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和集约化水平的提高,鸡的养殖密度越来越大,导致了一些鸡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除一些受关注的传染病外,鸡的寄生虫病,特别是线虫病和绦虫病的危害也已成为现代舍饲条件下存在的问题,并在兽医临床中受到重视。因为,这两种寄生虫在鸡的胃肠道中寄生,可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中危害大,致病力强的线虫有鸡蛔虫、鸡异刺线虫;绦虫有舌形戴维绦虫,四角赖利绦虫和棘沟赖利绦虫,现将其危害性及其防治方法简述如下:1.鸡蛔虫(Ascaridiagall):雏鸡感染的症状明显,当幼虫钻入肠黏膜时,损伤肠绒毛,…  相似文献   

2.
砜苯咪唑(Oxgendanole)为新型、低毒、广谱、高效的驱虫药,对家畜的多种线虫有极佳的驱虫效果。对鸡蛔虫的驱虫率达100%;对鸡异刺线虫的驱虫率为94%~100%;对旋形华首线虫的驱虫率为41.7%~100%;按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的剂量投服对有轮毛细线虫和有轮赖利绦虫的驱虫率达100%,对棘沟赖利绦虫的驱虫率为0~20%  相似文献   

3.
一些养殖户对驱虫和场地的消毒不够重视,出现鸡异刺线虫和组织滴虫混合感染的情况,养殖户常误诊为球虫病给养鸡业造成严重损失.本文对鸡组织滴虫和鸡异刺线虫混合感染病例的发病症状、病理剖检、病原检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笔者通过采取驱虫结合场地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使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湖洋镇林下放养鸡寄生虫感染情况,选择三处林下养殖区域开展寄生虫感染调查。结果显示,湖洋镇的林下放养鸡存在不同程度的鸡蚤、羽虱、蛔虫、异刺线虫、绦虫等寄生虫感染。其中A养殖区域的鸡蚤、羽虱、蛔虫、异刺线虫、绦虫的检出率分别为10%、100%、20%、6.7%、6.7%;B养殖区域的鸡蚤、羽虱、蛔虫、异刺线虫、绦虫的检出率分别为16.7%、100%、36.7%、23%、30%;C养殖区域的鸡蚤、羽虱、蛔虫、异刺线虫、绦虫的检出率分别为20%、100%、50%、60%、43%。调查结果可为本地区放牧鸡的科学驱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鸡线虫病广泛存在全国各地,严重地威胁养鸡业的发展。为了探讨安全有效地驱除鸡线虫药物,在进行国产丙氧苯咪唑驱除鸡蛔虫的试验及国产丙氧苯咪唑对鸡异刺线虫及其与鸡蛔虫混合感染的驱虫效果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国产丙氧苯咪唑对鸡的毒性实验。以便为丙氧苯咪唑驱除鸡线虫的田间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鸡体内寄生虫病对养鸡业危害很大,据剖检84只鸡所见,主要有鸡蛔虫、鸡绦虫、二种。寄生率成鸡占80%,感染2种以上寄生虫的占43%。寄生强度:蛔虫0~232条,平均24条,绦虫2~14条,平均4条。根据上述情况可以看出,鸡主要传染病被控制之后,鸡寄生虫病对养鸡业危害是不可忽视的。为探索大群鸡安全有效的驱虫方法我们于79~82年在县站,平安地、沙拉、国华等公社养鸡场及专业户鸡舍分别用鸡新城  相似文献   

7.
应用两种药物驱除山羊自然感染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和捻转血矛线虫的试验,结果表明:硫双二氯酚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对肝片吸虫和捻转血矛线虫的粗计驱虫率和驱净率均为100%,对莫尼茨绦虫分别为94.2%和80%;硝氯酚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对捻转血矛线虫的粗计驱虫率和驱净率均为100%,对肝片吸虫分别为81.0%和60.0%,对莫尼茨绦虫无效;吡喹酮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对捻转血矛线虫的粗计驱虫率和驱净率均为100%,对莫尼茨绦虫分别为94.1%和80.0%,对肝片吸虫无效。建议在山羊生产中采用硫酸二氯酚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驱除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和捻转血矛线虫可获得最佳驱虫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鸡的绦虫病尤其是三种赖利绦虫,对养鸡业危害极大,除影响幼鸡的生长发育,减少产蛋外,严重时还能引所雏鸡的大批死亡。为了探求低毒高效的驱绦虫药,我们用吡喹酮进行了驱虫试验。  相似文献   

