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从播种到收获大致经过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成熟期八个生育时期.生育天数,早熟品种90~95d,中熟品种95~105d,晚熟品种105d以上.要夺取夏玉米高产、稳产,必须从合理选用增产潜力大的紧凑型玉米品种、适时套种、抢茬早播、合理选择种植密宽、加强田间管理、综合防治玉米病虫害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对5个不同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光合性能指标变化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大喇叭口期至乳熟期(出苗后69~109 d),叶面积指数高值持续期长短及后期下降速度因品种而异。不同生育阶段光合势均以中晚熟品种较高,早熟品种较低。品种间群体生长率变化的差异主要在散粉期之后。相对生长率随生育进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净同化率以拔节期最大,且品种间差异显著。不同品种叶片比叶重在大喇叭口期达到最大值。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鲜、干草产量与小喇叭口期和灌浆期的群体生长率(CGR)、相对生长率(RGR)、净同化率(NAR)均呈显著正相关。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金稷3号和承3359叶面积高值持续期长,总光合势高,CGR、NAR和RGR均较高,生物产量居前,在呼和浩特地区表现出较好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正>夏玉米生长主要包括12个生育时期,分别为出苗期、3叶期、拔节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开花期、抽丝期、籽粒形成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夏玉米生长后期一般指从抽穗到成熟期,也叫花粒期,是玉米抽雄撒粉和籽粒形成的阶段,时间从7月下旬到9月下旬,大约2个月的时间。农民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往往重视苗期到大喇叭口期的管理,从浇水、施肥、防病治虫等方面都很及时到位。随着大喇叭口期施肥浇水后,  相似文献   

4.
高产夏玉米钙的吸收与再分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就高产条件下两种株型夏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对钙的吸收、积累及钙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与再分配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植株相对含钙量在整个生育期中呈现“前高后低”的变化趋势。植株吸收的钙主要分配到叶片和茎杆中。玉米对钙的吸收有2个高峰期,平展型品种沈单7号分别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和籽粒形成期,紧凑型品种掖单13号则分别在大喇叭口至吐丝期和乳熟末期。每形成百公斤籽粒需吸收钙0.52~0.64kg.营养体中的钙并不向籽粒进行转移,籽粒中的钙则几乎全部来自于籽粒发育期间土壤钙的供给。  相似文献   

5.
每667m2产量500kg以上的超高产田,要推广紧凑型品种。夏玉米早播能够充分发挥玉米品种的增产潜力,还能减轻病、虫、倒危害,有利于下茬作物生长。高产田块提倡苗期、大喇叭口期、开发授粉期3次追肥。  相似文献   

6.
目前,合理增加密度、科学配方施肥、大喇叭口期施肥是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措施。根据农业部提出的"一增四改"的重大技术措施,并结合三河实际,特提出玉米技术改进措施,即以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拔节期追肥为大喇叭口期追肥为核心的系列栽培技术,充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加快玉米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7.
玉米生育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肥数量有所不同,苗期需肥量占需肥总量的2%,穗期占85%,粒期占13%。玉米以拔节到大喇叭口期是需肥量的高峰期,因此,要根据玉米需肥的数量、规律、合理施肥,科学施用。为了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要及早施肥,做到底肥足施,种肥巧施,追肥少  相似文献   

8.
夏播水果玉米干物质积累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新疆南疆夏播水果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干物质一般最终积累总量较多,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干物质积累总量相应较少;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干物质的积累不断增加,呈上升趋势,优势表现在生育中期和后期;苗期至大喇叭口期干物质积累较少,相对干物质积累量较小;从大喇叭口期开始,干物质积累加快;抽雄期开始干物质积累比较迅速,至青苞收获期达到一生中最大值;苗期至大喇叭口期干物质的分配规律是叶片根系茎秆,抽雄期是叶片﹥茎秆﹥根系﹥雄穗﹥雌穗,青苞收获期是雌穗﹥叶片﹥茎秆﹥根系﹥雄穗。因此,加强田间的后期管理有利于水果玉米果穗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干旱对玉米不同生长期的生长性状及果穗性状的影响,以QXH0121(耐盐碱型)、B73(野生型)、PHM57(盐碱敏感型)3种不同耐盐碱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水,分别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进行干旱处理。结果表明:相较于非胁迫处理,干旱胁迫下3种玉米品种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及抽雄期均表现为株高及产量构成要素降低,而茎粗则无显著差异。无论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或者抽雄期胁迫,3个品种耐旱程度均表现为QXH0121>B73>PHM57。拔节期的干旱胁迫对玉米株高影响最大,株高低于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抽雄期的干旱胁迫对果穗性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备耕期准备、播种期、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灌浆期和成熟期的管理,阐述了玉米膜下滴灌整个生育过程的管理,以期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1.
高产夏玉米镁的吸收与再分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就高产条件下两种株型夏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对镁的吸收、积累及镁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与再分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植株相对含镁量在一生中基本呈现前期高、后期低的变化趋势。植株吸收的镁在吐丝前主要分配到叶片、茎秆和叶鞘中,吐丝后镁的分配重点则转向籽粒。玉米对镁的吸收有2个高峰期,平展型品种分别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和籽粒形成期;紧凑型品种分别在大喇叭口至吐丝期和灌浆始期。每形成百公斤籽粒吸收镁0.382~0.397kg。籽粒中的镁有37.06%~44.05%来自于其它器官镁的再分配。平展型品种向籽粒转移镁最多的器官是叶鞘和叶片,紧凑型品种向籽粒转移镁最多的器官是叶鞘、雄穗和叶片。  相似文献   

