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简要阐述了2003~2012年河北省灵寿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情况,并结合小麦吸浆虫的生活习性和2012年的气候特点,分析了连续几年小麦吸浆虫轻发生后2012年突然重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今后的防治对策。并总结了2013年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望都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属北方冬麦区。1989年在望都县始见吸浆虫发生,从1995年大发生至今,扩展迅速,全县8个乡镇147个村均不同程度的遭受过吸浆虫的危害,其危害区域此起彼伏,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通过近年来的调查与试验研究,基本上摸清了吸浆虫的发生特点,流行原因与防治技术。一、小麦吸浆虫发生演变规律吸浆虫危害时间仅20天左右而且虫体很小,极不易被群  相似文献   

3.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近年来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据农业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的统计资料,2007年全国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已达到4000万亩,并且发生区域有北移现象,据天津市植保站2007年普查,该市发生面积已达80万亩,应该引起河北省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小麦吸浆虫曾经是青海省小麦生产中重要害虫之一,麦黄吸浆虫和麦红吸浆虫在青海省均有发生,并且经常混合发生,在乐都区、循化县、化隆县、平安区、西宁市郊、共和县、同德县、兴海县、门源县及黄南州小麦种植区常年发生。青海省小麦吸浆虫常年发生地区的小麦生育期的平均温度是影响当年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的重要因子;小麦生育期的降水量对当年小麦吸浆虫羽化出土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当年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的次重要因子。冬季降水量对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程度有一定影响,冬季干旱,春、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小是小麦吸浆虫大发生的气象条件。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措施,试验、推广生物防治措施,培育、引进、试验、推广抗小麦吸浆虫的小麦品种,结合化学防治措施是防控小麦吸浆虫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夏季高温对翌年小麦吸浆虫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夏季高温对翌年小麦吸浆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高温影响小麦吸浆虫雌虫抱卵量、幼虫存活率、成虫羽化数量和雌雄比例等。高温干旱对小麦吸浆虫发生更为不利,在干旱条件下,气温39℃及39℃以上高温持续7d对小麦吸浆虫有毁灭性致死作用,翌年小麦吸浆虫的存活率均为0;而在保湿条件下,1999年只有42℃处理的存活率为0,2000年42℃处理的存活率虽亦较低,但仍有32.0%。  相似文献   

6.
<正>1小麦吸浆虫在邢台地区发生情况2007年小麦吸浆虫属于中等偏重发生年份,发生程度大大重于2006年。3月底4月初,植保站技术人员对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淘土普查,普查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受气候异常等因素的影响,小麦吸浆虫在阜南县有逐年扩展趋势。因此,做好小麦吸浆虫防控工作刻不容缓。本文总结了阜南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现状及发生特点,提出了防控对策,以期为小麦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麦吸浆虫广泛分布于全国主要产麦区,我国小麦吸浆虫种类主要有2种,一种是小麦红吸浆虫,另一种是小麦黄吸浆虫。河间市发生的吸浆虫为小麦红吸浆虫。吸浆虫从上世纪90年代随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传入河间,发生范围逐年扩大,初期由于虫源基数小,危害隐蔽,  相似文献   

9.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的一种毁灭性害虫。据资料记载:该虫曾在50年代大面积发生;60年代到90年代在已全国范围内很少发生:进入90年代以后,河南、河北、山东等部分地市均有不同程度的报道,而且回升势头逐年严重。2000年在聊城市东昌府区部分乡镇首次发现小麦吸浆虫的为害,到2001年发生程度已相当严重,一般地块减产30%~50%,严重地块基本无收成。为彻底治理小麦吸浆虫在我区的危害,我们在2001年以后对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特点、重发原因和治理对策进行了调查分析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小麦吸浆虫(俗称小红虫、麦蛆等)是小麦的重要害虫。小麦吸浆虫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山东发生的是麦红吸浆虫。幼虫为害小麦的花器和麦粒,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灌浆的麦粒汁液,轻的造成瘪粒.影响千粒重,重的造成空壳.或使麦粒在麦穗上霉烂。小麦吸浆虫的危害,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40%~50%,甚至80%~90%,大发生年份可造成全田毁灭,颗粒无收。山东省1990年发现并扩大危害,我县2002年大发生,后经大力防治已基本控制为害,但今年又有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小麦吸浆虫是邯郸县小麦生产中的重要害虫,近年来,随着邯郸耕作方式地不断变化,加之适宜的气候条件,小麦吸浆虫发生繁衍很快,导致邯郸县虫害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小麦整体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小麦吸浆虫已成为当前小麦生产上的大敌。  相似文献   

