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豆胚尖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建立良好的大豆遗传转化受体系统,本研究以河北省8个优质大豆品种为材料,探讨了激素种类、浓度、诱导时间等因素对胚尖生长过程的影响,并对胚尖再生体系与传统的子叶节再生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0.5~1.0 mg/L 6-BA诱导5d大豆的胚尖出芽率、植株再生率及胚尖丛生芽数等综合指标较好,植株再生率最高达84.1%。胚尖再生体系与子叶节再生体系的比较表明:以胚尖为外植体的大豆再生体系具有再生率高、操作简便、周期短、重复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姚燕  张学杰  张慧  王绍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66-6467
为了研究利用Thidiazuron(TDZ)建立大豆胚尖高效再生体系的可行性。跃进10号的成熟种子浸泡16 h后,收集胚尖转入添加了不同浓度的TDZ芽诱导培养基中,4周后计算出芽率,并对拔高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行优化。TDZ浓度为0.08 mg/L时,出芽率最高,达92.6%,平均每个外植体产生的丛生芽的数目也最多。适宜大豆胚尖的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0.08 mg/L TDZ,拔高培养基为MS+2.0 mg/L KT+0.2 mg/L NNN,生根培养基为1/2MS+1.0 mg/L IBA。利用TDZ建立大豆胚尖高效再生体系是可行的,提高了丛生芽的分化率,为快繁和提高遗传转化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较易再生的菜用大豆品种,为遗传转化建立良好的再生体系,以‘春丰早’、‘浙农6号’、‘浙农8号’、‘沪宁95-1’、‘辽鲜1号’和‘台湾75’为材料,研究外植体类型、激素配比、接种时间、接种方式以及基因型对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类型中,子叶—子叶柄的再生频率最高;B5培养基+10 mg·L-1 TDZ+005 mg·L-1 NAA+50 mg·L-1 AgNO3为最佳培养基;种子发芽10 d为最佳接种时间;子叶—子叶柄垂直接种时再生频率较高;不同品种中,‘浙农8号’再生频率最高,达8089%;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B5+05 mg·L-1 NAA。  相似文献   

4.
选用缺铁敏感小豆突变体FMY009的无菌苗下胚轴和胚尖为外植体进行再生和转化,研究了小豆最适胚轴和胚尖再生体系的不定芽伸长培养基和抗生素最适宜的延迟筛选时间。结果表明:小豆胚轴再生不定芽伸长的最佳培养基是1/2 MS B5+1mg/L ZT+0.9mg/L GA3,胚尖再生不定芽伸长的最佳培养基是1/2 MS B5+0.5mg/L GA3,小豆胚轴和胚尖转化体系的抗生素最适延迟筛选时间为7d。  相似文献   

5.
大豆基因型对农杆菌介导大豆胚尖遗传转化体系的转化效率有很大影响,同时有效地抑制农杆菌是该体系的重要环节。研究选择3个东北地区主栽的大豆品种,以胚尖为外植体进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比较3个大豆品种的诱导率、伸长率和生根率,并在芽诱导、伸长及生根阶段采用不同的抗生素浓度配比,优化抑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中,黑农37为最佳受体品种;抗生素浓度对大豆胚尖遗传转化有很大影响。在芽诱导和伸长阶段添加头孢霉素300mg/L+羧苄青霉素150mg/L抑菌效果较好;而在生根过程中,不添加抗生素为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6.
台湾菜用大豆品质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
菜用大豆又叫毛豆,是一种重要的豆类蔬菜,其味道鲜美、食用方便、营养丰富。本文主要论述了菜用大豆品质方面(包括外观品质、食用品质、营养品质与卫生品质)的研究现状,为我国的菜用大豆品质育种研究方向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菜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明洪 《农技服务》2012,29(1):18-19
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栽培季节、种子处理、播种育苗、间苗补苗、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总结了菜用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传统栽培的菜用大豆上市期为6月上旬,为使菜用大豆提早上市、增加产值,从品种选择、田间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菜用大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菜用大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品质,产量,栽培等方面综述分析我国菜用大豆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菜用大豆在生产上存在的总是,并提出菜用大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大豆子叶节离体再生体系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获得大豆子叶节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优化方案,选用5个大豆品种的子叶节作为外植体,研究了种子萌发天数、外植体大小、不同激素浓度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豆苗龄以5—7d最佳;外植体以保留全部子叶为宜;外植体的萌发和诱导均存在基因型差异,292黄豆的最佳萌发培养基为1/2MS+1mg/L6-BA,而鄂8157、湘春豆18号、湘春豆13号、湘春豆15号的最佳萌发培养基为1/2MS+2mg/L6-BA,292黄豆、鄂8157、湘春豆18号、湘春豆13号、湘春豆15号的最佳诱导培养擎组合分另0为MS+2mg/L6-BA、MS+2mg/L6-BA、MS+1mg/L6-BA、1/2MS+2mg/L6一BA+0.05mg/LIBA,MS+2Ing/L6—1;^、丛生芽诱导率分别为60%、62.5%、81.25%、77.27%和47.5%;子叶节丛生芽生根时IBA浓度以2mg/L为宜。  相似文献   

