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泉州市主要坡地水土流失现状调查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州市主要坡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坡地面积的百分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流失程度以轻中度为主;流失面积集中分布在晋江上游;果园流失面积最大,茶园的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南安市和永春县的果园水土流失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四川省攀枝花市坡地芒果园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筛选适宜坡地果园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方法]通过工程措施(D1和D2处理)和生物措施对坡地果园水土流失治理成效的野外试验比较研究,评价不同治理措施对芒果园地表径流、产沙量、径流液中养分含量和果园地表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两年试验期芒果园林下行间种植紫花苜蓿处理(...  相似文献   

3.
辽西地区坡地果园水土流失严重,为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有必要积极推行果园生草制,改善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培肥地力,增强根系的固土作用,促进果树、草根系发育实现良性循环,提高坡地果园的水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4.
赤红壤坡地幼龄果园间种不同牧草的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赤红壤坡地幼龄果园间种6种牧草,对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试验观测。结果发现,果园间种牧草可明显增大地面覆盖,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然而,由于有些牧草生长旺盛、生物量大,高度和覆盖度大,不可避免地与果树争肥、争水、争光,特别是在贫瘠的坡地上或在干旱季节里。文章指出,幼龄果园间种牧草是一种较好的坡地可持续利用模式,但在牧草品种的适应性选择应加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龙岩市坡地农业开发项目面积70775hm^2,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4173hm^2,占开发项目面积的20.03%。而果园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最大,占总流失面积的3/4。因此,在坡地农业开发项目中,要合理规划,标准建园,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止因坡地开发不当而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6.
江西红壤坡地果园水土保持措施效益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采用 8种不同水土保持处理方式 ,观测江西红壤坡地果园水土流失 ,2年间遇特大降雨 ,观测结果显示 :不同处理有显著之差异。与对照 (全园裸露 )比较 ,水平梯田梯壁植草处理水土保持效果最佳 ,其平均径流率比对照区减少 97.14% ,同时土壤流失量的控制几乎达 10 0 % ,其它各处理也有不同程度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据此初步结果 ,建议在坡地果园应实施覆盖作物及敷盖 ,建立土壤植被覆盖率 ,抑制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侵蚀坡地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建省25°以下的未开垦利用的侵蚀坡地,通过多年的开发与整治,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且建立了水果生产基地。然而,在侵蚀坡地,尤其是在中、强度侵蚀坡地上开垦的果园,土壤肥力尚未得到改善,坡地生态系统仍然较脆弱。因此,在侵蚀坡地果园上必须通过套种绿肥(牧草),以增加园面覆盖和生物归还量,促使土壤肥力的提高和环境条件的改善。研究证明,这是保证侵蚀坡地持续利用的一条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垦殖方式对坡地果园土壤和果树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地果园平台开垦及植草都能有效地减少果园土壤的水土流失和增加果园的土壤肥力;从果树的产量和品质来看,平台清耕的果树果实产量及品质最好,平台植草和顺坡清耕次之,顺坡植草的果树产量和品质最低,说明果园平台开垦能够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果园植草则对果树果实产量品质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果园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山边沟的间距内,采用水平梯田梯壁植草(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等8种不同的处理方式观测红壤坡地果园水土流失状况,于第一年(1998年)试验初步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已有显著差异。与全裸露(对照)比较,水平梯田梯壁植草水土 保持效果最佳,其平均径流系数减少85.19%,其他各处理也有不同程度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因此建议在坡地果园中应进行以百喜草为主的 草生栽培,提高植被覆盖度。  相似文献   

10.
以广东省五华县赤红壤丘陵区坡地果园为例,进行了集流槽和覆盖试验。结果表明,集流槽和覆盖措施对土壤的水热状况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具有增加土壤贮水、降低土壤水分蒸发、调节土壤温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保护果树根系的作用。该措施在水土流失区赤红壤丘陵坡地果园管理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江西德安县燕沟小流域坡地原位径流小区长期(2002-2005年)观测试验为基础,对比分析了红壤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内果园不同间套种模式下的径流与泥沙输移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并探讨果园间套种模式下的土壤结构、持水力变化与系统环境协调的内在途径。长期监测结果表明:草本间作显著地减少了坡地果园地表径流(80%)和泥沙(95%)运移,其中百喜草种植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地表径流与泥沙在坡地上的运移;套种农作物模式中,纵坡耕作比横坡耕作增加了20%的径流损失和77%的泥沙运移损失。尽管简易横坡耕作措施能减少水土流失,但其侵蚀量随径流量增大而增加幅度最高(拟合方程线性斜率为2.68),因此在季风气候区暴雨多发的条件下,可能不是红壤丘陵区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的最佳选择;降雨量是影响红壤丘陵区坡地土壤侵蚀的关键因素。基于降雨资料的预测模型可以为鄱阳湖流域综合治理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多种间套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对比研究为区域内农林复合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估提供科学的评价基础。  相似文献   