12.
张峰  刘东恒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2):87-87,21
在阜阳小麦红吸浆虫为间歇性发生,3至5月份的降雨量、小麦抽穗期与小麦红吸浆虫成虫盛发期的吻合程度、药剂防治、虫口基数是造成小麦红吸浆虫在阜阳发生程度波动性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小麦吸浆虫在天津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吸浆虫是世界性的毁灭性害虫,2004年在天津市首次发现。目前发生面积已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58%左右。2005-2007年我们通过普查,摸清了吸浆虫在天津市发生的种类、密度与分布。以建立适合天津市吸浆虫的监测办法和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吸浆虫在天津市的危害与蔓延。  相似文献   

14.
《河北农业》2006,(5):1-1
根据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病虫越冬基数调查,结合长期气候预测和农田生态条件,经会商分析,预计2006年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总体将呈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农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5亿多亩次,接近2005年。其中麦蚜、小麦吸浆虫、小麦纹枯病、土蝗、棉盲蝽象、棉枯黄萎病、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稻水象甲、农区鼠害将偏重至大发生;小麦条锈病、草地螟根据异地病、虫源有偏重发生的可能;东亚飞蝗、小麦赤霉病、粘虫有局部偏重发生的趋势;蔬菜病害在保护地偏重发生,蔬菜虫害在露地偏重发生;特产经济作物病虫害呈上升趋势;地下害虫危害加重。  相似文献   

15.
<正>一、发生情况小麦吸浆虫也叫麦蛆,发生的种类有两种。我县发生的小麦吸浆虫为麦红吸浆虫。以往吸浆虫发生廊坊地域为省内空白处。但2002年以来,廊坊成为发生新区。在2002年5月底6月初剥穗调查始见虫,但发生量极低。2004年在蒋辛屯镇姬庄村出现绝收地块。到2010年春,小麦吸浆虫在全县9个乡镇两个街道办都已发生,全县发生面积13万亩,发生面积占播种面积的76.9%。  相似文献   

16.
小麦吸浆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为彻底控制其危害 ,近年来我们对鲁山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现报道如下。1 发生分布特点在鲁山县 ,小麦吸浆虫主要分布于沙河、氵襄河、荡泽河沿河两岸及平原灌区 ,分布区域占全县麦播面积 86 %。综观小麦吸浆虫发生分布特点 ,沙河、荡泽河上游的二郎庙、土门、背孜、赵村等山区乡虽发生较早 ,但危害相对偏轻 ,马楼、张良、董周、辛集、氵襄河、滚子营等沙河、氵襄河、荡泽河中下游地区及平原灌区发生较晚 ,但危害较重。经鉴定 ,鲁山县发生的小麦吸浆虫为麦红吸浆虫…  相似文献   

17.
苍山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苍山县小麦吸浆虫发生情况,分析了影响小麦吸浆虫发生的因素,针对小麦吸浆虫的生活习性和发生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陵县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州  马进  李伟 《陕西农业科学》2015,(10):124-125
小麦吸浆虫在陕西省高陵县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了摸清高陵县小麦吸浆虫发生情况,农技人员在麦田进行了取土调查,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措施,以便正确指导农民进行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19.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是麦田主要防治对象,一般发生麦田减产10%~3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本文针对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在山东省汶上县发生的现状.介绍了小麦吸浆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为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提供较科学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50年~60年代小麦吸浆虫曾是天祝县小麦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经开展防治后,基本控制了为害。但近年来随着农田生态环境渐变,小麦吸浆虫虫口又呈回升趋势,且在部分地区暴发猖獗,成为小麦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隐患。针对这一情况,作者于2003年-2005年对天祝县小麦吸浆虫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该虫的发生特点、规律及发生条件,进而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