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焦瑞莲 《科学种养》2011,(11):53-53
从2007年起,家住我市榆次区大王湖村的李春生,在自家的养鹅场和90亩果园附近建起了60立方米的沼气池,实施鹅-沼-果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湖南省邵阳县岩口铺镇油麻井村,有个段伟成。他创立的“酒-猪-沼-粮”种养加模式效益很好,已成为当地生态循环农业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猪-沼-果生态模式效益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沼-果生态农业工程是以沼气为纽带,种养业和沼气综合协调发展的生态模式。农户充分利用庭院土地和空间,建立沼气池、厕所、猪圈。猪圈养猪,猪圈地下建沼气池,猪圈上层养鸡,房前屋后种水果。人畜粪尿流人沼气池,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减少了污染,改善了环境。同时,产生的沼气又可用作农户的燃料和为农户照明,解决农村用能;沼液、沼渣可作优质有机肥、饲料添加剂,用以施肥、喂猪和防治病虫害等,从而实现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与良性循环,达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猪-沼-果(菜)”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模式作用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吉县地处吕梁山南端,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近年来,该县在发展沼气的基础上,根据本县苹果主导产业及日光温室蔬菜不断增多,对优质肥料需求量增大的情况,提出以沼气为纽带,大力发展“猪-沼-果(菜)”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模式。两年来,该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资55万元,共建了550个“猪-沼-果(菜)”综合利用模式的沼气池,培育了一批“猪-沼-果(菜)”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模式的示范户。实践证明,这种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可在以下4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秋萍 《科学种养》2010,(10):53-53
著名的壶口瀑布旅游景区所在地——山西省吉县,地处吕梁山南端,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近年来,该县把沼气建设与果树生产和牲畜养殖结合起来,推广“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6.
“猪—沼—果”生态模式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治理农村散户养殖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福建省资源、气候特点,阐述和分析了“猪—沼—果”生态模式的分类、特点、应用及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福建省云霄县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21.2℃,全年适宜沼气发酵。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农村沼气池建设,"八五"期间获得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百强县光荣称号。目前全县拥有沼气池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永丰县佐龙乡邓家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村。该村为县城郊的一个自然村。全村64户,296人,耕地25.6公顷,人均收入8500元。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种植蔬菜和养猪,部分来自经商和外出务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发利用清洁卫生能源,解决村内环境"脏、乱、差"问题,已成为邓家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干净整齐的猪舍,明亮的保育室,几乎闻不到什么臭味。这是笔者今年元月16日在开化县华埠镇见到的新式养猪场。 据主人方英武介绍,2006年10月,他投资400万元.建成了占地65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猪场,有10间猪舍,还有1个400立方米的沼气池,并在养猪场里实行了“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的模式:猪的排泄物通过管道送到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来做饭和取暖,产生的废液和废渣用来种蔬菜和黑麦草,然后用蔬菜和黑麦草去喂猪。这样,既节约养猪成本,又不会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0.
广西"猪+沼+果+灯+鱼"生态农业模式关键技术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广西传统的“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近年创造的“猪+沼+果+灯+鱼”五位一体的新生态农业模式进行调查总结。并以广西‘恭城县黄岭村“五位一体”生态农业实践为案例,分析介绍该模式生态经济合理性及其关键技术。“五位一体”生态模式能显著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从而解决南方传统农业模式中存在的经济效益不高。生活能源燃料缺乏。农产品产量和安全品质低下,污染环境和生态退化等问题,比“三位一体”生态模式具有更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因而在实践中为广大农民乐于应用。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河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循环农业意义重大,本文对康尔徕"五位一体"典型循环农业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模式技术要点、模式特点和功能效益。该模式以沼气建设为核心,在农业种植区的农户田园内,建设日光温室,温室内一侧建设圈舍和厕所,地下建沼气池,温室附近建被动式太阳能暖房,构成"五位一体",该模式将广种薄收的粗放式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为集约、高效的田园设施高效生态经营方式,实现生产与生活同步,种植与养殖同步,节约与增收同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猪—沼—菜生态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工艺路线、生产模式及其优点,介绍了江苏省赣榆县推广猪—沼—菜种植生物链模式的现状,分析了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组织实施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生态园富民工程,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探明"水稻/牧草-肉牛-有机肥-蔬菜/茶叶"循环农业模式能量流动的规律,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长沙县金井镇"水稻/牧草-肉牛-有机肥-蔬菜/茶叶"循环农业模式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对能值自给率、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水稻/牧草-肉牛-有机肥-蔬菜/茶叶"循环农业模式的资源利用效率为49.00%,环境资源对农业的贡献较大;环境负载率为1.14,系统生产过程对环境压力较小;全系统净能值产出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分别为7.41和6.49,系统的生产效率较高,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该模式通过对牛粪尿、狐尾藻等资源的循环利用能有效降低环境的压力,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实现农业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关中农户型“猪-沼-粮”循环模式的能流特征、调控途径、效益状况,以及是否适合在关中区域推广问题,应用能流理论与系统分析法,对该循环系统进行能量投入和产出、能流去向、能流循环指数以及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农户型“猪-沼-粮”循环模式是一个以生猪养殖业为主,秸秆还田种植业和沼气工程为辅的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模式。该系统以有机能投入为主,农作物光能利用率为1.19%,能流循环指数0.92,具有较高的自我稳定性和自我维持能力,机械化程度较高,农户每年增加7149.78元的经济收入,同时兼具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但种植子系统复种指数低,沼气工程的科技投入低,致使整个模式的产投比不高。该循环模式适合在关中地区大力推广,同时应采取因地制宜的系统结构调整和优化原则,坚持完善农业技术指导部门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以位于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的循环农业研究基地为例,对"单一养牛"、"种草养牛"和"种草养牛产肥"3种模式的比较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单一养牛"模式比较,"种草养牛产肥"模式的总产值、净产值和利润分别提高18.3%、76.7%和88.4%。从成本和投资两方面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成本利用率与利用效率,以及投资利用率与投资效果,均呈现"种草养牛产肥"模式最好,"种草养牛"模式其次,"单一养牛"模式最差。但单纯从劳动投入的角度分析,"种草养牛产肥"和"种草养牛"模式的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26.8%和25.9%,较"单一养牛"模式高57.7%和56.2%,说明"种草养牛产肥"和"种草养牛"模式的人工投入成本较高,需加快机械化技术应用。与"单一养牛"模式相比,"种草养牛产肥"模式的总产值和净产值提高1.2倍和4.3倍,扣除劳动成本后,"种草养牛产肥"模式的纯收益分别比"单一养牛"和"种草养牛"模式提高8.60倍和1.16倍。阐明"种草养牛产肥"模式不仅可有效地防止牛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高春奇 《科学种养》2010,(10):52-53
<正>在发展现代农业生产进程中,湖南省邵阳县岩口铺镇立足山区特点,充分发挥立体农业优势,全力推行围山转、围地转、围水转、围园转和围院转5种农业生态模式,使得全镇生态农业走上了可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我于2006年秋兴建的塑料大棚——秸秆饲料发酵池——养猪圈——沼气池——瓜果菜田组成的“生态园”设施农业模式,通过两年多的实践,达到资源多次利用,减少污染,节粮、节肥、节能、节约的目的。这种模式是以大棚为中心,将植物、动物、微生物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生物链,从而生产出无害化食品,温室效应提高30%以上。现将我创办的以大棚为中心的生态模式介绍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五位一体”生态果园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五位一体"生态果园模式的原理与内容"五位一体"生态果园技术模式是从河南的实际出发,依据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从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与平衡出发,充分发挥系统内的动植物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