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两年四茬作物,施肥总量相同的条件下,重前茬粮食作物肥的冬小麦,夏玉米和夏花生,比常规施肥分别增产8.06%,6.49%和10.48%;比重施后茬花生肥依次增产19.46%,25.03%和18.76%。重视前茬肥的粮油总产量和产值纯效益,比常规施肥增加8.19%和9.65%;比重施后茬肥增加18.63%和20.49%。  相似文献   

2.
进行花生施硅肥作基肥、硅肥作追肥和不施硅肥的对比试验,探究硅肥对花生产量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硅肥作基肥时效果最好,建议在花生上使用硅肥作基肥。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站2001年调查漳州主产区香蕉园土壤和叶片分析结果,根据专家提出的香蕉镁元素诊断指标,叶片Mg≥0.3%,土壤交换性镁≥0.41cmol/kg,选择存在缺镁问题的地块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水稻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沼气肥改良碱土及其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用河南封丘砂壤质碱土进行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生产沼气后的剩余物一沼渣和沼液,对提高碱土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水稻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良金  唐宗阳  韦德海  夏晓进 《土壤》2001,33(3):166-168
水稻是喜硅作物 ,水稻缺硅易倒伏、早衰、抗病虫害能力弱、产量下降。硅肥基施在水稻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硅肥基施能促进水稻形成硅化细胞 ,增强抗逆性 ,使水稻有效分蘖数、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 ,空秕率下降。与对照比较 ,增产幅度为 14.3~ 18.6 %。  相似文献   

7.
8.
花生施用复合微生物肥的作用和增产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无花生线虫病害的均沙质壤土地和线虫病害高发区的沙质潮土地,用复合微生物肥对花生进行了拌种、浇灌及浇灌加喷施的作用和效果试验,有促进花生生长,防治花生线虫病害及显著增产的作用,在均沙质壤土不施基肥和追肥的条件下,花生增产9.5% ̄18.1%,其中浇灌方法增产17.6%,在花生线虫病害高发区,对花生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为34.4% ̄56.8%,增产23.4%,投入产出比为1:12.4 ̄1:16.9。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盐化潮土土壤培肥及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水稻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是典型的喜硅作物,在土壤有效硅含量不丰的地区,水稻施用硅肥是稳产高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单粒精播对夏直播花生生育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单粒精播对夏直播花生的个体发育和群体结构以及产量的影响,以‘花育22号’花生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麦茬夏直播花生单粒精播(SS)和双粒穴播(DS)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的植株发育动态、叶片生理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夏直播花生单粒精播在生育前期的主茎高和侧枝长均高于双粒穴播,而在生育后期则低于双粒穴播,但差异不显著。单粒精播在各个生育期的主茎节数、主茎绿叶数、分枝数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双粒穴播,尤其是分枝数差异显著。夏直播花生单粒精播在饱果期和成熟期的叶片SOD、POD、CAT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双粒穴播,而其MDA含量低于双粒穴播,其中在成熟期除了CAT活性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均显著差异。夏直播花生单粒精播的单株饱果数增多,单株果重增加,荚果产量显著高于双粒穴播。夏直播花生荚果产量与单株果重和叶片净光合速率极显著正相关,与经济系数、主茎绿叶数、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施氮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夏玉米产量及子粒灌浆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以夏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在不同种植密度(52500、67500、82500株/hm2)及不同供氮水平(0、120、240、360kg/hm2)下对玉米子粒产量、产量构成、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子粒灌浆动态及灌浆过程中的物质代谢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及种植密度下子粒产量的差异主要是由穗粒数所决定。产量及穗粒数的形成与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密切相关,施氮可明显促进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穗顶部与中下部子粒的灌浆动态及物质代谢具有明显的不同,授粉后5~20d,顶部子粒灌浆体积、干重、灌浆速率、总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均明显低于中下部子粒;同化物供应的差异是导致顶部与中下部子粒发育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顶部子粒灌浆体积、干重、总糖、淀粉含量施氮处理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可明显促进同化物的积累及向顶部子粒的供应,促进顶部子粒灌浆,减少败育,增加有效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外源稀土元素对花生增产效应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砂培和田间小区试验以及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外源稀土对花生的增产机理。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稀土浸种花生不仅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而且还促进了叶细胞叶绿体的生长发育,使叶绿体结构完整、排列整齐,基粒片层数增多,紧密度高,从而有利于光能的吸收和转化,提高荚果产量。浸种花生各器官中稀土元素分布为:根叶茎果壳果仁;总吸收量为:叶根果壳果仁。  相似文献   

