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适于云南高原麦区的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以云杂3号(C49S-87/98YR5)、云杂5号(K78S/01Y1-1069)为材料,在1997-2005年大面积生产制种中,对与制种纯度和产量相关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制种实践及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极显著地影响制种产量,云杂3号、云杂5号的最佳父母本行比分别为2:8和2:6;对于C49S-87,为确保制种纯度和制种产量,制种以利用前3个分蘖穗为宜;叶龄、叶枕距、幼穗长度等均可作为制种中预测父母本花期相遇的形态指标;不育系C49S-87和K78S的制种实践表明,不育系本身的育性参数和异交结实性对建立高效制种技术起决定性作用。2003年以来,已建立了一套基于K78S的简易、高效、低成本的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制种产量稳定在3750kg/hm。(不含该面积上的父本产量),制种纯度稳定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我国杂交稻再生制种的不同方式,应用现状和意义,以及再生制种亲本生育特点、育性变化情况和制种技术,作了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通过近50 a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与实践,先后形成了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体系及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建立了一批具有生态优势的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杂交水稻制种规模与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目前尚存在制种组织管理模式欠规范、基地建设速度较慢、新技术推广迟缓,制种技术实施不及时、制种产量与种子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确保中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对策:政企协调配合共同建设具有高标准农田与先进设施设备的专业化制种基地;严格实施种业企业基地准入制,完善制种经纪人资质管理;加强新组合制种技术研究,加快推广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进一步规范制种风险保险。  相似文献   

4.
两系杂交小麦制种高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两系杂交小麦较大面积制种存在花期不遇、公顷有效穗数少、异交结实率低等问题,经过1994-1996年对制种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调节花期全遇,增加父母本有效穗数、提高异交结实率的技术。由于进行了制种改革,使三年制种单产大幅度提高 。  相似文献   

5.
开展南繁秋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对降低制种农户生产风险、拓展南繁杂交水稻制种季节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海南岛国家和区域气象站1971—2020年气象资料及2011—2017年南繁秋季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气象灾害和产量等信息,采用杂交水稻制种的气象灾害指标,构建灾害风险强度指数模型并对种植区进行了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南繁秋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灾害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三亚、陵水、乐东西部、东方西部等地区,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东部等地区。南繁秋季杂交水稻制种低风险区宜安排在10月下旬始穗,南部可适当延后到10月底11月初始穗。  相似文献   

6.
通过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基本苗、厢宽和母本栽插规格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的试验分析,指出各因子中以父母本基本苗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必须采用适当行比,同时增加父母本基本苗数,才能达到制种高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在美国实行机械化制种的要求和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作者于1985~1988年在美国圆环种子公司、德克萨斯州农场指导杂交稻制种。本文概述了美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发展简况,分析了美国对杂交水稻制种的技术要求,即:父母本播差期的一致性。不喷或少喷赤霉素、对美国栽培制度的适应性等;介绍了美国杂交稻制种中新技术的运用和设想。最后就杂交水稻在美国机械化制种的前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大面积杂交稻制种单产如何稳定在250kg以上,高的达300~350kg,这是所有从事杂交稻制种的科技人员所希望的。制种是通过异交结实而获得产量,因此高产制种应围绕如何提高异交结实这一中心,笔者从1987年开始搞制种至今,经过不断的实践,对单产275~300kg(单产面积666....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在光温条件两季不足一季有余、或者三季不足两季有余的制种田中进行再生制种,可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杂交水稻种子。有关中稻制种田、秋季制种田进行再生制种的栽培技术,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中国杂交棉人工制种基地的发展变迁,并对杂交棉制种基地的现状进行了探讨.指出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隐患,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