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对圃地中的香樟绿化大苗分不同时间进行移栽上袋培育,于2011年进行大苗移栽造林对比试验。通过对比试验证明,进行圃地中香樟大苗移植造林,可先进行装袋移栽,以促进香樟苗侧根根系的再生长发育。选择装袋移栽1年的香樟绿化大苗用于山地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芽苗截根移栽菌根化容器育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福建省建宁县林业苗圃进行的马尾松芽苗截根移栽菌根化容器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能明显抑制主根生长、促进侧须根发达、提高菌根化率、形成旺盛根团,达到培育马尾松优质壮苗的目的.芽苗截根移栽人工接种苗根真菌培育的马尾松容器苗与种子接菌、幼苗接菌培育的差异十分显著,苗高增加14%~20%、主根缩短40%、地径增大10%、侧须根增多100%~147%、侧根鲜重提高60%~71%、侧根菌根化率高29%~42%、苗木菌根化率大9%~17%、人工接种菌根指数提高15%~29%.同时与芽苗截根移栽不接菌对照的也存在显著差异,苗高增加6.2%、地经增大9%、侧根数增多51.7%、侧根鲜重增加26.3%、侧根菌根化率提高3.2倍.  相似文献   

3.
切根育苗对马尾松苗木及幼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尾松种子经沙床催芽后育苗,芽苗截根定距移栽,不同切根处理、不同深度切根、切根苗造林等试验表明,马尾松育苗采取芽苗截根定距移栽,9月衬苗期切主根和侧根,切根深度8-10cm,苗木质量最优,造林成活率可达96%;幼林生长各项指标最好,并提前闭成林,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高辉元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99-199,201
青杨扦插苗截冠去根营造山地农田林网试验结果表明,这种造林方式比常规造林方法成活率提高31.17个百分点,苗木根茎生长量提高6.2 mm,当年平均高生长量提高52.4 cm,新生侧根长度增加12.9 cm,单株平均侧根重增加5.0 g,苗木根腐烂病、烂皮病等的危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棉苗不带土移栽试验,探究其成活率与其根系数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棉苗无土移栽时,侧根数量越大,移栽后的成活率越高,3号和2号品系侧根分别比1号品系(CK)多29.80%和7.89%,移栽成活率分别高28.00%和26.00%;移栽时侧根多的品系,移栽后缩短了缓苗期,促进了棉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香樟不同育苗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余昌元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219-219,223
采用种子直播育苗和芽苗移栽育苗的方法,进行香樟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芽苗移栽育苗后,一年生苗木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比种子直播育苗增加24.4%和113.4%;每株苗木平均侧根数多91.2%,且苗木分枝也较多;与直播育苗相比,芽苗移栽育苗更有利于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方式对油菜根系形态构型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常规种"华双5号"和杂交种"华油杂1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考察直播、直接拔苗移栽和锄头辅助拔苗移栽方式下油菜全生育期根系形态构型、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播种时间和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同一生育期2个品种直播油菜的根系形态指标(根干质量、主根长、主根直径和根体积等)显著高于锄头辅助拔苗移栽,锄头辅助拔苗移栽油菜的根系形态指标显著高于直接拔苗移栽;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各处理间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直播锄头辅助拔苗移栽直接拔苗移栽。同一处理,相同时期华油杂10号根系形态指标、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华双5号。油菜地上部生长和产量均与根系性状密切相关,干质量大、主根粗,粗壮一级侧根多的根系有助于吸收养分和水分,地上部生长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漂浮育苗技术获得菌根烟苗后,通过盆栽试验,比较菌根烟苗和移栽时接种烟苗的菌根发育、侵染率、植株生物量和植株营养状况.结果表明,移栽菌根烟苗,AM真菌二次侵染发生时间短,并形成大量根外菌丝,植株营养状况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移栽时接种的烟苗和不接种烟苗.所以,移栽菌根烟苗较好地解决了移栽后AM真菌生长与侧根生长之间的矛盾,可迅速发挥菌根效应,缩短缓苗期.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大豆裸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裸苗移栽成活率很高,可达98%;移栽株主茎与茎节间缩短、侧根发达、分枝增加、叶片变小、生育期提前、产量增加24.03%~36.64%。  相似文献   

10.
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苗圃进行了4a榆叶梅芽苗切根移栽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榆叶梅的芽苗切根移栽容器育苗可操作性强,3a时间可提前1a培育出榆叶梅大苗.  相似文献   

