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明滴水量对大豆花荚形成的影响规律,于2013和2014年在田间研究了W1(975 m3/hm2、900m3/hm2)、W2(1 575 m3/hm2、1 725 m3/hm2)、W3(2 175 m3/hm2、2 550 m3/hm2)、W4(2 755 m3/hm2、3 375m3/hm2)4种滴水量(头水盛花期)处理对0~40cm土壤含水量和新大豆27开花、结荚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滴水量会直接增加0~40cm土层含水量,提高含水量下限;W4处理下花期较W1延长2d、开花节数增加1节、明显增加主茎10~15节的花数,W4处理下单株花数和单位面积总花数分别较W1增加9.9%~35.5%和17.0%~30.9%;W4下部茎节的成荚速度较W1降低、延长结荚期1~5d、增加10~15茎节成荚数,W4单株荚数、单位面积总腔数、产量分别较W1增加15.9%~37.3%、21.0%~26.3%和27.6%~78.0%。增加花荚期滴水量增产的重要原因是增加花数和荚数。新疆伊宁春大豆盛花期滴头水,鼓粒中期滴末水,生育期间滴水4次,每次滴水600~750 m3/hm2,总滴水量2 550~2 775 m3/hm2,可获得产量5 388.3~6 404.7kg/hm2,其总花数为3 000.4~3 042.0朵/hm2,总腔数为2 436.5~2 978.8个/hm2。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大豆品种中黄13花荚期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枝型春大豆品种花荚形成及产量对密度响应及其与主茎型品种的差异。【方法】2020年在田间分析4个种植密度42.0×104株/hm2(D1)、32.0×104株/hm2(D2)、27.0×104株/hm2(D3)、22.0×104株/hm2(D4)对绥农52(分枝型)、新大豆27号(独秆型)花荚形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绥农52、新大豆27号单株开花数D1较D4分别减少42.04%(其中,主茎、分枝花数分别减少9.78%、80.59%)、18.81%,绥农52主要是主茎中、上部节花数和基部第一、二分枝花数减少的结果,新大豆27号主要减少植株中、下部节开花数,开花期提前结束;单位面积总花数D1较D4分别增加6.60%(其中,主茎花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花荚期气温、相对湿度和热浪胁迫持续时间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为人工气候室条件下大豆花荚期耐热浪胁迫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干/湿热浪,设置动态温度和恒温2种温度模式:28~42 ℃变温模式和昼夜定温模式(28 ℃/24 ℃(对照)、34 ℃/28 ℃、38 ℃/30 ℃、42 ℃/30 ℃),以及2个空气相对湿度水平(30%和60%),以邯豆5号为材料,分别在盛花期(R2)和盛荚期(R4)进行不同持续时间(3,5,7 d)的模拟热浪胁迫处理,测定大豆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百粒质量和单株粒质量的变化。【结果】花荚期遭遇模拟热浪胁迫,随着胁迫处理持续时间延长,除百粒质量外,大豆的单株粒数、单株有效荚数和单株粒质量均呈下降趋势;持续处理7 d后,盛花期(R2)单株粒数和单株有效荚数显著降低26.64%和28.77%,盛荚期(R4)单株粒质量和单株粒数显著降低34.99%和23.26%。在模拟湿热浪处理下(昼夜RH 60%+梯度高温),大豆单株粒质量随处理持续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其中处理3 d减产不显著。R4期处理的胁迫反应大于R2期,单株粒质量降幅分别为34.99%和26.64%。在梯度高温条件下,干热处理(RH 30%昼/60%夜)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大于湿热处理(RH 60%昼/60%夜),其中模拟干热浪处理(RH 30%昼/60%夜+梯度高温)持续5 d,单株粒质量降幅为70.63%(R2期)和52.41%(R4期)。在干热胁迫(RH 30%昼/60%夜)定温处理中,大豆花荚期遭受 38 ℃/30 ℃和42 ℃/30 ℃昼夜定温处理均导致产量相关指标显著下降,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在干热条件下(RH 30%昼/60%夜),定温和梯度高温处理对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趋势相似,但变温处理的胁迫更严重。【结论】人工气候室的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设置模式,胁迫处理持续时间,以及大豆所处的生育阶段均对大豆产量性状有显著影响。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干热胁迫条件,可设置相对湿度(RH)30%昼/60%夜,温度38 ℃昼/30 ℃夜,光周期12 h,在大豆盛花期(R2)或盛荚期(R4)进行持续5~7 d的胁迫处理,利用单株粒质量、单株有效荚数和单株粒数的相对变幅评价大豆花荚期耐干热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5.
不同熟期大豆品种花荚形成和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熟期大豆品种早(垦18)、中(黑农41)、晚(吉育60)熟3个亚有限型品种为试材,对其开花和成荚进程以及在主茎上的垂直分布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始花期、单节花数、单节成荚数、结荚期差异不大;花期、总花荚期、开花和结荚节数、花荚重叠期、单株花数和成荚数差异大;吉育60结荚期后移18~20 d,各节成荚期变化平稳,垦18和黑农41主茎各节的成荚期自下而上明显缩短;吉育60中、上部节花多,成荚数多,荚同时伸长节数多;吉育60中、上部节荚伸长的同步性较差.吉育60花期长,开花节数多,单株总花数多;总花荚期长,花荚重叠期短;结荚期后移,成荚节数多,成荚速度快是其单株成荚数多于垦18和黑农41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文中从大豆种植密度过大、氮肥过多、养分失衡、连作障碍、病虫害危害以及极端不利天气等方面分析了大豆落花落荚原因,从科学轮作、秸秆还田方式、提高土壤质量、品种选择、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以及极端天气预警等方面阐述了增花保荚措施,以期为大豆稳产高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大豆花荚形成与花荚脱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采用五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施肥处理下.大豆花芽分化进程与花荚脱落以及豆荚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大豆的花芽分化进程与绿复叶数之间有明显的同伸关系;不同处理下,大豆的花芽分化进程不同。花芽分化进程与植株干物质积累呈板显著正相关;大豆花荚主要分布于中上层。下层的花荚脱落率最高.为100%。中层为70%左右。上层为40%左右。不同处理时大豆花荚脱落率影响也不尽相同.种肥施用氮、磷、钾时减少花荚脱落有不同的影响。以磷素为最大。其次为钾。氮时花荚脱落基本无影响,追施氮肥时减少花荚脱落有明显作用;密度过大,明显增加花荚脱落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宁夏日光节能温室不同施氮量对辣椒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速效磷、钾含量丰富,速效氮则相对贫乏,设施内高投肥已导致土壤轻度盐渍化;氮素是决定辣椒生长发育的决定性指标,影响辣椒的叶绿素含量、茎粗、株高及产量;氮素的施用量决定83%的辣椒产量;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辣椒的产量表现为典型的抛物线关系;施氮量为872kg·hm-2时,设施辣椒能获得最高产量,氮肥施用量为791kg·hm-2时,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对超高产大豆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试验条件下,以超高产大豆品种新大豆1号、中黄35号、铁丰31号、普通大豆品种铁丰33号为试验品种,分别在R1-R2、R3-R4、R5-R6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并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条件下各品种的根系活力、根系干重、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及产量等。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处理都会降低超高产大豆品种的根系活力和根系干重,干旱胁迫对铁丰31号超高产大豆品种的根系活力和干重影响最小,对普通品种铁丰33号的影响最大,各品种根系活力和干重均在R4期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普通品种铁丰33号下降的速度最快;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超高产大豆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有所不同,全生育期均表现抗旱的超高产品种为铁丰31号,而各超高产大豆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有所不同,超高产大豆品种的抗旱能力强于普通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0.
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与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超高产夏玉米(≥12 000 kg•hm-2)节肥增效的适宜氮肥用量。【方法】在夏玉米超高产区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氮代谢、氮素积累、氮肥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超高产区夏玉米施用氮肥两年增产幅度分别为6.76%—9.62%和5.21%—9.80%,夏玉米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施氮量300 kg•hm-2产量和收益最佳,经济最佳施氮量为255.40 kg•hm-2;施氮量300 kg•hm-2有利于提高硝酸还原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促进氮素吸收积累,可维持土壤硝态氮平衡,其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两年平均值分别为16.12%和3.69 kg•kg-1。【结论】综合产量、收益、氮素吸收、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等方面考虑,豫北地区黏壤质潮土超高产夏玉米合理的氮肥用量为255—300 kg•hm-2。  相似文献   

