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代料仿生栽培香菇,是我国高速度发展香菇生产,提高品质的一大突破。所谓仿生栽培法,就是以木屑或棉籽壳、甘蔗渣、玉米芯等为原料,代替过去段木栽培的原料木材。通过装袋接种,室内培育菌丝,两个多月之后脱袋形成人造菇木。然后排放于野外菇场栽培,还原来天然香菇的生态条件。因此不仅每100公斤的代料可收干香菇8-12公斤,比老法栽培提高单产10倍,更主要的是香菇的形色味与天然香菇无明显差异。解决了长期以来室内木屑菌砖和木屑袋栽香菇,存在的柄长、色淡、味差的弱点。因而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香菇生产行之有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锯木屑栽培香菇具有出菇快、产量高、节省木材的优点,是今后主要生产途径。但也存在投资大、成本高、工艺繁琐等问题,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我们综合分析了香菇的生物学特性,它对环境因素的要求,以及老法种菇的经验,于1980年8月份,进行了木屑栽培香菇“三脱离”试验,即脱离玻璃瓶、脱离菇房、脱离栽培架,现已初见成效。在63.76平方尺的菌块上,共收鲜菇93.10斤,平均每平方尺1.46斤。  相似文献   

3.
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Sing]属于担子菌,是世界上名贵的食用菌类之一。香菇老传统栽培方法是在山林原木上,后来发展在段木上栽培。但许多地区常受林业资源限制,生产发展缓慢。作者于1977-1978年试用三种不同营养料,在室内栽培香菇试验取得较好的成果。实践证明,利用营养料,在室内栽培香菇,不仅可省大量木材、而且生产周期短、出菇早,产量高,是发展香菇生产的新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详细论述香菇栽培《博物志》19字、《山蔬谱》18字、何澹《龙泉县志》185字产生的不同时期及当时香菇砍花法栽培的特征,辨析相关争议问题。并从何澹《龙泉县志》185字撰写时期的相关香菇栽培文献及诗词歌赋较多而得出南宋是香菇产业辉煌的历史时期,进而肯定龙、庆、景菇民在香菇砍花法栽培发展史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二、砍花法栽培香菇与森林生态的高度适应八百年的栽培史证明,砍花法已经将香菇纳入森林生态系统之中,成为其生态链中之重要一环。栽培香菇不仅未构成对森林的威慑,反而促进了森林资源的有效增长。当今,无论国内外的人们在惊叹香菇生产无情地消耗森林资源时,人们对此是会感到难以置信的。也许,这正是砍花法——中华农业文化的光芒所在。  相似文献   

6.
周素荣  张志光 《食用菌》1995,17(3):19-20
湖南省多丘陵地,是有名的茶乡,每年都有一批老茶树更新,所剪下大量的枝叶,如能用于栽培香菇以替代部分木材,是茶区开展多种经营一条新途径。为此,我们作了有关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茶木屑不仅可以用于栽培香菇,而且效果比杂木屑更好。  相似文献   

7.
日本栽培香菇的农户迅速增加,但是由于缺乏细心的管理,杂菌大量发生,出现原木消耗量多而产菇量不高的局面。香菇栽培的标准技术尚未确定,多数栽菇农户依靠老经验生产香菇。因此,研究香菇高产技术,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香菇菌丝在5~32℃下生长,22~26℃最适宜菌丝生长,35℃以上生长明显受抑。香菇可根据其出菇温度分为高温型(15~25℃出菇)、中温型(10~20℃出菇)、低温型(5~15℃出菇)三大类。确定栽培何种香菇品种很重要,但是准备好适宜菌丝生长的菇木,对提高香菇的产质量则更重要。  相似文献   

8.
台湾利用杉木废弃幼林材作为段木栽培香菇;用杉木屑作为主要原料生产香菇;同时对油桐等一向视为不可能使用的树种栽培香菇,获得了满意的成就,打破了香菇树种上的禁区,并从中筛选出适宜的菌种。杉木及毛竹上能长香菇,笔者曾于江西省砍花法菇场上所见,并记述于1960年出版的笔者所著《香菇栽培方法》一书中,但其纯为偶然所见。人工接种国内外均未见成功报导,这是香菇栽培者感到困惑的问题。杉木是我国南方香菇栽培区人工林  相似文献   

9.
庆元县食用菌生产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清华 《食用菌》2001,23(4):4-5
浙江庆元是人类栽培香菇的发祥地,栽培历史已有八百多年,早在11世纪庆元农民吴三公总结当地野生香菇的发展经验,发明了栽培香菇的“砍花法”和“惊蕈术”。1989年以来,国际热带菇类学会主席张树庭教授,三次来庆元考察香菇历史,确认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并题词“香菇之源”。在1996年1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在中华之最的活动中确认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历史最早”。1 发展过程及成就 庆元香菇生产历经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世纪至解放后的1979年一直采用吴三公的“砍花法”;第…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经常超过34℃,每年因夏季高温引起的香菇损失可能超过生产总量的15%以上,我国著名的香菇产区丽水市的香菇夏季损失达20%以上。近年来,随着135、241-4等老品种的多年栽培,品种发生退  相似文献   

