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哲盟热量资源与棉花开发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云 《中国农业气象》1996,17(1):32-34,20
哲盟在温度偏高、雨水调和的年份,种植棉花的纯经济效益比种植其他作物都好得多。但农业气候条件严重地制约着棉花的开发生产,其中以低温冷害的影响最为严重。搞好热量条件的分析和预报,实行以覆膜为核心,促进生育,充分利用热量资源的一整套农技措施,是棉花开发生产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3.
在南宁进行了玉米地膜栽培,结果表明覆膜的比露地的亩增73.3kg,增18.8%,玉米出苗期与成熟期分别提早4天和6天,植株的营养状况、茎粗、叶面积等均优于露地玉米。地膜栽培改变了玉米的生态条件,起到了增温、保温、保湿以及提高肥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山区热量资源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闽中山区尤溪县热量资源时空分布和食用菌生产情况的调查与分析,采用划分温期法和应用候平均气温曲线图,选择适栽食用菌品种和菌株,科学安排栽培生产季节,趋利避害,实现食用菌周年生产和高产优质,为合理开发利用山区热量资源,发展食用菌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6.
有色地膜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新疆阿克菌地区有色地膜棉的栽培技术要点及应用效果,并展望了有色地膜棉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8.
聚乳酸生物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及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膜残留污染问题的加剧,降解地膜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普通塑料地膜与2种不同厚度聚乳酸生物降解地膜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聚乳酸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状况及对土壤温度和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乳酸生物降解地膜在覆膜17~22 d后进入诱导期,60 d后逐渐进入破裂期,130 d左右进入崩裂期。在棉花生长苗期,生物降解膜膜内增温缓慢,白天平均土壤温度普通膜分别高于18μm降解膜和15μm降解膜膜0.8℃和6.2℃。但夜间降解膜膜内平均温度较稳定,保温效果好,膜内温度高于普通地膜1℃左右。18μm聚乳酸降解膜与普通膜相比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而15μm聚乳酸降解膜使棉花减产8.9%。研究表明,聚乳酸生物降解地膜厚度选为18μm较为合适,且具有良好的降解性,可满足棉花的生长需要,有望替代普通地膜在农田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属大陆季风气候,种植棉花需要解决的是棉花生育期长与热量资源不足的矛盾。要达到棉花丰产丰收,首先必须做到一播全苗。在足墒、优种、细播、护膜、健苗上下功夫,必须把好"五关"。  相似文献   

10.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属大陆季风气候,种植棉花需要解决的是棉花生育期长与热量资源不足的矛盾。要棉花丰产丰收,必须做到一播拿全苗,生产必须把好"五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1991~1995年地理、分期播种试验,建立地膜棉花花铃期发育速率与温度、日照及耗水量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各自的动态范围及其交互作用,鉴定出花铃期适宜温度、日照及耗水量指标:花铃期适宜温度为18~20℃以上,需≥0℃积温1400℃·d;适宜日照时数为7.8~10.2h/d,累计日照时数需580~640h;适宜耗水量为1.9~2.5mm/d,花铃期需耗水131~172mm。通过霜前花率与吐絮后≥0℃积温模型,确定了达到不同霜前花率的积温指标。另外,通过定株挂牌试验,建立棉铃干物质积累模型,确定的达到正常铃重所需积温指标与利用发育速率模型所确定的积温指标吻合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0—2001年在天水烤烟主种植区进行垄上地膜覆盖、垄沟平凹地膜覆盖和无膜烟田(CK)对照试验的观测资料,分析得出:烟田覆膜具有明显的增温保湿效应,且以垄沟平凹覆膜形式的增温保湿效应最佳,因此,垄沟平凹地膜覆盖下烤烟生育期明显提前,生长速度显著加快,中、上等烟比例和产值也明显高于其它烟田。  相似文献   

13.
干旱地区地膜棉花土壤生态环境和施肥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新疆棉田地膜残留对棉花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25,他引:39  
为了探讨地膜残留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该文在全面调查新疆北疆短绒棉主栽区地膜残留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地膜残留趋势,人工设置地膜残留密度梯度(0、250、500、1 000、1 500、2 000 kg/hm2),选择新陆早33号(发达根系)和新陆早13号(不发达根系)2个棉花主栽品种,研究了地膜残留对棉花产量性状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膜残留密度的升高,2个品种产量和成苗率均呈下降趋势,新陆早13号减产趋势更加明显,早熟度明显提前。如果按照现有的地膜残留趋势,则覆膜68 a左右,即现在往后38 a,残膜密度将达到1 000 kg/hm2,新陆早33号和新陆早13号产量分别下降18.1%、13.5%,成苗率分别下降8.4%、16.5%,早熟度分别上升17.0%、26.7%。当残膜密度为2 000 kg/hm2(覆膜141 a左右)时,新陆早33号和新陆早13号产量分别下降38.3%、45.2%,成苗率分别下降13.0%、21.1%,早熟度分别上升32.2%、27.7%;生物量、根冠比和根系表面积等生长指标都与没有残膜下生长的棉株存在显著差异。地膜残留可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水分分布不均,土壤营养下降。其中在残膜密度为2 000 kg/hm2时,碱解氮、速效磷分别下降55.0%、60.3%。研究表明新疆地膜残留对棉花产量和土地产生明显影响,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严重危害棉花可持续发展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同时发现,应用、培育发达根系的棉花品种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地膜残留对产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地膜穴播栽培地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地冬小麦采用地膜穴播栽培,有利于冬前形成壮苗,从出苗至抽各生育期明显提前,延长了穗分化时间,使小麦穗粒数比CK增加2.1个。灌浆期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千粒重比CK增加0.4g,与CK相比增产24.8%,达极显著水平有效地提高了小麦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6.
17.
水稻秸秆与地膜二元覆盖旱作栽培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我国覆膜稻栽培研究始于1996年,但迄今都为地膜单元覆盖,水稻秸秆+地膜二元覆盖旱作栽培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秸秆+地膜二元覆盖旱作稻田土壤变温幅度降低,水分散失减少,结构改善,养分积累增加;水稻无效分蘖减少,生育转变提前,灌浆结实期延长,穗大粒多,千粒重高,增产效果显著,稻谷产量较地膜覆盖,秸秆覆盖,露地旱作栽培分别增产10.3%,8.9%,23.2%。  相似文献   