11.
清水或 DPC 200ppm 溶液浸种培养的棉花幼苗在移栽时用含 Ca~(2+)30ppm 的 CaCl_2溶液漫根2小时处理,栽后8天观察发现,两种浸种方式,Ca~(2+)均能促进棉苗侧根的发生,并提高根系 IAA 含量。但 Ca~(2+)处理 DPC 降低根对棉酚含量的效应无明显影响。上述试验结果显示出 Ca~(2+)与诱导棉苗侧根发生和调节根系 IAA 水平之间存在着某些内在的联系,这可能涉及到 Ca~(2+)·CaM系统(胞内第二信使系统)与植物激素效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闽楠芽苗截根移栽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闽楠芽苗截根移栽育苗技术,包括种子采集和处理、芽苗培育、移栽和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闽楠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芽苗分别进行切除主根1/3、1/2、2/3处理后,将芽苗分别移栽至育苗容器中培育1个生长季,以不切根处理作为对照(CK),通过研究不同强度芽苗切根处理对红豆树苗木生长的影响,探寻最适的芽苗切根比例。结果表明:切根处理对于红豆树苗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积累、根系形态发育均会产生影响。切除芽苗主根2/3处理促进了红豆树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同时促进苗木生物量的积累。切根处理缩短了苗木的主根长,影响一级侧根的数量。切除芽苗主根2/3处理的苗木根构型较好,其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等根系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红豆树芽苗切除主根2/3处理为最佳切根比例,苗木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供早黑宝葡萄优质大苗,提高早黑宝葡萄设施栽培产量与效益,采用控根育苗容器对早黑宝葡萄营养袋扦插苗和一年生露地扦插苗进行了容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后控根容器栽培的早黑宝葡萄苗无论地上部还是地下部生长速度都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控根育苗容器培育早黑宝葡萄大苗可提高移植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建议用容器育苗方法进行早黑宝葡萄大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5.
控根快速育苗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艺  陈新 《农业科技通讯》2010,(6):104-104,188
控根快速育苗技术,是利用"空气截根"原理,以调控苗木根须生长为核心的新型快速育苗技术。克服了一般容器苗的盘根和大田苗移栽时断根、伤根的缺陷,不受季节限制,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马尾松的造林成活率和促进早期生长,使其尽快郁闭成林,减少表土流失,在肥力中等的酸性红壤上,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了不同切根苗木造林效果及水土流失状况研究,试验设7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不同切根苗木的造林成活率、幼树地下、地上生长及水土保持效果均有很大差异。其中以芽苗移栽3次切根苗木造林效果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8.5%,侧根条数和生物量最多(1年生达12条和21g),幼树生长最快(第3年抽高已达1.08m),比常规大田苗木提前1~2年郁闭,每公顷节约抚育费300元,3年生幼林减少表土流失4.95m^3/hm^2;其次是芽苗移栽2次切根苗木,大田常规苗木造林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7.
在大通景阳镇的3个村进行了小叶锦鸡儿的植苗和容器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对柠条进行截根、截顶和GGR泥浆蘸根,容器苗炼苗30-60d,都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湿地松大田良苗截根处理,能促进苗木根系的发育;主根变短,侧根,须根量增加,吸收营养面增大;地下与地上部分生长趋于平衡,从而提高一级苗率,提高造林成活率。初步得出截根的最佳深度为9-10cm,时间为8月上旬至9月中旬。  相似文献   

19.
控根容器对“早黑宝”葡萄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早黑宝"葡萄控根容器苗为试验对象,以土壤露地栽培苗为对照,采用相同管理水平,研究"早黑宝"葡萄苗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对"早黑宝"葡萄营养袋扦插苗、一年生露地扦插苗和二年生露地扦插苗成活率、株高、茎粗、新梢长、侧根数、侧根粗度、侧根长度等各项生长指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控根容器培育"早黑宝"葡萄苗可明显提高苗木成活率,控制葡萄苗木质量和规格,与同期露地苗相比,地上部和地下部苗木生长量都明显增加,可为"早黑宝"葡萄设施栽培提供一致的优质大苗壮苗,为"早黑宝"葡萄设施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切根对豆梨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梨为试验材料,采用容器育苗方式,通过切除豆梨芽苗主根1/3、1/2、2/3处理,研究不同切根强度对豆梨容器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根显著缩短了豆梨容器苗主根长,降低主根质量,促进诱发大量侧根,避免根系畸形。切根1/3处理苗木根系总干质量为3. 73 g,根系总长824. 42 cm,根系表面积90. 81 cm2,根系体积7. 40 cm3,一级侧根数为6. 33条,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切根1/3处理的豆梨容器苗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