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浙红3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红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优,耐旱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麻纺、造纸兼优的红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光钝感高产抗病红麻新品种福红航952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福红航952是福建农林大学麻类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研究室以福红952为材料利用宇航搭载,通过太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综合因素作用诱变,经3年海南冬春季自然短日照条件下的生态环境鉴定,育成的光钝感超高产抗病性强的红麻新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鉴定登记(皖品鉴登字第0809005)。2008年度安徽省红麻新品种鉴定中,福红航952的平均原麻产量5017.5kg/hm^2,  相似文献   

3.
闽红964 是福建省农科院甘蔗所在1990年以闽红82/34与红麻917杂交后的F3再与芙蓉红麻369杂交,从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红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红麻是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草本纤维植物,又名洋麻、槿麻等。红麻适应性强,在盐碱地、低洼涝地、城市周边地均可种植。红麻主要作为纺织麻袋、绳缆、捆扎的原料,还可以作为纺织帆布、窗帘、地毯、土工布、贴墙布、造纸等原料。红麻的副产品麻秆可制成麻屑板、活性炭等。红麻再生能力强,其生产能力是桉树林的3倍,麻制品天然可降解,具有很高的环保性,红麻造纸还可大大减低对森林的砍伐。  相似文献   

5.
何凡 《种子》1991,(1):56-57
目前我国红麻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主要来源于青皮1号、马达拉斯红、青皮3号和非洲裂叶。遗传基础的贫乏限制了新品种在生产上使用价值。迅速整理、鉴定、利用新引进的红麻种质资源和加强育种基础理论及新技术、新理论的研究是我国红麻育种工作获得较大突破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红麻是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草本纤维植物,又名洋麻、槿麻等。红麻适应性强,在盐碱地、低洼涝地、城市周边地均可种植。红麻主要作为纺织麻袋、绳缆、捆扎的原料,还可以作为纺织帆布、窗帘、地毯、土工布、贴墙布、造纸等原料。  相似文献   

7.
红麻是我国重要韧皮纤维作物之一,具有吸湿性强,散水、散热快等独有的特点,不仅成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必须用品的原材料。本文将通过对红麻作物的田间试验结果与分析,探讨红麻施肥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以及最佳经济施肥的方法和技术措施,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红麻在本世纪初引入我国,在我国栽培历史较短,品种资源不多,类型也较少,特别是缺乏抗红麻炭疽病力强的品种资源。为了增加新的品种类型和抗源,扩大品种基因库,提供亲本选配及生产上利用,我所先后  相似文献   

9.
红麻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性状的基因定位,可促进红麻的分子辅助育种研究的发展。本研究以埃及的阿联红麻与福建农林大学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福红992杂交,F1和F2自交衍生162个F2:3家系为材料,在笔者已完成的红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工作基础上,对红麻的叶柄色、叶形、花冠大小、花冠形状、后期茎色5个质量性状进行基因定位。用Mapmaker/Exp 3.0软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后期茎色基因与叶柄色基因连锁,存在紧密的连锁关系,其遗传距离为2.8 cM,定位于第5条连锁群;花冠大小与花冠形状这2个基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连锁关系,其遗传距离为14.7 cM,定位于第6条连锁群,叶型与花冠大小和花冠形状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8.2 cM 与23.5 cM,虽然都定位于第6条连锁群,但是否存在连锁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所获结果在红麻遗传学和育种学上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分子辅助育种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以收获韧皮纤维或茎秆为栽培目的,易于获得强优势杂交组合.但前人尚未选育出雄性不育系,仅采用化学杀雄法杂交制种.因红麻是无限花序,花期长,需多次施药;且因施药后影响了昆虫传粉,需人工授粉.为节约成本,只能利用F2代.  相似文献   

11.
红麻对炭疽病近似免疫高抗材料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芳  刘伟杰 《作物学报》1995,21(1):122-123
我国红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之首。红麻主要用于纺织和造纸。红麻炭疽病(Colletotrichum hibisci Pol)是我国红麻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50年代初该病在全国麻区大流行,使我国华北、东北红麻因该病为害而被迫停种,致使当时全国红麻从20万公顷减少到不足340公顷。直到1975年前后,由于对红麻炭疽病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才使红麻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下来。尽管目前我国生产上种植的红麻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与过去的品种比较有较大提高,但在人工接菌条件下,病情指数一般在50—70%之间,烂头率在13%左右,只属于中抗水平。在红麻生长季节雨水较多的年份,该病的发生仍较严重,这对我国红麻生产的稳产性仍是一个制约因素。国外因种植红麻的面积很小,对红麻只有一些零星的研究,虽然对红麻炭疽病的抗源及抗性有过一些报道,但未见有对红麻炭疽病  相似文献   

