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是国家“九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已通过部级鉴定。该机适宜规格化毯状秧苗,既能实现秧苗的浅栽,又能按栽植密度要求成行、成穴地有序移栽水稻。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主要技术性能参数:配套动力:170F型柴油机行距:238mm...  相似文献   

2.
该水稻摆秧机由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已通过部级鉴定。该机适宜移栽规格化毯状秧苗,既能实现秧苗的浅栽,又能按栽植密度要求成行、成穴地有序移栽水稻(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主要技术指标: 配套动力:170F柴油机 行距: 238mm(7寸) 9行; 300mm(寸)7行 穴距:100mm、 120mm 作业效率:0. 2~ 0. 34hm~2/h 行驶速度(公路): 8.9km/h。2ZB-79(97)型水稻摆秧机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继维盘式水稻抛秧机之后.最近又研制出新一代机型一ZZJP—530型水稻精密抛秧机。该机最大特点在于,充分实现了抛秧苗的有序成行,成垄式移栽作业,行距、株距整齐,而且其拔秧过程也完全由机器自动完成,不再用人工先拔秧。机械拔秧,取秧干净,且不  相似文献   

4.
水稻机械抛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抛秧机械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九江地区经过多年的比较实践,由北京丰茂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专利产品背负式喷雾喷粉抛秧机深受农民欢迎,九江市利用该机械抛秧面积已达4.67万公顷。同时该项技术已被农业部列为重点农机化推广项目,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背负式抛秧机是一种既可抛秧,又可进行水稻直播和农田植保的多功能农业机械,它通过风机产生高速风力,将秧苗吹出均匀定植在大田中。其特点:使该机10~15分钟即可完成0.07公顷田的抛秧,且均匀,秧苗最远抛射距离为15米,高度可达3米。该机结构简单、一机多用、…  相似文献   

5.
2ZJP-530型水稻稻治抛秧机由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制,该机不仅实现了秧苗的有序成行、成垄式的抛栽,而且取拔秧过程也完全由机器自动完成,拔秧完整、干净、不损伤秧盘,在1998年湖南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上,该机受到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目前,农业部正积极组织对该机的科研鉴定,预计2000年初,将有部分样机投入推广应用。配套动力170型小玉柴油机(2.94kw)适用秧苗机抛秧专R塑盘育秧苗,苗高100~150mm生产效率(hmZ/h)0.3~0.35(4.5th~5.Zrt/时)工作幅宽(m)1.5作业行数(行)5行距(mm)300株距(m…  相似文献   

6.
水稻浅植能提高水稻低节位的有效分蘖以实现增产。水稻摆秧机吸收了水稻抛秧种植的浅栽增产优势与水稻机插的成行成距有序移栽的优点,其原理是将规格化的带土毯状秧苗分秧切块,有序浅植于田中而不入土;既实现了有序浅植,又简化了插秧机易损件较多的多组传动栽植臂分插机构;是一种新型高效高产的水稻种植机具。本文将介绍其研究成果与试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杨新春 《中国农机化》2010,(3):56-58,63
水稻浅植能提高水稻低节位的有效分蘖以实现增产.水稻摆秧机吸收了水稻抛秧种植的浅栽增产优势与水稻机插的成行成距有序移栽的优点,其原理是将规格化的带土毯状秧苗分秧切块,有序浅植于田中而不入土;既实现了有序浅植,又简化了插秧机易损件较多的多组传动栽植臂分插机构;是一种新型高效高产的水稻种植机具.本文将介绍其研究成果与试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 ,是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 ,已于 1998年通过部级鉴定。该机是一种钵体秧苗有序浅栽的新型机械 ,它继承抛秧移栽所具有的省肥、省种、省秧田及高产高效等优点 ,并且实现了行距、株距基本准确的有序栽植 ,通风透光好 ,有利于后续作业。该机采用后顶式取秧 ,对秧苗基本无损伤 ,移栽后无返青期。所采用的塑料秧盘易于同旱育秧技术结合 ,发挥育秧稀植技术的增产优势。主要技术参数 :配套动力 :Z170F型柴油机整机质量 :350kg行距 :2 4 0 ,30 0mm可选择株距 :10 0~ 12 0mm可调栽植深度 :5~ 2 0mm…  相似文献   

9.
机械手式水稻有序行抛机构的设计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为了适应水稻抛秧移栽新种植模式,研制了一种机械手式水稻有序行抛机构,该机构可将工厂化穴盘育秧秧苗自动拔起并按株距、行距有序地定植于田间。借鉴工业通用机器人原理,设计了一种夹子式机械手,该机械手通过单片机编程控制进行全自动取秧。采用一组空间曲线滑道分秧,可达到秧苗移栽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0.
提高水稻钵苗机械行抛质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一项新的水稻育苗移栽技术。它将传统的育秧方式改为软塑穴盘育秧,是农艺的一项改革。为提高其机械化水平,各地相继开发了多种专用摆栽机械。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2ZPY-H530型水稻钵体苗行抛机,解决了水稻钵体苗有序抛秧的技术难点。该机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同步输秧和周向交错对辊式拔苗装置”和防壅泥、壅水式“深波浪拖板”。拔苗装置可实现软塑育秧穴盘的连续自动输秧、拔秧,由分行栽植部件完成秧苗等距成行有序栽植,对秧盘损失小。1-对盘育秧和秧苗的要求(1)机械播种。水稻抛秧要求采用专用穴盘育…  相似文献   