18.
旱作冬小麦施氮肥与地膜栽培的水肥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旱作冬小麦施氮与地膜栽培水肥管理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施用氮肥在小麦生育前期连续干旱年中仍有显著增产效果,但小麦地膜栽培未表现良好的增产作用。施用氮肥有利于0-100cm土层土壤水分的保持和改善,明显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增加小麦的N素吸收,并促进小麦对P素和K素的吸收总量。地膜栽培在小麦生育前期具有较好的保墒作用,膜际与膜下栽培土壤剖面水分无明显差异,表层土壤湿度的日变化观测表明地膜具有明显的提水保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地膜残留量对棉田土壤水分分布及棉花根系构型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根系是获取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并通过根区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作物的生产效率,分析地膜残留量对土壤水分及根系构型的影响对认识、分析和评价残膜污染,发展残膜防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2 a田间模拟试验,设置了0 (A)、225 (B)、450 (C)、675 (D)和900 kg/hm2(E) 5个地膜残留量处理,分析了地膜残留量对土壤水分分布及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残膜量对土壤水分,根系形态、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一定影响。根系生物量的80%~95%分布于0~30 cm的土层范围,该区域是土壤水分分布及棉花根系构型受地膜残留量影响较显著的区域。无残膜(0 kg/hm2)处理的土壤水分状况、根系构型显著优于高残膜量(900 kg/hm2)处理。随着残膜量的增加,生育期内0~50 cm土壤平均含水率逐渐降低,各土层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并产生水分优势流或水分阻隔效益。残膜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根系生物量、根质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系体积和根系平均直径。残膜含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2 a数据表明,与A处理相比,E处理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平均降低了37.36%,根质量密度平均降低了70.73%,根长密度平均降低了61.35%、根表面积密度平均降低了216.50%、根系体积平均降低了47.39%、根系平均直径平均降低了82.65%。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平均降低了18.50%和13.69%。因此建议采取合理的棉田净土措施,降低残膜污染对土壤水分及根系构型的影响,有利于提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液体地膜对滴灌棉花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寻解决干旱区棉田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的途径,明晰液体地膜代替塑料薄膜与滴灌结合对棉花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效果,通过桶栽试验,设置了5种处理(液体地膜1 900 kg/hm2,LFD1;液体地膜2 200 kg/hm2,LFD2;液体地膜2 500 kg/hm2,LFD3;普通塑膜,PFD;裸地对照,CK),监测和分析了不同处理对滴灌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地膜覆盖用量的大小对滴灌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等生理特性指标和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均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液体地膜用量的增加,滴灌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产量也不断增加,并与塑料地膜覆盖处理的差距变小。液体地膜覆盖对滴灌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作用效果在棉花生理活动旺盛的生育前期和中期更为显著,随着作物生育期的推进(液体地膜覆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在所有观测时间点,3个液体地膜覆盖处理的滴灌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均高于CK且与CK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阶段和同一阶段的不同观测时段不同用量液体地膜处理对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均具有不同的影响。在棉花生理活动相对旺盛的蕾期6月26日14:00,LFD1、LFD2和LFD3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较CK分别提高11.12%、29.76%和40.20%,较PFD分别降低24.96%、12.38%和5.33%;液体地膜覆盖滴灌棉花水分利用效率、单株铃数、单铃质量、产量等指标均高于CK处理(P0.05),液体地膜用量最大的LFD3处理与PFD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单株铃数、单铃质量、产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LFD1、LFD2和LFD3较CK分别增产7.10%、11.79%和14.39%。不同用量的液体地膜覆盖处理对于滴灌棉花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液体地膜通过不断对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最终影响到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适量液体地膜(不低于2 500 kg/hm2)与滴灌结合可以与塑料地膜膜下滴灌棉花具有相当的节水、增产效果(与CK相比),液体地膜具有的可降解、无污染特点将使该技术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