11.
吴志贤 《食用菌》2006,28(4):41-41
浙西南山区的庆元县2001年引进吊瓜试种。2005年种植面积发展到344hm^2,年产吊瓜籽326214kg,经济效益达848万元。成为该县农业发展的新兴产业。2004年该县农户创造性地将吊瓜栽培与香菇高棚生产相结合,吊瓜利用香菇的遮阳棚长枝蔓结瓜,香菇借助吊瓜的枝叶遮阳降温度夏。据“吊瓜——香菇”共育试验结果表明,667m^2菇棚面积增加吊瓜籽45-53kg,按2005年市场收购价26元/kg计算,经济收入1125元以上;香菇利用吊瓜枝蔓遮阳,比用“狼衣”和“茅草”等遮阳物遮阳,节约工本费500元,且具有既遮阳又通风等多重优点。棚内温度比老遮阳法降低3~4℃;越夏菇袋成活率达到94.7%以上,比老遮阳法成活率提高8%;香菇发菌好、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2.
粉碎原料栽培香菇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栽培的成功率。而栽培成功的关键,除了菌种、原料的配制、消毒及压块、管理等环节之外,栽培种的接种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制作香菇栽培种多在7~8月份高温季节,空气中杂菌多,香菇菌丝活力弱。而且目前通用的固体菌种接种法,多  相似文献   

13.
龚振杰  潘永明 《食用菌》1996,18(3):21-21
香菇栽培因材料、条件的不同而方法各异。除传统的段木栽培外,目前代料栽培香菇广泛采用熟料、半熟料的袋栽法、棒栽法及块栽法。根据我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笔者在栽培方法上加以改进,经多年的实践与推广,结果表明,露地生料香菇栽培技术适宜林区和农村大面积栽培。该栽培法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不要高温高压灭菌,不需特殊的设备,农村的房前屋后闲散地块、果树行间、绿化林带里都可作为栽培场地,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方法容易掌握等特点。用该法栽培的香菇个大、肉厚,香味浓郁,单产鲜菇8~10kg/m~2,花菇率30%以上,优质菇率70%以上。现将该技术要点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实践证明,代料栽培香菇是发展香菇生产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按现有的栽培工艺,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大约需要8-11个月的时间,而产菇期长达6个月之久,每平方尺可产鲜菇3斤左右,仍存在着周期长,花工大,菇房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为此,本研究着重于如何进一步缩短香菇的收获期(即子实体生育阶段),探索香菇促成栽培新工艺。从83年开始利用地热温室,采用了“加温养菌法”和“温差刺激催营法”,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成功地缩短了香菇栽培周期。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菌糠料种天麻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樊泉源  樊文丽 《食用菌》2001,23(6):20-21
天麻是以樱桃、槲栋、青桐等树作栽培原料为好 ,其它阔叶树次之。笔者曾用稻草、谷壳、杂木屑等多种代料栽培天麻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香菇、平菇、金针菇、木耳、灵芝等下床菌糠种天麻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1 栽培地点菌株 栽培地点为人防地道 ,菌株为水红天麻。生长期温度为 17~ 2 3℃。料含水量 65 % ,空气湿度 85 %左右。2 培养材料  1优质樱桃木 (对照 ,当地最好的老法栽培 )。 2平菇菌糠棉壳。 3香菇菌糠 (木屑 )。3 栽培方法与结果 种前打扫卫生和喷敌敌畏杀虫剂 1次 ,然后砌砖池。采用随机排列 ,每处理重复 3…  相似文献   

16.
砍花法栽培香菇技术是古老的中国农耕文化的精华之一,不仅在香菇,而且在木耳、银耳、蜜环菌的栽培中都有应用。这种方法在日本称为“铊目法”,在我国台湾有人称为“刀目法”。  相似文献   

17.
大棚栽培香菇高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在1993年前后即有菇农用大棚栽培香菇,经过几年的发展,新建镇一带几乎全部采用大棚栽培,1997年达3000000筒.部分老种植户也有开始改用大棚栽培,大棚有逐渐取代荫棚的趋势.大棚栽培香菇的主要优点:①冬季香菇产量大大高于荫棚,此间又逢春节,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低温又有利远运,经济效益明显.②香菇质量好,尤其在雨天,比荫棚出的菇干燥美观,受顾客欢迎,价格较高.③操作方便,采菇、注水等活动雨天不需戴雨具.④材料成本、用工、劳力,搭建大棚远省于搭建荫棚,总计材料、用工总投入,搭建大棚比搭建荫棚要省10%~30%.现将我县大棚栽培香菇的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深层发酵培养的香菇液体菌种,菌龄齐,菌丝体壮,接入栽培料后发菌点多、发菌快,但要使液体菌种的优点充分表现出来,必须采用适合其生理特点的栽培措施。为此,我们对用液体菌种栽培香菇的特点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法 (一)菌种 1.从香菇7402筛选得到的菌株,经发酵罐深层培养96小时形成的液体菌种。2.香菇7402,按常规法固体制种,作固体栽培对照。3.试验菌株固体制种,作固体栽培对照。  相似文献   

19.
夏季代料栽培香菇出菇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香菇被誉为"菇中皇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代料栽培香菇具有段木栽培难以比拟的优势,是目前栽培香菇的主要方式。夏季香菇价格高,栽培香菇经济效益好,但由于气温高、温差小,不是香菇栽培的适宜季节,因此香菇栽培风险高。夏季代料栽培香菇的主要管理措施是降温、保湿、拉大温差。现以具有内外双遮阳系统大棚为例,介绍夏季代料栽培香菇出菇阶段管理措施。1脱袋期菌丝满袋刺孔后菌棒表面逐渐由白色转变为褐  相似文献   

20.
香菇是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在国际上有蘑菇“皇后”之称,而花菇又是香菇中的极品,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香菇栽培历来采用椴木法,不但耗费木材,而且生产周期长,产量低,产区局限性大。随着对香菇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国内外都积极开展袋料栽培的试验。但由于袋料栽培香菇是在室内条件进行,是否也能产花菇?为此我所从1978年底开始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初步获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