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生育特点:棉花进入吐絮期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逐渐减退,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干物质积累减少。吐絮初期,伏桃逐渐成熟,秋桃正在长大。此期较高的温度、充足的日照和较低的湿度可以加速碳水化合物的转化,促使脂肪和纤维素形成,并加速铃壳开裂和吐絮。此期管理对提高产量和品质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棉花从开始吐絮到收花结束的一段时间,称为吐絮期。吐絮期是棉花增加秋桃、提高铃重和衣分以及纤维品质的重要时期,加强棉花吐絮期的田间管理对提高产量、改进品质至关重要。生产中,由于棉农常常认为棉花开始吐絮了不用再管理、再管理也没什么作用,从而放弃管理;或虽然管理,但管理措施不当,造成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笔者针对棉花吐絮期的主要生育特点、主攻方向以及河北省冀中南春播棉区棉花吐絮期的主要生态气候条件和棉  相似文献   

3.
由于今年棉花生育的前、中期气温偏低,特别是伏天阴雨连绵,造成棉花贪青晚熟秋桃比例增大,霜前不能正常成熟和顺畅吐絮。为了促使棉铃提前吐絮,增加霜前花产量,正确喷施乙烯利进行催熟显得至关重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关于陆地棉品种(系)吐絮进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吐絮进程分析了陆地棉品种(系)的熟性。结果表明,吐絮进程是比较稳定的性状、品种(系)间的吐絮进程可能是显著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棉花促早熟、防早衰是棉花吐絮期管理的主攻目标,为了力争所有棉铃成熟好、吐絮畅、早熟不早衰,首先要做好保根、保叶工作;其次,要改善环境,为棉铃发育、吐絮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棉花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始进入吐絮期,到收获结束历时70~80天。这个时期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不贪青、促早熟、防早衰,争取结大铃、早吐絮、吐絮畅,确保丰产丰收。因此,在田间管理上要注意保根、保叶,改善环境,为棉铃发育、吐絮创造有利条件。1.继续整枝棉花进入吐絮期后,仍要继续做好  相似文献   

7.
棉花吐絮期一般从8月下旬至11月上旬,历时70~80天.吐絮期栽培管理主攻目标是:促进棉花早熟、不早衰、不贪青.为了力争所有棉铃成熟好、吐絮畅、早熟不早衰的要求,首先要做好保根、保叶工作;其次,要改善环境,为棉铃发育、吐絮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棉铃发育的适宜气温为25—30℃,超过33℃对幼铃的生长发育不利,低于20℃会延长铃期,推迟吐絮,导致产量低,品质差。棉田喷施噻苯隆可刺激棉花加快成熟吐絮,促进棉叶脱落并催枯。  相似文献   

9.
棉花吐絮与温度有关,温度的高低影响吐絮进度,为了解温度因子对吐絮的密切程度,进行了定点定时调查,从温度因子中选出与吐絮进度相关性好的因子进行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0.
使用新疆农八师垦区棉花产量资料、棉花物候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运用多项式方法分离出气候产量,并采用线性回归及线性相关方法,探讨了棉花不同发育期热量资源变化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农八师垦区在棉花各个生长期热量资源变化对气候产量均显著相关。当≥0℃积温每变化100℃·d,播种—出苗期、出苗—开花期、开花—吐絮期及吐絮期分别影响棉花产量6.6、3.5、3.9、6.2个百分点。各个发育期棉花减产的热量指标为播种—出苗期≥0℃积温≤235℃·d、出苗—开花期≤1 465℃·d、开花—吐絮期≤1 620℃·d、吐絮期≤475℃·d;当全生育期≥0℃积温≤3 630℃·d、≥10℃积温≤3 350℃·d时为棉花减产指标。该结果可为新疆农八师垦区棉花栽培生产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河南棉花生产情况 受植棉比较效益下降的影响, 2016年河南省棉花面积将进一步下滑.9月份,河南省棉花已进入成熟吐絮期,由于天气比较有利,棉花成熟吐絮基本正常.据9月下旬调查,全省早发春棉吐絮率在50%以上,晚发春棉吐絮率在20%~40%,春育夏栽棉也已开始吐絮.预计全省皮棉每667m2产量在65~70kg,与常年相当.  相似文献   

12.
棉花从棉铃开始成熟吐絮到采收称为吐絮期。一般8月下旬或9月下旬开始吐絮,到10月中下旬收获完成,历时60天左右。此期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促早熟,防早衰,防贪青晚熟。做到保根、保叶、保铃,实现增结铃、增铃重、增衣分、防烂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坑试验,研究了在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分别持续受渍7d对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植株成铃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受渍导致棉株各部位成铃率降低,蕾期持续受渍主要影响下部果枝内转部位成铃,花铃期持续受渍主要影响中上部中外围部位成铃,吐絮期持续受渍主要影响上部、顶部中外围成铃;持续受渍对棉花成铃影响最大的时期是花铃期,其次是蕾期和吐絮期。棉株具有较强的自身补偿能力,采取适当的田间管理措施可提高棉花成铃和抗涝渍能力。  相似文献   