12.
6-BA诱导大豆子叶节和茎尖出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大豆品种“合丰35”的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6-BA诱导子叶节和茎尖出芽的结果表明,大豆萌发和不定芽诱导时分别加入0.4mg·L-1和1.1mg·L-16-BA,每个外植体分化出的芽数最多为3.56;茎尖再生系统中,6-BA诱导茎尖不定芽形成的最佳浓度是3.5mg·L-1,最佳诱导时间是24~28h左右,平均每个外植体分化出的不定芽数为2.78。  相似文献   

13.
大豆胚芽尖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转基因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吉林小粒1号的胚芽尖再生体系.对胚芽尖、子叶节、胚轴作为外植体的重生芽发生频率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胚芽尖重生芽发生频率高,再生时间短,对卡那霉素敏感,合适的筛选浓度为100mg·L-1.以吉林小粒1号胚芽尖为外植体,将植物表达载体w10通过农杆菌(LBA4404)导入吉林小粒1号,在农杆菌中孵育6h,筛选培养基上重生芽发生频率高,成功获得了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4.
大豆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的再生体系一直是大豆遗传转化发展的主要障碍,近些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章对大豆遗传转化体系的各种再生体系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综述,并对大豆再生体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大豆SSR-PCR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单因素试验和L16(45)正交设计对影响大豆SSR-PCR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建立适合大豆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各因素不同水平对PCR反应结果均有影响,优化后的大豆SSR反应体系为:2.0 mmol/L Mg2+、1.00μmol/L引物、0.150 mmol/L dNTP、0.5 UTaq酶、50ngDNA模板。运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对大豆进行多态性引物的筛选,从140对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SSR引物45对。  相似文献   

16.
花生胚小叶体细胞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花生胚小叶体细胞植株再生体系,为利用胚小叶进行外源基因遗传转化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花生品种四粒红和改良海花的胚小叶为外植体,2种外植体取材方式(预培养和直接取材)为培养背景,探讨了不同取材方式下各个培养要素(基因型、培养基等)与脱分化、再分化的关系,初步建立了花生胚小叶体细胞植株再生体系。[结果]在预培养取材条件下,预培养6d的四粒红外植体在2号培养基(MS+3mg/L6-BA+1mg/LNAA)上分化得最好,每愈伤组织再生芽2.34个,预培养5d的改良海花外植体在1号培养基(MS+5mg/L6-BA+3mg/LNAA)上分化最佳,每愈伤组织再生芽2.08个。直接取材条件下,改良海花在1号培养基上每愈伤组织出芽数为6个,而四粒红为3个。直接取材在诱导愈伤组织及器官分化方面都好于预培养取材。[结论]直接取材条件下,不同培养基对诱导愈伤组织及芽分化的作用差异较大,而基因型在诱导愈伤组织上的作用有显著差异,在出芽率上的作用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之一,在基因功能研究和转基因育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大豆基因组测序之后,大豆功能基因组学发展迅速,挖掘控制重要性状的基因用于转基因育种受到广泛关注。随着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的实施,我国建立了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功能研究、转基因品系安全评价等转基因育种研究技术体系和监管体系。其中,转基因大豆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主要集中在高效、稳定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大豆遗传转化方法的探索和优化等方面。对大豆遗传转化体系、转化方法和转化效率等因素进行阐述,可为大豆基因功能研究和转基因新品种培育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豆因其愈伤组织难以分化、原生质体再生困难等因素,其再生体系一直不够完善。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成功建立了大豆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再生系统。80年代末期原生质体培养获得突破。介绍了大豆器官发生再生系统、体细胞胚胎再生系统和原生质体再生系统的研究进展;对这3种再生系统进行遗传转化的优缺点作了比较;并提出了关于大豆遗传转化再生系统的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