14.
花生施用硅钙肥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硅钙肥各处理比未施硅钙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 不同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能增果增重,提高饱果率、出米率.每公顷施硅钙肥450 ~600kg,增产效果达20.03%~24.71%,增纯收益2066.4~2532.0元/hm2, 投入产出比为1:11.48~1:10.55.花生增施钾肥效果也十分显著,但不如适宜硅钙肥用量效果好.在该试验土壤条件下,可用硅钙肥暂时替代钾肥作为花生增产增收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地膜覆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31,他引:28  
综合考虑地膜覆盖技术对农作物产量的正面效应和地膜残留对农作物产量的负面影响,构建了地膜覆盖技术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评价模型,并以湖北省为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在使用地膜覆盖技术36a后,残膜所造成的农作物减产率将大于由地膜覆盖技术引起的农作物增产率,残膜对农作物产量的负效应再持续16a则可以抵消由于地膜覆盖增温保墒使农作物增加的全部产量。由此可见,从长远来看,在现有残膜回收技术条件下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是不经济的。  相似文献   

16.
膨润土对花生连作根际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膨润土施用量0、1.2、2.4、3.6、4.8 kg/m~2,共5个处理,研究膨润土基质对风沙地半干旱区花生连作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膨润土明显提高了风沙地花生连作土壤含水量、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在3.6 kg/m~2处理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增加最显著。与不施膨润土相比,施用膨润土后花生产量分别提高了10.01%、11.83%、21.34%、9.05%,在3.6 kg/m2处理条件下花生增产显著。经相关性分析可知,花生产量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蔗糖酶、磷酸酶、脲酶、蛋白酶、脂肪酶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上述结果说明,在风沙地半干旱区花生连作土壤中添加适量膨润土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对作物增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以连作5 年的花生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对连作花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不同秸秆添加量处理均可显著增加花生连作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较无秸秆还田对照分别提高了12.69% ~ 21.01%、9.66% ~ 25.05%、12.98% ~ 29.08%,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5.85% ~ 32.46%、17.89% ~ 36.59%、20.23% ~ 33.16%、26.56% ~ 33.80%、20.54% ~ 32.57% 和21.74% ~ 35.36%;秸秆还田条件下花生产量较对照提高了4.49% ~ 10.83%。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与6 种酶活性及花生产量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花生连作土壤中添加玉米秸秆可有效改善土壤生物活性,缓解连作障碍,实现花生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8.
施硫肥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硫肥可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叶面积系数,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加饱果数,提高百果重和出仁率,增产显著,增产幅度达4.9%~10.08%。  相似文献   

19.
微润灌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微润灌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夏玉米和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对比研究微润灌不同毛管间距布置(20 cm、40 cm、60 cm)、地下滴灌和无灌溉对大田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地下滴灌相比,微润灌用水量约为地下滴灌的1/4~4/5;由于灌水差异较大,作物产量有所降低,夏玉米产量显著下降(P0.05),冬小麦产量下降,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两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随微润管布置间距的减小,作物产量呈增加趋势,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减小趋势。综合考虑分析,在较为缺水的塿土区微润管最佳布置间距60 cm,此时可不显著降低产量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此外,微润灌布置间距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较小。采用微润灌与地下滴灌处理时,随土层深增加,作物各生育期土壤电导率无显著差异(P0.05)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微润灌与地下滴灌对土壤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微润灌下作物产量与灌浆成熟期10~2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和10~80 cm土层土壤平均电导率之间相关性显著。因此,采用灌浆成熟期10~2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或10~80 cm土层土壤平均电导率预估微润灌下的作物产量具有可行性。上述研究可为微润灌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单作夏玉米为对照,早熟品种"鲁原单14"、中熟品种"掖单22"、晚熟品种"掖单13"分别作为春玉米和夏玉米进行两两套作,研究品种选择对春夏玉米套作体系中夏玉米光合性能以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春玉米生长期的延长会降低套种夏玉米的花后平均全株叶面积、穗位叶面积、照光叶面积、光能截获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光合速率.为了解释夏玉米光合特性变化与产量的关系,本文提出了"光合生产力积"的概念,即光合面积、光合能力和光合时间中2个或3个因子的积.与单项光合性能指标相比,"光合生产力积"与产量的相关关系显著性提高.与花后叶日积相比,叶面积×叶绿素含量×花后天数、叶面积×光合速率×花后天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显著性更高.因此,不同种植制度下夏玉米的产量差异是光合面积、光合性能和光合持续期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发挥春夏玉米套作模式的产量优势,春玉米应选用中熟品种,夏玉米应选用生育期较长的高产品种."光合生产力积"为深入研究复合群体的产量及品质优势来源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