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年来,在我国不少地区已开始实行散栏饲养奶牛,并配以饲喂、清粪等作业机械化,这说明我国奶牛业正朝向工厂化、现代化方向迈迸。但是在饲养中还应该特别注意夏、冬季节特殊气候的饲养管理工作。1夏季夏季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增加,容易使奶牛采食量下降,导致奶牛产奶量减少、乳蛋白率下降、乳脂率达不到标准,同时还可能引起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打开通风设备,加强通风。夏季天气炎热,奶牛散热量大。  相似文献   

2.
在炎热的夏季,当温度超过25℃以上时,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使之降低25%~50%;当环境温度超过32℃以上时,就会导致乳蛋白率、乳糖率降低,乳脂率由于其产奶量的下降也略有降低,牛奶的质量下降。防暑降温是夏季奶牛饲养管理的中心环节,可采取以下措施:l适时控制繁殖配种时应避免高产奶牛在夏季分娩。由于奶牛抗热性差,高温高湿不利于犊牛的生长。因此,一般情况下夏季不应进行繁殖。2改善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增强奶牛的体质,提高奶牛的体温调节能力,有效地防止和减轻中暑等疾病的发生。提高饲料的营养浓度。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热应激给奶牛业的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最直接和明显的是夏季高温导致奶牛产奶性能(包括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等指标)下降,进而引起奶牛场和奶牛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效益下滑。为了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在夏季高温季节重要的是应从改善奶牛的自然生存环境和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奶牛的特性是耐寒不耐热,夏季炎热高温的环境很容易使奶牛产生热应激反应,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佳,导致奶牛产奶量、繁殖性能和免疫力严重下降等,因此,夏季奶牛的饲养尤为重要,下面就夏季如何抓好奶牛饲养管理浅谈几点:  相似文献   

5.
奶牛是一种比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动物,奶牛适温范围为4℃~21℃。当气温高于20℃,奶牛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致使产奶量和繁殖率显著下降,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增高,当40℃时,奶牛食欲几近废绝。采食量下降是导致高产奶牛泌乳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改善夏季高温时节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奶牛高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夏季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中,防暑降温成为奶牛生产的主旋律。现就奶牛夏季饲养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奶牛的健康是高产、稳产的保证,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奶牛健康的根本.由于奶牛较耐寒不耐热,在炎热夏季,奶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产奶量和繁殖力下降,因此,注重奶牛夏季饲养是实现其全年高产的重要环节.夏季饲养奶牛以防暑降温为主,主要措施有:  相似文献   

7.
奶牛是一种比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动物,奶牛适温范围为4℃~21℃.当气温高于20℃,奶牛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致使产奶量和繁殖率显著下降,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增高,当40℃时,奶牛食欲几近废绝.采食量下降是导致高产奶牛泌乳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改善夏季高温时节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奶牛高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夏季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中,防暑降温成为奶牛生产的主旋律.现就奶牛夏季饲养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夏季高温多湿造成奶牛食欲降低,精神不振,产奶量下降.为此依循奶牛的生理特点,夏季采取防暑降温、改善营养、改变饲喂方式等饲养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热应激带来的不良影响,保持奶牛在夏季的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9.
奶牛较耐寒而不耐热,所以改善夏季高温时节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奶牛高产的重要途径。现就奶牛夏季饲养管理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1防暑降温气温在0℃以下时,奶牛的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部分饲料或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所以寒冷季节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但奶牛的采食量不受影响,有时还可能增加。气温高  相似文献   

10.
夏季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高温高湿季节,由于采食量的下降以及多雨的潮湿环境,容易造成牛奶中乳脂率、乳蛋白率的下降以及体细胞数和总细菌数的升高,奶牛乳房炎和肢蹄病发病率增加。为了将热应激对奶牛养殖业的损失降到最低,做好夏季奶牛饲养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改善环境条件,防暑降温1.1安装风扇和喷淋降温系统  相似文献   

11.
奶牛较耐寒不耐热,改善夏季饲养条件是实现全年高产的重要途径。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6~23℃,高产奶牛为15~20℃。夏季天气炎热,气温常在34℃以上,会使奶牛产生热应激,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食入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产奶需要,体重减轻,体况下降,产奶量与乳脂率下降,繁殖力下降,疾病增加,甚至死亡。为了把热应激对奶牛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夏季饲养奶牛的原则以防暑降温为主,在饲养管理上应采取如下措施:一、营养措施1.适当提高日粮的营养浓度,即增加日粮的能量浓度…  相似文献   

12.
在奶牛养殖生产中,夏季炎热生产是最主要的应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都为持续高温的天气,南方较北方更为严重,这与夏季湿热指数南方大于北方有关。严重地热应激会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给我国奶牛饲养带来严重的危害。夏季高温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和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奶牛生产的适宜温度是8~16℃。炎热的夏季,当室外温度超过30℃以上时,就会导致奶牛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产奶量降低。因此,防暑降温是夏季奶牛饲养管理必须抓好的中心环节。同时还需要  相似文献   

