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咖啡木蠹蛾在石榴上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咖啡木蠹蛾(Zeuzera coffeae Nietner),又名豹纹木蠹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木蠹蛾科(Cossidae),是一种蛀干性害虫.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两种主要木蠹蛾(咖啡木蠹蛾和梨豹蠹蛾)在苏州地区对园林树木危害严重。为给相关单位开展防治提供借鉴,对这两种害虫进行了多年的田间调查和防治技术研究。结果发现,在苏州地区,咖啡木蠹蛾1年发生2代、梨豹蠹蛾1年发生1代,均以幼虫在被害枝蛀道内越冬。建议采取修剪虫枝、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灯光诱杀成虫和树冠喷药等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咖啡木蠹蛾和梨豹蠹蛾的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3.
沙棘木蠹蛾属检疫性害虫,也是沙棘的毁灭性害虫,由于多年的气候干旱和沙棘林龄的老化,沙棘木蠹蛾已在我县的沙棘林内大面积发生。对我县的170.55万亩灌木林地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尽快消灭并控制其蔓延,保证退耕还林成果,沙棘木蠹蛾防治势在必行,必须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4.
豹纹木蠹蛾是核桃枝干的主要害虫。幼虫多危害1~5年生枝条,受害枝全部枯死,造成核桃严重减产。试验研究表明,在掌握豹纹木蠹蛾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处理对鹏纹木蠹蛾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芳香木蠹蛾是为害柳树的蛀干害虫,连年钻蛀柳树树干内进行为害,在防治上存在一定难度。本文详细介绍了芳香木蠹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晖 《农友》2001,(1):17-17
在果园中危害果树枝干的害虫主要有红颈天牛、木蠹蛾、透翅蛾等,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沙棘木蠹蛾潜在分布区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CLIMEX生态气候模型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甘肃省的南部和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陕西省和山西省的北部、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北部、辽宁省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四川省的西部部分地区、青海省的东部部分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部分地区是该害虫的适生区,这一地区正是中国沙棘人工林分布面积比较大的区域.在综合分析沙棘灌丛林自然分布、沙棘人工林栽培状况、沙棘木蠹蛾危害状况以及生态气候指数EI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沙棘木蠹蛾是中国“三北”地区的本地害虫,沙棘木蠹蛾的种群爆发是本地害虫危害引入树种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木麻黄主要害虫:如木麻黄毒蛾、星天牛、木麻黄豹蠹蛾、相思拟木蠹蛾的形态特征、生活史、习性及防治方法,为防治木麻黄虫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沙棘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的先锋树种,是区域经济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物资源,但人工沙棘林易遭受蛀干、蛀根害虫——沙棘木蠹蛾(Eogystia hippophaecolus)的危害。为了提供沙棘木蠹蛾防控的量化测报和预警结果,指导钻蛀性害虫防控,结合指标预警法和对象属性解析法,计算了沙棘木蠹蛾灾变过程中警源、警兆和警情等不同要素的综合预警指标值,构建了沙棘木蠹蛾的灾害预警指标体系。进一步以山西晋中市人工沙棘林为样区,利用本体系预测沙棘木蠹蛾灾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该调查区警源、警兆和警情值分别为22.9、23.2和20.7,综合警度值为66.8,处于中警等级。该体系不但预估了害虫危害程度,还作出精准定位、发布预警信号,为进一步量化防控措施提供资料,减少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为农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构建提供有效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广西澳洲坚果木蠹蛾类害虫主要种类及其年生活史和习性,为澳洲坚果木蠹蛾类害虫的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3月~2016年12月,在广西澳洲坚果主产区果园设置定点标准地对木蠹蛾类害虫进行调查,并于每年3月上旬~4月上旬在澳洲坚果树上采集越冬代幼虫作为第1代虫源,在实验室内对第1代虫源进行饲养,以获得第2、第3代害虫,观察各虫态生活习性,结合野外调查,绘制年生活史.[结果]荔枝拟木蠹蛾(Arbela deaSwinboe)和相思拟木蠹蛾(A.baibarana Matsumura)在广西一年发生1代,前者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3月中旬~5月下旬化蛹,蛹期15~25 d,成虫见于4月初~6月初,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孵化;后者以大龄幼虫越冬,越冬幼虫4月上旬~5月下旬化蛹,蛹期约20 d,成虫出现在4月下旬~6月下旬,幼虫5月上旬开始孵化.咖啡豹蠹蛾(Zeuzers coffeae Niether)在广西一年发生2代,以第2代大龄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3月中旬~5月下旬化蛹,蛹期15~20 d,第1代成虫出现于4月上旬~6月上旬,第2代成虫出现于8月中旬~10月上旬,第1代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孵化,第2代幼虫于8月底开始孵化.[结论]荔枝拟木蠹蛾、相思拟木蠹蛾和咖啡豹蠹蛾是广西澳洲坚果树的主要蛀干类害虫,其以幼虫蛀人枝干为害,防治难度较大,生产中可采取剪除虫枝、药剂涂刷树干或灌注孔洞、诱杀成虫及利用天敌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石榴常见的桃蛀螟、桃小食心虫等蛀果害虫.以及石榴茎窗蛾、豹纹木蠹蛾、黑蝉等蛀干害虫。并分析总结了它们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 芦笋木蠹蛾(Isoceras sibirica)(Alpheraky),属鳞翅目,木蠹蛾科,眼木蠹蛾亚科。属地下蛀食性害虫,专蛀食芦笋根、茎,致使笋墩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减产。山东半岛地区均有发生,直接威胁着芦笋生产的发展。根据此虫的生活习性与特点,及芦笋禁用有毒农药的规定,1988~1989年试验采用  相似文献   