11.
氮肥施用对杂交大豆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探索杂交大豆在不同氮肥因素水平下的生育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以杂交大豆杂优豆1号为试验材料,以常规高产大豆蒙91-413为对照,设置5个水平3次重复的氮肥处理,进行杂交大豆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终花期时杂优豆1号的分枝数在氮肥水平为90 kg/hm2的C、E处理中分别为7.0和7.4,在氮肥水平为45 kg/hm2的B、D处理中分别为6.4和6.8,在未施氮肥的A处理中仅为6.2;杂优豆1号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在氮肥水平90 kg/hm2的C、E处理中分别为104.0个和105.4个、188.0粒和201.0粒2、9.8 g和31.3 g,在氮肥水平45 kg/hm2的B、D处理中分别为95.8和98.8个1、65.7和166.6粒2、6.6和27.0 g,未施肥的A处理中分别为83.9个、141.3粒2、4.8 g。杂优豆1号在C、E和B、D处理中的小区产量分别为4.284、.38和3.813、.82 kg,比A处理增加21.2%、24.1%和7.9%、8.2%。[结论]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杂交大豆单产,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2.
在湘南红壤丘陵区第四纪红壤旱地,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与玉米产量、产值的关系。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提高玉米的单穗粒重和百粒重,对有效穗数、株高、茎粗、穗粗影响不明显。施用合适的氮肥能明显提高玉米的籽粒产量以及产值,以N225处理的籽粒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4 570.6 kg/hm2、6 730.0元/hm2,比不施氮肥的处理分别增产37.3%、增收21.3%。施用氮肥可以提高籽粒和秸秆的总吸氮量,各施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为3.8%~16.6%,以N225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超级杂交稻最佳的N肥用量,试验用中浙优一号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处理,比较各处理对中浙优1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N肥或单一施用N肥,不施P、K肥,产量均较低,在P、K肥使用量固定的情况下,随N肥用量增加,产量有增加的趋势.施纯N量为180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并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当N肥用量过大,使用量超过纯N 240 kg/hm2时,产量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6个施氮水平,在基穗肥比为1︰2的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对苏玉10号产量形成的作用。苏玉10号的施氮量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密度基础上,产量(Y)与施氮量(X)的关系为Y=-0.066 9x^2+37.476x+5 454.3(R^2=0.873 5^**),最佳施氮量为280.1 kgN·hm^-2。  相似文献   