12.
坡地幼龄果园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水沙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坡地果园水土保持措施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果园经营的成败,而且关系到山地生态问题,是当前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本文通过3年田间试验,对我省山地果园常见的水土保持模式的径流和泥沙流失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果园水土流失主要出现在幼龄期,措施不当的果园在3年内水土流失处于轻度或强度流失状态。(2)梯田工程和生物措施对坡度果园泥沙和径流都有显著的调控作用,生物措施的调控作用前期尤其明显,在建园第1年就将水土流失控制在允许值之内,解决了幼龄果园水土流失问题。(3)不同措施对泥沙与径流的调控成效由大到小依次为:顺坡全园种植百喜草〉梯田全园种植百喜草〉顺坡种植百喜草带〉梯田梯壁种草〉梯田不种草〉顺坡不种草。  相似文献   

13.
南方丘陵区水土流失控制的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丘陵山地由于从山脚到山顶的土壤肥力状况不同而利用方式不同,由于南方降雨量大,在坡度较大的坡地上水土流失较严重,因此在利用这些坡地时需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水土流失。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在山脚种植作物时,采用梯田加梯边种草的模式可明显减少水土流失,同样在山腰幼龄果园和茶园、山顶幼龄林园套种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不仅可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温度波动,还可改良培肥土壤,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土流失面积956.1km^3,占土地总面积的14.13%。“十五”期间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km^2,2006-201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km^2,2016~203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km^2。治理上,要推广成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特别重视坡地果园的水土流失治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侵蚀坡地治理实践,就侵蚀坡地治理中的“小老头松”、侵蚀坡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群落配置中的地带性、重建植被中的群落演替、坡地茶果园开发方式、庭院经济生态体系等问题等进行了讨论。指出:侵蚀坡地土壤贫瘠和裸露坡地近地表千热化是重建植被的主要障碍因素;坡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主要取决于土壤、植被、小气候等因素;侵蚀坡地植被的重建必须着眼于建立地带性森林系统,遵循地带性规律进行种群配置;植被群落发育程度必须与土壤肥力恢复水平相适应,即在先锋群落配置中要注重草被层的生长,避免造成“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空中绿化”现象;侵蚀坡地果园的开发必须注重地被植物的保护和建设。“果-草-牧-沼-菌”庭院经济生态工程是解决水土流失区农民“钱”、“肥”、“烧”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九龙江流域的水土流失与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土流失面积956.1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13%。水土流失导致土壤退化、旱涝灾害频繁、河床抬高、水利设施被毁等严重问题,日益引起九龙江流域群众及各级政府的重视。根据漳州段水土流失现状,规划"十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km2,2006—201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km2,2016—203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km2。治理上,要推广成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特别重视坡地果园的水土流失治理。  相似文献   

17.
红壤坡地果园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针对南方广大红壤坡地果园因耕作不当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开展了系列研究。通过翔实的观测数据认真分析了不同耕作措施差异,找出了多种措施的优劣,分别是横坡耕作、顺坡耕作、果园清耕和裸露对照,得出了增加植被、改进耕作有明显的保持水土作用,单纯的耕作措施仍不能杜绝水土流失,欲要从根本上控制,还应与其他措施配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山边沟是坡地新开果园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工程措施,但必须与覆草、其他农艺措施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三大效益,并被广大果农所接受。采取合理规划,立体种养,即果园选在25°以下的缓坡地,推行山顶戴帽造防护林,山腰种果、开山边沟,山脚发展畜牧业,配以套种百喜草、宽叶雀稗、一年生匍匐性日本草作为覆盖作物(这三种绿肥牧草鲜草量大,需多次刈青)和扩穴改土、保花保果、薄肥勤施、叶面追肥等技术,不但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而且还能改善果园的生态环境,提高果树产量和质量,做到以短养长,促进果农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9.
元谋干热区旱坡地生态果园建设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沙江干热区光热条件充足,适宜发展各种果树,但旱坡地发展果树难度大。据此,本文从生态农业的角度,介绍关键的技术措施、适用的生态工程。说明建设生态果园既减少水土流失,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按流域用地和地形特征,在新田小流域布设了3个水土流失观测点,分别代表流域整体、水田+旱地、果园+林地等不同的地表景观。经对观测到的降雨量、径流量和泥沙输出量数据分析,确定小流域的主要侵蚀区域为坡地果园,并根据观测结果分析确定了不同地表景观下的土壤侵蚀模数,为针对性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