14.
棉花进入吐絮期后,其营养生长逐渐减弱,生殖生长处于优势,棉铃进入充实成熟阶段,是促秋桃,争铃重的重要时期。此期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促早熟,防早衰,争取棉花多结铃,结大铃,吐絮畅,确保丰产丰收。因此,在田间管理上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棉花吐絮期是棉花整个生育过程的最后阶段.所谓吐絮期是指从第一个棉铃开始吐絮到枯霜来临、生育停止的一段较长的时间,一般从8月下旬到11月中旬约70~80天.在管理上要促早熟,防早衰.田间管理的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6.
棉花从棉铃开始成熟吐絮到收获拔柴,这段时间,称为吐絮期。进入吐絮期,仅仅是棉花成熟的开始。这时棉株下部少量棉铃开始成熟吐絮,中部棉铃正在充实,上部大蕾还在继续开花结铃。吐絮期是形成产量的重要时期。其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促早熟,防早衰,防贪青晚熟。做...  相似文献   

17.
转Bt基因棉花不同生育期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转基因棉花晋棉26号和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常规棉花品种晋棉7号进行大田试验,评价转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除吐絮期外,转基因棉花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显著增加;土壤放线菌数量在蕾期、花期和吐絮期比对照显著提高,而在苗期显著降低,收获期差异不显著;土壤氨化细菌数量在蕾期、吐絮期、收获期显著提高,而在苗期和花期降低;固氮菌数量在苗期、花期、吐絮期、收获期显著提高,而在蕾期显著降低;土壤纤维菌数量在苗期、花期显著增加,而在蕾期和吐絮期显著降低,在收获期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延缓棉花打顶后主茎叶衰老的生理机制及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2010-2011年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调节剂与对照对常规棉国欣3号与杂交棉国欣8号打顶后棉花主茎倒2叶衰老生理特性、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调节剂(棉太金、DPC片剂、DPC粉剂)处理较对照增加了2品种打顶后至吐絮中期主茎叶叶绿素a及总叶绿素含量,提高了2品种盛花期至初絮期单株棉花光合速率,尤其在盛花期较为明显;显著提高了2品种的打顶后至吐絮中期主茎叶的POD活性,提高了国欣3号吐絮前与国欣8号吐絮后主茎叶SOD活性,而对CAT活性影响不明显;2品种主茎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在吐絮前有所提高及在吐絮后明显提高,明显降低了2品种初絮期的活性氧最高峰值与MDA含量,提高了吐絮中后期单株绿叶数;增加了2年2品种的籽棉总产量,显著提高了2010年国欣3号与2年内国欣8号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整齐度,提高了2年国欣3号马克隆值;增加了2品种打顶后至吐絮中期主茎叶叶绿素a及总叶绿素含量,提高了此时期的单株光合速率,增加了吐絮中后期单株绿叶数,延长了后期光合时间,增加了霜前花率、平均铃重及籽棉总产量,且优化了部分籽棉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脱叶剂喷施时间对棉花脱叶效果及不同部位果枝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脱叶剂喷施时间,为增产保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北疆5个棉花主栽品种为材料,于吐絮期设置3个喷施处理,分别为吐絮率为10%~20%(T1)、吐絮率为30%~50%(T2)、吐絮率为70%~80%(T3),喷施清水为对照(CK),分析脱叶剂处理后,对棉花脱叶率、吐絮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苗宝21号和新陆早37号在T3的脱叶效果最佳;农大1号、国新73号、C1在T2脱叶效果最佳;脱叶剂处理对苗宝21号和农大1号的吐絮率影响不大,吐絮率约85%;对国新73号、C1的吐絮率影响较大,苗宝21号T2显著高于T1;农大1号、国新73号、新陆早37号T1吐絮率高于其他处理;C1各处理间T3吐絮率最高。随着脱叶剂喷施时间,自然吐絮增加(T3>T2>T1),各品种各处理吐絮增量逐渐降低(T1>T2>T3);苗宝21号、农大1号T2时期,籽棉产量和皮棉显著增产,但衣分相对较低,CK衣分最高。C1衣分在T2时期显著高于T1。不同品种、处理、果枝位置对产量和衣分及铃重的影响,具有交互效应。【结论】苗宝21号、农大1号、国新73号、C1在T2脱叶效果较优,吐絮率较好,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相对较高,衣分较低;新陆早37号在T3脱叶最佳,吐絮率较高,产量最高,衣分和铃重最高。  相似文献   

20.
棉花吐絮期是棉花整个生育过程的最后阶段.所谓吐絮期是指从第一个棉铃开始吐絮到枯霜来临、生育停止的一段较长的时间,一般从8月下旬到11月中旬约70~80天.在管理上要促早熟,防早衰.田间管理的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