13.
檀香重要害虫咖啡木蠹蛾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咖啡木蠹蛾是鳞翅目杂食性害虫,可以危害包括园林、树木及果树在内的多种植物。咖啡木蠹蛾在福建1年发生2代,由于羽化时间不一,给防治带来困难。檀香主杆明显、直立,仙游工艺厂从印尼、缅甸等进口的檀香看,原木材质长短不一,规格有60厘米、80厘米、1  相似文献   

14.
山茱萸木蠹蛾的观察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害山茱萸木蠹蛾主要有芳香木蠹蛾(CossusCossus L)和咖啡木蠹蛾(Zeuzera coffeae NIetner)两种,均属鳞翅目,芳香木蠹蛾为木蠹蛾科,咖啡木蠹蛾为豹蠹蛾科。在陕西省发生的主要为芳香木蠹蛾。该虫近年在陕西省丹凤、佛坪等地发生严重,据我们两年调查了解,受害山茱萸树达10万株,2002年8月在佛坪县栗子坝乡、长角坝乡山茱萸园调查,有虫株率达7%~13%。1 分布区域及寄主范围 山茱萸芳香木蠹蛾分布于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四川等山茱萸产区,其中以河南、陕西主产区虫口密度最大。 主要寄主为山茱萸、杜仲、牡丹、芍药、花椒、丁香、白蜡、杨、柳、榆、槐、枫树、核桃、李、杏、苹果  相似文献   

15.
<正>木蠹蛾,也称蠹蛾,老熟的幼虫会在土里用丝液粘附土粒做成小布袋样,因此群众也叫做"布袋虫",属鳞翅目蠹蛾科。木蠹蛾的幼虫是一种啃食根、茎的害虫,初期咬破幼茎的茎皮,钻进嫩茎内部,蛀食茎髓,幼茎皮层遭到破坏后,水分、养分的疏导阻断,单株开始死亡;幼虫5~6月间开始危害,危害期长达5~6个月,入秋后天  相似文献   

16.
榆树木蠹蛾生态学特性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树木蠹蛾(H01cocerus vicarius Walker)是宁夏传统的林木次要害虫之一。过去只在局部地区发生危害,随着退耕还林和农田防护林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榆树木蠹蛾的危害也日趋严重,正在上升为我区的主要优势害虫。据2006年调查,在引黄灌区和干旱沙区危害林木面积已经超过2.5万公顷,对退耕还林和农田林网建设成果构成严重威胁。综合1980年以来在9市县(区)共76个乡镇、林场的长期观测和研究结果,目前初步摸清了榆树木蠹蛾生态学特性和生活规律,并总结出一些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沙棘木蠹蛾在彭阳县的发生特点,并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营林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沙棘木蠹蛾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沙棘木蠹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沙棘木蠹蛾是为害沙棘根茎部位的蛀干害虫,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沙棘植株死亡,严重影响林业生产和林业生态。本文阐述了沙棘木蠹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有效保护林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蛀干害虫是危害多种木本药用植物的重要害虫,主要有天牛类和木蠹蛾类,例如星天牛危害山楂、厚朴等;褐天牛危害吴茱萸、木瓜、厚朴;桑天牛、云斑天牛危害桑树;木蠹蛾类危害杜仲、辛夷、山茱萸、大枣等.上述木本药用植物树干木质部被蛀食后,树体会逐渐衰弱而枯死,易被风折断.生产上一般采用化学农药防治,不仅成本高、费工费药、效果不好,而且污染环境,伤害益虫.  相似文献   

20.
杨建华  李淑芳  陈鹏  泽桑梓  苏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22-17525
在对云南省危害美国山核桃枝干害虫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列举了美国山核桃4种主要钻蛀性害虫——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mldi Hope、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六星黑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和荔枝拟木蠹蛾Lepidarbela dea Swinhoe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并对这4种害虫危害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针对其发生特点,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加强营林措施、物理和人工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一系列蛀干类害虫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