14.
奶牛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导致热应激,使奶牛采食量下降、生病甚至死亡,做好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工作极其重要。为此,本文从降低温度、恰当采食和饮水、补给矿物质3个方面阐述了夏季奶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措施,为奶牛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奶牛养殖小区实行统一管理,奶牛饲养密度大,高产奶牛多。如何减缓奶牛热应激是提高夏季奶牛饲养效益的关键。荷斯坦奶牛最适宜的气温是10-16℃,一般的说在气温不超过20℃.对奶牛不产生明显的热应激。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下降和繁殖力降低。为减少和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从防止太阳辐射、减少奶牛自身产热、增加散热三个方面考虑,在实际生产中应从改善奶牛福利待遇和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下降和繁殖力降低.为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最主要的应从改善奶牛饲养管理和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产犊日期相近且处于产奶高峰期的35头奶牛,根据其夏季产奶量下降率的多少分为不耐热组和耐热组,其中下降率低于10%的被定为耐热组(n=16),下降率在40%以上的被定为不耐热组(n=19),分别测定春、夏两季奶牛红细胞钾含量和红细胞膜钠钾ATPase活性,并分析其与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荷斯坦奶牛夏季血液中红细胞钾含量极显著高于春季(P<0.01),红细胞钾含量在同一季节、不同组别之间差异较大,不耐热组奶牛春、夏两季的红细胞钾含量均显著高于耐热组(P<0.05);红细胞钾含量与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率呈中等强度正相关,其中春季奶牛红细胞钾含量与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率的相关系数为r=0.569(P<0.05),夏季奶牛红细胞钾含量与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率的相关系数为r=0.529(P<0.05)。荷斯坦奶牛夏季红细胞膜钠钾ATPase活力显著低于春季(P<0.05),红细胞膜钠钾ATPase活力在同一季节不同组别之间差异较大,不耐热组显著低于耐热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春季奶牛红细胞膜钠钾ATPase活性与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夏季奶牛红细胞膜钠钾ATPase活性与奶牛夏季产...  相似文献   

18.
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是 0~ 2 5℃ ,当环境温度超过 2 5℃ ,奶牛产奶量开始下降 ;当气温超过 30℃ ,奶牛食欲降低 ,产奶明显下降 ,抵抗力下降 ,发病率增加。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高于 30℃ ,炎热天气甚至达到或超过 40℃ ,严重影响奶牛生产。如何搞好奶牛夏季调控技术 ,是防止奶牛产奶量下降 ,提高饲养效益的关键。现介绍奶牛夏季常用调控技术。1 饲料调控技术奶牛在夏季因生理生化方面的改变 ,对营养需求发生变化 ,必须通过饲料的调控以适应奶牛需要 ,才能防止产奶量下降 ,具体措施如下。1 1 提高日粮营养浓度 奶牛的采食量主要受饲…  相似文献   

19.
产犊日期相近且处于产奶高峰期的35头奶牛,根据其夏季产奶量下降率的多少分为不耐热组和耐热组,其中下降率低于10%的被定为耐热组(n=16),下降率在40%以上的被定为不耐热组(n=19),分别测定春、夏两季奶牛红细胞钾含量和红细胞膜钠钾ATPase 活性,并分析其与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荷斯坦奶牛夏季血液中红细胞钾含量极显著高于春季(P<0.01),红细胞钾含量在同一季节、不同组别之间差异较大,不耐热组奶牛春、夏两季的红细胞钾含量均显著高于耐热组(P<0.05);红细胞钾含量与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率呈中等强度正相关,其中春季奶牛红细胞钾含量与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率的相关系数为r=0.569(P<0.05),夏季奶牛红细胞钾含量与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率的相关系数为r=0.529(P<0.05).荷斯坦奶牛夏季红细胞膜钠钾ATPase活力显著低于春季(P<0.05),红细胞膜钠钾ATPase活力在同一季节不同组别之间差异较大,不耐热组显著低于耐热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春季奶牛红细胞膜钠钾ATPase活性与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夏季奶牛红细胞膜钠钾ATPase活性与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率成中等强度负相关(r=-0.754,P<0.01).结果提示:红细胞钾含量相对低的奶牛比较耐热;红细胞膜钠钾ATPase活性受季节性影响较大,且可能与奶牛的耐热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奶牛的健康是高产、稳产的保证,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奶牛健康的根本。由于奶牛较耐寒不耐热,在炎热夏季,奶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产奶量和繁殖力下降,因此,注重奶牛夏季饲养是实现其全年高产的重要环节。夏季饲养奶牛以防暑降温为主,主要措施有:①在高温条件下,高产牛通过增强新陈代谢,加快向体外散热,以保持正常体温。气温每升高1℃奶牛就需要消耗3%的维持能量,即在炎热季节消耗能量比冬季大(冬季每降低1℃需增加1.2%的维持能量),所以夏季要增加营养以维持奶牛的正常体温。饲料中要增加适量含能量、粗蛋白等的营养物质,而且要有一定数量的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