12.
红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已进行多年,在生产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选配的“红优5号”杂交种在各地种植结果表明,具有生长势强,经济性状好,单株生产力高等杂种优势,增产效果明显,深受麻农的欢迎。然而,由于杂交制种成本较高,制种量少,影响大面积种植和推广。为此,我们根据杂交麻的增产潜力,进行了稀植、少播、撒播简化栽培试验和研究,探讨杂交红麻的经济价值,为杂交红麻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现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纸纤两用红麻新品种86-4赖占钧(江西省麻类科学研究所,宜春市336000)86-4是由江西省麻类科学研究所与鹰潭农校、江西农业大学农学系、江西省农业厅经作局共同协作,利用中熟品种7804作母本、极晚熟品种青皮三号作父本配组杂交,青皮三号采取短光照连...  相似文献   

14.
红麻种子含油量较高,在贮藏中,一旦保管不善,易引起发芽、发热霉变甚至丧失种子生活力,隔年红麻种子比当年红麻种子贮藏难度更大。经多年实践,我公司采用砻糠贮藏隔年红麻种子,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能较好地保持隔年红麻种子的播种品质。  相似文献   

15.
创立名牌,走杂交红麻种子产业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安国  李德芳 《种子》1999,(5):52-54
农作物杂交种子产业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红麻纤维市场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新的生机和机遇,红麻种子市场主体不规范,种子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品牌意识薄弱,严重妨碍了红麻生产发展。本文从红麻生产实际情况出发,在面临跨世纪新农业的要求下,提出了走红麻杂交种子产业化道路,以点带面,推动红麻生产朝着协调,稳定,健康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前期高通量测序结果为基础,利用MISA软件分析了所获得的转录组数据的SSR位点,发掘了11个EST-SSR标记。这11个EST-SSR标记了红麻响应干旱胁迫的关键基因外显子区的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并且在遗传变异来源广泛的红麻品种中具有多态性,可以区分44个红麻品种。通过5个红麻品种的初步筛选和44个红麻品种的验证,这11个多态性标记可稳定检测,可以直接将本研究所开发的标记应用于更多红麻品种的检测,进行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多样性评价、亲缘关系鉴定和关键抗旱基因的特定外显子区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为红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良好的标记储备,也为红麻自然变异中筛选关键基因的功能等位变异提供一种检测的候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7.
红麻是我国主要的纺织纤维原料之一。我区是红麻的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6.67万hm^2左右。随着种子经营的放开,每年红麻种子多渠道经营,缺乏计划性,往往造成大量积压。红麻种子带有炭疸病、枯萎病等7种病虫害,特别是隔年陈种,播种后种子发芽时受害,引起幼芽腐烂,幼苗出土后,基部萎缩软化,终至倒伏枯死,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给红麻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减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红麻种子包衣新技术,通过试验示范,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红麻优异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是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韧皮纤维作物,具有生长速度快、丰产性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1],20世纪80年代已成为我国栽培面积最大、总产最高的麻类纤维作物之一[2]。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红麻的多用途开发利用涉及到麻纺、造纸、装饰材料、板材、动物饲料、吸油材料、可降解纸地膜等诸多领域[3]。1990年以来,我国相继育成了一批红麻优良品种,并对这批优异种质做了较多鉴定、评价与利用工作[4-6],但对其遗传基础及遗传关系则了解甚少。ISSR分子标记是一种研究种质资源... ...  相似文献   

19.
红麻秸秆高效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地球上储量最大的可再生的植物纤维质转化制备燃料乙醇,对于减少温室效应,缓解能源紧张,提高环境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红麻是一种传统的速生高产的纤维作物,为提高红麻纤维质的糖转化率,采用H2O、H2SO4、NaOH溶液(121℃,60 min)或白腐真菌P. sajor-caju固态培养的方法,对红麻秸秆进行预处理,比较了后续的纤维素酶催化红麻秸秆水解的纤维素转化率。结果表明,NaOH预处理样品的纤维素转化率达到82.24%,说明碱性预处理比较适合于红麻秸秆。微生物法预处理能有效去除红麻秸秆的木质素,提高样品的纤维素转化率,但耗时较长,糖分有所损失,可作为辅助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挖掘红麻雄性不育核基因,解释红麻花蕾败育的分子机理,通过分析转录组数据,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红麻花药中克隆出拟南芥MALE STERILITY1(MS1)的同源不育基因,并命名为HcMS1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cMS1蛋白进行结构、理化性质及亲缘关系等分析,并通过qRT-PCR分析HcMS1基因在红麻不育系、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