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猪人工授精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猪精液在液态下保存以及传统的子宫颈内人工授精,在现代养猪产业已广泛应用.但精液冷冻,以及近年来发展的XY精子分离技术,还没有在猪上商业化使用.新的输精方式如子宫颈后、子宫深部和腹腔镜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将会有助于实现冻精和性控精液在猪人工授精中的有效率应用.  相似文献   

2.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已较为成熟,精液在液态下保存以及子宫颈输精技术已在现代养猪产业中被广泛应用。新兴的人工授精方式,如子宫内输精法、子宫角输精法和腹腔内窥镜输精法,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熟的技术体系和新技术的发展,为冷冻精液和性控精液在现代养猪业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通过猪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升优良种公猪携带的优质基因推广速度,加快品种改良进程,提高商品猪生产性能。种公猪是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基础,而精液品质、精液保存与输精方法影响着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因此,要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就要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确保精液质量,掌握正确的输精方法。  相似文献   

4.
猪人工授精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特别是2007年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以来,输精用的耗材也不断更新。传统人工授精中输精是采用多次重复使用的橡胶输精管(多次性消毒很难实现),输精的卫生管理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5.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实用而先进的技术,它不仅可以节约公猪的饲养成本,还直接影响着养猪业的效益和发展。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包括公猪的调教、精液的采集、检验、稀释和保存,母猪的发情鉴定、输精等。在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时要保证精液的质量和母猪的最佳输精时间。本文主要介绍猪人工授精操作过程中几个重要环  相似文献   

6.
1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主要因素1.1技术人员的素质人工授精技术员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人工授精效果,如对母猪发情判断、输精时间长短掌握及输精技术熟练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猪的人工授精中输精方式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子宫体输精、子宫角深部输精等低剂量输精技术,以及性别鉴定精液在猪的人工输精中的使用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人工授精技术为养猪业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公猪精液品质、繁殖母猪生理状态、输精操作等因素均会影响人工授精的成功率。本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从采精公猪训练、公猪采精操作、精液处理、母猪发情鉴定和输精操作介绍猪人工授精技术要点,以期为猪人工授精规范化操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1 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主要因素 1.1技术人员的素质 人工授精技术员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人工授精效果,如对母猪发情判断、输精时间长短掌握及输精技术熟练程度等.  相似文献   

10.
1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主要因素 1,1技术人员的素质 人工授精技术员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人工授精效果,如对母猪发情判断、输精时间长短掌握及输精技术熟练程度等。  相似文献   

11.
<正>猪人工授精是否成功一般以公猪输配母猪数量的大小、受胎率的高低、窝产仔数的多少来决定。近年来,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不断地发展,尤其是输精器械不断改良、精液稀释配方不断改进、精子质量监控不断加强、输精方式不断改善,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无论是在公猪输配母猪比例、受胎率还是窝产仔  相似文献   

12.
猪人工授精成功的标准和提高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人工授精是否成功一般以公猪输配母猪数量的大小、受胎率的高低、窝产仔数的多少来决定.近年来,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输精器械不断改良,精液稀释配方不断改进,精子质量监控不断加强,输精方式不断改善,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无论是在公猪输配母猪比例、受胎率还是窝产仔数上都要好于本交.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化养猪产业中,随着母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度逐渐提高,技术不断发展,深部授精技术也在其中逐步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在阐述人工授精关键技术--采精采集、品质评定、分装保存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常规人工授精技术与子宫体输精法(IUI)、子宫深部输精法(DUI)、输卵管输精法(IOI)等深部授精技术。同时对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在实际生产过程能进一步提高人工授精技术的效果,切实发挥人工授精技术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猪深部输精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子宫颈人工授精(cervical artificial insemination,CAI)技术输精量大,存在浪费和不经济的问题,尤其在使用高附加值的精液产品时更为突出。近年来,一种高效利用猪精液的深部输精技术得到了研究和应用,这种技术与定时输精技术相结合,直接将精液输送至子宫体、子宫角和输卵管内,减少了每头母猪受孕所需精子数目,大幅度提高了良种公猪的利用价值,有助于实现冷冻保存精液和性控精液在养猪生产上的商业化应用。作者概述了猪人工授精中3种深部输精技术在液态保存、冷冻保存和性控精液上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无论实施哪种输精技术,公猪繁殖力、精子活力、母猪的饲养管理、输精时间和人工授精技术操作的规范性都是提高受胎率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推广普及生猪人工授精配种技术,实施全市统一供精的过程中,唐市镇畜牧兽医站改变由技术人员上门配种的传统服务方法,积极开展群众性科学普及和技术传播工作,让生猪人工授精配种的关键技术输精技术进入养母猪的农家,使全镇98%的养母猪户直接掌握了发情母猪的输精...  相似文献   

16.
人工授精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畜牧养殖业,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应用比例也在逐年加大。深部输精技术能够减少输精时的精子数量,使饲养公猪的数量及综合成本大大降低,优秀公猪的利用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具有优秀基因的猪的利用率明显提高,选育进程加快。为了探究母猪深部输精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效果,文章对母猪深部输精的应用器材、深部输精方法、我国及发达国家深部输精的研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未来母猪深部输精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介绍了猪人工授精技术中采精操作方法,包括采精准备,采精技术,精液稀释、分装和保存等;输精操作方法包括输精准备和输精技术。  相似文献   

18.
集约化养猪场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祖昆 《养猪》1999,(3):10-14
猪人工授精技术开始于1930年。在60~70年代,我国猪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80年代后,由于集约化养猪体系的兴起,猪人工授精的使用面越来越少。这主要是因为引入的外种母猪发情表征不如我国本地猪种明显,很难准确判定适宜输精时间,人工授精母...  相似文献   

19.
不同输精次数和输精间隔对母猪分娩率和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人工授精技术在目前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通过对母猪不同输精次数及间隔实验,旨在以两次输精达到或取代三次输精的效果,减少生产投入。本试验在某规模养殖场选取120头母猪,随机分成两组,通过不同输精次数及间隔的配种后,对分娩率和产仔数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找出合理的输精方式。在采用两次输精方式进行对猪人工授精时,输精间隔为8 h和12 h时效果差于24 h;在采用三次输精方式,且输精间隔为8h和12 h时,与采用两次输精方式输精间隔为24 h的效果相当。根据本试验结果,建议采用两次输精方式输精间隔为24 h进行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20.
人工授精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畜牧养殖业,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应用比例也在逐年加大。最近几年一项新的技术——母猪深部人工输精技术逐渐开始推广应用。为了验证该技术的应用效果,本试验随机选取了一个种猪场,设计了对比试验方案,进行效果对比试验。通过对比试验可以看出,深部人工输精技术与普通人工输精对比,母猪的受孕率明显提高,输精时间缩短,输精次数、精液倒流现象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