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西沟小流域是郑州西部土石山区的一个典型小流域,1980年被河南省列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后,在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八年的连续治理,取得了显著治理成效,收到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黄淮过渡地带的治理摸索出了宝贵的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 庄户沟小流域是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于1980年确定的综合治理试点,由海河水利委员会和北京市水利局主持,经过十年治理,于1990年10月通过了验收和技术鉴定。该流域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和超过了部颁标准,合理地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摸索出一条改善生态条件促进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4.
王春生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5,(2):34-35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山丘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途径。以陕西省招贤小流域为例,介绍了该流域"一个争取,四个结合"的治理模式,并分析了3年来取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提出了贫困地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资金是关键,必须统筹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等多要素,与广大群众做好沟通,以取得支持和参与。 相似文献
5.
网络分析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赵光耀,吴明山(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6643)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无论编制规划、安排施工,还是科学研究、组织管理,都存在着工作项目的合理安排问题。采用经验判断法安排单一治理项目直观易懂,但安排复杂的综合... 相似文献
6.
开展太平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验,是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通过综合运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建设试点小流域,开展效益观测、调查和单项研究,从中探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途径和技术措施,为该类型区的水土保持和山区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丘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由于自然因素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50年代初期统计,全国水力侵蚀面积150万平方公里,给国民经济带来多方面的危害。因而防治水土流失,就成为我国一项艰巨的任务和基本国策。新中国成立后,水土保持工作逐步开展起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小流域综合治理,就是其中一项十分成功的办法。这项经验,经1980年召开会议,进行了系统总结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各省安排重点 相似文献
8.
9.
冀琪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2,(4):40-41
寺沟小流域位于神池县城西北部约40 km处的大严备乡,流域面积9.50 km2,水土流失面积807 hm2,占总面积的84.9%。经过3 a的强化治理,共新修梯田11.4 hm2,营造落叶松林3.63 hm2,柠条灌木林129.3 hm2,铁丝网围栏封禁261 hm2,沟道打淤地坝4座,建谷坊10座,村旁、路旁打旱井和水窖35眼,治理度由34.1%提高到84.3%,林草覆盖率由26.1%提高到67.6%,人均基本农田由0.07 hm2增加到0.098 hm2,产生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北漳溪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探索水土流失规律及治理效果,寻求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技术措施及治理模式,嵊县水土保持试验站从1984年起,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与研究。 一、流域概况 本站设在嵊县唐村湾,试验小区面积0.392km~2,处于北漳溪52km~2的流域治理区中心,属低山丘陵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试验区属花岗岩地带,表面为风化砂砾土,风化层厚,最大厚度达20米以上,成土母质极大部分为粗晶花岗岩,土层 相似文献
11.
三河小流域在中亚热带沿海低山丘陵区具有代表性.本文就该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建立,河道与农田工程的建设和利用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与效益分析评价.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治管结合,河道与治田工程结合,水保林与经济林结合等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柳林县地处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每年有将近1500万t泥沙输入黄河。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先后对三川河和湫水河流域实施了重点治理。湫水河流域二期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以来,以建设"生态大县"为目标,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3.
青龙河小流域通过近10年的连续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28km2,基本实现了规划的建设目标,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支柱产业形成,促进了流域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积累了综合治理经验,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其主要经验及做法是:强化领导,健全机构;加大宣传,强化意识;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科学规划,确保质量;依法管理,强化监督。 相似文献
14.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目前区域水土流失治理中应用较为广泛和相对成熟的一种技术,为研究其对水土流失强度变化的影响,基于eCognition、ArcGIS软件和治理前后的两期遥感影像,对尖山河小流域北部水土流失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2-2006年尖山河小流域北部土壤侵蚀整体呈现由强变弱的趋势,实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前,强度侵蚀以上的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6.89%,而在治理后,这一比例降为31.03%;治理后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均比治理前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微度侵蚀面积显著增加.因此,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欢乐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7,(1):37-38
偏关县地处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总面积1 685.4 km2,水土流失面积1 361.3 km2,占总面积的81%。年均土壤侵蚀模数13 500 t/km2,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达1 300余万t。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造成贫穷落后的总根源。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现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5.35 km2。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和恶劣的生态环境,必须长期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不动摇。 相似文献
16.
利用遥感解译数据、污染源普查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以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06)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为依据,对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总体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九龙江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82.67,总体生态环境状况为优。 相似文献
17.
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在石板桥小流域治理中,明确治理思路和原则,积极整合各部门资金,紧紧围绕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地布设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初步建成了高标准的综合防治体系,取得了生态改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综述了浙江省小流域治理的现状,并结合湖州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实践,对小流域治理的类型,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关治理标准,配套技术以及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渭北旱塬淳化县秦庄沟流域为例,分析了小流域系统内部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以水土保持为中心,以沼气池为纽带,生态、经济、社会治理目标为衡量依据,运用VENSIM软件构建SEE(社会-生态-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量化分析了生态、经济、社会3大子系统的综合治理效益,并对系统2011-2026年时间段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模拟。模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方案3(人均产粮目标为350 kg的自给型模式)为水土保持生态设计的优化方案。该模式从源头上改变了秦庄沟流域系统恶化的趋势,可使生态系统中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消除点源面源污染;使流域的生态农业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人均收入达到6 000元;可以在全流域实现饮水安全,出行便利和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20.
经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南充市华凤镇滑滩河小流域呈现出勃勃生机 ,昔日的荒山荒坡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 ,水土流失面积由 10 .82km2 下降到 4.5km2 ,林草覆盖率由 2 5 .5 8%增加到 46.2 8% ,农业总产值由 0 .76亿元增加到1.43亿元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 1970元上升到 3 15 9元。其主要经验是 ,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型农业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 ,重民利、重实效 ,把实事办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