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2001-2006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对红竹笋用试验林设置施用有机肥、化肥、有机肥和化肥混施及对照(不施肥)4个处理。结合精确施肥和试验区内长期定位观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笋用红竹林笋产量、土壤物理性质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整个竹林的投入、产出计算了竹林的经济效益;用环境能耗评价法研究了竹林小区水文生态效益。结果表明:施肥初期,不同处理对红竹笋产量影响不明显,处理2 a后施肥效应开始显现,表现为有机无机混施>单施无机肥>单施有机肥>对照(不施肥)。不同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表明,通过荒山改人工经营红竹林,5 a就可以收回成本。与种植红竹试验林之前的荒山土壤相比,施肥明显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表现为容重降低,毛管孔隙度增大,使土壤涵养水源的作用明显增强,不同施肥模式下蓄水量从大到小为:混施>有机>无机>对照。生态效益的评价也表明,相比荒山而言,四种施肥模式涵养水源的生态效益分别可达:855.60、662.40、1 035.00和565.8元.hm-2。  相似文献   

2.
培育措施能显著提升竹林产量,同时也是影响土壤特性的重要因素。适当的竹林培育措施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促进竹鞭生长、提高发笋率。目前,竹林培育措施主要包括整地、施肥、水分调控、抚育采伐、混交造林、林下种植等,不同的培育措施能够改变土壤特性,影响土壤质量,进而影响到竹林生产力。文章综述了传统培育措施、林分及群落结构调整、土壤改良调控等一系列竹林培育措施对林地土壤影响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改善林地土壤环境、提高竹林生产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红橡木幼苗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显著促进红橡木苗高和地径生长.不同处理比较,T4处理(基质拌入1%NPK复合肥)最好,其苗高、地径均较大,分别比对照高39.3%和33.3%,T1(N肥)处理次之,其苗高、地径比对照高28.6%和27.4%.不同施肥处理对红橡木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效应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相似文献   

4.
笋用绿竹林施肥试验表明:在肥料成本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肥料处理对绿竹林出笋及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施用兔粪有机肥出笋早、产量高,效益好;竹农习惯采用尿素与复合肥混施效果次之;单一施用尿素、复合肥、竹类专用肥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在福建省明溪县胡坊镇胡坊村开展不同施肥处理(尿素、复合肥、过磷酸钙)和不施肥((K)对方竹出笋退笋规律的研究.结果 表明:施肥处理的方竹出笋数量是不施肥的3倍以上,其中施用尿素的力竹出笋数最多、出笋分布平稳,但后期退笋率高;施用复合肥的力竹出笋数量次之,出笋盛期的出笋率约70%,退笋数也以盛期为高;施用过磷酸钙的力竹出...  相似文献   

6.
7.
施肥对楠竹林发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宣汉县楠竹林场的楠竹林的施肥试验,研究表明:(1)施氮、磷、钾肥对竹林产量的作用效果是明显的,但作用大小则因种类及其配合情况而异,总的来说,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好;(2)氮主要通过对竹笋个体发育的促进作用来增加产量,而通过提高笋芽发笋率或直接促进笋芽的形式来增加发笋数,乃是磷肥增产的基本途径;(3)竹林施肥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竹笋出土起到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增施氮施时,竹笋出土多在前期,其相应的出笋期也有所延长,偏施磷肥时,竹林发笋将往后推移,以中后期为盛。  相似文献   

8.
嘉兴市共有十五种栽培竹种,其中以毛竹、早竹、嘉兴雷竹、花哺鸡竹、乌哺鸡竹、红竹等6种为主,竹林面积占总面积的95%以上。从1987年到1990年通过调整结构,改善生长条件,完善采收技术等措施,建立了一个31.12亩丰产样板竹林。平均亩产、最高亩产分别为548.7 kg和1121 kg,亩均产较改造前和对照平均增加5倍。样板林经济效益显著,投入与产出之比达1:9.88。  相似文献   

9.
安徽老山不同毛竹林土壤渗透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毛竹林生态经营和长期生产力维持提供理论依据,对安徽老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不同毛竹林的土壤特性及其渗透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的土壤性质及其渗透性能差异明显。基于土壤渗透性指标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和稳渗系数,在0~40 cm的土层内,不同林分土壤渗透性能依次为:竹阔混交林经营竹林天然竹林。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渗透性指标与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等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对重庆市南川区优质乡土竹种楠竹林进行单施氮肥、氮磷配合施肥、氮磷钾3要素配合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南川区楠竹林单施氮肥能显著增产,但不能长期单施;楠竹具有内生菌根,适宜在中酸性环境下生长,不宜氮磷配合施肥,楠竹施磷肥,需选择酸性或中性的磷肥品种;以培养竹秆为主的楠竹林氮磷钾3要素配合施肥的最佳比例为:N:P2O5:K2O=1:0.4:1.2,以培养笋用林为主的楠竹林氮磷钾3要素配合施肥的最佳比例为:N:P2O5:K2O=1:0.3:0.3。  相似文献   