12.
1 合理施肥 春玉米的合理追肥期应在拔节后10 d至抽雄前15 d的大喇叭口期,此时追肥既能满足穗分化的需要,又能提高上部叶片的光合生产率.  相似文献   

13.
夏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合理选用增产潜力大的紧凑型玉米品种、抢茬早播、合理选择种植密度、加强田间管理、综合防治玉米病虫害等5个方面,对夏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玉米产量、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实验设计,测量P_2O_5不同用量下玉米干物质和产量,对滴灌玉米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产量与最佳施磷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结果】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茎粗呈抛物线变化趋势。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各处理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生长发育进程而增加,拔节期到大喇叭口期积累缓慢,从大喇叭口期开始迅速增长。各个生育时期施磷量187.5 kg/hm~2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最大,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施磷量187.5 kg/hm~2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玉米的株高增加,二者符合指数函数。【结论】研究区理论施磷量为213.8 kg/hm~2,可获得的最高产量为16021.61 kg/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玉米不同生育时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指标,为草地贪夜蛾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人工接虫和模拟防治方法,以河南省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分别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接入草地贪夜蛾3龄初期幼虫,设0、1、2和3头·株-14个处理,重复3次,接虫后第7天喷药杀灭幼虫,待受害叶片完全长出后调查玉米叶面积,至玉米收获期调查株高、穗长、穗直径、百粒质量、穗粒质量、产量等指标,计算草地贪夜蛾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及防治指标。【结果】玉米受害叶面积、叶面积损失率和产量损失率均随幼虫密度提高而加大,2021年夏玉米3个生育时期平均每头幼虫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分别为7.54%、4.99%和3.96%,2022年分别为7.33%、5.34%和4.59%。产量水平7 500~12 000 kg·hm-2条件下,化学防治为主时,夏玉米小喇叭口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指标为11.1~17.6头·百株-1,大喇叭口期为15.9~25.4头·百株-1,吐丝期为21.9~35.0头·百株-1<...  相似文献   

16.
粒农128是新乡市粒丰农科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2014-2015年对该品种的密度、施肥和灌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宜在黄淮海夏播区及有效积温在2 500 c·d以上的同类地区种植,最佳密度为公顷保苗67 500株,苗期施用复配肥37 kg(含氮为32%),在夏玉米的苗期与大喇叭口期进行适量的补充灌溉都能提高夏玉米产量,以苗期与大喇叭口期各灌水450 m~3/h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华北地区特定区域与气候条件下春玉米对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的响应,从而为制定该区域春玉米的高产节水调控技术提供参考依据,利用遮雨棚开展了盆栽春玉米的全程水分控制的试验研究。试验设置了1个全生育适水对照(CK)和1个全生育期供水充足(AW)处理,另外设置了苗期干旱(SD)、拔节期干旱(JD)、大喇叭口期干旱(LD)、抽穗期干旱(HD)和灌浆期干旱(FD)5个不同时期的干旱处理。主要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干旱对春玉米生育进程、部分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大小依次为抽穗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拔节期。与CK相比,SD处理由于持续的重度干旱,所以严重抑制了其植株的生长,复水后其单株叶面积虽然上升幅度更大,但依然最小,且灌浆期光合速率也最小,说明苗期重度干旱后,复水后的恢复力是有限的。AW处理可以减慢生育后期叶片的衰老速度,使整个生育期延长了1d,即充足水分供给利用时玉米生育期延长。营养生长阶段的SD、JD和LD处理分别使整个生育期延长了3、1和1d,而生殖生长期的HD、FD处理均使整个生育期缩短了2d,说明营养生长期干旱可以延缓玉米的生长发育,而生殖生长期干旱会加速玉米的衰老速度,缩短生育进程。  相似文献   

18.
米麦间作玉米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吉林省中西部具有代表性的4:1米麦间作地块,对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及同一时期不同层次叶片的可溶性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喇叭口期,间作玉米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低于清种,灌浆期高于清种,于乳熟期达最大值。不同层次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表现为,乳熟期上层叶-中层叶-下地;  相似文献   

19.
文章调查了自然感虫条件下德宏州生产上常用的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抗虫性。结果显示,苗期和小喇叭口期玉米受害最严重,大喇叭口期玉米次之,开花抽丝期、抽雄期草地贪夜蛾危害指数较低。不同玉米生育期各个玉米品种上草地贪夜蛾的虫口数量与玉米受害程度存在一定差异,草地贪夜蛾成虫产卵偏好于宣宏18号和桥单6号。在危害高峰期,滇玉888、宣宏18号危害最重,危害指数分别为48.67、48;垦玉1505危害较轻,抗虫性较好。本试验通过评测不同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以确定潜在的抗性玉米品种,为后续培育抗虫品种与开发环境友好型生物农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转 Bt 基因玉米丹 BT01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大田种植条件下转 Bt 基因玉米对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转 Bt 基因玉米抽雄期和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灌浆期全磷含量,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缓效钾含量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玉米,其余生育时期与非转基因玉米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缓效钾含量无显著差异。转 Bt 基因玉米土壤水解氮含量在大喇叭口期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玉米,在抽雄期和灌浆期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玉米;硝态氮含量则在拔节期和抽雄期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玉米,在成熟期却显著升高;土壤铵态氮含量在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玉米。从拔节期开始,除了灌浆期的速效磷含量,非转基因玉米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转 Bt 基因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