机喷雾杀铃脲用量120g/hm^2,人工机械喷雾杀铃脲用量105g/hm^2,飞防用药成本15元/hm^2,飞防效果高达95.9%。2年杰杀铃脲在生产防治上推广应用1333hm^2。  相似文献   

19.
亲爱的读者 ,这里我要给您介绍一位普普通通的护林员 ,多年来他一直被人们戏称为“野人”。他 ,就是绛县烟庄林场的护林员 ,运城地区特级劳模—阎世魁。196 1年 ,风华正茂的阎世魁从山东定陶老家来到烟庄林场当了工人。当时 ,林场刚刚筹建 ,交通不便 ,缺水没电 ,人们身背铺盖卷 ,肩扛大镢头 ,吃住在山上。他先后在条件十分恶劣的杨家岭、小虎峪、杏洼、东西沟作业点从事造林、育苗和护林 ,一干就是几十年。每当启明星高悬的时候 ,他便踏着崎岖的山路出工 ,夜幕降临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驻地 ,饿了啃窝头 ,渴了喝泉水 ,没有树苗自己育 ,没有…  相似文献   

20.
林业有害生物每年给林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目前,主要通过化学防治来控制其危害。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广谱的生物活性,对多种有害生物天敌和哺乳动物安全,环境残留低,适合用于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和抗性管理。其中,一氯代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杀铃脲的生物活性、经济实用性和生态环境安全性适中,其研究和应用更值得关注。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为目标,对杀铃脲的生物化学、生物学效应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归纳,并对其制剂产品的林间使用方法、防治效果和施用后影响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杀铃脲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其进一步地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