11.
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现状与施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华南地区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总体水平较低,氮、磷、钾缺乏且有效性较差,土壤吸水保水能力弱,淋溶严重,微量元素铜、锌、硼等也都普遍处在缺乏或极缺乏水平,以硼的缺乏最为突出。桉树基肥应以无机肥加有机肥施用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都并非越多越好,要科学搭配。追肥只要是NPK的合理配比,都能增加产量。根据我国目前土壤肥力水平和经营现状,要获得并保持桉树人工林高产水平就必须大量施肥。施肥能少量增加木材纤维长度,显著增大纤维宽度,但并未降低木片基本密度,相反还略有增加,但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树干解析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研究了山杜英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及对土壤性能的改良影响。结果表明,山杜英树高、胸径生长呈现出极为相似的生长特征,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12年生时,树高可达11.5m,去皮胸径可达12cm。而材积生长在12a期间一直处于速生期;山杜英混交林较其他混交林土壤除pH值相似之外,其他养分含量均不同,尤其氮与磷元素含量有所提升,山杜英混交林对土壤具有良好的改善土壤性能。  相似文献   

13.
对元谋干热河谷印楝人工林经3 a施肥试验表明,配方施肥对印楝林分的生长和结实产量均产生显著影响:(1)施肥当年对林分生长未显明显肥效,施肥效应主要表现在施肥后第1年,到施肥后第2年肥效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生长性状对施肥配方反应的敏感性排序为:冠幅>株高>地径>胸径;以株高和冠幅生长为评价依据,第14处理(300 g氨肥+300 g磷肥+200 g钾肥)为最优施肥组合方案.(2)不同施肥配方处理间以及不同年份之间,印楝的结实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有机肥与P、K肥的组合配方对印楝结实量产生明显增益,其中第1处理(8 kg有机肥+200 g磷肥+200 g钾肥)为增加印楝结实产量的最佳施肥方案;各年份施肥处理间结实产量的排序为:施肥后第1年>施肥后第2年>施肥当年.此外,施肥前的林分本底值对林木生长产生极显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施肥效应.  相似文献   

14.
根据贵州省遵义市的海拔、气候特点,确定在海拔700m以下乌江干流河谷,可选择甜龙竹、麻竹、香竹等竹种;海拔700-1100m低山丘陵或坝区,宜选择毛竹、慈竹、香竹、斑竹等竹种;海拔1100m以上中山丘陵,应选择金佛山方竹、筇竹和斑竹造林。其造林技术包括合理密植、整地和基肥、栽植季节以及具体的栽竹技术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赤天化纸浆厂建设以来,赤水市及周边县市营造了大规模的纸浆竹林。根据现有竹林经营状况,分析了纸浆竹林生产中的采伐、施肥、垦复、健康及道路运输等较为突出的问题,为纸浆竹林的合理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鄂赣地区竹林土壤与植物营养特性及其信息化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作者近年来在鄂赣地区进行的竹林土壤与植物营养特性及其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的成果:初步摸清了湖北、江西2省竹类主产区竹林生长和养分管理现状,明确了存在的问题;系统研究了湖北、江西2省竹类主产区土壤营养状况;建立了毛竹林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叶片营养诊断指标;摸清了毛竹主产区土壤养分限制因子;提出了较适宜的毛竹叶片营养诊断技术;系统开展了毛竹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性的研究,提出了湖北、江西2省竹类主产区竹林全营养优化施肥配方和配套施肥技术;建立了毛竹林优化施肥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以油松人工林针叶为研究对象,针对氮肥不同施用量对油松针叶内养分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松针叶的有机碳含量和全钾含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油松针叶中的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与施肥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叶松是我国栽种区域最广的针叶树种。落叶松人工林的发展, 对我国人工林的发展至关重要。文中论述了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地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化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 分析了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研究现状并重点对落叶松人工林的施肥时期、施肥方法、施肥种类和用量以及施肥效应进行了归纳总结, 旨在为落叶松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营养管理研究和集约经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效应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桉树人工林的土壤养分效应,并通过改进的内梅罗(Nemerow)综合指数对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试验地林地土壤属于贫瘠水平,表土层A层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显著高于中土层B层;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肥力存在着显著差异,依据综合肥力系数大小:柳桉>巨尾桉>赤桉>粗皮桉>巨桉;综合表明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效应呈正面效应。但由于多因素影响以及时间较短的缘故,而这种养分效应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