11.
《南方农机》2001,(3):11
近几年来,水稻抛秧技术在江西省得到大面积推广,仅九江市 2001年水稻抛秧面积就达 75%,而传统的人工抛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每人每天仅抛 0.2hm2(公顷 )左右,而且秧苗的折损率较高。 九江市农机站引进北京丰茂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 WFB- 18ACP型喷雾喷粉抛秧机,该机是一种既可抛秧,又可直播,还可进行喷雾、喷粉的多功能农用机械,它体积小,单人操作,每小时可抛秧 0.27~ 0.4hm2(公顷 ),秧苗最远抛射距离为 15m(米 ),高度可达 3m(米 )。该机主要是依靠汽油机带动风机吹出的风力来实现抛秧作业的,因此秧苗的折损率较低,抛秧成活率高,抗病抗倒伏、抗低温能力强,返青快,一般较人工插秧提前 5~ 7天成熟,每 667m2(1亩 )可增产 10%左右。 该机是在原有 18型喷雾喷粉机的基础上加装抛秧设备而成,因此通用性能较好,实现了一机多用,提高了机械利用率,且价格适宜 (每套售价仅 700元 )。 (九江市农机站 )  相似文献   

12.
水稻抛秧机问世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研制成功一种水稻抛秧机。该机配套动力2.2~3.7千瓦。抛秧高度1.5~2米,抛秧距离4~6米,抛秧幅宽6~8米,生产效率为每小时10亩。其特点是秧苗从穴盘中自动脱出、自动喂入,并完成抛秧工作。这种抛秧机解决了人工抛秧生...  相似文献   

13.
稻田作业新机具荟萃1.2ZPY系列水稻抛秧机该机是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研制成功的一种旋转锥盘式水稻抛秧机,目前已有三种机型:①2ZPY-A型,适合采用专用塑料软(穴)盘育秧的秧苗,苗高100~180毫米;②2ZPY-B型,适合各种塑料硬盘育秧秧苗,苗高1...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机》2001,(3):28
北京丰茂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WFB-18ACP型喷雾喷粉抛秧机是一种既可抛秧,又可直播,还可进行喷雾、喷粉的多功能农用机械,它体积小,单人操作,每小时可抛秧0.27~0.4公顷,秧苗最远抛射距离为15米,高度可达3米。该机主要是依靠汽油机带动风机吹出风力来实现抛秧作业的,因此秧苗的折损率较低,抛秧成活率高,抗病、抗倒伏、抗低温能力强,返青快,一般较人工插秧提前5~7天成熟,每亩可增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15.
哲盟现有水稻开发面积3.67万公顷,水稻开发取得初步成效。1995年,引进移栽灵水稻钵盘育秧及机械抛秧新技术,经试验获得了成功,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水稻钵盘育秧具有工艺先进、省种、省工、省费甩的优点,减轻了劳动强度,并且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产量。使用移栽灵钵盘育秧,秧苗壮,壮种率达100%,解决了盐碱地育秧调酸消毒等技术难题;降低了作业成本。机械抛秧与插秧相比,具有入泥浅、返青快、缓苗早、分经多、均匀度高、有利秧苗发育生长等特点。由于机械抛秧生产效率高,如果适时移栽,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12IPr型水…  相似文献   

16.
新型水稻抛秧机最近.中国农业大学研制成功了旋转锥盘式水稻抛秧机,已获国家专利。它不仅解决了人工抛秧均匀度差、抛秧密度不易控制、秧苗入土深浅不匀、抛秧质量差等难题,而且首次实现了抛秧机械化。(1)三种机型及技术水平①2ZPY-C型为与现有机动插秧机底盘...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九江市农业农村局向当地种粮大户赠送8台中联水稻有序抛秧机,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助力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九江市副市长严盛平等领导出席仪式。由中联农机研发的水稻有序抛秧机,具有作业效率高、秧苗成行成列、分蘖率高、减少种子化肥用量等优势,尤其是能很大程度地减少劳动力,有效提高水稻增产潜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是国家“九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已通过部级鉴定。该机是将体体水稻秧苗实现有序化钱款的新型机械,具有不伤秧、立苗率高、促进憎产的特点。主要技术性能指标:配套动力:170F型柴油机行距:240、300mm可调栽插深度:5~20mm立苗率:>70%纯工作小时生产率:0.2~0.33hm2/h2ZU-6型水稻播秧机@周良墉  相似文献   

19.
水稻机械行栽技术是伴随着水稻机械抛秧技术的发展而开发出来的一项水稻移栽新技术,它摒弃了抛秧所产生的本田秧苗杂乱无序、疏密不匀、追肥和收获困难、不适于较小地块作业及农民从感观上难以接受等弊端,实现了继机械插秧之后,水稻“成行、成垄”机械化移栽的又一次进步,因此,自其出现一开始,便引起了广大农机工作者及各级农村干部、稻区农民的极大兴趣,考察、试验者不乏其人。那么,这项技术是否会迅速得到推广普及呢?笔者经深入调查分析,认为尚需一段时间,现略谈拙见如下。  相似文献   

20.
韩豹  范伟 《农机化研究》2003,(1):113-114
为了适应水稻钵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的种植模式,综合插秧有序与抛秧浅栽的特点,研制了一种伞自动钵苗有序浅植机,实现了钵育秧苗间歇、有序、准确、可靠供给与浅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