9.
为了摸清威宁县散养鸡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制订合理的驱虫方案提供依据,我县于2010年1月至12月开展了散养鸡寄生虫种类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在我县8个乡镇解剖鸡30只,镜检鸡粪便1080份。解剖所获虫体12种,其中吸虫2种,绦虫4种,线虫4种,节肢昆虫2种,隶属7科8属。粪便镜检查出寄生虫虫卵11种。鸡异刺线虫、鸡蛔虫、钩状华首线虫、棘沟赖利绦虫、鸡羽虱和鸡膝螨为我县危害家禽严重的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0.
我县鸡寄生虫危害严重,蛔虫、绦虫、异刺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为85%、79%和80%;感染强度分别为5—52条、2—25条和50—280条。为了摸清鸡寄生虫在经济效益方面造成的危害程度,我站进行了蛋用鸡驱虫效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散养鸡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制订合理的驱虫方案提供依据,笔者于2010年1-12月开展了散养鸡寄生虫种类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在威宁县8个乡镇解剖鸡30只,镜检鸡粪便1080份。解剖获得虫体23种,其中吸虫6种,绦虫7种,线虫2种,节肢昆虫3种,原虫5种;隶属6纲6目11科14属。粪便镜检查出寄生虫虫卵11种。鸡异刺线虫、鸡蛔虫、钩状华首线虫、棘沟赖利绦虫、鸡羽虱、鸡膝螨为威宁县危害家禽的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潮霉素B预混剂临床驱除绦虫线虫的有效性和给药时间的合理性,依据兽药临床试验规范,试验选择了蠕虫自然感染皖西麻黄鸡824只,按要求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潮霉素B预混剂治疗组284只,芬苯哒唑粉对照药物组284只,不治疗的感染对照组256只,试验周期根据临床治疗效果确定。结果显示,潮霉素B预混剂,推荐剂量10 mg/kg混饲,连续饲喂21 d,对鸡蛔虫和绦虫的粗计驱虫率分别为63%和26%,表现明显的驱除蛔虫作用(P0.05),连续饲喂42 d,对鸡蛔虫和绦虫的粗计驱虫率分别为100%和-13%,驱蛔虫效果极显著(P0.01);对照药物芬苯哒唑粉,50 mg/kg混饲,连续饲喂6 d,对鸡蛔虫和绦虫的粗计驱虫率分别为100%和44%,同样具有极显著的驱除蛔虫作用(P0.01),本试验中2种药物的驱蛔虫效果相当,对绦虫的驱除作用不明显(P0.05)。潮霉素B预混剂10 mg/kg混饲,连续饲喂42 d,可以驱净鸡蛔虫的感染,但对鸡绦虫感染无明显的驱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1)防治对象:吸虫、绦虫及线虫的成虫和幼虫。2)防治药物及剂量:首选丙硫咪唑,防治线虫病和绦虫病的剂量为5~10 mg/kg,防治肝片吸虫病的剂量为20 mg/kg。3)投药时间:根据饲养方式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放牧地区采取冬季驱虫方案。绦虫感染严重地区再采用一次绦虫病防治技术,吸虫感染严重地区再采用吸虫病防治技术。线虫、绦虫、吸虫冬季驱虫方案:一般在幼虫阶段(元旦以后、春节以前为最佳时期)进行驱虫,可以  相似文献   

14.
为了调查南昌地区散养鸡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应用体表寄生虫检查、动物蠕虫学完全剖检、粪便寄生虫检查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青山湖区某农贸市场售卖的农户散养鸡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实验结果显示:5只散养鸡体表均发现了羽虱和皮刺螨;在消化道中共检查到了55条蠕虫,其中28条线虫和27条绦虫;粪便寄生虫检查发现了6种寄生虫卵,分别是球虫卵囊和蛔虫、毛细线虫、异次线虫、四棱线虫及绦虫的虫卵.利用分子生物学对55条蠕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显示:28条线虫中,有24条鸡蛔虫、4条异刺线虫;27条绦虫中,有轮赖利绦虫24条、四角瑞利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及棘沟赖利绦虫各1条.综上所述,南昌地区散养鸡主要感染的寄生虫是羽虱、皮刺螨、球虫、线虫及绦虫,提示该地区散养户应做好对家禽的体表寄生虫、球虫、线虫和绦虫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鸡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于鸡肠道中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致使鸡发生营养不良。各种年龄的鸡均能感染,雏鸡最易感染,感染后鸡生长发育缓慢,严重时导致死亡。加强鸡舍的卫生管理,消灭中间宿主,对雏鸡进行定期驱虫,可以有效防治鸡绦虫病。  相似文献   

16.
<正> 丙硫苯咪唑(Albendarole)(aelendaiole)足一种驱虫药,国内外试验证明对多种线虫、吸虫和绦虫有很好的驱虫效果。据报道驱除鸡消化道寄生虫有效剂量不一致,为了进一步明确最佳有效剂量,我们对自然感染多种寄生蠕虫的鸡进行了不同剂量的驱虫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试验药物:丙硫苯咪唑系杭州第三制药厂生产的片剂,每片含量为50mg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得知,安农牧场至少有鸡寄生虫14种(隶属于9属8科),按感染由重及轻排列为:艾美尔球虫,鸡蛔虫、鸡羽虱、火鸡异刺线虫、楔形变带绦虫、钩状旋唇线虫、棘沟赖利绦虫、有轮赖利绦虫、鸡异刺线虫、未定种毛细线虫、鸽毛细线虫、有轮毛细绕虫、印度异刺线虫及分枝膜壳绦虫。本文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该场鸡寄生虫病的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鸡事业的发展,寄生虫病对养鸡业的危害也就愈来愈突出,近二年来我们先后发现鸡绦虫病十余例,对此我们进行了驱虫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病鸡症状:主要呈现营养障碍和贫血。患鸡常出现消瘦,羽毛竖立,鸡冠和肉冉发白,产卵量减少,发育停止等症  相似文献   

19.
伯特绦虫可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单纯常规粪检手段难以确定感染,本研究通过对笼养的北平顶猴进行常规粪检,并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及基因序列比对,建立了司氏伯特绦虫的鉴定方法。利用吸绦灭注射液对感染伯特绦虫的北平顶猴进行驱虫,效果明显。本试验建立了伯特绦虫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并感染北平顶猴进行药物驱虫效果研究,为实验动物伯特绦虫的鉴定和驱虫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两种药物驱除山羊自然感染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和捻转血柔线虫的试验,结果表明:硫双二氯酚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对肝片吸虫和捻转血矛线虫的粗计驱虫率和驱净率均为100%,对肝片吸虫分别为81.0%和60.0%,对莫尼茨绦虫无效;吡喹酮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对捻转血矛线虫的粗计驱虫率和驱净率均为100%,对莫尼茨绦虫分别为94.1%和80.0%,对肝片吸虫无效,建议在山羊生产中采用硫酸二氯酚和左旋咪唑联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