15.
不同控释氮肥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控释氮肥在玉米上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不同控释氮肥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3种控释氮肥中树脂包膜氮肥增产和提高玉米氮肥利用率的效果均最好。相比普通氮肥,不同控释氮肥显著提高了玉米氮肥利用率,增幅达4.9914.54个百分点。[结论]控释氮肥可以提高玉米氮肥利用率,树脂包膜氮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最佳。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6.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两优2208、扬两优6号为试验材料,水稻全生育期每667 m2分别施氮肥0、6、9、12、15、18、21 kg,研究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产量增加,盐两优2208及对照扬两优6号均为每667 m2施用氮肥12 kg时产量最高;施氮量对水稻品质有一定调节作用;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生育期延长。  相似文献   

17.
氮肥对菜用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新农菜豆1号在5种不同的施氮水平下,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产量及品质等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茎粗、节数减少,节间长度、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增加,百粒鲜重与氮肥关系不显著,分枝数先增大后减小,蛋白质含量先增大后减小,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大后减小。以施氮量90 kg/hm^2时产量和品质最高,鲜荚产量为13 652.55 kg/hm^2,可溶性糖含量为68.85 mg/g,蛋白质含量为39.11%。  相似文献   

18.
氮用量及基追比例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豫西半干旱地区烤烟氮肥合理施用方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不同基追肥比例对豫西半干旱地区烤烟农艺性状、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氮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的农艺性状各指标、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均有增加趋势,相同施氮量不同氮肥施用方式相比,以基肥加追肥的方式好于全部基施。相同施氮量不同氮基追肥比例下的经济性状比较,产量以氮肥基∶追=1∶1的方式较高,其中氮肥85.2kg/hm2即N3(1∶1)产量达3 265.5kg/hm2;从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析,相同施氮量不同氮肥施用方式之间相比以基∶追=3∶1的方式较高,其中氮肥60kg/hm2即N2(3∶1)处理产值达38 085.0元/hm2,上等烟比例达25.8%,均价为13.95元/kg。相同基追比例下,N3水平与氮肥37.5kg/hm2即N1水平之间叶片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而N2和N3水平间差异则不显著。综合来看,在豫西半干旱地区,烤烟施氮量以60kg/hm2,施用方式以基∶追=3∶1为宜。  相似文献   

19.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钾肥施用水平对桑树生长和桑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适合用量配比能提高桑树每株枝条数、枝条叶片数、枝条长、枝条平均重和平均单叶重。结果显示,在氮肥施用量为450 kg/hm2.a,钾肥施用量为300 kg/hm2.a时桑叶产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平均增产35.2%。试验结果还表明,氮肥、钾肥对桑叶增产效果有互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稳定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稳定氮肥用量及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氮素累积量、氮肥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稳定氮肥相比,100%稳定氮肥一次施用、100%稳定氮肥分次施用、85%稳定氮肥一次施用和70%稳定氮肥一次施用分别增产53.1%、61.6%、39.7%和36.7%,植株地上部氮素总累积量分别增加64.0%、80.9%、36.0%和32.3%,经济效益分别增加50.4%、59.5%、37.4%和34.5%。与农民习惯等氮施肥相比,稳定氮肥一次施用和分次施用分别增产5.7%和11.6%,植株地上部氮素总累积量分别增加9.9%和21.2%,经济效益分别增加5.8%和12.2%。等氮施用稳定氮肥较农民习惯施肥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累积,提高了产量,分次施用达到显著性差异。稳定氮肥一次施用和分次施用氮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高于农民习惯施氮,且分次施用达到显著性差异,生理效率和偏生产力3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施用稳定氮肥能够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且随着施用量增加而增大。稳定氮肥施氮量在240 kg N·hm-2且基肥与分蘖肥6:4分次施用时,能较好地协调水稻高产与稳定氮肥合理利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